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兰苏米冲锋枪及其仿制型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芬兰的天才设计师艾莫·约翰尼斯·莱迪(1896—1970),就曾想设计一种发射手枪弹的全自动武器。1922年他设计出了使用7.65x 21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样枪,称为“Konepistooli”(芬兰文)冲锋枪。该枪由坦佩雷的莱斯金—卡里工厂生产,如今陈列在德国科布伦茨国防技术研究博物馆里。同年,莱迪与他的两个同事获得了芬兰军用武器的第一个冲锋枪专利。很快,他们共同成立了生产Konepistooli冲锋枪的公司,1930~1931年间,设计生产了苏米M19317.65mm冲锋枪,该枪整体造型很像德国的MPl8冲锋枪。
苏米M1931冲锋枪是一支结构全新的冲锋枪,枪机形状与美国的汤姆逊、奥地利的苏罗通冲锋枪的枪机非常相似,前端有一个固定式击针,后端有一个容纳复进簧前半部的空穴,有的还配有两脚架。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可单、连发发射。瞄具采用片状准星,弧形表尺,表尺射程100~500m。该枪全枪长860mm,带空弹鼓时全枪质量为5.04kg,理论射速700~800发/分。
起初,苏米M1931冲锋枪采用的是简单的双排直形弹匣,后来大概是受美国汤姆逊冲锋枪的影响而逐步换成了71发弹鼓。之后,又吸收了瑞典冲锋枪的设计思想,采用50发多排装弹、单程输弹弹匣。
苏米冲锋枪的设计较为成功,它的推出使得欧洲许多国家竞相仿制。
瑞典 1937年,位于瑞典南部埃斯基尔斯图纳的卡尔·古斯塔夫国营兵工厂从芬兰获得了M1931冲锋枪的生产权,生产了可以采用上述两种容弹量供弹具的产品,定型号为苏米M37冲锋枪,发射9mm勃朗宁手枪弹·,枪管长315mm。1939年,民营企业赫斯科瓦纳武器制造有限公司在M1931冲锋枪的基础上稍微做了改动,设计出苏米M37-39 9mm冲锋枪。该枪与苏米M1931冲锋枪的主要区别是枪管比M1931冲锋枪短约1O1mm,枪管直径稍有缩小,质量有所减轻,为了便于操作,加大了扳机护圈,拉机柄由球形改为拉钩形,简化了表尺结构和形状,枪托局部加粗。其他结构性能与苏米M1931冲锋枪相同。该枪的生产数量很大,除装备瑞典军队外,还大量出口挪威、丹麦、瑞土、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等国。苏米M37-39冲锋枪全枪长769mm,枪管长210mm,直形弹匣
外号“折叶”
[ 本帖最后由 浮步半藏 于 2007-10-20 23:0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