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叫兽乱入。。。。。。。。。请教个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3788|回复: 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2 1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求TT-33/54和马卡洛夫PM/59的比较
主要是人机功效、停止作用、侵彻力、精度和可靠性,谢谢
因为奶的地盘木有TT-33的介绍。。。。。。。。。。。。。。。。。。。。。。。。。。。

另:奶地盘上关于85轻冲介绍太少了。。。。。。。。所以想问下,79和85比较的话如何?
还有,79据说有种30发长弹夹素吗?

[ 本帖最后由 Rick 于 2009-4-12 11:14 编辑 ]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4-12 12:04 | 只看该作者
79用户回答你其中一个问题~
没有长弹夹。。。。
所以我们的79都摆仓库~训练用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6:25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上滴~~~

继续召唤叫兽解答其余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14 16:36 | 只看该作者
79和85最大的不同是自动方式。79采用的是类似步枪的活塞导气式,而85是自由枪机式,所以85比79更简单也更轻(空枪)。另外79是警用的,主要装备警察和武警,而85是军用的,主要装备部队的侦察分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4-14 16:46 | 只看该作者
马卡洛夫人机工效比托卡列夫好,用过的人说舒服。

停止作用不清楚,不过TT弹MS比PM弹穿得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14 19:57 | 只看该作者
79冲和85冲的空枪重量差别不大
半年内的CCTV-7上,广州军区某部的训练, 有战士背79冲,以前的照片,站在直升机旁的特警,是端85冲
去年10月,我们打的79冲,也是部队,而非警察或武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14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zz 于 2009-4-14 19:57 发表
79冲和85冲的空枪重量差别不大
半年内的CCTV-7上,广州军区某部的训练, 有战士背79冲,以前的照片,站在直升机旁的特警,是端85冲
去年10月,我们打的79冲,也是部队,而非警察或武警
我说的是"主要". 79冲射速快,精度好,但容弹量少,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尤其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不高,因此无法得到军方的认同,这也是研制85的契机. 而在中国的大环境下,79作为警用,上述的缺点就不怎么突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15 16:30 | 只看该作者
59其实很好。起码比64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15 19: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sposable 于 2009-4-15 16:30 发表
59其实很好。起码比64好。
59式手枪也是没有前途的. 虽然马卡洛夫手枪弹也是9MM,而且只比派弹短1MM,但是马弹比派弹的性能差太多了,派弹才是王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4-15 20:15 | 只看该作者
54对于手小的人是很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4-16 00:53 | 只看该作者
64/77对于手大的人更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9: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23456789123 于 2009-4-14 20:23 发表
我说的是"主要". 79冲射速快,精度好,但容弹量少,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尤其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不高,因此无法得到军方的认同,这也是研制85的契机. 而在中国的大环境下,79作为警用,上述的缺点就不怎么突出了

也就是说85的可靠性高于79,别的方面都不如79了。。。。。。精度、射速等。。。。。。。。

多谢兄弟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boy 于 2009-4-14 16:46 发表
马卡洛夫人机工效比托卡列夫好,用过的人说舒服。

停止作用不清楚,不过TT弹MS比PM弹穿得深。

看来还是TT好一些咯?
难怪59没有大量装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4-16 20:09 | 只看该作者
79的另外一个用户很负责的告诉你,79有30发直弹匣,QBQ都登过图片。不知道另外一个自称79用户的兄弟为何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4-16 20:11 | 只看该作者
TT-33/54的主要缺陷还是在于握把的角度设计的不太合理,明显不如同为勃朗宁结构的1911握的舒服;PM的人机功效确实强过TT-33,但阿富汗战争期间的米-24飞行员都更加愿意把原配的PMM换成TT-33,理由是后者的威力和射程都更大,当然用的更加放心,实在不够还可以再携带AKS-74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4-16 2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ick 于 2009-4-16 19:36 发表

看来还是TT好一些咯?
难怪59没有大量装备
也不能这样说,教授不是说了嘛,马卡洛夫的人机工效就比TT好得多. TT的握把太直,握持舒适性太差,指向性也不好. 没有大量列装59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弹药的通用性---当时部队大量装备的50冲和54冲都是使用51式手枪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4-16 2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ick 于 2009-4-16 19:35 发表

也就是说85的可靠性高于79,别的方面都不如79了。。。。。。精度、射速等。。。。。。。。

多谢兄弟解答
兄弟您别误会啊!我的回复里可没有说85除了可靠性其他都不如79哦!您不是想知道85的情况吗,我根据我所知道的大致给您介绍一下:
       1985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简称85式轻型冲锋枪)是208所和9616厂共同研制、现由9616厂批量生产的系列产品。该枪于1985年批准设计定型,1987年批准生产定型。85式轻型冲锋枪结构简单,重量轻,射击精度好,性能可靠,携带使用方便,是我军特业分队和武警部队及特种兵使用的个人武器。
        85式轻型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始于1970年代末。当时国内虽然已设计定型了79式7.62mm轻型冲锋枪,但轻武器定型委员会在批准79式7.62mm轻型冲锋枪设计定型时指出:对该枪存在结构复杂、工艺性较差、理论射速高和弹匣容弹量少等问题,拟在研制二代新枪时加以解决。于是,208所于1979年2月8日宣布成立由5人组成的“轻型冲锋枪二代”研制小组,并明确提出要突出结构简单和工艺性好,指出主攻方向是提高工作可靠性和保证寿命。
当时对论证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一是将79式轻型冲锋枪1 000发/分的理论射速降为800发/分;二是将79式20发直弹匣改为30发弯弹匣;三是将79式5000发的全枪寿命提高到8000发;四是将79式0.5%的故障率降为0.3%;五是将79式R50为14cm和R100为28cm分别降至R50为11cm和R100为22cm;六是简化结构、改善工艺;七是减轻全枪质量。根据上述要求,项目组进行了多方案论证,其中有3种导气式方案,即导气室为静力式、截流膨胀式和间隙开锁式,有4种自由枪机式方案,即半机匣盖式、惯性撞击自由枪机式、自由枪机式直动击锤和自由枪机式圆筒机匣方案。通过初步论证,导气式3种方案均被放弃;而在自由枪机式方案中,决定选择以自由枪机式直动击锤为主、以自由枪机式圆筒机匣为辅两个方案。
方案的最终确定。1982年9月29日经研讨,决定集中精力搞自由枪机式圆筒机匣方案,并着手对一系列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案从结构来说,机匣、枪托均采用无缝钢管,枪机(前端面弹底窝铣出固定式击针)、节套、尾铁等主要零件均采用圆柱回转体;从工艺来看,多采用钢板冲压件和焊接、精密铸件等多种工艺,不仅保证了结构简单、工艺性好,而且还带来成本低廉等许多优点。因其结构简单,在很多人眼里就如同一支玩具枪,但就是这样一支样枪,实弹射击10045发(远超过8000发的寿命指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4-16 22:06 | 只看该作者
79随枪配20发弹匣,据说可以向工厂定30发的,但很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4-17 13: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23456789123 于 2009-4-16 20:21 发表
也不能这样说,教授不是说了嘛,马卡洛夫的人机工效就比TT好得多. TT的握把太直,握持舒适性太差,指向性也不好. 没有大量列装59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弹药的通用性---当时部队大量装备的50冲和54冲都是使用51式手枪弹的


所以嘛,你看毛子还有没有用TT?熊那么大个的都捏着马卡懦夫咧,TT比懦夫差太远。

尽管TT有它的优点,但横向一比,就知道高下了,所以,忘记它吧。

1911是永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4-17 14: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犀牛王牌 于 2009-4-16 20:09 发表
79的另外一个用户很负责的告诉你,79有30发直弹匣,QBQ都登过图片。不知道另外一个自称79用户的兄弟为何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說实在我还真没见过长弹夹
每个地区的装备采购都是自己乱来的~
搞采购的也不一定懂行~
公安厅是有个指导目录,具体怎么买,买什么,去哪买都要通过公安厅~
换句话說~公安厅后勤处没有的你就别想在其它地方找到~
独家供应,强买强卖。。。。
你可以发挥自己能动性去搞点新花样回来,但是不要让后勤处的人知道~不然你有什么东东要求他,你的日子就难过了~

[ 本帖最后由 tanyi_610 于 2009-4-17 14: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犀牛王牌 于 2009-4-16 20:09 发表
79的另外一个用户很负责的告诉你,79有30发直弹匣,QBQ都登过图片。不知道另外一个自称79用户的兄弟为何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兄弟有图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9: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23456789123 于 2009-4-16 20:56 发表
兄弟您别误会啊!我的回复里可没有说85除了可靠性其他都不如79哦!您不是想知道85的情况吗,我根据我所知道的大致给您介绍一下:
       1985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简称85式轻型冲锋枪)是208所和9616厂共同研制、现由 ...

多谢兄弟了
也就是说85比79好,只是因为体制问题所以没有大量装备(靠。。。。。劳资也成体制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4-17 2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犀牛王牌 于 2009-4-16 20:09 发表
79的另外一个用户很负责的告诉你,79有30发直弹匣,QBQ都登过图片。不知道另外一个自称79用户的兄弟为何没有见过这个东西?
说实话,我也没有见过79的30发弹夹. 79式定型的就是20发弹夹,如果有30发弹夹的话,那也是山寨产品,绝对不是标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4-17 2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ick 于 2009-4-17 19:00 发表

多谢兄弟了
也就是说85比79好,只是因为体制问题所以没有大量装备(靠。。。。。劳资也成体制党了)
不会啊,现在PLA装备的都是85(包括85轻冲和85微冲)啊. 79冲在部队早已经逐渐被替代或撤装,但在警用方面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另外我再说一说85装备部队的一些情况
当时同时参加竞争的单位大致有4家。除208所和9616厂共同研制的二代轻冲(即后来85),另外还有126厂仿制的芬兰9mm杰迪-玛蒂克轻型冲锋枪、9726厂仿制波兰9mm Wz63(PM63)轻型冲锋枪和5206厂仿制的以色列9mm乌兹轻型冲锋枪等。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其他几个厂家都是仿制外国的冲锋枪,只有85是自行设计。其他3家单位研制的冲锋枪各有缺陷,最终出局。其中:
126厂仿制的芬兰9mm杰迪-玛蒂克轻型冲锋枪在进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时,由于机构动作不可靠而出场。
9726厂仿制的波兰9mm Wz63(PM63)轻型冲锋枪在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时,因可靠性差和弹匣等零、部件不能互换而遭淘汰。不过,该枪后来进行了外贸设计定型,被命名为82式轻型冲锋枪。
5206厂仿制的以色列9mm乌齐轻型冲锋枪最终也走向了外贸设计定型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4-18 00:06 | 只看该作者
79沒被部队采纳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容易出故障
以我经历为例~仓库弹药快过期了~拿去销毁又浪费钱,干脆拿出來突突了~很爽很愉快~
5个弹夹之后问题出现了~枪抽彈~抛彈~推彈这一系列动作越来越慢~N个弹夹之后卡住了~
拆开~导气管非常脏~这可能是国产弹药比较脏的缘故,同时79的结构就注定了它有这样的隐患
想象一下~部队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嗎?
而相对警用来说,警察沒可能有这种倾泻弹药的场合~同时79精度是国产冲锋枪中精度最好的~
因此30发長弹夹我们单位沒装备(假设有30发長夹)~也因此79长久被警察部门使用.

[ 本帖最后由 tanyi_610 于 2009-4-18 00: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4-18 07:48 | 只看该作者
有次去海警训练基地打枪,8个靶位,79冲,百米,10个单发
第一轮,有只79,10发子弹卡了6-7发,换枪,第2轮,有人卡了2-3次,但之后几轮,都没再出问题
然后去打54,5发子弹,3或4只枪,有一只,卡死,不能当场处理,不过其他枪没出问题

不知是保养的问题,还是弹药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4-18 09: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nyi_610 于 2009-4-18 00:06 发表
79沒被部队采纳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容易出故障
以我经历为例~仓库弹药快过期了~拿去销毁又浪费钱,干脆拿出來突突了~很爽很愉快~
5个弹夹之后问题出现了~枪抽彈~抛彈~推彈这一系列动作越来越慢~N个弹夹之后卡住了~
拆 ...
这是导气管积炭,不是"国产弹药比较脏",弹药本身没有"脏"的概念. 另外积炭这么严重,估计枪本身也有问题哦,对了,过期弹药由于性能不稳定,燃速不稳定,更加容易造成积炭

[ 本帖最后由 123456789123 于 2009-4-18 09: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4-18 0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zz 于 2009-4-18 07:48 发表
有次去海警训练基地打枪,8个靶位,79冲,百米,10个单发
第一轮,有只79,10发子弹卡了6-7发,换枪,第2轮,有人卡了2-3次,但之后几轮,都没再出问题
然后去打54,5发子弹,3或4只枪,有一只,卡死,不能当场处理 ...
两方面都可能有问题,但更有问题的可能是使用和保管方面的. 毕竟79还是通过了国家靶场定型试验的,而中国国家靶场的严酷是世界数一数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4-18 1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23456789123 于 2009-4-18 09:18 发表
两方面都可能有问题,但更有问题的可能是使用和保管方面的. 毕竟79还是通过了国家靶场定型试验的,而中国国家靶场的严酷是世界数一数二的

使用和保养肯定是有问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爱枪闲来无事就去拆开来擦擦~但使用81或者56却没有以上问题!枪的传动结构注定了79会有这种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4-18 1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nyi_610 于 2009-4-18 10:51 发表

使用和保养肯定是有问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爱枪闲来无事就去拆开来擦擦~但使用81或者56却没有以上问题!枪的传动结构注定了79会有这种问题。
其实79的结构恰恰和56/81非常接近,都是活塞导气式. 79可靠性问题并不全是由结构"注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4-18 13:58 | 只看该作者
ZT(原文刊登于《现代世界警察》杂志)

  本期枪屋的客人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司令部训练处李兴洪参谋。

  在平远缉毒战役中为抓捕武装毒贩,武警云南总队庞如宝、马关公安局民警苏太德、砚山县公安民警高文亮同志光荣牺牲。其中两名同志的牺牲都与79式轻型冲锋枪的故障有关。从此,我便对79式冲锋枪的训练、实战性能进行认真观察、研究。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司令部训练处李兴洪参谋(李)接受(王)的采访!

  李:您谈到我国警察(包括武装警察)现装备的79式轻型冲锋枪是专门为军队研制的丛林冲锋枪,由于该枪性能不适合反恐作战,使有些警察在实战中吃了不少苦头,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王:听说李参谋参加了1992年8月云南平远地区缉毒战役,我正好可以从您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在平远缉毒战役中为抓捕武装毒贩马慈林,武警云南总队三支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庞如宝同志、云南省马关县公安局民警苏太德同志、云南省砚山县公安局民警高文亮同志光荣牺牲。从报道上看其中两名同志的牺牲都与79式轻型冲锋枪(以下简称79式冲锋枪)的故障有关。从此,我便对79式冲锋枪的训练、实战性能进行认真观察、研究。今天和您探讨的目的也是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国反恐作战武器适应未来的作战需要。
  我查阅了当年的相关资料,资料上记载抓捕马慈林的小分队由三支队二中队10名战士和马关县公安局5名民警组成,苏太德任队长,庞如宝任副队长,17个人中多数使用79式冲锋枪。武装毒贩马慈林使用56式冲锋枪(这是一支自动步枪)。马匪当过兵,自恃弹药充足,依托马家的三层楼房进行顽抗。小分队靠火力交替掩护突破了马家两道院墙,冲入楼内,其间多支79式冲锋枪都猛烈射击,这为后来的两次故障,一次弹尽埋下了隐患。

  苏太德在战斗打响后,一直冲在前边,当战友董云亮负伤后,苏太德用79式冲锋枪以猛烈的火力进行掩护。战友救出来了,他却因79式冲锋枪射速太高耗尽了5个弹匣内的枪弹,当他从战友身上抓起第3枚手榴弹投向马匪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他的头部……

  高文亮在激战中发现战友罗杰的79式冲锋卡壳了,他大声喊:“罗杰,我来掩护你,快撤!”就在罗杰跳出窗外的瞬间,高文亮被藏在暗处的马匪击中,倒在血泊了之中。

  问题值得思考。

  李:其实对于79式冲锋枪的缺陷我们中队在平远缉毒战役之前就有认识。战前我在三支队特勤中队当战士,我中队接到抓捕武装毒犯马明的任务后,便在废弃的民房中进行实弹演习,演习前,抓捕小分队的官兵都配发了79式冲锋枪。可刚进入推演,几个点射下来,一支79式冲锋枪的活塞就被打飞,活塞飞入山沟的灌木丛中找不着了。我们中队长石伟章同志(现任武警玉溪支队支队长)是一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军人,他敏锐地意识到79式冲锋枪的缺陷在实战中将会给参战官兵造成重大危害,于是果断地命令小分队成员全部改用可靠性强的81式自动步枪,将故障频发的79式冲锋枪锁进了仓库。实战证明,我们中队长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抓捕马明的战斗中,我们使用射速700发/分的81式自动步枪,看准目标适时射击,采取的战术也很得当。马明躲进楼内后,我们不见马匪不开枪,同时投掷催泪弹,几分钟就迫使其翻墙逃跑,当马匪暴露在野外后,防暴班长王德云用81式自动步枪一个点射将其送入地狱。而我抓捕小分队无一伤亡。

  我们在实践中也觉得79式冲锋枪难以适应现代的反恐作战,但它为何被称为“丛林冲锋枪”?其性能、构造又缘何落后?还想请王老师进行分析、介绍。

  王:1995年4月,我国轻武器专家李宝瑞先生在《1979年式7.62毫米冲锋枪的研制与特点》一文中提到:“(79式冲锋枪)1965年8月开始论证时,原名’丛林冲锋枪‘,原本是为适应丛林亚热带地区作战而设计的。”

  2002年3月,我国著名轻武器专家刘铭先生在《风雨锻造79式轻型冲锋枪》一文中又指出:“1965年8月,研究所接受任务研制一种适合丛林地带使用的冲锋枪,简称’丛林冲锋枪‘。”可见二位专家对丛林冲锋枪的命名时间和经过的认定是完全一致的。

  需要指出的是,“丛林冲锋枪”并非只能用于丛林作战,而不能用于城市作战。我国《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兵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冲锋枪的概念界定是: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自动武器,适合在丛林战、巷战中使用。可见“丛林冲锋枪”也应适于城市巷战。

  我们说79式冲锋枪不适于反恐作战不仅仅是因为该枪在城镇屡遭失利,在真正的丛林地带作战,也因其性能落后而有不少失利的战例。1998年9月19日凌晨,云南省镇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3名民警在中缅边境的丛林地带与3名武装毒贩遭遇,双方展开射击后,民警携带的两支79式冲锋枪一支卡壳,另一支因射速过高,几个点射就打光了携带的子弹。此时一名毒贩欲投手榴弹,3名民警靠着不怕牺牲的精神,一起抓起地上的石块砸向毒犯,将其砸得昏死过去才没挨炸。可见 79式“丛林冲锋枪”在丛林战中,也存在问题。

  李:79式冲锋枪为什么这么容易出故障呢?

  王:我第一次接触79式冲锋枪是在1984年,当时我在唐山市公安局防暴队当内勤。这年冬天,我赴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公安厅领取配发的催泪弹。当我在河北省武警总队门口看到哨兵胸挎79式冲锋枪时,心情非常激动。看惯了苏式轻武器的我,见到外型“别致”的新型冲锋枪,内心激动也是自然的。因当时除了56 式、81式枪械,尚无新型冲锋枪问世。酷爱新枪的我当晚便找到装备79式冲锋枪的武警中队,凭着警察一家的情分,请武警将79式冲锋枪分解,观其构造。当枪分解完毕后,我失望极了,这哪里是什么新枪啊!整个一个56式冲锋枪的缩小版。接触了十几年56式冲锋枪的我,对其构造、原理、性能、特点都烂熟于心,好不容易看到一种新枪还是仿造。以前我们常常责怪国外有些轻武器专家说中国的枪一亮相就能在国外找到原型,其实,仿造的枪,自己人一看也明白。这就是我现在推崇9毫米70发容弹量新型冲锋枪创新设计的原因。因为9毫米70发容弹量新型冲锋枪是我国真正具有国际创新设计的优秀冲锋枪。

  至于79式冲锋枪容易产生故障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设计、构造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来看56式冲锋枪和79式冲锋枪的对照。两支枪的外型大致相同;两枪枪机的对比,拉壳钩,左、右闭锁突笋,弹底巢也极为相似。

  李:我国的56式冲锋枪是前苏联AK47突击步枪的仿造型,而AK47突击步枪的可靠、耐用是全世界公认的。仿56式冲锋枪的79式冲锋枪,为何仿出许多故障呢?

  王:问题出在“我国自行设计上”。设计者不敢全盘模仿,就必须有所改变,为此79式冲锋枪将导气孔在枪管上的位置作了很大改动。如此一来,就把 AK47突击步枪的优势给改没了,弄巧成拙。前苏联对AK47步枪也有缩小版,即AK74U短突击步枪,该枪体积、重量如冲锋枪,使用5.45毫米尖头小口径步枪弹,导气孔严格仿AK47设计在枪管膛压曲线的低压区,依然保持着AK47步枪600发/分的适中射速及其他可靠性性能。1988年,我国研制的 56C式7.62毫米短自动步枪也是AK47步枪成功的缩小版。枪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但仍保持这AK47的可靠性能。

  李:为何79式冲锋枪不严格按AK47步枪尺寸设计导气孔和使用钝头手枪弹就会屡出故障呢?

  王:79式冲锋枪的研制定型在“**”后期,正是我国与前苏联关系紧张时期,设计者如严格按AK47步枪尺寸设计就会有模仿“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嫌疑,设计人员都避之惟恐不及。

  我们试用枪管膛压曲线示意图与56式冲锋枪和79式冲锋枪剖视图作个对比分析,图8的56式冲锋枪的导气孔开在枪管前部的低压区,气体推活塞的气压适中,使用装药达1.6克的步枪弹获得了600发/分的理想射速。而图9的79式冲锋枪,为“创新”将导气孔后移,开在枪管后部的高压区,使推活塞的气压过高,用的是装药仅为0.6克的手枪弹,又采取了活塞与枪机分离、增加缓冲垫等措施,射速仍高达1000发/分。本来高射速若有限制点射机构对提高点射命中率有益处,如俄罗斯AN-94尼卡诺夫突击步枪的射击调速装置,可分为单发、两发点射、连发3种射击方式,当实施两发点射时,其射速调至1800发/分,第2发弹头几乎跟着第1发发射出去,命中率极高;当需要连发时射速又可调至600发/分,其射速适中,射手易于控制长、短点射,并能提高连发命中率。

  然而79式冲锋枪没有射击调速装置,其1000/分的最高冲锋枪连发射速与最少的20发弹匣容弹量极不匹配,射手连发射击时不一留神便会将匣内20发子弹打光。有的知情射手使用单发快速射击,该枪又极易发生保险定在单发,而打出连发的情况,这种“单打连”状况发生在容弹量高的枪上影响还不大,可该枪 20发容弹量一个“单打连”就会耗去大半,这诸多的故障让射手在射击时时刻都要加小心。

  79式冲锋枪采用枪机回转式开、闭锁方式,为发生卡壳、卡弹故障埋下了隐患。因其所采用的51式手枪弹的底缘厚度不均,对于85式这类自由枪机式惯性闭锁的冲锋枪来说,弹壳可在火药燃烧气作用下自动退出弹膛、自动抛壳。但对79式冲锋枪这种导气式武器,拉壳、抛壳却颇为困难,由于拉壳钩抱不紧弹壳底缘,致使在高加速度开锁、后坐撞击震动过程中,易将弹壳震掉,产生卡壳故障。

  卡弹故障是由于79式冲锋枪采用机头前端回转闭锁结构,机头闭锁齿回转占据了枪管尾端后面的一大部分空间,迫使弹匣位置向下、向后,枪弹的钝头入膛需要走一段“爬坡”路程。夜长梦多,在半路上易被卡住,而56式冲锋枪使用尖头弹则可顺利过关。这就是前苏联AK74U短突击步枪和我国56C式短自动步枪缩小体积后坚持采用尖头步枪弹的原因。而79式作为轻型冲锋枪枪全重必须在2公斤以下,依靠当时的技术、材料难以减重,只得采用钝头手枪弹。
  因79式冲锋枪射速高,拉机柄在复进,后坐到位时受惯性力很大,如果机柄做得较大,易在射击过程中折断,因此,被设计为内大外小光滑而尖锐的结构。不过这种结构虽然保证了它的不易断裂,却使战士在拉机柄时易被机匣盖抛壳窗的夹角划伤手指,在训练时也易因用力过猛而被机柄尖部刺伤。1994年武警福建总队的一名战士被机柄尖刺伤手心,缝合了3针。

  为了创新,79式冲锋枪没有沿用56式冲锋枪人机工效性好的弹匣卡笋,而是将弹匣卡笋放在机匣右侧,这就迫使射手在换装弹匣时用扣扳机的右手去按卡笋换弹匣。但是近战中不允许用扣扳机的右手去做其他战斗动作是各国特警约定俗成的规则,甚至连投弹时右手都不能离开扳机。为此,我们只得在左手上做文章,研究出翻枪面用左手按卡笋换弹匣的动作。

  79式冲锋枪按前苏联AK47突击步枪20世纪40年代的设计,将拉机柄放在枪身右侧与德国MP-5冲锋枪,意大利伯莱塔冲锋枪、以色列乌齐冲锋枪枪身左前部、顶部的拉机柄设计相形见绌。为此我国特警研究出翻枪面左手拉枪机上膛的方法,这比俄罗斯空降兵采用右手拉机柄上膛的做法要节省时间,能较快持续火力。

  79式冲锋枪的直形弹匣设计得也很蹩脚,其弹匣正反面相像,射手在紧张的状态下不易识别,训练中竟有人将弹匣反装进弹匣巢内,而反装容易,退出较难,此情若发生在近战中将非常危险。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向射手强调换弹匣时要看一眼子弹头的方向再装,夜间换弹匣时手一定摸准弹匣体上的“限制突起”,确定方向后再装弹匣。因此射手们都说使用79式冲锋枪近战顾这又要顾那,真累!

  李:是什么原因使79式冲锋枪设计成了这种样子呢?

  王:刘铭先生曾长期担任中国兵工第二○八所所长,目睹了79式冲锋枪研制的全过程,先生曾感慨地说:“当时(1965年)的研制条件极端艰苦,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必要的试制加工条件,而且技术人员又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缺乏工作经验。”79式冲锋枪立项后,1966年5月,“**”开始,研制工作被停;1967年恢复,1969再次下马;1970年重新恢复研制至1979年9月25日定型,该枪经历了“**”的全过程,说它是“**产品”决不夸张,经历过“**”的人对此应不足为奇。

  我们谈了79式冲锋枪的许多过失,它的贡献也不能否认。性能较为可靠的85式冲锋枪和9毫米99式冲锋枪、9毫米70发容弹量新型冲锋枪,都是在吸取79式冲锋枪教训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

  据专家计算79式冲锋枪从定型到停产,以近30万支的数量装备了我国民警、武警,为维护社会安定、制止犯罪,立下了很大功劳,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国产新型冲锋枪问世后,尽快淘汰陈旧枪型,对提高我国警察反恐作战能力是有现实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6:1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各位热心兄弟介绍

LS兄弟的解释让俺更容易了解79了,呵呵,多谢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4-18 18:21 | 只看该作者
去年有机会把玩79冲,对卸弹匣,真是感到无从下手,左手握弹匣座或右手不离握把,怎么都别扭,后来还是左手抓扳机护圈和弹匣座之间的空位,右手去卸弹匣,如果打多几次连发,枪身发烫了,左手去抓那个位置,不知能不能握住?
不知标准的动作是怎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4-24 16:53 | 只看该作者
说句题外话82式轻型冲锋枪,公安部门采购了一些。我们这里110刚成立时配的就是82冲,不过后来都换成79了

[ 本帖最后由 cy101 于 2009-4-24 17: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4-24 16:54 | 只看该作者


[ 本帖最后由 cy101 于 2009-4-25 01: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y101 于 2009-4-24 16:54 发表

图片看不到啊,老兄换个图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