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3月20日温州机场事故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查看: 1033|回复: 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 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3月20日,东航山东分公司A320/B-2400号机执行上海虹桥至温州的MU5577航班。在温州机场使用21号跑道VOR进近过程中,最低下降高度(MDA)后失去目视参考,因机组决策晚,致使飞机在低高度复飞,造成右侧的机翼、发动机和主起落架与机场围界外树梢碰擦。事发后,民航局、管理局领导高度重视。根据领导指示,我局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对事件展开全面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2 w' v0 t0 l. l8 T7 S- P" K9 Q

/ \/ z' |0 B" G  }一、事实信息
8 ^1 F- F" L, y. s1 D- c# G(一)事件经过
& r" x+ D$ l# C3 月20 日,东航A320/B-2400 号机执行虹桥-温州MU5577航班。起飞前,机组根据温州机场气象预报情况完成了飞行准备,其中进场选择了温州21 号跑道VOR 进近。0 \# w+ _% \* `) c2 b* M5 i
11:18(北京时间,下同)虹桥机场起飞。航路中,机组收到天气通播,并按其内容要求修改进场为03 号跑道盲降进近。
% g5 N) S/ V$ E" M% O8 f; q, p: r11:45 机组首次联系温州进近管制,由于当时机场地面风向风速变化,进近管制指挥MU5577 航班按SHZ11 程序进港、使用21 号跑道VOR 进近,机组将此前准备的03 号跑道盲降进近改为21 号跑道VOR 进近温州机场只有03 号跑道安装了盲降设备)。随后机组补充了部分简令内容,其中明确由座负责操作,右座负责配合。/ A% o% A7 g# M4 C6 ^+ `% M4 N
12:08,该机高度800米建立21号VOR航道向台飞行,并联系塔台。塔台管制员指挥其继续进近,同时提醒机组前机报告在最低下降高度附近有云。
7 e! G; f: B( V  |/ `! s12:10,塔台管制员向机组通报,“可以落地,地面风180度4米/秒,修正海压1012、注意最低下降高度是120米,跑道21号”。此时该机飞行状态稳定、高度和航迹基本正常。最低下降高度时(MDA为394英尺,除特别说明外,以下高度均为气压高度),右座喊:“能看见”,左座回答:“继续进近”,并继续使用自动驾驶仪保持下滑角和210度的航迹;飞机继续下降高度后进云;360英尺时机组向左调整航迹至204度。当听到无线电高度50英尺语音提示时,左右座均看见地面,但未见跑道,右座随即连续两次发出“复飞”口令。左座机长即断开自动驾驶、执行复飞程序。复飞后机组按03号跑道盲降进近,于12:20安全着陆。在复飞过程中,飞机高度最低降至无线电高度6英尺。" L+ h6 D- k  K1 C
12:30飞机滑至8号停机位,机场机务地面检查时发现该机右起落架、右发及右机翼上有外来物碰擦痕迹。( u1 _& Z; F9 }9 j: l* I* i- ?

+ k1 ~' L2 c  Q4 B* S(二)航空器受损和修复情况
* I, q$ J# F( z: J1、航空器受损情况9 d7 E1 i3 j: V) _0 P) e
飞机外部目视检查发现,右发区域:进气道前缘1点至7点(从发动机后向前看)区域有多处擦痕,目视检查未变形;风扇叶片(共36片)从减震凸台至叶片端部均有不同程度外来物碰擦痕迹,形成小毛刺,最大尺寸约0.2mm;发动机内涵道有外来物吸入痕迹;发动机下部主余油排放口前缘被外来物刮蹭损坏,一支长13厘米,直径1厘米的小树枝插在主余油排放口内;风扇整流罩下部第一锁扣内有少量树枝残余物。# F' H, l$ |( K9 z! Q# ]; Y; s
右大翼区域:2、3号缝翼前缘,外襟翼下表面有多处擦痕,目视检查未变形。, m: k& G' i) I) h
右起落架区域:起落架支柱前表面,距离地面180厘米处,有一条擦痕,目视检查支柱未变形;4号刹车毂前液压管支架因外来物撞击变形;减震支柱前部导线屏蔽管有擦痕,略有变形,目视检查无断丝。, n" V7 k4 m4 \$ X+ s4 q; Z
2、航空器修复情况* h5 A! [& Q( e$ z3 K
根据航空器外表检查情况和译码数据,空客和GE公司分别给出检查要求,完成情况如下:  U! ^+ }  U" T8 H- |+ k2 U  p: U9 S
2.1 清洁右大翼2、3号缝翼前缘和襟翼擦痕后,详细目视检查无损伤、凹坑、裂纹。& @' k( Y  F( B/ Z* ^
2.2 清洁右发进气道前缘擦痕后,检查无损伤、凹坑、裂纹;更换受损主余油排放口。
$ W$ M/ I% o) i- s- V7 q2 l' W2.3 按AMM05-51-24-200-001完成航空器偏离跑道后的检查工作,起落架收放正常;更换右主起落架刹车系统三根液压管;更换减震支柱前部导线屏蔽管及电缆。
0 F: `  o' b* f5 C8 g% M2.4 对右发孔探检查未见叶片损伤,高压压气机第3级发现长16MM、宽2MM的木质薄片,按GE公司要求,使用孔探抓具取出薄木片,冷转发动机吹除异物,再次孔探全面检查高、低压压气机,未见异常,发动机功率保证试车正常。1 a, @/ L1 p; U$ Y1 G' K
3月26日,完成全部检查修复工作。3 ~9 d$ ?  w# @% K. D6 A% A' z
# Y$ {1 _4 z- i! M% I- K" w
二、原因分析
* C; m, q" w3 Z' ?8 Y# ?(一)温州机场天气特点分析# o# p, x0 _4 g3 a! J: k- p
温州机场跑道北端以北2公里处为瓯江入海口,东部1公里为东海,水汽充沛,冬春季具有多雾、低云的气候特点。当日,温州机场受西南天气影响,早上有大雾,后逐渐转好,12点时能见度达到6公里。12点后,机场东面海上逐渐形成低云并开始向西北方向移动,13点时已能观测到3个量的低云,云底高度为90米,能见度也降低为2公里。由于低云位置正好位于21号五边近台附近,这是导致当时航班机组不能目视跑道的直接原因。$ X; P- h3 r' W: K6 P
(二)温州塔台指挥情况分析
+ X$ N0 z3 O. U+ B0 N在整个事件中,温州塔台考虑到不同时段的天气情况,分别于11:45和12:15给出了不同的着陆方向。温州塔台变更跑道使用方向符合《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的规定。
- o% T( X% ?6 ^0 k(三) 机组操作方面分析& y& e3 H' J' C4 y9 u/ J
1、违章飞行" l) L7 Z% H* d! C8 C
飞机进近至最低下降高度(MDA)以下进入云雾,机组失去目视参考后,仍利用自动飞行系统继续下降高度,直至气压高度104英尺(无线电高度38英尺)时才断开自动驾驶仪执行复飞程序。其行为违反了CCAR-91R2《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第91.175条e款规定:在决断高度(DH)或最低下降高度(MDA)以下失去目视参考时,航空器驾驶员必须马上执行复飞程序;违反了飞机飞行手册(AFM:LIM-22-FGS章节)中关于非精密进近时自动驾驶仪使用的最低高度限制的规定。
& G# f6 Q7 j: n: F8 g6 y2、盲目蛮干% t$ _9 _7 N6 g! D* i9 l, P
飞机进近至最低下降高度(MDA)以下进入云雾,失去目视参考,由于机组心理准备不足、抱有侥幸心理、盲目下降高度,试图利用自动驾驶仪飞行尽快建立目视,直至机组听到飞机50英尺自动高度提示音、并在看到地面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采取复飞措施。违反了CCAR91R2第91.15条规定:“任何人在操作航空器时不得粗心大意和盲目蛮干,以免危及他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
8 ^8 I8 i0 @- Y$ f0 c0 U( o8 {/ s8 y3、失去情景意识和操纵动作错误
, {' q& N6 a5 y- I2 e3 \! b飞机在MDA后进入云雾,机组失去情景意识,凭感觉盲目向左修正航迹,致使横侧偏差持续加大,并继续使用自动驾驶仪盲目下降高度;在无线电高度50英尺右座连续两次提醒复飞后,机长才开始断开自动驾驶仪,采取了先带杆后加油门的错误复飞程序且动作迟缓。QAR数据显示(以下高度为无线电高度):12:11:45,38英尺时,断开自动驾驶仪;26英尺时,左座开始带杆;15英尺时,左座才开始向前推油门杆;12:11:49,6英尺时,油门杆继续向前移动;10英尺时油门杆加至TOGA位,18英尺时复飞指引出现,飞机转入上升,经13秒后才达到正常复飞姿态。
$ g, s( R" b2 Z6 Y, S4、飞行程序和机组资源管理差
: a9 F. v. p& f# a3 U由03号跑道ILS进近改为21号VOR/DME进近后,机组未按规定作完整的补充简令,简令中缺少复飞程序和明确的机组分工。左右座在最低下降高度时均未使用标准喊话;在失去目视参考后左右座都在寻找跑道,右座未及时提醒复飞。! |5 j" U/ I' ~( F0 G' o! c) O3 m

6 C# s# j' x! H, z7 g三、结论
/ F; t) v) }/ s$ P3 y( {根据《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标准第3.2款,这是一起人为责任原因造成的,几近发生可控撞地的运输航空严重事故征候。
2 o, T( o- z2 W0 k3 S# `0 }四、安全建议
/ u8 a5 F; R/ d& Q! F$ u1、航空公司要加强对机组人员安全教育,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民航法规规章、公司运行手册等管理规定,使飞行人员自觉养成按章飞行,严格遵守飞行标准程序和规定的良好习惯。" N+ X/ U) a/ D$ m9 k
2、各航空公司要在“两个能力”(非精密进近能力和决断能力)、“两个意识”(稳定进近意识和复飞意识)上下大力气整治,不断提高飞行人员的职业技能。& D  e4 ^9 r# y$ y. ]3 ]
3、各航空公司要坚决贯彻落实《民用航空运输机长职责》(民航发[2011]6号),加强飞行人员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4 p! j) y! b7 t* C
4、各航空公司要加强对机载飞行数据记录的管理,在不安全事件发生后要确保相关原始数据的保存,为事件调查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3 E" A+ ?9 R% Y! X0 D# G$ Z7 K
5、有关航空公司应加强新技术应用,在温州等较为复杂的机场实施RNP AR运行。
5 |; [7 ?1 o# H- c;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 t9 T, r/ C& A' z( v/ g3 q
二O 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5-2 23:53 | 只看该作者
找不到亮点。傻叔发这个是干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5-3 08:10 | 只看该作者
6英尺,很悬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5-3 08:29 | 只看该作者
呃。。。没说飞行员是怎么处理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5-3 12:12 | 只看该作者
唉,我们这段时间给这事害苦了。山东分公司更惨,我们同学在那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5-3 12:30 | 只看该作者
傻叔也能看见民航通告啊!最近东航有点背,4月份还有一单事,一架CRJ在襄樊重着陆,机身底部蒙皮都裂开了,幸好没有人受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13:38 | 只看该作者
只管赚钱,不重视机组再训练的结果。不停地让机组飞飞飞。当然,时间长了,人会麻痹大意。特别是自动驾驶仪越来越先进的时代。6FT,知道才多高么?只能说里面是驾驶员祖先保佑。东航的高管首先需要检讨。! u$ X8 Y0 w5 G9 H' E
1 i0 Q# X* g1 n3 z& b
记得以前看片子,日航里面有个安全飞行官的职位。他有独立行使停飞的权利。当发现机长或者副驾驶状态不好的时候他可以决定停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5-3 13:59 | 只看该作者
东航这次的事故是真的命大,不然就是依春的翻版。上面有人问到飞行员的处理,很惨,局方是严惩:机长终身不能执行商业性航班飞行,副驾驶是3年内不能执行商业性航班飞行,都只能去飞训练航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5-3 14:25 | 只看该作者
MD 一个月要去8次温州机场啊。。。。。。, `1 F0 A7 U6 G: s
上次深航也是 这样的水平 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5-3 14:50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最近FGW动作太频繁,火力太猛烈,准头有点不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5-5 14:21 | 只看该作者
国内企业的安全培训就是个形式,只有出事后才会狠抓一下,然后没过多久又松懈了。
/ N, h5 O  `- ?3 K自动化水平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下降的会很快。4 j9 N' H. ^, g+ m' x, W$ t
貌似越小的航空公司反而越注重安全? 反正春秋的降落很稳(也有可能是白天,视野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5-5 15:12 | 只看该作者
违规飞行只是禁飞?不说枪毙!至少5~10年徒刑!上百号人的性命就在那两人手里,如此大意简直草菅人命,该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5-5 15:55 | 只看该作者
7# 大傻
1 U0 c$ \3 W* P                    任何国家军,民航空器材都有青山兄说的安全检察官这个职务,最多只是称呼的差别罢了!
, u( I; i6 C  l
0 N9 }4 w: e- S" `     如果没有详细检查的规定那也就罢了!问题是有标准的作业程序,执行的人员有照章行事吗?难到非要出了意外,然後人们才会开始注意飞航安全?0 J5 t3 {: g( S, W1 U

$ k' R1 d' T3 h0 J0 t! |; S4 e     最妙的是消费者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吗?染色的馒头,好!我们重惩无良的店家!航空公司飞安上面的严重违纪,好!我们处分相关机组人员,毒奶事件,好!我们严惩制造的厂商,还有其它OOXX...............等等。5 w6 C3 i* g4 m9 Y* j0 S

! ?) b7 Q. S7 g7 \: R     然後呢?当一段时间过去,大家都忘记了这条新闻时,受害者的权益呢?因为人为疏失造成的损害,谁来赔偿与追踪?这便是人人皆不服法,社会动荡且充斥似是而非言论的原因吧!# q6 b+ ?% W# s5 y" y# R
. h( \9 v; h- w* x4 G: Z( x
                                      与其怪东怪西,为何不学习保障自己的权益呢?例如本航班上面的旅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5-5 16:56 | 只看该作者
近地警告也就个听个响,都没有什么强制干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5-5 21:27 | 只看该作者
更正我前面的说明,今天听到的消息是这个机长连训练飞行都不能去飞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5-6 18:00 | 只看该作者
那就是说机长的飞行生涯已经完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