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单纯比武力,着实会有一番争论,因为要把不同朝代的武将放到一起一决高下是不可能的,如果单从影响力,名气方面比较,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另一方面,作为武将,很重要的是保家卫国,或者征战沙场,和哥们弟兄一起打天下,从这方面考虑将会有另一个不同的结果。由于本人对此比较感兴趣,固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个人观点。
, w7 S. K; ?, \5 g* }+ m' K 首先单从武力(武力的定义只能与当时人比较其各自的影响力和名气)而言,大家会同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时期---三国,时势造英雄,当时的环境决定了定时名将辈出,由于其他时期武将之间无法比较,而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又方便比较,故此只列举三国时期的名将,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看法:
- H* Y% e9 i, D( ]( k( W5 L: r* m1、吕布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不是吹的,论武力估计三国时期无人能敌此人,其他名将多有能与其争斗百回合着,但是想在武力上超越此人恐怕没人能做到,尽管其人有勇无谋,实是一届莽夫,但是其武力当属第一4 L; M' ]3 a, c
2、赵云 此人虽然官职不大,功绩并不卓著,多半时间是随刘皇叔家眷东奔西走,但是长坂坡一战实在惊天动地,可以说一战成名,百万军中来回穿插,而且斩杀曹将大小50余员,而且阵夺青罡剑,关键是力保后主不失,实在是忠勇狭义的化身。更为重要的是此人勇谋兼备,很少打败仗,唯一一次是年老时输给了姜维。而且此人有政治远见,并深明大义,不贪财不好色,实在是可敬可佩!
/ v# Q3 v, j/ J; c' p' K& A2 r& v# R3、关羽 此人众所周知,不应赘述,简单说一下事迹(以三国演义为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生擒于禁阵斩庞德,这些事件都是对形势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大事。。。。。。
7 G9 h' [: L: B4 V4、典韦 许褚 两员虎将
+ `# r) O$ K/ ?( F$ Q+ R5、张飞 马超 个人认为马超应在张飞之上,无奈此人心无斗志,沉迷酒色,过逝太早了; \. x" z# t$ ~) |
6、张辽 徐晃 张合 此三人相当于刘备手下的赵云,勇谋兼备,不过勇则勇矣,某则略输子龙
9 V) U) d( |1 s1 y B% i7、甘宁甘兴霸 太史慈 孙权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不过其实孙权之兄孙策实在是牛逼,可惜早早就被人干掉了,否则可与吕布一拼. s6 i6 |- n" t1 U, n+ k8 z6 g$ w
8、曹仁曹洪之流" w" N3 m0 q7 r* W2 \
9、三国后期的姜维关兴张苞邓艾钟会等
9 {+ E7 i0 F; q) S9 h/ r10、可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作者把魏延写的有点窝囊,总是战败即逃
) n! v( E) C% i% x z$ f/ ?6 }简略的列举了三国时期的一些名将,大概分了一下级别,但是很多名将没有列出,想马岱,夏侯敦,夏侯仁,夏侯渊,李典,黄忠,周武 潘障 乐进等等都没有列出来,不是说这些人不如上面的将领,而是这些人个性相对弱于上述人员,至于武力也是参差不齐,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随心分级吧
5 S8 C, p Q* _1 R% T 其次我想说的是按照功绩而言排列的十大将领,这些人多是元帅级人物,通常不是开国元勋就是保家卫国的名将,可以说是各有千秋,非要将他们分出高下是不可能也是没有意义的,本人列举的顺序按照时代纵向开列" a7 H9 p7 d3 M
1、项羽 虽是败将但不失为一代霸王6 g# A/ o5 H% E v* l
2、韩信 助汉高祖刘邦开国,建立大汉王朝,功绩卓著 备选霍去病,李陵,周亚夫,灌英,卫青等等
/ g4 ^, k' _; o% y% `2 [1 ]7 q4 ~3、李靖 平定边疆助唐太宗立威定国者是也 备选薛仁贵& [; u' i. S( A& c$ S* D
4、岳飞 此人不用多讲了吧 备选韩自忠 梁红玉(女)
& G: {7 a' X) j+ p5、忽必烈 太多了,哲别,拖雷,铁木真等等( j& i, g' s; `- r4 P6 ?
6、徐达常遇春
$ r+ ~& W7 d" j$ a7、戚继光 干死小日本
- r& D: v( o# c6 g) F$ `0 _: @* S8、多尔衮 助福临(顺治帝)进关,与皇兄(皇太极)争夺老婆(也就是孝庄太后)者
- y/ O# f0 U* W+ T5 D; s+ W( j9、张作霖 他可能没打过什么大仗,而且作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也参与了好多混战,弄的民不聊生,但是这不是他的错误,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产物。但是他作为一方皇帝,没有屈膝于外族,在那样的困难时期,能够活下来,并且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而且富贵之后没有忘记穷苦的老百姓,没有出卖祖国,我想应该位列名将
/ |2 M2 o* }8 i; k10、粟裕 此人虽为大将,实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帅才,而且之所以是大将而不是大帅全是因为自己的一再谦让,举例说有点像三国时期的赵云。不过此时期名将太多,而且各有千秋,之所以选择粟裕是综合各个方面的考虑。为人谦逊礼让,作为将军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可见其胸怀;作为将军,敢打无人敢打之战,国军著名将领张灵甫就是死在粟裕之手,林彪虽然能打仗,但是自己的鬼心眼太多,而且他不敢太冒险,7分把握才敢打,而粟裕4、5分把握就敢干。有些人可能会说那是粟裕的运气,其实不然,运气不是天天有的,粟裕之所以有所谓的运气是建立在对敌军的充分了解之上的。 备选 林彪,陈赓,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叶挺,徐向前等等$ U0 r( W: V L) h: I! r6 |! x1 R% i
说了这么多仅供参考,一家之言而已。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