作战2000论坛

标题: 震情更新和最新动态,大家有问题的就别另发帖了.都来这里讨论方便其他用户查阅 [打印本页]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2 16:47
标题: 震情更新和最新动态,大家有问题的就别另发帖了.都来这里讨论方便其他用户查阅
虽然是水区,希望大家不要在这贴里灌,尽量挑重要的说和提问
  ^/ f6 `# x4 W( Y4 {  u, x==================================================以下为正文==============================================
5 R/ N1 E/ v" X, p5 a! f) Q; a# U/ K* e% n; k3 r5 o

$ C$ u$ a" S- x3 Z1 c2 c2 y
, ?- a0 P" ^8 @3 `6 F: P1 H5 y0 N1 P& T7 B
全国各地的朋友说说、在线等,大家不要灌水。人在外面,很关注这个。谢谢!0 Y. i' s, b; v  [* d; A  z0 E

# d$ R! j( |' Z: u* j0 [[ 本帖最后由 rotoruaboy 于 2008-5-12 23:27 编辑 ]
+ t6 ~# B  u/ B4 q7 F+ W  R6 h4 w2 _! T

$ c/ _2 N5 I2 I
" j8 Z5 z4 P" [- h4 _2 t地震相关知识包括急救,抢险,避难(不知道能帮的上大家什么不)? 1 P. c/ ?1 D6 d4 J, ]1 u- M

0 a" g, X% N" Y4 ?0 D, Z- Hhttp://www.c2forum.net/viewthread.php?tid=98667&extra=page%3D12 S0 g9 f3 L3 ]( k1 b3 J
) ]- b6 R' U! u9 U3 J7 ?5 y
[ 本帖最后由 SKYWOLF17 于 2008-5-13 00:17 编辑 ]
作者: sig    时间: 2008-5-12 16:50
无感觉,广东地区
作者: 会员甲    时间: 2008-5-12 16:53
无感觉,山东地区
作者: foxsam911    时间: 2008-5-12 16:55
无感。。上海长宁区。。。
作者: noxss    时间: 2008-5-12 16:55
西安微震,头稍晕
作者: clubfoot    时间: 2008-5-12 17:06
浙江西部,没感觉
作者: dboy    时间: 2008-5-12 17:13
之前感到有点晃动,连饮水机的水都自动晃起来。外面又没爆破作业或重型车经过。楼上很多公司的人都跑了出去,隔壁公司的人也说感到摇晃。不过我们这层可能感觉不明显所以没人跑。- E1 B2 j: r7 g2 b
然后看没什么事,大家又跑回去了。8 f) T, T8 I' r9 q! M9 n

3 k! G# J) j: F! v" W. |6 r7 N现在说是四川真地震了
2 Q9 d+ G6 }+ G* J
9 Y( ]. o+ q. m0 P  a
+ U0 h# i( E, X% W6 t! T! p: x& k' B. w' T9 G

作者: kydpolk    时间: 2008-5-12 17:18
有轻微震感  河北石家庄, h. H9 I/ t1 b6 L
PS:还以为我自己的平衡功能紊乱了......
作者: Zankuro    时间: 2008-5-12 17:23
原帖由 foxsam911 于 2008-5-12 16:55 发表 ! ]5 C% R9 s6 ?  N2 B. w% J/ c& d
无感。。上海长宁区。。。
& m# Q" W% }$ B
$ t9 a# I0 F% c4 E) Q9 t
刚才中山公园站满了人哎...
- K2 ~; f& F) @- k& i/ P* ^5 F, y' L# x7 h9 k, o
上海大多数高楼有震感, 低楼层的没感觉.
- W& n9 T  h' h6 {9 K0 k' x2 L9 M! f: {1 u# S+ [
刚才偶老婆公司, 孩子她大姨公司,以及我们浦东部总都疏散鸟...
8 R2 i" Z) n5 ]/ A
0 K0 p2 r% U2 o% }9 g' L( \+ P- y有没有成都的兄弟? 出来冒个泡先! 报个平安吧.
作者: jiaogesha    时间: 2008-5-12 17:28
听家人说010 023有感觉 020平安无事
作者: 玩狗一族    时间: 2008-5-12 17:30
广东有振感!. u  Z0 A; f% M; S5 C$ @+ d( z

* F3 [" A3 |0 {在家静坐养伤时,忽然觉得晃动,自以为头晕,再来,问身边的人你们是否感觉有点晕头?同声大说:是呀!!!
- k5 J3 C3 |$ Q$ ]  R, J, F+ f1 Z
- B4 f$ n) O( Q( T2 v  mMLGB,心想,不好了,广东附近省 出大事了,看表,1433时。' H( b5 D  I: K" ^# Y
: Z) N1 g; I% @: w9 y  h3 g

7 k' `* Z0 j$ a.
作者: L.COMMANDER    时间: 2008-5-12 17:32
010一切正常
作者: 匪兵乙    时间: 2008-5-12 17:35
HK天文台说本地是三级但是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反而倒是泰国那边震了7分钟。
作者: jacker    时间: 2008-5-12 17:43
标题: 震情更新和最新动态,大家有问题的就别另发帖了.都来这里讨论方便其他用户查阅
第一次  7.8级!!!!!!
7 e. V/ x9 b, XMagnitude 7.8 - EASTERN SICHUAN, CHINA2 n  W- {) o1 e! q( Q' W5 o0 F+ S
2008 May 12 06:28:00 UTC 1 x% g& U5 O9 W7 B3 F7 P
Versión en Español$ n5 Z3 e" Y- u
  o) Y, q1 Q6 B. n9 J; z
Earthquake Details" l( K5 h8 v# x& p- w
Magnitude 7.8 ; @% b0 i( ^" J* z* q
Date-Time Monday, May 12, 2008 at 06:28:00 UTC. R% B) B; m" [4 }
Monday, May 12, 2008 at 02:28:00 PM at epicenter
3 `! y5 Z+ i7 t2 B( s* N4 y4 NTime of Earthquake in other Time Zones
& ]* K/ L# c" ?; f0 X4 p! \$ g. P
) @" [, [2 ~1 A7 kLocation 31.119°N, 103.258°E - [  s. I- x$ }/ l
Depth 10 km (6.2 miles) set by location program 8 b' z$ j+ J9 q: J( @$ `
Region EASTERN SICHUAN, CHINA 3 J: g, z, I, s5 T- \* K7 @
Distances 90 km (55 miles) WNW of Chengdu, Sichuan, China1 [5 M) r) \& `1 V& f  |( [4 L
150 km (90 miles) WSW of Mianyang, Sichuan, China- h+ C6 P' O& a7 A: o' E1 A
360 km (225 miles) WNW of Chongqing, Chongqing, China+ P4 A" s3 P+ e. V4 n% B
1545 km (950 miles) SW of BEIJING, Beijing, China
+ B9 Q) S7 M7 G6 |, Y4 r
9 U, e* f# b6 l, M2 RLocation Uncertainty horizontal +/- 5.9 km (3.7 miles); depth fixed by location program . O' [+ u- L% v% ]! T) ?4 J9 D
Parameters NST=216, Nph=216, Dmin=>999 km, Rmss=1.43 sec, Gp= 29°,
8 ~% m, E6 z6 {* \6 b1 B5 A+ yM-type=moment magnitude (Mw), Version=9
+ J% @  ^6 H- v  T3 i/ D9 n2 c: RSource USGS NEIC (WDCS-D)2 p' {7 B. Z$ q" s" _# u
8 z/ S, O! v1 c2 X  P8 Z) W
Event ID us2008ryan
0 ?# [5 o7 I/ s- d6 Q5 y4 I& w& g  P5 ]
" Y# U/ w" j7 J4 l. W& L

7 }) P( j1 |! ~后面余震太多……目前能看到的已经有 6.0  5.4  5.2  4.9  5.2  5.1 5.0 。。。。。。。。。。。。 。加上最初的7.8级  已经13次了……7 h: N6 a2 \2 z/ L  ]! e1 C+ M

3 {+ L/ ~9 R% e
4 l5 k$ {3 r; s% d, J% FMAG  UTC DATE-TIME y/m/d h:m:s  LAT deg  LON deg  DEPTH km   Region
# A2 M9 {0 \. N8 H  J' O$ yMAP  4.9   2008/05/12 12:15:42    31.898    104.623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1 i( w! d( H9 Z2 b$ b$ l
MAP  5.8   2008/05/12 11:11:02    31.249    103.693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P! w% H6 }& ~/ K8 k4 \6 V
MAP  5.1   2008/05/12 10:23:40    30.992    103.413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9 @: E/ X  ?: [! B: L0 fMAP  5.5   2008/05/12 09:42:25    31.519    104.116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4 [# ?0 F2 T3 O! O6 hMAP  4.9   2008/05/12 09:23:35    32.142    104.894  10.0   SICHUAN-GANSU BORDER REGION, CHINA . D" m& j: W4 B4 y$ q
MAP  5.1   2008/05/12 09:07:01    31.255    103.788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5 x4 V6 |* ~9 |  Z) D/ n% a; tMAP  5.0   2008/05/12 08:47:25    32.215    105.029  10.0   SICHUAN-GANSU BORDER REGION, CHINA 7 e6 t/ l% P# h2 u- E# X8 Y1 P2 a
MAP  4.9   2008/05/12 08:26:13    31.399    103.957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n1 W% S# B4 z7 H: L, Y9 z
MAP  5.2   2008/05/12 08:21:41    31.542    104.085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1 z$ E& p& z  y$ `3 Z$ v5 M5 QMAP  5.2   2008/05/12 08:10:59    31.225    103.574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o* f- [( N* t9 J  x6 z" I- y
MAP  5.4   2008/05/12 07:34:43    31.278    103.799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8 |" N* z, y2 p8 I! _" M4 AMAP  5.7   2008/05/12 06:54:18    31.155    103.826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0 ~3 [" R8 v) `: y! |) ]# g5 {
MAP  6.0   2008/05/12 06:43:15    31.225    103.761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2 g& O6 T& k7 w7 o0 v
MAP  7.8   2008/05/12 06:28:01    31.104    103.270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F0 h( ^1 Z. ?$ D) X. A( U. z6 N5 q: }0 {

Snap11.jpg (16.67 KB, 下载次数: 0)

Snap11.jpg

Snap20.jpg (38.26 KB, 下载次数: 0)

Snap20.jpg

作者: jacker    时间: 2008-5-12 17:45
内蒙古,办公楼,10F
2 A- D% T! t& S6 f: u9 h明显震感
9 A- o+ Q* A1 S$ b, Y# J) ?& h& o持续几十秒
作者: leehao    时间: 2008-5-12 17:54
同学在宿舍睡觉,感到有人晃床····0 O; t$ P) ~# A) f! n+ `" h
0773地区
作者: xxssff    时间: 2008-5-12 17:59
深圳没感觉,打电话回武汉也没任何异样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2 17:59
标题: 西安
原帖由 noxss 于 2008-5-12 16:55 发表 - |0 ]& {1 q' f( L, X5 ^8 `' @$ l4 @7 U$ g
西安微震,头稍晕
1 L* ~# n% y, I% @% @7 O
刚和国内联系过了。说西安约3级左右。不过持续时间长,约10分钟左右。门窗等没有破损,大家比较紧张。。。。。。。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2 18:01
标题: 谢谢!
谢谢兄弟!
作者: xxssff    时间: 2008-5-12 18:01
7.8级,唐山地震似乎也是7.8级
作者: ufozeroz    时间: 2008-5-12 18:07
居010的同事说,他们感觉到震感全都跑下楼了,然后下班,不公司了,放假回家了...我这边没感觉...
作者: tangning78    时间: 2008-5-12 18:11
010有震感,头晕
作者: viola1cn    时间: 2008-5-12 18:12
上海 闸北的 没什么感觉
作者: oldgun7446    时间: 2008-5-12 18:14
我离震中很近 没什么大碍 只是房间收拾起来有点烦。。。。。。。。
) K9 m) ^$ r. ?2 X3 ^5 o1 K* {~~~~~~~~
1 G) Y( z: j; c6 I: S动静很大 我正在理发店洗头 躺洗头床上把整个人都震的四处动,我旁边的一位老爷子睡着了。。。。
5 H  e& I, }  H3 x( {9 r7 s
1 P1 _4 `7 B' U7 L3 U[ 本帖最后由 oldgun7446 于 2008-5-12 18:16 编辑 ]
作者: viola1cn    时间: 2008-5-12 18:15
为四川的同胞祈祷下
作者: Zankuro    时间: 2008-5-12 18:17
大地老妈这次抖动的方式很有讲究, 可能这次只是上下的抖动, 而不象30多年前是左右摇摆.
作者: 乱来868    时间: 2008-5-12 18:21
成都感觉明显!把我的马克杯打烂了,柜子里的东西都飞出来了!本人现在脑壳都还晕
作者: 虫虫    时间: 2008-5-12 18:23
湖南地区下午2.50分左右有轻微滴% N2 A4 Y9 O6 `6 C2 S
(P.S偶在一楼没啥感觉)
作者: oldgun7446    时间: 2008-5-12 19:06
标题: 成都地震视频纪录
http://video.qq.com/v1/videopl?v=42saBNAi4fO
作者: spyseikai    时间: 2008-5-12 19:40
MAP  5.5   2008/05/12 09:42:25    31.519    104.116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 `/ z; F5 C' T8 [/ ^" {MAP  5.1   2008/05/12 09:07:01    31.255    103.788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U$ y2 z8 M- u. N/ @MAP  5.0   2008/05/12 08:47:25    32.221    105.120  10.0   SICHUAN-GANSU BORDER REGION, CHINA 8 y/ S8 h' m- v, k$ X' P  }
MAP  4.9   2008/05/12 08:26:13    31.399    103.957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2 C' g+ b8 M3 X# r4 U, [
MAP  5.2   2008/05/12 08:21:41    31.542    104.085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C) o- w1 A$ w! {
MAP  5.2   2008/05/12 08:10:59    31.225    103.574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K0 C/ U7 @+ D
MAP  5.4   2008/05/12 07:34:43    31.278    103.799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3 d5 N) T8 t9 M6 J; N
MAP  5.7   2008/05/12 06:54:18    31.155    103.826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Q9 L2 o3 [# F, X9 _: eMAP  6.0   2008/05/12 06:43:15    31.225    103.761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d* U5 O( l: w+ P  U# g2 S8 g9 _2 x
MAP  7.8   2008/05/12 06:28:01    31.104    103.270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1 [: `- j# I! U7 E- {/ y* M$ h0 h/ g7 q% Y+ Q4 a! N
数据更新
% e7 A* O4 ^7 G* t4 [; S" {已经打电话回家了,家人无事,家内损失花瓶一个
作者: 維持動亂部队    时间: 2008-5-12 19:47
朋友被地震震醒,然后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家乡的两层小楼塌啦,奶奶给埋里边啦。。。
作者: 核潜艇    时间: 2008-5-12 19:49
今年多灾多难
作者: spyseikai    时间: 2008-5-12 19:51
MAP  5.1   2008/05/12 10:23:40    30.992    103.413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 m) e  \; e* ^% m; a/ s0 C" M2 Z) k
# {& i+ p% N( h# V# w: L  G- M. Y数据更新
作者: supermario    时间: 2008-5-12 19:56
现在正在联系家人和亲戚 紧张中 有哪位大大知道绵阳的情况啊  现在联系不到人 外公外婆都在绵阳 谢谢
作者: 維持動亂部队    时间: 2008-5-12 20:02
原帖由 supermario 于 2008-5-12 19:56 发表
, @5 J* g, ]- X+ d3 V现在正在联系家人和亲戚 紧张中 有哪位大大知道绵阳的情况啊  现在联系不到人 外公外婆都在绵阳 谢谢
  q/ ^) q# M, w6 ]! u+ |9 D  D" z
绵阳打过去手机都不通。。。我刚才贴的那个朋友家里就是绵阳的
作者: Claymore    时间: 2008-5-12 20:04
朋友说中午2点多有震,睡觉中,以为是谁家结婚放炮`````
作者: sig    时间: 2008-5-12 20:11
原帖由 Claymore 于 12-5-2008 20:04 发表 " B( J  L* p1 r/ V3 P4 h. H
朋友说中午2点多有震,睡觉中,以为是谁家结婚放炮`````

7 V  h) N, m$ }7 \! d这位强~谁家结婚能把床摇成那样,那可是7。8级地震啊……
作者: ccdd051107    时间: 2008-5-12 20:12
请问各位,成都市区怎么样?
作者: supermario    时间: 2008-5-12 20:15
据可靠消息 (我丈母娘说的)现在街上全是人 马路上基本无法行车 超市现在大抢购·······
作者: redleader    时间: 2008-5-12 20:21
长春,下午地震的时候正在马路上开车,无震感,不过本地一些晚间营业的场所不少接到通知提前关门了,电话,宽带基本没受影响
作者: FG.Z    时间: 2008-5-12 20:39
0791 当时正好开车在路上!没感觉!
作者: spyseikai    时间: 2008-5-12 20:44
MAP  5.8   2008/05/12 11:11:02    31.249    103.693  10.0   EASTERN SICHUAN, CHINA 8 f0 R+ G6 H" [

7 H; x% @1 K8 M. m! \; M继续更新
作者: zippo1    时间: 2008-5-12 20:46
四川、成都。觉得我身边的任何东西都在抖(包括我自己)。现在都还有后遗症。脑袋一直晕乎乎的
+ d& f0 I1 P/ s5 u; g) o
& j  v& d# H) L8 n[ 本帖最后由 zippo1 于 2008-5-12 20:48 编辑 ]
作者: 金毛强    时间: 2008-5-12 20:51
0755地区没啥感觉!9 h" G* h+ z- }; Y2 P; r

0 W$ @& w3 O0 _% G问了几个人都这样说!
; @/ m/ \& V+ ]4 Z' N6 D; ]2 q! E$ I  [% F/ @, w
[ 本帖最后由 金毛强 于 2008-5-12 21:00 编辑 ]
作者: ccdd051107    时间: 2008-5-12 20:54
原帖由 乱来868 于 2008-5-12 18:21 发表
% Y0 V: ^$ _  L: Z" ?  X成都感觉明显!把我的马克杯打烂了,柜子里的东西都飞出来了!本人现在脑壳都还晕
! q2 W$ q: A3 z3 L; r5 z3 @  c- @3 a

! r% O9 @# m* Q2 T* |+ S9 G4 y$ I8 P. ?) }/ \4 ^) w
兄弟你是成都哪里的?4 V; [0 I( C4 i8 A) Y% C
有人员伤亡么?
. _3 b4 N2 }) b! D  W0 T" {我现在特别关心成洛路附近的情况````````````
作者: 匪兵乙    时间: 2008-5-12 21:56
据说,震中央那个小县城(汶川)已经是整个不见了。
作者: rockinroll    时间: 2008-5-12 22:28
重庆,沙坪坝,有明显震感,地震发生时在办公室,一开始感觉椅子在晃,我说,谁踹我的椅子,结果一回头,没人,正纳闷,结果就感觉左右摇晃,我大吼“跑路”,提起细软就往楼梯间跑(办公室13楼),后来下楼之后发现街上全是人,大家都往附近学校的操场跑,许多人表情惊恐(毕竟重庆上次地震是在89年,只有3级)。6楼有个婚纱影楼,许多正在化妆的新娘子都跑了出来,有些只穿了衬裙。
- ?' I; r5 @% n' t1 \6 ?# gPS:街上有穿睡衣的,光垌垌只穿短裤的,脱了高跟鞋边跑边哭的,大家都吓坏了。
) v5 N% N# r- l. M再PS:下楼时大家都是有秩序的撤离,但有个男的不顾大家的安全一边推开前人一边往下窜,撞倒了一个小男孩,然后又把前面一个准新娘撞倒在地,鼻子都碰破了,没办法大家都只有停下来扶起她。一边的新郎怒不可遏,抓起那小子衣领往4楼通道里一扔,然后把门关上,于是,最精彩的一幕开始了
- A/ B5 o( r4 T
1 y+ B% \+ x: F+ O& t% R: a8 ?! [/ z

1 f# {1 a% ^3 U4 h) z% E4 X. q/ Z7 y, h' N
" ]2 z* c& f) I9 b- k
                那小子一边嚎一边锤门,还带着哭腔喊道:妈~~救我~~8 x% F$ X- K" n1 V) U) `, W
6 g! ?/ Y; z2 e# `0 m

( w" A+ L4 z& d7 q2 ^
: S, _- u2 b; r8 H- A9 z' w4 ]2 h( p
( Z9 q6 d7 _( x& d, P5 `2 ^后来想起来,囧rt。
作者: rockinroll    时间: 2008-5-12 22:33
据报道,重庆梁平县有两间小学教师垮塌,4死100余伤,唉,默哀下.......
作者: 2008    时间: 2008-5-12 22:36
010晃动
+ {) |; P# N% U
1 X1 |9 r( U9 [' _* @; ^西城\东城\朝阳都有感觉
作者: 雪狼-弹头    时间: 2008-5-12 22:46
这下都知道是那的了````河南地区全省微震10秒左有`````轻微头晕````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2 22:48
标题: 求福贴!祈求国内现在发生的地震........以及其他..
今天国内可以听到关于地震的一些消息.身为海外的游子,非常担心国内的情况.尤其是看了日本电视上播出的一些关于国内地震的消息.真假这个不好确定.不过很为国内的父母兄弟姐妹们担心.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联合发个求福贴.祈求国内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平平安安!也祈求在灾区去世的人们能早些安息,活着的人们能尽快地正常生活.......8 @- j9 j1 y% @+ f

# F  h3 G9 z1 {. Q3 i; K* g另外:% u7 [7 Y9 X& ?+ v% {6 S; V
作为C2ER,大家一起由我作起,不造谣,不传播,拿出WARGAME的团队精神,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象准备下场的装备一样准备些灾害必须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08年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大家去做的.
4 J" q! t  \4 y# [5 c. {再次祈求祝福!!!!!!!!!!!!!

- l( O- [, ~) T0 [- t1 r. e% g: n0 E8 R# ?* M8 d' n5 r( |+ a
[ 本帖最后由 SKYWOLF17 于 2008-5-12 22:57 编辑 ]
作者: kakayi    时间: 2008-5-12 22:50
天狼不知道具体情况啊~~~是四川那震了.7.8.另外上海据说也有点晃..不知道楼价会晃不?
作者: ccdd051107    时间: 2008-5-12 22:56
原帖由 rockinroll 于 2008-5-12 22:33 发表
+ X4 V5 D: V) k据报道,重庆梁平县有两间小学教师垮塌,4死100余伤,唉,默哀下.......

1 H+ u) W- R% @2 X# t* [2 T
: n. |# |: q7 f" i6 t
& i, u7 W2 l+ d3 d% }重点还有数十人被埋,而且死亡人数已经更新`````````````哎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2 22:57
我一直在看新闻,多的我就不讲了.楼价不楼价的我不关心.只关心人员的伤亡情况.
作者: loveweiyao    时间: 2008-5-12 23:02
完全没有感觉~
; [- U7 n) b( D; d4 I窗外的苏州河边在施工,天天从早震到晚,除非楼板掉下来,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作者: loveweiyao    时间: 2008-5-12 23:04
下午给家里打电话,座机,手机,小灵通,一个都不通,也不知道妈妈现在怎么样,很担心~
作者: rotoruaboy    时间: 2008-5-12 23:04
震中人口不是非常密集所以伤亡不是那么难控制.救灾单位和人员是应付的来的6 Z, U/ t+ e8 d

0 ^0 k) r* \' T3 _真正的损失是震中外围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重庆成都现在交通接近瘫痪.有可能又要像雪灾一样优先运输救灾物资. 所以四川地区的人们应该做好生活必需品涨价的准备. 现在移动通讯基本都是超负荷运转所以电话很难打进去. 这里提醒想联系亲人的大家手机打不通不要着急,试试发短信. 我大哥大嫂的电话到现在还没通,但是一直能通短信. 所幸算是放了心.- y0 J' \2 W$ S+ L

2 @% J$ S  C! c2 w; a2 f所以眼下那边所缺的首先就是物资和设备. 人倒是没想象中那么危险.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2 23:07
标题: 地震相关知识包括急救,抢险,避难(不知道能帮的上大家什么不)?
地震应急常识 
第一部分 地震的基本常识
/ P; U5 G7 w1 j8 i# E( l9 b+ z0 o
$ W3 E" O! ^" t0 m
一、 地震的基本常识
' h% N5 P! j$ t. ~# ]+ }& C( }( r9 E
6 f3 u6 \' E9 |$ L# N1 V
(一) 什么是地震
0 [/ c. O0 v# f' u4 C2 B  O% A' a. P0 D+ Z
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6 D5 I5 Y& Z7 O# o
( J- b. J/ {% Z8 v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r; i4 [* U# q7 w8 B
+ l) e0 i5 l, X6 w7 Y
" j+ u% H. D/ r$ R; x

/ G  e# t" M! Q& j) T5 K9 R: q9 L% ]' ~3 d* B
(二)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8 R! E% }7 N6 h7 R

: B# d9 C- P' ?- j: K" n! ]1 f; f' G  [# p
1、 纵波和横波& i9 ]0 y- ^; \& d4 Z* R

/ O& z, M# T4 B* t# N/ o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7 W1 \, J* ]: }1 k# v
: o6 J0 K0 v3 e5 q/ o* I/ u; M

5 `, K+ l1 I. f" a) p- w2、 震源和震中
6 a4 Y( V5 [& v0 T' z/ ~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0 B9 z' r3 U3 Z& x3 S

: f6 \4 O7 M( r4 U1 f; v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 y+ ~  ^2 ^" [0 d1 O9 t/ T7 a5 b; E1 o# L& t* ?
& ~" I3 a% ]* o( u0 s; [) d1 s
3、 震级和烈度7 L, T( k! M; a5 Q
+ s4 q  }  r2 c2 H4 _: B" j) w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4.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6 _0 w# \4 ^" x$ ?$ D" Z2 G& H- f, C# \, A8 K4 Q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
: H$ u* y% `0 J! v- v
; X1 `0 m3 Y! }# G. }# f. O
5 t, V% |3 ^, e$ C(三) 地震的种类* f+ X- ?, S  B, J* H
4 Z' ^) o: k% q  {7 v9 Q& C% O

9 E( [& O. s! G+ K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6 k: ]  ^( }& D

) j0 N* r4 l9 L9 q$ E9 ^: I1、 构造地震& x& K! {  D7 S  V* j

9 F- P# @7 s4 l+ F' q: z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世界上的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C& \) a& Z% w! \8 c1 Y
6 c8 f! s% W2 R! ?
2、 火山地震& w9 u3 b8 R3 }
8 I5 k; a6 l& h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0座活火山,每年平均约有50起火山喷发。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省和西南的云南等省。近代活动喷发的有黑龙江省的五大莲池、吉林省的长白山、云南省的腾冲及海南岛等地的火山。 * J' `5 \& I8 u. c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往往互有关连。火山爆发有时会激发地震的发生,地震若发生在火山地区,也常会引起火山爆发。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8.5级大地震,48小时后就使沉睡了55年之久的普惠山火山复活喷发,火山云直冲6000米高空,蔚为壮观。1988年我国在黑龙江省五大莲池市建立了第一个地震火山监测站,开展火山及地震的观测研究。
/ h) D) G' J2 i, M
4 t( c- r- [: T, ~3、 陷落地震
, d' {& G4 T% K( U8 s
+ D/ C6 D8 F7 @. X$ ~4 y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矿石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都很小。矿区陷落地震最大可达5级左右,我国曾发生过4级的陷落地震。虽然陷落地震的震源浅,但对矿井上部和下部仍会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应引起人们注意。
/ t2 Y6 G0 K% R& u3 ?
0 Q3 R( h$ r, o! M4 Q  \& l" V7 t4、 诱发地震
( U; I; X7 T/ m
& Y# {2 g- i: t0 {; d/ d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福建省水口电站自1993年3月底水库开始蓄水,当年5月起的2年内,共诱发0.3级以上地震近千次,其中最大的3.9级,由于震源浅,2级以上地震,当地就会感到晃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1959年建库,1962年发生了最大震级为6.1级的地震。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里,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2 y: E$ S# g: E( g' |; r  q0 c

: |) j* m2 v( }
, @5 S4 _7 o8 I
+ o# u+ U, u3 ?- n* }& N" Z# a(四) 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
' s* C5 D6 Y1 W6 `. L/ C; a/ z
0 S- u. D! e: \/ v/ {
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引起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造成了地震灾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由地震力通过地震波起作用的,即纵波地震力使建筑物上下颠簸,引起建筑物的纵向结构松动,随后横波地震力再使建筑物发生水平晃动,引起横向结构损坏。当先颠后晃的地震力超过建筑物的承受力时,在几秒钟内就能使建筑物遭受破坏。9 E# y$ D- j7 R5 f! `
另外,地震力引起的断层错动开裂、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沙土液化等地基失效问题,也间接造成建筑物的倾倒和损坏。( l0 B% N2 W4 e  m6 ]  F

$ j& n' k/ [' b+ g! l. n) }3 k; [1 @. a+ y
4 I3 D: [8 c/ c5 @7 i$ I+ T
二、地震的周期性和灾害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
; p. S' i) E; S7 c% j7 m& o) u9 F- ~& R( S( P& g) Q/ {% F5 h: c/ Q

: D$ z5 q: ]- a* g0 e(一) 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8 T$ P. ?. z# A& P2 U' W; [. {' O3 V0 l* r2 @2 O6 x6 J- M1 l2 M% E) T
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表明,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地震的频次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地震相对频次低、强度小,称之为地震平静期。根据地震发生的特征,又可在活跃期中划出若干"活跃幕"。本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次地震活动期,第四个活动期大体是1966-1976年。在这10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根据多数专家的研究判定,九十年代到下世纪初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第五个高潮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个别甚至更大的地震,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将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也将相对活跃。
, u) u# C5 n, s, G$ I) X+ V: |4 j6 ?5 _! P! n

) {7 ]& Z, W" r
7 d2 m" L9 `; @2 x+ e! E(二) 地震灾害的特点
" v2 B" Z; c; v% b
3 c# a, B7 F& X% x  n1、 突发性
7 @/ J. S7 w$ l: y* R
; q9 @! }- F+ n$ Z; k2 J/ ]地震一般是在平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的顷刻之间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尤其发生在夜间的地震,后果更为严重。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当时人们正在酣睡,事先毫无警觉,结果伤亡惨重,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以上。" g4 ]+ S% b5 _6 g5 p
! X/ u1 i4 E5 q! D5 A0 `
2、 成纵性8 d$ `5 ~' e9 D& I( i0 X2 T

3 c, z( J: z3 a* H  ~在一个区域,或者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为调整区域应力场,或岩石破裂的延续活动,往往在某一时间内地震活动呈成纵性出现,连续造成灾害。
& \5 T2 T& m# D& ]8 e0 r$ Z7 g/ K' c5 t- ~" I) O) K
3、 续发性
7 m0 P# w% u; d( D6 `2 v$ b5 X' T  ]3 C
强烈的地震不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往往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更大的破坏。如由地震灾害诱发的火灾、水灾、毒气和化学药品的泄漏污染,以及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还有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等等。以及上述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各种损失。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引起火灾,造成136处起火,烧毁45幢房屋,有5.6万人被烧死,其中大部分人因窒息死亡。* T/ H* t6 G6 M+ ]# v/ ^3 _( V. j. E
- H8 N: @& ?/ ?: s: H1 Z

0 i6 Z/ v: A5 I. q. H2 ^
- _  o. w' @, |* i
6 Y6 u, e6 {5 Z! q+ \: n  H(三)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5 }+ ?* v+ t: h! @( v! i4 H

& |' B* |" X+ ?9 @6 _# a+ X; X7 d
$ H3 ^  N+ S8 K% e8 y# T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因而它有一定的规律,最明显的是成带性。全球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就集中在这条带上。二是欧亚地震带,全球15%左右的地震发生在这条带上。% Z/ }: ?, a- K9 o: X/ d) D

+ g8 {3 Z" a6 b7 v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全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的面积的79%。
" H  u+ h6 t) ?+ D+ e) h
3 o( n" W  u# z# \9 }* n+ e8 y1 J) R* y2 z3 l

, N+ `# x7 z1 }4 B8 N% H7 U(四)地震的成因假说. z+ E% j" t/ ]/ |

5 X( m2 |! B+ K" J! `  A! G全球地震为什么集中在上述两大地震带上呢?它的成因机制是什么?这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目前有几种假说:有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现在比较流行的为大家所接受的是板块构造学说。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球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方向,并打开了新的思路。
- z0 g0 N  q6 @  e
9 X) A( ]5 z0 z% {
; X5 e0 G' d! C- x- W2 ~; B$ M/ I6 S
三、地震的前兆和监测
6 c4 m! `/ F2 O8 a5 u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尤其是大地震发生之前,人们不仅可以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发现地球内部和表面的物理、化学等微观的异常变化,而且还能直接观察到自然界的大量宏观异常现象,分析鉴别这些异常现象,从中提取发生地震的准确前兆信号,这是地震预报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开展前兆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温、地应力、地下水、卫星照片分析以及动物异常活动筹现象的收集与综合分析。# N1 d3 w  B/ Q" l( \

6 h) z' s" Z+ K; _* O
" c& _  v6 m; I2 {4 d
. l  z7 @" `# ]! |* w2 K- J(一)地震的微观前兆与监测2 y# I6 n3 y! q6 d3 e
5 K% _" i6 X3 p2 f) d& V

1 }( U) a/ v2 `) K, ~1. 地震学观测# y* y1 ?; C% ]4 w! V/ I2 _6 x! o
2 E1 N5 L- A2 z9 q, ~

! Z9 A. N& [  A0 S# j; |3 I用地震仪测定地面震动大小、发震时刻和地点等的一种观测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来进行预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方法,通常称"以震报震"。1966年在我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7.2级地震中,人们曾总结出"小震闹、大震到"的谚语。1975年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前,也发现很多前兆,尤其震前的小震群活动情况,对当地地震部们和政府作出短临预报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次的准确预报,成为世界上成功预报大震的唯一范例。目前,用以预报地震的地震学方法很多,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相关性、地震概率统计、地震波速比等十多个项目,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预报手段。
, X0 ^$ ?0 b' ], J2 m$ N0 `1 d0 o( l
) K% p4 W9 i. A& Q8 }: _
2.地形变观测; P( q7 w0 g! Y1 R3 K

/ f" f0 s  a$ c$ ^* L/ U
1 j: J& m) v" z  _# Q; u* @0 k利用精密仪器观测地壳微小变化(包括倾斜、水平与垂直位移)来预报地震的具体方法。目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伸缩仪等,人们已能测出小于10-10的形变量和极细微且大范围的位移量,是监视大地活动的有效手段。
+ a" C) m2 C5 q! E5 Q
# q) H: o* w) b3 C# p  f3 e$ g" L8 K7 ]1 T+ R% `: v, q
3.地磁、地电、重力、地温观测 ; @" q, R2 S9 \& r/ M9 w/ q, `+ I

: j1 F$ O2 e$ f0 O! D
  j7 x3 W$ ~' D+ l6 n利用仪器监测大地电场、磁场、重力场和地温的异常变化来预报地震的方法。由于人类活动,大地电场、磁场、重力场、地温的干扰背景复杂,需要从中提取地震前兆信息,作为预报辨别指标。7 F/ x7 \9 N. C% v$ z1 T

& }7 k( `3 |0 }& K; Y1 ?9 ]% H
1 |' q+ E+ p2 w; F. Y. C4.地下水观测6 @9 G  I% ?5 H- s

% \; M  D; o7 o% z! q
3 B; s+ F1 H- U' C4 d. r利用仪器观测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成份与气体含量、水温等异常变化,来分析地震前兆信息,进行地震预报的方法。由于地下水直接反映岩石圈中承压含水层的动态变化和携带 大量地壳深部元素变化信息,提供地壳应力变化情况,因而是当前比较广泛应用的重要预报方法。& H/ k' k/ ^4 R* u2 r/ {8 f

1 M6 u0 E3 K" X- s) Q
4 K5 L* M6 D6 Z0 |5.地应力观测
5 z& I! E" ]1 D" I  i0 p( U
1 m" Q- e! c* P1 U
. w- F( V0 T) U% q( {' M利用埋设在地下一定深处的测试元件测定地下应力的异常变化来预报地震的方法,是一种较直接、可靠的监测预报手段。
2 U) P: i( m5 Z/ ]. p7 @: c: i4 E! E1 {" w) h# {! [

9 P, D0 k0 |# P0 f* t; T. M/ Z9 I/ Q7 b
: E: Q1 \2 K: f1 g
(二)地震的宏观前兆与观测
8 G0 j' U; p* Q* {/ b! t  G: |
1 Q. s) _1 `* X! O" j  v1 l9 e# n( V) K& [9 F$ r2 t
利用地震前动物、地声、地光、水位水质等客观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观测其异常变化,为临震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关于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震区群众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h+ X, A7 a. Q% y  R$ }4 h
" m% G& y4 t: b$ N2 C/ D7 Y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7 P3 e: i3 x* }' [8 G5 M& H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 N% U7 m* W* m( f; h$ h#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V; C' D1 ]( v" ~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G- M% Q, I) h& T  `; d) j#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7 x' F. Q0 Q% j; Q2 e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 R% u3 {1 E8 ^, Q9 j3 P
$ A0 s) b( f1 Z8 N- Y- h
/ W+ a7 n: Y9 A$ g
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地震越大,越是临近地震发生,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因此,观测动物异常,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 还应及时向当地地震主管部门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异常往往与气象、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注意分析鉴别。
# ~8 l, m* y7 e  ?% {! {1 x5 V+ Q  ~/ g" a) i
. t9 l2 H- r( F  ]: C/ O
距离较近的大地震发生前常常伴有来自地底下低沉的轰鸣声,它与平时城市噪音完全不同,或天空中出现强烈闪光,要提防其后可能出现大地的颤抖和房屋的晃动。如有这些现象,应及早采取家庭应急防御措施。" Z  i' S& r* ^

/ l% z+ c+ N  t5 w6 P! g" h. B5 ^5 j5 f, h/ c
; {3 V0 c, b2 N# h
第二部分防震抗震知识/ P+ E1 h( F# b1 f- A8 m  {0 @

; b0 O& x1 H; Y3 ?6 i" f9 S
4 a: @  ~2 L* n' G  |$ p一、地震是群灾之首% h0 G: N  s. ~5 o2 {
' F8 ~4 j8 ^$ s0 G2 i' c; P
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目前,每年全世界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平均死亡人 数达8000一10000人/次,平均经济损失每次达几十亿美元。据联合国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全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总和的58%。从某种意义 上说,地震是群灾之首。4 D- Q  ^6 L5 i
+ I- ~! W+ U/ p( O4 n

( m( y* k  Z% e大地震如果发生在渺无人烟的地方是不会造成伤害的,如果发生在城市或农村的活,就会造成房倒屋塌,甚至建筑物与重要工程也会遭至"破坏并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给人们造成严重灾害, 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将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变成了废墟,伤亡侧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救灾花了6亿多元,重建用了50亿元,而且在这之后长时间内,造成全国人民的恐震心理。1995年1月17日日本皈神大地震造成543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
7 y$ G/ b) z/ ?6 Z: W7 p0 T- M2 ?; c9 w% v

! k% P: i  R- d( w& ]- X, w' i1 V
/ a2 r' ~: b2 o, \$ K; S8 V. Q' f# P8 I- C9 m' ]
二、为什么我国地震灾害特别严重  b6 ^+ J* K8 J3 P: x0 d0 Y0 T! Z

) H9 w2 C1 {8 l( i$ k我国地震灾害频度高,强度大,成灾率高,这是造成地震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同时,我国民众防灾意识不高,同一震级的地震,造成伤亡的人数可多达数倍。另外,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较差。建国头20年中,多数建筑物和工程未考虑抗震设防,加之城市生命线管线纵横交错,埋设不合理,有的材料强度不够,有的年久失修,使我国多数城镇防震抗震的能力脆弱,潜在着很大的隐患。广大农村多属土、石结构建筑,抗震能力更差。据估计,地震若发生在我国工业城市及人口稠密的地区,8级左右或7级左右以及5、6级左右的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百亿元、数十亿元和数亿元人民币。* E4 G& h8 @) ]3 S
2 _0 d" G5 h' P. }; w. z' s

' a% X7 y9 ^9 l, P% d* q8 \6 j0 A7 ]" P; I. P) X

- {9 A3 h4 ~: \. i8 ?" p三、地震预报的现状
4 D8 H) G$ F2 j* X$ a2 G$ U+ Z2 O" s1 q; L4 c! ?3 E  l( m
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今天,人们对地震预报成功的期望远比实际的预报水平高得多。我国的地震预报自1966年邢台地震开始,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经过地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同几个发达国家一样,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许多预报成果,已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确定、国上的规划和经济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地震的中短期预报,目前仍处于对某些类型的地震,能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报,而对大多数复杂的地震尚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报。这就是当今地震预报的现状。9 }3 r. R; R+ E& E7 }0 u

9 j* D4 v; @. F+ I1 s7 w7 ]" z7 w/ n- e/ ^& G
地震发生在数千米乃至数十千米以下的地壳中,目前人类最大钻探深度也仅在12千米以内,无法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只能通过在地壳表层布设一些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地球形变场等观测手段,间接推测或反演地壳内部变化。由于地表观测,难免混杂着气候、水文、人为等非地震因素引起的"噪声",干扰了微弱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宝贵信息。同时,7级以上的地震,全球每年平均仅发生十几次,且大多发生在没有前兆观测台网的海沟或人烟稀少的地区,使人们失去更多的实践机会;强烈的地震在同一区域重复发生的周期在百年或数百年以上,使人们从事地震预报的实践机会变得很少,认识与总结规律性就变得很困难。再者,地震短临预报,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民众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因此,发布地震预报是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而增加地震预报的难度。
1 e: }( C5 z5 {. g
& d1 U0 q0 y$ H  {) p* @1 `: I: `9 f5 x1 D! Y$ E; F
鉴于上述情况,我国目前对地震预报研究仍处在经验性的探索阶段。2 i8 r6 \* c/ _" K. y
5 ~: }1 y: g2 `9 \: k  ~0 x1 |

. k, G7 `6 A  s+ ]我国的地震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地震预报研究方面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长期预报有相当可信度;同时,对以10年左右为时间尺度的地震大形势的估计有一定准确性;对几 个月至几年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中期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占30一40%;对几小时以至几个月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还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报,仅对某些类 型的地震,如大地震前小地震活动有规律地发生,临震前微观和宏观前兆异常大量出现,才能作出不同程度的短临预报;对震后趋势的预报我国具有比较高的可信度,并在一些多地震 国家的地震现场实践,得到有关国家的称赞。& s( x8 [( B; j0 C" J

  m1 c( V) d, W) I, H' f0 i- b4 I% |6 M& o# R0 F) G
总之,目前我国的长中期预报水平稍高些而短临预报水平较低。可以相信,随着地震科学和各有关科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和现代技术的进步,地震预报的准确度将不断提高,人类最 终会攻克地震短临预报的难关。
' y  i& k3 t& C/ t7 J) l7 U2 o! \) J* W, d
2 T7 [. h" n( J9 m% n. l
4 X+ u2 b  c  k5 `
- ]4 w2 I9 O/ ?
四、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
9 w2 K. R* k. Y, @) I5 K7 ]: J5 |9 z+ {+ i1 T4 _* X9 L1 h
当前,人类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人类也不能在地震灾害面前无所作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我国关?quot;预防为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走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的综合防御道路,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4 H  V. S5 B# P- `. A# t+ H+ B$ ~6 A7 c$ ~  ]
; ?+ h: I8 x9 f

( O  q6 T8 c. p) t; Z2 F; S  D) ?" w0 ?1 }
(一)地震监测预报2 o7 p9 M. J0 z6 Y5 r

) J3 }4 s' U& D
5 ?- K& T4 g' s: M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好地震短临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经济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地震学家所孜孜以求和奋斗的目标。如l975年发生在海城7.3级的地震前作出了中期和准确的短临预报,使震区能及时地进行地震应急措施,及时地疏导群众撤离房屋,从而减少几万人的伤亡和4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明确规定地震预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适时向社会发布,同时上报国务院。已发布地震中期预报的地区,无论已经发布或尚未发布短期或临震预报,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警报,井同时向上级报告,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无论任何部门和个人也无权以任何形式承担和发布涉及他国的地震预报。从非正规途径得到的地震预报消息都是违反上述规定的,是误传或谣传,切忌盲目信谣传谣,或轻易采取不必要的行动。
+ q* n- S7 H+ e' G' b! u& K
& o' n9 y5 C2 H5 H" m# n! S2 _" o" h- P; q1 q  m1 F# W

" B# K9 l' d! G) C5 b$ W7 g# Y  D0 W2 s% h+ W' l$ r# s
(二)震灾预防
/ a* P* i" M+ |; H4 P- {9 r2 }5 t$ K6 o7 A* ]

4 Q* _# h0 j% X震灾预防包括防震减灾立法,制定预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与加固,社会保险,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面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抗震防震能力。" S# j; v& I, i, Y8 D3 t

9 s+ D  P: }& q/ x' _7 Z: G% R6 e$ X, m" S+ }8 k# ~- N7 Q
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伴生次生的灾害而引起的。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在对地区和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搞好国土开发规划和重要工程的建设,使城镇和工程建设避开易造成地震灾害的不利地段,选择安全有利的场地,并明确规定重大项目等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其次要使新建工程和建筑物依据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设防,尤其是重大工程和核电站、水库堤坝、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更应如此。同时,还要做好震害预测工作,对没有达到抗震要求,而又要长期使用的建筑物,应采取加固措施。城镇生命线网络可以维护城市的正常功能,也可以让一座城市遭受灭顶之灾,绝不能马虎。" \6 [# H% W1 D0 q* F* s/ U
, ^: g$ s7 R/ |9 M1 G/ e

! {: v; A0 a' i9 g) k1994年国务院提出了我国未来10年的防震减灾目标:"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的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抗震设防和加固是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尽量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达到减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 p+ z0 T6 R# O

* ~2 b' _" o% K% z% y9 x9 t! h  X# d% G1 p  d. \2 E0 X
' x& U  S# ^# X$ u  p! h9 v1 m
. [4 B2 C% I- ?# q: s
(三)地震应急反应
, d4 V) B0 Z3 S, @5 e8 c3 G+ _
  T( p- f" W' a+ X  P7 m. L8 t5 S# M' H) W4 Z
震灾抢险的实践表明,有无地震应急预案,其后果大不一样。如唐山7.8级地震前没有应急预案和救灾计划,当地政府无力指挥这样巨大灾害的救灾工作,而通讯网络的摧毁使灾区与外界失去联系达6小时之久,紧急出动的数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又被桥断墩毁的滦河阻隔住,使灾区失去了最宝贵的抢险时间,大大加剧了灾民的伤亡:相反,1992年10月20日甘肃省天祝-景泰发生6.2级地震,由于震前有应急预案,并组织过演习,震后5分钟指挥人员就到达岗位,迅速带领各路人员、物资等开赴灾区。当省慰问团工作组开到震区时,伤员已得到救治,灾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0 V2 S. \, ~7 r) L0 y% z8 i, T1 U. M
1 x! U' a* d2 z3 f. @/ k3 X8 k2 x9 P
国务院1995年172号令,发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使我国地震应急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保证了防震减灾的顺利进行。目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完善当地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有了预案,不论发生什么突发性灾害,都心中有底,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从而为抢险救灾赢得宝贵时间,减少伤亡和损失。
+ R5 F: \2 {8 Q, \8 ~$ b% ~/ Z  L4 L

+ [! T+ S: b2 ]  r  R( ~9 n5 ^# o- j. s5 w9 m1 P5 Q

8 a8 M+ w9 d- I$ k; j  E4 L) o(四)地震救灾与重建  J0 m3 @* D- e' K

, Q/ s9 V0 F, K+ z* f/ k& H' y% [2 [! I& k2 T, M# ?- b
恢复重建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在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制定规划,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保质保量地搞好重建家园的工作。
* s+ A: F+ a) ]" Y; z# F9 }$ K/ {: a0 Q

. t4 `  ~" y. g5 v9 d5 Q
- S$ H! F/ ~" d9 q; f( T! n
/ b" U( R( D! X1 x' q7 a% X/ F五、如何做好防震自救
$ h- |. J3 i. n; b% x; V6 N" T+ \/ z9 T% K. p- n& O
我省闽南地区长期坚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的应变能力。在1994年9月16日东山海外发生7.3级地震时,尽管震感强烈,建筑物遭到破坏,但绝大多数人都能沉着应付,从而减少了人员的伤亡。相反,我省有的地方曾因地震谣传而盲目避震,造成无震也成灾的局面;而1992年11月26日在龙岩连城发生4.7级地震中,有290多人受伤,是由于缺乏防震知识,避震不当造成的。平时多一分防震的知识和经验,震时就能减少伤亡和损失。学校要使用录像配合教育,制定好学校的防震预案,举行防震自救演习、明确疏散路线,对避震场所、应急物品存放位置等都应有预先安排,让师生学会自救与互救,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 P2 z; g: H' I
- @1 M: b8 r; L% D! m2 ~* h$ N5 A3 y5 V  L# l& D! C' J' p

) j* G# ^7 v0 Y4 O' c$ y2 P2 u% [; v5 R- C, I! b
(一)沉着应付突发地震! K5 B  ~) a) o$ Z/ D+ r

, x: P$ T3 a6 @" i, e) J) m6 G- e# `( H
1.室内应急
, X; I" |1 r5 r0 c2 I) E9 p  {
; W; _: D) X% v: V9 R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 ~+ H5 |& A) L) o
6 j8 a! c/ A: P7 I# y
, S2 B; b' f7 M, g  s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 z& [* k0 B8 ~4 L2 a$ V) |- b4 R' ?0 l- S. V3 J
: p0 m: g4 o& B
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地震时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塌到底的情况毕竟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强余震所致。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走的刚性外,还有相当的韧性。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所以,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万一大楼倒塌,就近躲避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但这个伤亡的数字必定远远低于盲目外逃时在门口挤成一团所造成的死伤人数。其原因在于大楼倒塌总会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而这?quot;生存空间"在坚实家俱和小跨度房间等处形成的可能性较多。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y# W( I2 s, B

( _& u1 B  s: k& h4 n: {$ U. W2 d, \& }; ^. s2 a* r
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或高层楼房的教室上课或宿舍学习、休息等,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撤离时,最好不使用电梯,以访因停电困于电梯内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 A3 @' S: K- ]% \3 ~) c

% ^9 ~9 ^+ B# w- K7 O
/ _0 [& D) I( Q( a  o; ]/ \1970年我国通海大地震现场抢救时发现,大部分死亡者都在屋门口附近,表明地震时人们在外逃,来不及到达安全地点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挣扎出来,其它震例也基本如此。当然,地震发生时如果是位于大门或窗户附近,而屋外又无高楼或危房倒塌覆压之险,还是应该立即跑出屋外的。唐山地震时,部分位于门窗附近,且行动敏捷的人适时逃出建筑物避震都获得成功。如铁路搬道房的一位工人,地震时正在工作间,距门只有2一3米的地方休息,当地面晃动时他立即外逃,到门口时已站立不住,他挣扎着爬向5米外的铁轨,这时回头一看,工作间已倒塌成废墟,本人庆幸没有伤及。这种因地制宜,从室内逃到室外的应急方法,与人们倡导的就近躲避原则并不矛盾。因为应急本身就是针对男;些来不及跑出室外的人而言的,而这些人也正是地震中可能遭到伤亡的主要对象。
) x. j- q" p. T8 P3 Q' Y  b% t' i) S" n; B; Y
7 q4 N; r% u4 L; p
天津市有一位干部,在唐山地震后向人们介绍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经验,很发人深思。当地震那天的夜晚,他因公宿于天津西郊某粮库的平房里,睡觉的位置正对着门。地震时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顶虽然塌落了,他却安然无恙。而他爱人和两个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地震时被突如其来的剧烈振动吓懵了,未敢从屋内跑出,急忙躲在家俱附近。据现场分析,假如当时他们也向外逃跑,则十有八九会被附近楼房的砖块砸死。当这位干部全家相聚时,他感慨万千他说:"我从屋内跑出来拣了一条命,他们娘仨没有向外跑也躲过了险情,否则咱们很可能见不着面啦!"这事例生动地告诫我们:室内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
8 n' e! w# V* O: w/ B8 _- |& K& w' ]$ e# |$ J: V4 Q, ?
2.室外应急# J( z; B5 o  l$ d- c
: l. b( z1 M" F; e& _, S+ l5 {

2 c# S' g9 `7 X. K- f- g. {/ C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经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 的几率最大。如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刚逃到门口或要进门时被砸或被压所致。要等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
7 P3 V% b% h' J2 C3 P) j; n- {6 n) ^: o! [; x
. Z( e3 _$ K! U" H- ]% k9 b! T/ ~
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闹市区,落下物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住宅区的防护墙、石壁、土墙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顶上的瓦片也会飞落,烟囱也可能腰折倒塌。这些情况都要充分估计到。如果在街上行走时地震,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应该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撕臀?健⑾琳?锏赖龋?芟虮冉峡??目湛醯厍?惚堋H绻?卣鹗蹦阍谏狡律匣蛐?孪拢?馐币?⒁馍奖篮凸鍪???虿荒芨?殴鍪??较屡埽??ρ刈糯怪惫鍪?鞣较虮寂埽?床患笆币部裳罢疑狡侣「凇⒃荻阍谒?谋澈蟆5卣鹗比绻?愦υ谟卸酒?宓幕?こС???馐币??廴驹吹纳戏绱Ρ寂埽?绻?嗽笔锹绕?卸荆?馐辈灰??腥斯ず粑??
! W( x+ S; D  u- P, A! g( @) l5 k. E- z0 j4 a

  T1 S: `+ l; Z( B+ A( }地震时,室外发生的事故相当多,桥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桥和高层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库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水库可能决堤,河水、湖水、海水可能淹没房屋,每次地震都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并发,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x" R* B- S: q

) c4 N) d5 U4 i4 l; |! s# t% C( Y" a: D: g) u2 a9 e

8 r) Z$ ^. p! |7 D# J- B5 n6 ]: J" ^4 x9 n* d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自救互救
+ t. B. [. C# ^( o- V, W  R3 s! W* S
' T0 W1 q! S9 S+ M) K- }2 t$ m0 k( v4 ]
强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区约80%的人员被压埋在废墟里,其中大部分都是受灾群众通过自救互救活动而脱险的。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的5.9级地震,房屋倒塌了不少,二万余人被压埋在废墟里,灾区人民迅速展开自救互救活动。结果不到2小时就将94%以上被埋的人员和大牲畜抢救出来,经过及时治疗生存率达到99.2%。
; D# v2 d  V9 Q7 L1 ~& G7 z' g: c# ^! O9 S3 l% ^, I5 }

/ k# f! S2 R, @3 x, L# q1. 自救
9 S. g: m4 S4 C3 S( q; `% g" V+ J& p9 B# O, @/ u7 q

, A9 Q" _! L. T! n7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有可能被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因此这时应注意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应想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等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些,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尽量想法逃离险境,如果床、窗户、椅子等旁边还有空间的话,可以从下面爬过去,或者仰面蹭过去。倒退时,要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最好朝着有光线和空气的地方移动。当几个人被压在一起,而周围又很容易倒塌时,应该由一人先出来,到了安全地带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脱险。如果周围比较稳定的话,最好像排队似的一起出来,还有一种方法是,先脱险的人把一头打了结的绳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带丢给待脱险者,等脱险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迅速脱险。
4 R0 T- F4 }$ Y  p: S$ F2 R# G. P/ F: P  l$ `/ s0 J9 E
/ v' {4 E; @* T+ s& G9 f. y6 t' u4 y
无力脱险自救时,应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后一个星期,在某医院的废墟里挖出40多个仍然活着的婴儿。研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适应新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和惊慌,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是很有意义的。+ p1 \  R0 C- D" C. h: r7 l5 i
9 x  v% `8 V6 A) w$ l* A6 A

+ V" V% K2 c, G5 B6 {; g地震中,在被压埋的期间里,要想方设法寻找代用食物,俗话说,饥不择食,此时,若要生存,只能这样做。唐山地震时这类例子相当多。例如,有个小孩抱着枕头被压在废墟里,饿极了的时候,就用枕头里的高梁花充饥,坚持到获救为止。有一位居民被压埋后,靠饮用床下一盆未倒的洗脚水而生存下来。还有一位中年妇女,渴极了的时候饮自己排出的尿,一直坚持了十多天时间,终于得救。
6 ^7 U1 f0 B( A8 T1 A* ]* C7 C  b% G- |8 U# D. u( Q
( o- S7 P! r, a+ C4 ]  b
一般情况下,被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见。因此,要静卧,保持体力,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v. j, P1 e* q4 D% d) Q

) `4 C% e5 }$ B$ v" p0 [1 K
  {/ Y% g" d/ o* ]2.互救
+ A! ?* |) b2 I5 `% b& k" K! E8 f& z9 d7 P

" b0 L+ Y/ z9 @+ R3 U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在1983年山东菏泽地震中曾作过统计,震后20分钟内可以救出37.55%的遇难人员,救活率可达98.3%以上;1小时内,可救出85.8%的人员,但救活率下降到63.7%以下;若2小时内还救不出被砸压的人员,因窒息而死的人数上升到砸死人员的58.6%以上。所以,救人硬当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是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抢救他们。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
2 e# d0 V( o9 I6 c
% R; y( n6 X, w0 ^$ u
% o, B6 w2 h8 p( T( |- d# J1 ?近处救人要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救出一个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救出一个医生就可以尽快医治和护理好一批伤病员。另外还要注意先救有呼声的,先救容易救的人。救人时要先呼唤,确知人还活着再下力去救,其目的与先救容易救的人一样,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形成一支强大的救人队伍。  _0 q. C8 D2 b8 U. k1 N' i8 L3 Q

, @- x6 d, _% a* D, b
9 p9 ^6 e: G) `% E# u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部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从废墟中将人扒出来,,如果是伤者、病者,他们还没有脱离危险,即使无病无伤,如果埋压过久,也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地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X# |* ]* J/ E8 R/ g

. j" Z, W( ?" p9 C7 N( N* n2 h8 `. M+ i% e$ n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铲、铁杆、齿扒、锤子、凿子、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时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点点地抠。在一些梁柱相互叠压的情况下,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仔细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的阻挡物,对上面重物需进行必要的支撑,绝不能鲁莽行事。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致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8 I, m; z) q& f& ^$ U8 L; u
+ S& A9 y" n+ @+ i* T
+ C; J1 ~$ u# k% ~5 o$ j现场抢救中,力争及早除去伤员身上或伤肢的重物,立即固定伤肢,不要拉扯被压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抬伤员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体,以免造成伤员瘫痪,应用竹木床板、担架运送伤员。
' E6 \6 B, j. K1 h! ]' U9 k
6 m9 u0 E6 p$ _0 p5 m8 e) _. q7 T
+ o4 F7 A+ u: i" a# ~! }( |
9 |' b' p6 I- |5 e; g" g9 z
(三)如何识别地震谣传3 e9 J: ~1 T- k0 e1 h7 W9 u* _
1 [8 O7 j7 |" w
/ Z. D/ y* _  G5 w% {
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防震减灾常识和科学分析能力,就能识别地震谣传,从而避免盲目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识别地震谣传:1 n7 Z9 p* F) I4 B
& X7 y/ |4 H9 @/ g) N0 v

# _$ Z' B) U& c1.是否具有科学性。那些明显违反科学原理,且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的"地震消息"必为地震谣传。例如,"某月某日将在某地发生某级地震"的说法肯定是地震谣传,因为当前地震预报水平不可能对地震作出如此准确的临震预报。又如,"地牛翻身"、闰年、闰月等说法因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也必为地震谣传。 + B9 W# l! z4 Z# _: T9 q
  t) C  f3 T1 c  F' N2 D" o% z

, a- y: z( s2 [' Z9 s; X2.是否符合我国地震预报规定和国际惯例。例如,"某某著名专家或研究机构预报的",这种消息必为地震谣传,因为按我国有关规定,任何个人和机构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又如,"XX之音"或其它外国报刊报道中国某地将发生大地震之类的消息也肯定是谣传,因为联合国曾规定任何国家都无权进行跨国地震预报。
4 K9 O9 }6 \" `3 G1 Y# w1 }8 q6 e2 P" z1 z9 w# _3 K5 [; u' V

7 ?* w1 R  M9 o2 W3.是否属牵强附会或盲目猜疑。例如,有人将天气变化或自然界其它异常现象说成是将要发生大地震的前兆.这类传言也不可信。
6 J) M: S$ I* B2 y; |
& ^% m/ y# i$ v/ `# v; E5 Y) ~. p" W
另外,当你听到地震谣传后,可以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地震部门,做到谣言止于智者。

& R  T7 A4 Q2 i* F% i% A% P! }  h- ~5 w
( |3 h; @8 }% b3 f
- `8 k" G+ ?! F$ f0 i; T. B

3 w/ C  d7 y" M1 q7 |0 B
4 ~2 U7 F' a" c5 }. ]
地震救灾工作中抢救的主要目标
 救人生命是最紧迫的任务,从震后倒塌的建筑物中抢救被压埋人员,抢救的越快,生还率越高,后遗症越小;对被救处的伤员,应尽快开展医疗救护及时转移治疗,同时加强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等是救人的又一关键;未被埋压或挣脱逃生的人尤其是寡、老、病、残的安置是救人的第三个关键,必须保证幸存者无一冻死、饿死、渴(严重脱水)死者。因此,临时解决避难场所和衣、被、食、水供应等都是性命悠关的大事。
  抢救财产和救人一样是要冒险的,人们常用“抢险”一词来形容,一是从震后废墟中或是从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这抢救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挽回的财产越多。灾害损失就越小;二是对可能发生爆炸、毒气泄露或严重污染的次生灾害源,实施震时、震后的紧急防护,避免或减轻人员生命财产的再度损失;三是尽快抢修、抢通水、电、气、路、电话等生命线工程,对及时抢险救灾、控制次生灾害蔓延,尽快恢复社会功能等有重大作用。
- j9 a; W) r1 b$ S$ j, N$ d2 L% R5 \9 Q; h

2 n; n* {) }% E4 E( |) O( P+ j% z3 ?
# {: d) |( V5 u6 S( d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主要针对家庭而言)
- u* D* ~, r  l. d
5 C* r* ?- m# b% `& m/ [% k1 }

+ `3 A" q/ F  b3 y* r有临震预报时应及时召开家庭防震会。 % H3 b% M# O' L! }9 l/ t: {
  分配各人震时应急任务 鉴于地震来临非常突然,家庭成员在平时应对防震避震的具体工作有所分工,免得震时全家人心慌意乱,无所适从,应做的没人做,不该做的却做了,以至耽误了逃生躲灾的时间。因此,家庭防震会议需要明确各人震时的职责和任务,例如爸爸负责灭火、断电、妈妈负责提带避震物品,哥哥护送奶奶,等等。明确疏救路线和避难地点,并定出最快捷最安全的途径。
# g: X6 b9 z# P8 f  一般说来,避难地点以靠近家居为原则。疏散时万一大家失散,需要订出连络方法。如相约的地点,采用与众不同的物体标志等。
2 W' C3 }0 P& q; w- w  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 在有地震预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应准备防震袋,生活用品宜精不宜多。如手电筒、调频收音机、药品、嗽洗用品、食品水壶、糖、盐、打火机、小刀、绳索、手套等。家庭成员的衣袋里最好装上一个小的急救卡片,注明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本人血型、联系人姓名等项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震前尚需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头、小钢锯等,一定放在震后能够立即拿到的地方。如树上、房顶上、开阔的庭院中等。
& f& l! d: f& q* I6 E  室内家俱布设要合理 大件家俱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床铺最好在离门近处摆放。服装物品固定位置存放,遇到夜震也能顺手穿衣、穿鞋、拿东西避震。# q9 P/ T8 p5 m6 a' j
  室外环境要清楚 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地震,应如何躲逃为上策;甬道楼梯不可停放自行车和堆积杂物,以防地震来了影响畅通。(这个是大家看的重点!)5 h2 O% N% {1 y8 p8 W; l! d
: x6 J; |' Y4 j, \/ v  c% v$ j
4 @" ^; L2 C0 Z. `4 f0 U, s6 m  R
* I9 i! P  E& z! v' v

  H1 V4 C( J: P: ]8 s3 ^, W% [3 I9 T' @% f( X: v
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避免大家视觉的疲劳,我换一页继续
6 t/ R- Q. N5 s5 l
& {( n' |( }7 h" O$ R
, M. K+ `- W  i* A2 x
[ 本帖最后由 SKYWOLF17 于 2008-5-12 23:36 编辑 ]
作者: spyseikai    时间: 2008-5-12 23:15
目前当地所感觉到的震感已经多达303次……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2 23:15
标题: 继续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y* U0 B6 |1 o; p) a2 |* S9 b0 [" \
) \( B% n% {. E2 @8 J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 K) `1 ?4 |3 V& q' D. g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U/ w" Z, D. {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 a1 F/ J& {6 @2 s9 H- Y' f) x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 L0 k" H+ T! {3 j2 H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 I- ^3 L" v/ |% T9 u  a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 x' g$ E! f) @  b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0 z; A! B9 _, J7 Y) j* K; \  |; Q5 O' a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 c. n; g, E% J2 @# }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J1 g  u1 @" i4 P* Y/ _9 t# s4 O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8 `0 W% z! u. l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1 L: y/ E' K/ V2 |% T6 G; A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b7 r6 Z5 D9 P1 \/ w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1 X' b  Q. s2 M% ^) N) |; ]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3 s* {3 K) l- I2 K) D' [1 m4 @$ Q: ]) B' }* s5 F7 Z5 m' m
震后自救" r$ u5 W8 b( Z' D. a% Q

0 z' R& W- Q1 a% D: a* l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 U$ s6 @4 V$ j/ s. D& R; X$ r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 K% P' z3 R4 z+ y' M/ H5 B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6 q! S) |5 n5 q+ t& J% b! q0 L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0 n* C& P. ]/ ~9 g- A4 M( j4 B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5 l" a6 S2 {/ Z2 j- J' X5 f* o+ e9 N+ p1 a8 d% W( M) j9 E* f( g
震后互救0 r5 s* g: L4 p4 G8 o/ d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2 {4 N' X7 b1 \3 a  g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K/ e: _( O5 v. f0 r  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  n+ X3 L; r4 Z4 `6 z& `  M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9 e8 [9 g  H% ], p+ e+ x  救人的方法
! m1 y% y7 ^! y  t  r: F$ r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 n0 d: {! W0 D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d& v( @- Q# |7 x" F; U1 F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5 d0 L* z0 W. `6 a2 J0 Y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 c5 P! r8 F; I9 c8 y# ?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 S0 ?% P  c$ V- x* I6 [  施救和护理
7 r8 C% h5 E% H1 Q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4 ~9 U$ U$ S$ \" m$ a2 l5 _% i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9 z  O/ W. _; c  I) q" H3 G) B避震要点
2 ~- @( k! Z. Q* l$ x' x9 k7 {) R. T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P. ^" U! ]9 ~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1 O) \* Y1 i, U. o+ X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 H1 V& p+ \8 f$ R9 h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 s, c7 V3 z1 L4 {' d; |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9 H" T# S/ Z9 a+ J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2 ^/ s$ A. ?% A
  学校避震' S1 ~7 F8 N. G" Q* g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2 f( s( J. g( E9 T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L) _. e. D, z$ V6 M) D
  不要回到教室去。' \6 K  \6 f6 A7 p. c1 u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 ]* F6 m. G7 U8 d0 {# C7 B/ ~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 N, Y" m, W: |, A9 |+ |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1 n5 n0 `6 A: Z: D8 Y( e6 A( l
  家庭避震" }( Q0 a: n$ Q) o: G9 g8 ?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1 T: b/ I0 Z( H( p. z1 g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 S3 a2 S: l! }" m6 y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9 y4 J4 N: t( s* G9 U
  内墙墙根、墙角;
2 U: q5 z3 F4 E/ K; c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 D& ~  @5 _/ Y1 ^/ }2 C  公共场所避震1 }- R; v+ ]: Y) J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 x: _, [6 h; ]' a) f; r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 p6 s" I- O9 q7 D3 P8 o% u4 j. v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 e  Z0 ?( T1 S* g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 T# Q$ b" p6 Q+ U8 b$ k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5 W( r1 h2 d) r2 x% ^+ J# \9 V7 F) I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 @/ m" D4 F$ d" u0 o4 X0 _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k: `! S$ _/ Q. y: u, \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T4 f: H1 k& @( O% D, _4 r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 y( s5 S/ X. e$ E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X$ ~. [1 ]( D* K9 t; m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d, C8 n& M2 R5 U- W$ M% G+ d( e
  户外避震
5 |3 h4 b" M" ~( ^8 s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1 l7 y# Y' O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1 _# N4 J% {2 ]' V& P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 R) y% e# H7 Y3 O7 t8 v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 P  z0 V7 F2 t/ a: F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 t$ z. r; ]; q! W7 V# Z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7 U7 C& c9 H  k! k* A/ m; S
  过街桥、立交桥;
) d$ ^' ~6 S) e5 g/ u7 y: d  高烟囱、水塔下。( Y4 T9 ~9 R% s  u( @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 \1 e, C8 j& i% S& L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 c" Y  N1 I% A" n4 x2 r) o  广告牌、吊车等。
$ d) z" h: z; ~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s- p( K' Q' L2 n. x/ T0 [
  狭窄的街道;
, j- p" Q' q5 v0 {2 |2 q  危旧房屋,危墙;: a% ]+ C5 @7 K+ e4 j2 H% }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3 `5 k5 A: E* ^9 _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3 t4 ?2 N" W& J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 d6 ~+ r. J( y# s1 p: r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 w6 h/ e) f& y6 V! H4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9 V. U& i) p, w+ |2 n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2 Y5 q+ H- ~0 F# A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 {: u/ e! R0 Z/ J" I: V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v2 c! [8 f( m. B) E0 B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 A1 d- }& ^2 s3 L6 J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2 a& t2 t& `7 e* d4 Z% H) m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 w$ z' k7 u* C. y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 f/ n4 B. l: X! p0 f& f$ ~) F- T大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s  p0 ]  o. n# g9 h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7 w: w7 [2 b8 S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 A6 D4 m" c8 ?: e0 g' p+ U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 R% o4 p( U; Y: p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1 Y4 C6 m5 Q, s6 _3 D  U0 ~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R0 Q+ D4 L0 _' C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e1 s7 `! t# }) @5 H/ X" Q3 f+ ^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A- {. b0 T0 V* |0 k' H& |# ^4 @1 g& H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_6 |. a- K' d7 d3 o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 u( C* q9 B# [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蔡文清 傅洋)) b' C- \8 F/ V5 F: P; T$ k
  家庭避震秘笈
" B* Z1 S1 ~3 z9 m! Q% v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6 X" U& j7 r* C( [- Y6 c! M6 \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 s! Z) D$ i9 q5 h' n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3 p$ m. n) o8 Y1 g2 L* D+ c地震时的10条须知# z: O1 V. Q- E& i, q- P' J, \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 b2 O% O# Q" `/ @" W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J1 c1 x! e: m
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a7 b' Y4 [. s$ w' @7 r8 D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A; i& ^( B# K) }5 Z! r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 v  g6 G+ Z5 f5 S5 C: ~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C* [: i0 X+ l+ ~+ O: N9 `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1 K% p, d& }0 N9 I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9 H6 z6 Y# R
  第一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 \  D  P  ]$ b$ L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8 J* e0 o. |2 ]9 c# B6 m& e- y  第二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T: S5 Z' _% t2 `* o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6 y- m- B. n7 y- V* j4 a' P$ l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 ]0 b1 T( O+ L  第三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 D. y9 _) f3 v4 \8 F9 j' I: x8 Q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4 L- b( y6 u8 Y$ n! u  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Z6 N/ v! {+ B% m- O. [6 `/ R6 d+ S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 i" C  A5 }0 x) x) b, S! C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U6 D  E5 w' g- V( k3 A( b8 G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6 R* [) G  ~4 T; d1 {0 x, M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 M$ P% w2 R3 ?6 I- g; B3 G) q3 B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G$ e8 A; I3 X& K3 U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 V6 M6 _; c  N+ |4 M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o  I' W; N+ j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8 i# R. E6 i; `7 L0 D9 G$ z2 Z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j  K6 M" B7 \, D: X: b$ O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 X1 [: S! R: e2 D  y& S4 h9 d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q, B7 m' q8 p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 R9 ]" C; |. U: K4 i1 R; o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a& a. Y4 ^( q" [$ N$ a2 h# \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3 z. e* L$ q/ g6 U' M! b9 t7 V
  搭乘电梯的话
0 ^8 |9 y# I& y4 m+ y) f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 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5 }1 W0 d2 V0 L8 K0 [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 的楼层。
9 K5 ~6 I/ Q2 F1 w- M9 j" V5 n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 P# m, j! u4 i' i* x2 O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h$ o$ q2 I  u& A2 U9 `0 u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 H% B  F" \' h2 X" B* a1 O  G* ^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6 U* c. v& I9 y4 N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k  b8 n& J! O( J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5 L/ F4 G7 {# T3 I5 {2 W$ c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3 L7 d1 ], d; s; Q1 [0 q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3 g. e' U) n4 @% p; X- b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Q. @, o7 P) V: r. ?/ F6 T4 z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 ^4 a: e2 _! P) u9 u+ [5 W$ n5 v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 O% u1 e* r3 ]4 R: g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6 H- s4 G+ H% T7 R: ]- B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0 @& R& |9 p6 S* B5 {" K/ O9 K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 M9 b- N/ O) C( T) O$ C
7 m! X4 G, h; n" }
4 W; M5 @. ]0 R2 \地震的室内应急" ]8 ~6 _7 t" I# x
  日本在进行地震避难训练时,一般是"戴着防灾头巾首先躲到桌下.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十条中,第一条就明确的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h$ Q: F' U0 v5 ]- @1 W+ S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门窗被震歪开不动时,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砸坏了。另外,楼房这么高,跳楼可能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还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射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当等)中占第三位。其他震例调查结果也大体如此。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那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射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房外。撤离时注意保护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一般的影剧院都采用大跨度的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是不易进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大。因此,较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在百货公司(商店)遇到地震时,此时明智的做法是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者朝没有任何东西的通道奔去,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在一楼慌慌张张朝外跑反而危险。在楼上的,原则向底层转移为好。在电梯中发生地震时,首先会感到电梯箱与周围墙壁碰撞,因此,应立即在临近的楼层停下,马上离开电梯。地震时在学校,一般来说,挨门的学生可以跑到门外,靠墙的学生可紧靠墙根,
/ f1 t+ U- ]. w  ?/ F2 E  中间的学生应钻到桌子底下。地震时在工厂车间,可以躲避在各种机械设备或中间支撑柱之下。
. p8 U9 R) C3 z& a) m& W; J7 }7 j地震的室外应急/ U" b4 [: r; o6 k, m0 v5 k9 R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闹市区,落下物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1962年广东新丰江地震时,远离震中区的广州市内,曾发生过广告招牌震落伤害行人的事故。另外,在住宅区,防护墙、石壁,土墙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顶上的瓦片也会飞落,烟囱可能腰折倒塌。这些情况都要充分估计。
3 W4 ?( U; r/ G+ L. F: j  E9 W6 G  日本有人统计过,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我国的情况可能有些差别。地震时在街道上走,时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的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O* x6 j5 q9 z: A2 x, p6 F
  地震时如果在森林和树木旁边,应尽快躲到树林中去,树木越多越安全。如果在山坡上或悬崖上,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千万不能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沿垂直滚石流方向奔跑,来不及时也可寻找山坡隆岗,暂躲在它的背后。6 Q$ R! \6 k. _: t- Q" x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少工厂,仓库或研究单位储存大量易燃、易爆和剧毒的各类危险物品。唐山财震时,仅天津市就发生8起危险品伤人的事故,使不少人中毒和丧生。国外类似事故也不少。因此,对危险物品必须制定出震前震后的对策。8 G" l7 c# J6 e
  当在体育场观看比赛发生地震时,应该听从大会指挥,有秩序地从看台向场地中央疏散。当被卷入混乱的人流中不能动弹时,如果还有可能呼吸,首先要正确呼吸,用肩和背承受外来的压力,随着人流的移动而行动。弯屈胳膊、护住腹部,脚要站直,不要被别人踩倒。最好经常使身体活动活动,特别应该注意不要被挤到墙壁、棚栏旁边去。手插口袋是极其危险的,双手应随时作好防御的准备。
$ R, G) c3 V  u" q4 I  地震时如果正开车在街上,要立即踩住制动器作好靠边停车的准备,注意并排同行的汽车可能被地面震动失控滑溜到自己汽车跟前,稍有大意,就会发生严重的撞车事故。停车场应该选择下物、倒塌物少而且不影响他人避难的地方。原则上,停车以后不要上锁,要立即离开车子,以便迅速脱险。离开车后不要被卷入人流中去,要沉着冷静地作出判断,选择安全的方向逃避。
: ^# s+ g+ J) G% s0 P8 W* ^  地震发生时,火车上的乘客应立即采取防御行动。时速不快的话,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落下来。
  c. b( }# \& X7 ?# V/ _- _1 D, x' Z& z) _+ [; X4 }4 L5 l1 t

. o  ?8 I1 y, T$ ^  Q+ N( T. i2 P
: A, r: Y9 P8 h/ o* R9 y. k
再次祈求我所发的只是大家应该知道的常识,而不是.........................
, \. K4 r* f% [4 j) c4 u  y( }! B: f  L
% W7 `4 _( A3 q* W[ 本帖最后由 SKYWOLF17 于 2008-5-12 23:37 编辑 ]
作者: 脚后跟放假    时间: 2008-5-12 23:20
023,渝北区,还在上班中,突然开始旋~~~~`还以为是自己生病了~~~~~~~
作者: gorm    时间: 2008-5-12 23:35
拜谢雪狼兄。。。。。 1 [, K- ~$ o3 g3 r) D  U" g, ~8 M
- P: p# }! i$ H9 |2 p  I0 w
我用不上但是我一定要顶这个帖子
作者: leehao    时间: 2008-5-12 23:38
好~~~~- q) p* l/ Q# a1 |6 u& D
支持
作者: 維持動亂部队    时间: 2008-5-12 23:58
标题: 为地震中的死难同胞默哀,为幸存的同胞祈祷
刚才收到消息,这次地震事件已知的死难者达到7600多人,四川省的机动师已经紧急拉动入现场救灾。。。
+ I; \% N8 E% F& N
; A1 c; q" L( M) {让我们大家为还未获救的人们祈祷吧 3 Z; L; ~% n6 R$ ?2 t% n9 b: t9 [
0 Z- V9 B  C. [# v9 c. @
3 ~& A, V2 j; f' m
2008年将是中国最困难的一年,中国一定要挺住!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3 00:03
标题: 一起祈求!
今天国内可以听到关于地震的一些消息.身为海外的游子,非常担心国内的情况.尤其是看了日本电视上播出的一些关于国内地震的消息.真假这个不好确定.不过很为国内的父母兄弟姐妹们担心.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联合发个求福贴.祈求国内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平平安安!也祈求在灾区去世的人们能早些安息,活着的人们能尽快地正常生活.......6 Q* `! j+ R' I) m3 c0 Y0 J8 j
" J2 r( Z% X( a1 i+ y( X3 B! E
另外:
, W/ M% a8 L& x作为C2ER,大家一起由我作起,不造谣,不传播,拿出WARGAME的团队精神,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象准备下场的装备一样准备些灾害必须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08年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大家去做的.
, K# Q, y4 ?; _" c0 j+ e8 I再次祈求祝福!!!!!!!!!!!!!
$ S3 V9 M3 _3 `6 U  S
! m0 O' X* I) ]4 N8 ~
地震相关知识包括急救,抢险,避难等(不知道能帮的上大家什么不)?见下面的连接$ R; D; B* X2 x; D6 ]9 x" K. u
http://www.c2forum.net/viewthread.php?tid=98667&extra=page%3D1$ l) \( V8 N' i9 Q& m1 @' O
. S) `5 Q; {" L
[ 本帖最后由 SKYWOLF17 于 2008-5-13 00:05 编辑 ]
作者: cctv7789    时间: 2008-5-13 00:05
防震减灾知识贴啊~~好~!非常有用的帖子~~~
作者: oldgun7446    时间: 2008-5-13 00:08
中国加油!!!
作者: 維持動亂部队    时间: 2008-5-13 00:09
刚又收到风,路上多处泥石流,车辆和大型救援工具都过不去被堵在都江堰,部队跑步前进。。。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3 00:15
人在国外,实在帮不上什么忙.最短时间内发些有用的东西给大家看看.兴许能起点小作用.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08-5-13 00:18
可惜现在灾区人民看不到......, y4 F+ d  e, i- V% e3 S0 |+ @1 y! o
0 S" Q/ Z9 a! N% c
[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08-5-13 00:27 编辑 ]
作者: 玩狗一族    时间: 2008-5-13 00:21
为地震中的死难同胞默哀,为幸存的同胞祈祷4 [' J: M/ T6 z7 W2 L: F

作者: leehao    时间: 2008-5-13 00:26
祈祷啊·····4 k1 A' U  e1 e& p
为中国,为遇难的同胞祈祷····· + W: o$ z6 m0 f! I- L+ F! }
建议大家跟帖祈祷吧~~~·
作者: charwbt2000    时间: 2008-5-13 00:27
原帖由 mayoasis 于 2008-5-13 01:18 发表 1 E. o- s9 @, X' \' ?# |8 o
问题是现在灾区人民看不到啊。

  ^" ~. O" v3 ^: y7 J, z1 B灾区人民看到也晚了... 也不能为了用上这个, 再来几次....; a" Y6 ?0 J) b, Y
说实在的, 我国对地震太不重视了, 楼只要一震, 肯定会倒掉的. 人命.... 就这样失去了
作者: leehao    时间: 2008-5-13 00:30
现在上升到8853人了·····  v2 Z; G3 V( e/ J9 Q7 {
呜呜····做为一名大学生,只能在这里祈祷下了,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08-5-13 00:35
原帖由 charwbt2000 于 2008-5-13 00:27 发表 ( B# ]  Q5 S$ p& F

1 d7 {1 X# F! H1 |6 o& a' v0 N灾区人民看到也晚了... 也不能为了用上这个, 再来几次....
# l+ p$ `  F+ _+ t: c说实在的, 我国对地震太不重视了, 楼只要一震, 肯定会倒掉的. 人命.... 就这样失去了
. S, r# {/ S4 e8 B9 s
中国对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是有规定标准的,可哪个施工队会按标准给你建啊。
' u; @; a2 I, b; ~# a* D  y& T! @' Z) ^1 z! {% |1 d% x
当年我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的最大地震是5.6级,当时感觉楼在摇晃,抬头看看挂灯,没当回事继续上网。
作者: Berk    时间: 2008-5-13 00:36
祈祷,不传谣,不造谣, w% T; o1 `1 D, u! @6 e/ u
哎,偷偷鄙视下我们网站上,在幸灾乐祸的精英理智 编辑们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8-5-13 00:39
还真不知道该说啥好....流年不利,诸事不宜......
作者: 最伟大的大毛    时间: 2008-5-13 00:39
参与祈祷~~~~~~~~~~~~~~~~~~~~~~~~~
作者: SKYWOLF17    时间: 2008-5-13 00:43
标题: ....................
原帖由 mayoasis 于 2008-5-13 00:18 发表 7 Y: I/ @* C/ C/ z
可惜现在灾区人民看不到......

8 N# M' j; `! K/ N! t  y发给C2现在可以看到的朋友.知道总比不知道强.
作者: amwrs    时间: 2008-5-13 00:44
我的天哪,太惨了,祈求不要再有更多人,听得都受不了!
作者: zerophonix    时间: 2008-5-13 00:44
成都还是没有经验啊,我们在院子里戳了一下午……
作者: leehao    时间: 2008-5-13 00:45
原帖由 zerophonix 于 2008-5-13 00:44 发表
8 ?4 G6 S+ h' I8 f9 S' e" m# `; q: I成都还是没有经验啊,我们在院子里戳了一下午……

, \( r  F, i  W+ R5 D! j) R! @不是没经验啊····; F. ]( f+ i: x8 S0 t1 b/ H
关键是预测是否到位呢····
作者: kakayi    时间: 2008-5-13 00:47
天灾人祸....哎.....默哀..
作者: raptor82    时间: 2008-5-13 0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fcih    时间: 2008-5-13 01:08
今天把偶吓惨了,太恐怖了,在楼上如果倒了是什么概念,不敢想。。。。。
作者: 金毛强    时间: 2008-5-13 01:40
希望幸存者挺过这一关!
作者: fisher    时间: 2008-5-13 02:02
原帖由 mayoasis 于 2008-5-13 00:35 发表
$ O8 H& o* M, p2 R
2 K! ?) v* ]0 p9 e- x中国对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是有规定标准的,可哪个施工队会按标准给你建啊。* x7 B" |5 J, C7 l

) k3 y' Q. Z7 L% \3 V5 ~& L) W当年我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的最大地震是5.6级,当时感觉楼在摇晃,抬头看看挂灯,没当回事继续上网。
/ j; [: d* [* w! k  V
6 K0 P7 v$ N5 s- V$ L
不要诬蔑这里的民工党!尽管其他方面偷工减料常有发生 ,但是由于国家实行了结构终生责任制,对于结构性问题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会相当重视(谁都不想过了若干年后被人抓去坐牢) ,偷工减料的事情已经大幅减少(不敢说完全没有) 况且现在房建的土建工程一般都不是赚钱的项目 ,都是老老实实干好了,然后把心思都花在后面的装修和机电安装等最赚钱的,,,不懂就不要乱说!
8 t: V3 Q. O; O" s9 W5 U( w9 p/ S* V: X; r: D5 Y5 `& U
[ 本帖最后由 fisher 于 2008-5-13 02:09 编辑 ]
作者: fisher    时间: 2008-5-13 02:04
祈祷啊·····
作者: lucky1115    时间: 2008-5-13 02:06
灾区的兄弟们加油!!!
作者: eyehategod    时间: 2008-5-13 02:19
标题: 地震波及区域内,疑惑中~~~
1 绵阳与成都距震中汶川距离基本相近,绵阳市政府警告市民今晚在户外不要停留室内,成都市政府尽力劝告市民不要恐慌乖乖回家睡觉觉,谁更有依据?0 P; c8 y4 |. B  O* ]4 v8 D% C
2 地震已过去10个小时,尚未有一支救灾部队抵达震中,怎么回事?0 m7 }! E  Y/ E0 W" [
3 第一批救灾部队5000人,只有900人抵达临震中汶川的理县,其余部队在都江堰救灾。到底是什么地震这么神奇?
作者: eyehategod    时间: 2008-5-13 02:20
BTW:下午目睹100米及80米高层住宅跳舞,壮观啊!
作者: shaggy    时间: 2008-5-13 02:21
嗯。。哥斯拉要出來活動了。。。。
作者: fisher    时间: 2008-5-13 02:22
据说因为天气原因,暴雨中多架直升机被迫返航
作者: zerophonix    时间: 2008-5-13 02:26
说明成都的房子比绵阳解释?葛红林一直强调让居民回家睡觉嘛,我现在就在家里熬夜看新闻上网。
作者: gorm    时间: 2008-5-13 02:27
先拜大湿。。。。。您没事就好。。。
作者: eyehategod    时间: 2008-5-13 02:31
其实比较愤怒啦,通讯基本瘫痪,所谓暴雨入夜才开始,之前军方一直号称早派了直升机,成都本地除了电台广播以威胁不要打砸抢为主的政府公告外,没有任何的有组织的应对灾害较少恐慌的政府行为,更别提各地政府自相矛盾的关于如何度过今晚的扯淡说法了,成都今天震的也挺厉害,但是连个官方的地震震级的说明都没有,今晚成都那政府发言人傻逼到对记者问到的救灾措施和没有预警这2点直接撒谎,连直播的电视台为了政府脸面都只好切掉画面了。
作者: oldgun7446    时间: 2008-5-13 02:34
回大师的话:框架结构与砖混结构的区别。
作者: zerophonix    时间: 2008-5-13 02:34
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成都的震级是多少捏。余震不断,家里老人都不敢睡觉……
作者: spyseikai    时间: 2008-5-13 02:55
目前震源在往绵阳方向移动~~看位置贴就能发现% M  F. B! u8 W: U8 |# e

5 o4 i) i2 M) c7 Y; r都江堰到汶川县这一段路已经被山体滑坡和落石所阻塞,大部队进入不能,所以只有疏通道路先,直升机因为当地目前在下雨,无法接近……
作者: RANGER装甲    时间: 2008-5-13 03:04
真诚祈祷..那么多地方有震感. 先给老妈打了电话,一切相安无事.+ u" t; K  y4 D
承重还挂念一个人,不过应该也没事的...




欢迎光临 作战2000论坛 (http://combat2000.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