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轻兵器论坛的喜剧文-NND,海豹不是人

[复制链接]
楼主: 海飞丝
41
发表于 2011-5-9 09:19 | 只看该作者
信春哥的来了,莫非就是此人?

"The Team was tracking a targeted insurgent and was clearing a house when XXXX and his buddy kicked in a door and ran in on 4 insurgents, armed with AK-47’s, who opened fire.

XXXX’s partner was KIA almost instantly. In the initial hail of gunfire, before being able to fire a shot, he had his M4 shot out of his hands taking part of a finger. Instead of running and ducking for cover, he drew his 9mm sidearm.

XXXX was shot 17 times with AK47 fire. 3 shots hit the SAPI plate on his body armor in the chest and they were stopped. 12 rounds went through his body (entered and exited soft tissue areas)! 1 round went in between his 2 testicles (talk about someone looking out for you) – The final round deflected off the bottom of his SAPI plate and entered and lodged into his lower abdomen.

In the midst of this barrage, he drew his sidearm, with 18 rounds of 9mm ammunition, eliminated ALL 4 bad guys. Showing what a properly trained and determined SEAL is capable of. Keep in mind – 18 rounds were required to take them out, the magazine holds 15. He executed a magazine change during the fight. These actions occurred while trapped inside, outnumbered, with a KIA teammate, being sprayed with automatic fire. It took numerous shots to take down each bad guy. One especially determined savage had to finally be taken down with a headshot. This firefight finished before the rest of the Team was able to close & assist, they were still clearing other areas of the compou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5-9 10:01 | 只看该作者
不怕神一样的敌人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5-9 12:21 | 只看该作者
老美不是有个身中20余枪还生还的奇人嘛(好像是个匪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5-15 15:45 | 只看该作者
是比较耐操的啊,那个什么红翼行动里面那几个好像都是很耐操的,那个爬上山顶发信号的,还有那个活下来的都是百打不死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5-15 15:48 | 只看该作者
Dietz先后三次被子弹击中,身中5弹后仍坚持作战,直到第六颗子弹直接击中他的头部后阵亡
Matthew Axelson最先胸部中弹,后来又在头部受致命伤害,在又坚持向塔里班武装人员射击了大约2个弹夹后阵亡
2楼发表于 2009-4-17 12:56   



  ?
  2005年6月28日在阿富汗阵亡的海豹部队成员迈克 P. 摩菲获得美军最高奖章“国会荣誉勋章”。摩菲中尉是在一次由四人组成的代号为“红翼”的秘密侦察行动中中弹阵亡的。当时四人侦察小组被塔列班武装分子包围,由于地势低洼,无线电信号无法传送。摩菲中尉明知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危险,独自离开隐蔽部,登上高地向指挥机关发出求援信号,提供了他的小组的具体位置的数据,但在过程中数次中弹。在发送信号后,他爬回隐蔽部继续战斗,最后失血过多阵亡。

  


  ?
  最后是好消息:据说环球影业要把”唯一幸存者“拍成电影


前言
近日,SS推出了新款海豹十队的预告,鉴于海豹十队是近几年来海豹部队中出镜率比较高的一支,故特意在这里结合这些年来关于海豹十队目前最有名的一次行动--红翼行动的前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根据 美国海豹特种部队(NAVY SEALS)是隶属于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 U.S. Naval Special Warfare Command (NAVSPECWARCOM)的精英特种部队,下属四个特种战斗群(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和一个特种发展群(Naval 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 即DEVGRU)。
海豹特种部队分为8个小队,其中1、3、5小队分别驻扎在东南亚、中东、东北亚、朝鲜半岛等区域,称之为西岸海豹,而2、4、8小队分别驻扎在北欧、南非和非洲等区域,称之为东岸海豹。另外两个特种作战群是为了支援东西岸海豹小队分别设立的特种运输大队(SDV)和特种快艇大队(SBT),SDV和SBT虽然在名义上属于支援部队,但也都由海豹队员组成.
海豹第10小队则是2002才组建而成的。而海豹第10队最早走入广大军迷朋友的眼帘是因为06年的时候网上突然出现的一大批海豹照片,一开始大家只能根据照片的背景猜测是部署在伊拉克或者阿富汗的海豹部队,直到后来才陆陆续续地知道原来在2005年6月在阿富汗执行一次长途侦察任务的海豹十队的一个4人小队与当地塔里班武装交火,只有一名队员生还,而前去支援的海豹直升机也被击落,造成16人死亡,这就是后来我们所知到的"红翼行动"(OPERATION RED WING),而那些照片就是这些阵亡的海豹队员身前的形象.
OPERATION RED WING ----红翼行动
虽然先前从不少途径陆续了解到一些关于红翼行动的事情,但苦于消息来源贫乏一直只是大概知道红翼行动时2005年美军特种部队针对塔里班高级指挥官的猎杀行动,但最终是以行动失败海豹付出巨大伤亡为结尾的.今年上半年某日在网上闲逛时偶然发现有家书店中有由卖行动中唯一幸存者Marcus Luttrell后来写的Lone Survivor一书,当场买下,寄到手后靠着英语专业的底子和从已经好几年没怎么用文曲星一字一句认认真真的把书仔细研读.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号称海豹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红翼行动的一些细节,由于本人英语水平有限,在翻译,理解上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同学们见谅.
根据书中描述,红翼行动由海豹上尉Michael Murphy(在海军中lieutanent是上尉,而不是中尉)所领导的一次四人侦察任务,先前有人提到的攻击任务,但书中解释当时四人小组的任务只是先期侦察和监视,并非直接进攻,这点在后来塔里班方面公布的此次战斗塔里班方面清扫战场时缴获的美军的装备也可以得到证实,这四名海豹当时携带的是轻便的塑料伞盔而非防弹MICH头盔(这个视频在资料区也能找到).根据事先预定的行动计划四人小队任务是潜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Kunar省Asadabad村庄西测外围的山区搜索塔里班武装一名高级指挥官的行踪,在确认发现该塔里班目标的动向再后由驻扎在Bagram空军基地的主力攻击部队进行攻击.
四人小队由海军上尉Michael Murphy和三名海军中士Matthew Axelson,Danny Dietz以及小队中唯一的幸存者Marcus Luttrell组成,Luttrell还是小队的医官,退役前被提升为上士.当时Matthew Axelson和Marcus Luttrell作为狙击观察手,Danny Dietz负责无线电通讯,Michael Murphy统筹指挥.

从左至右分别是Michael Murphy,Danny Dietz,Matthew Axelson和Marcus Luttrell



 




行动开始时先由直升机利用夜幕的掩护将四名队员送至目标区域外围,再由队员自己进入潜伏地点,不幸的是在进入观察位置后不久观察小队的位置即被三个当地的牧羊人发现,海豹们遇到了绿贝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遇到的相同的难题,是否要杀死这三个牧羊人,鉴于当时的形式海豹们很难做出决定,最后不得不采取了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三人的生死,四人中Axelson主张为了安全起见杀死三人 Murphy和 Luttrell主张放三人走(事后Luttrell称之为他人生中犯的最大的错误),Dietz弃权.三个牧羊人获释后和海湾战争中被绿贝放走得伊拉克人一样马上背叛了他们对海豹的承诺,将海豹的位置告诉的当地的塔里班武装,塔里班武装立刻组织了150~200人的部队对海豹潜伏的区域发起进攻,除Luttrell其他三人先后阵亡,其中最壮烈的就属队长Michael Murphy,由于当时海豹们位于阿富汗山区地带遭遇围攻后求救信号无法通过海豹携带的无线电台发出,Murphy毅然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向基地求救,期间多处中弹,最后倒在爬回掩体的路上.鉴于他的英勇行为去年十月年Michael Murphy被授予国会荣誉奖章,而越战之后另一位获得这个奖章的海豹Michael Monsoor就是那位为了救队友舍身扑向手雷的海豹三队队员


.在三位战友牺牲后也身负重伤,在躲过塔里班的武装的追捕后被当地亲美一方的村民收留,最终获救.
而负责行动的美军指挥部在收到Murphy的求救电话后派出了由2架MH47支奴干,2架AH64阿帕奇,四架MH60黑鹰组成的强大火力部队前去支援,不幸的是其中一架支奴干途中被RPG-7(可能)击落,机上8名海豹以及8名160特种陆航团共16人全部阵亡.
下面是书中有关三人在牺牲前的一些细节描写,大致翻译了一下
在放走牧羊人2小时后,海豹们发现他们被大约140名塔里班战斗人员包围,战斗中海豹队员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作为掩护奋起反击,但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在交火后不久Murphy便决定向基地请求支援,并计划撤退到相对平坦的区域利用村庄和地形的掩护撤退.
由于四人小组的位置位于阿富汗山区,无线电信号接收很差,负责无线电通讯的Danny Dietz一直位于小队中地势比较高的位置不停的尝试和基地取得联系但都没有成功,Dietz先后三次被子弹击中,身中5弹后仍坚持作战,直到第六颗子弹直接击中他的头部后阵亡;
Matthew Axelson最先胸部中弹,后来又在头部受致命伤害,在又坚持向塔里班武装人员射击了大约2个弹夹后阵亡;
指挥官Michael Murphy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被击中胃部,受伤后他继续指挥小队进行反击,由于Dietz无法和基地取得联系Murphy毅然决定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手机)向基地地求救,虽然最终信号终于发出但由于暴露在开阔地带的塔里班火力之下Murphy又先后被击中胸部和背部,阵亡在爬回掩体的路上
Marcus Luttrell在战斗中被一枚在他身边爆炸的RPG火箭的弹片击中全身多处震落到一个隐蔽的山谷失去知觉,但他也因此幸运地躲过了塔里班武装的追击,在艰难爬行很长一段距离从山上撤下来之后被当地另一个亲美一方村庄的村民收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5-15 16:03 | 只看该作者
总是觉得有点夸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5-15 17:20 | 只看该作者
Dietz先后三次被子弹击中,身中5弹后仍坚持作战,直到第六颗子弹直接击中他的头部后阵亡
Matthew Axelson最先胸部中弹,后来又在头部受致命伤害,在又坚持向塔里班武装人员射击了大约2个弹夹后阵亡
2楼发表于 2009-4- ...
1976313cqlt99 发表于 2011-5-15 15:48


这个电影不是已经黄了吗?好像是死者家属和幸存者打官司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5-15 17: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战场上面上支下派的,都是军令,大家一起打仗,放走牧羊人也是集体决策,那么家属和幸存者要打什么官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5-16 08: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电影不是已经黄了吗?好像是死者家属和幸存者打官司什么的。
dboy 发表于 2011-5-15 17:20


这个....请教授详解怎么打官司...是民事法庭还是军事?
如果是上民事控方能拿出什么证据, 难道伟大的米国法院会到阿富汗山区取证吗? Marcus是唯一证人, 就算他推翻口供说无投票这回事谁又奈他何?

退一万步, 就算告亦告菜鸟指挥官Murphy, 他是在场最高负责人, 还搞出投票这招来推卸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5-16 08:47 | 只看该作者
具体情况不知道啊,只是09年就听说要打官司,电影公司赶紧取消了拍摄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1-5-18 03:45 | 只看该作者
YY的吧,血流不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