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纯属扯谈,SAT总共才多少人,还马其顿方阵?
) o9 K$ ]% M& j& {" y- |, y持盾牌集群冲锋的一般都是警视厅和各县警编制内的机动队。6 J) \( g) ^' D' Y8 f9 z
机动队除非遇到突发情况,否则基本上是不能开枪的。1 I, a" U* V& p; c* e$ f
对于手持枪械的犯罪分子,没有哪个警察会傻到拿个盾牌就冲上去的。不但危险,还可能刺激罪犯自暴自弃,伤害无辜。
5 A& f4 x! z8 ]- w5 v一般警察手上的那玩意也就挡挡投石罢了,防弹盾牌只有攻击部队才有。, z1 T/ p3 A( P" S) {5 ~: P8 w+ \/ ~" F
1 J9 }. L& b; e2 M, L( I
而即使是SAT,在解决人质事件的时候,也不可能使用自动武器连射(他们训练的基本都是单发,和飞虎队一样通常‘以杀伤但不毙命’为目标)。( f- ^: _( |$ e, \) V: i
日本的警察,对开枪这一行为谨慎到了变态的地步。3 M2 e9 J- c8 s; E# d8 P
因为如果能够自由开枪射杀嫌犯的话,就意味着“行政执法部门能够未经法院审判执行死刑”,这意味着日本司法体系的崩溃。
- E( l9 O- U% @( ]% z" M 6 U2 b4 D$ f6 h; Q7 g: @! U
警察面对持枪疑犯时,只能是疑犯先开枪或是危及人质生命后,警察才能开枪。
F- ^' _! |& w2 d9 a& x其次,现场开枪之前需要获得大后方的一大堆许可,搞得很多基本的反恐战术都无法使用(例如主动地远距离狙击)。
# [4 I: j( {; x5 _以类似的人质劫持事件为例,据说下开枪命令之前,要先经过下面这些相关人士的许可:SIT(Special Investigation Team,现场负责谈判交涉和制定攻击计划的组织者)现场负责人->SIT总负责人->警察厅刑事局长->警察厅长官->内阁危机管理室长->内阁总理大臣,然后才能作决断。$ h* v R2 @9 ]( X7 q+ }6 }1 Q
其间,警察厅长官会向检察厅总长咨询司法判断的问题,而内阁方面则会和媒体负责人沟通“民意的判断”。# p: i9 H7 W2 ]% R5 n! v9 j
: @/ i# j3 j7 c" e这次这次这位老兄比较衰,正好被打在防弹背心胸板和护颈之间1cm的缝隙处,子弹碰到锁骨后转向,刮断了动脉,所以一枪毙命……
! H, Z' x+ l( \! L3 r$ l7 E% G$ Q2 B5 ~当时他离疑犯所处的房子距离有12-13米,而且天色已晚,估计是疑犯对着那一群SAT队员随手开了一枪,这么巧就打中了。
1 @& \$ R4 G/ X) P& b# S当得知警方有人死亡,且被告知警方将结束谈判后,疑犯“主动”投降了。 + a/ s& Q0 ]5 Q1 x) t5 z, Q- V
4 r" e0 _: j3 L9 @5 R2 @
# G' R4 P K3 V k( J1 V$ P9 x原帖由 匪兵乙 于 2007-5-19 16:02 发表
2 {( q2 |- @/ g* R9 z几年前曾经在台湾的《军事家》上面看到过一篇文章,说SAT的经典战术就是在自动武器的火力掩护下,由大批手持手枪与盾牌的队员排成马其顿方阵向嫌犯发动密集冲锋。难道说这位哥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光荣的?
! o, p1 j# ?! [ [. U' G, J; f: d ?6 ?; U$ h0 u
P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