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军飞行员遇故障驾机迫降 为保护村民机翼撞树2011年04月14日23:08新华网我要评论(335)
& G. e0 {3 N% [3 _/ ]字号:T|T 5 a( L% Q- I8 y& e0 F9 ~7 ~
" a k# P- z1 H0 E
I$ a {# P: W% C" o8 n; c, U" X" N+ I
新华网济南4月14日电 题:生死抉择8分钟——空军两名一级飞行员成功处置一起空中特情
/ Y% v2 _7 q9 h4 [6 `张玉清、李国文、李广君
@ y. {, F+ b5 Y一次普通的飞机转场,却在空中遭遇发动机停车重大特情。两名飞行员在8分钟内,几次面临生死抉择,数度把危险留给自己。
& K: t* I$ [: J# m放弃跳伞,冒险迫降;强改落点,规避村民……济空某部飞行员庄文波和蒋卫军保住了国家财产,保护了人民群众,捍卫了军人荣誉。5 E6 `3 r8 c" Y' l
命悬一线,飞行员毅然放弃跳伞
9 \# r( |; ?' `: {$ ? a- K7 O9 U3 n3月27日9时,安徽某机场春意盎然,碧空如洗。飞行员庄文波和蒋卫军跨入座舱,戴好飞行头盔,系紧安全带……滑跑起飞,融入蔚蓝无边的天幕。) T8 V6 t; @& P% g8 B
庄文波和蒋卫军都是有着两、三千小时飞行经历的空军一级飞行员。这次是他们执行的一次普通转场飞行任务。* X1 G% J+ w( Z) S3 G2 f3 y
9时30分,飞机保持平飞状态沿着预定航线飞行,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8 _% ?) w8 W) w: y9 X# q
9时31分,飞机高度800米,速度220公里/小时,距离目标机场30公里,两名飞行员正全神贯注地操纵飞机。突然,后舱飞行员蒋卫军发现发动机转速表有50转左右的摆动量,他判断发动机可能要出故障。
4 ?* Q. f4 B: X& J" q蒋卫军迅速提醒前舱的庄文波。“前舱转速表指针也在发生摆动!”庄文波说。
7 d) X$ b3 t, l, q! t“不好,发动机出故障了!”两名飞行员顿时绷紧了神经。8 a- Q+ _& R6 U7 i
庄文波立即向塔台指挥员报告“转速表摆动”,并做好特情处置准备。
4 V, l5 V* \3 V8 ^发动机温度表指示正常、滑油压力表等仪表指示正常……两名飞行员迅速检查了相关设备和仪表工作状况。6 _: ?: Y; U; v% k5 J7 S5 P; m& ~
9时32分,庄文波再次向指挥员报告:“飞机抖动剧烈,状态难以保持。”4 J& G; f# h9 u: e& A$ [
发动机发出忽高忽低的刺耳声,转速表摆动量增加到300转左右。庄文波和蒋卫军判断:发动机已出现间歇性停车。3 L5 r( t* A! F$ U
发动机空中停车,是困扰现代航空安全的一大难题,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0 ]" B$ U& W/ M$ q! H# n此时,编队共同执行转场任务的飞行员江廷和时忠伟透过座舱玻璃,清楚地看到庄文波和蒋卫军的飞机左右摇摆、上下颠簸,状态难以保持,飞机高度也在下降。4 M: _+ z9 J- `( N* U7 N! ~5 m
时间在飞逝。蒋卫军紧盯座舱各种仪表参数,保持着飞机状态,庄文波则活动油门开关,故障现象无改善;随后,他改用右手前后摇动手摇泵,帮助发动机供油,试图恢复工作,但仍然没有成功。3 C7 K; ? h8 f2 f S+ ]% X
9时35分,发动机已完全停车,飞机高度骤然下降。2名飞行员已命悬一线。塔台指挥员发出口令:“可以跳伞。”
% A" V6 V8 k. [跳伞,意味着国家的巨额财产——飞机将彻底损毁,也意味着飞机落点不可控,可能伤及人民群众。) q' B( V0 Z { J3 ]& a
庄文波庄严报告:“距离本场28公里,准备野外迫降。”8 E/ h% _1 _: G( y0 e
三调机头,艰难搜索迫降场地
" K: X) p; C6 v: G- E6 H9 M飞机高度不断降低,庄文波和蒋卫军艰难地搜索着适合迫降的场地。
5 ?! L, ?4 [- f& _/ c从空中望去,机头右前方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庄文波迅速调整机头向左前方飞去。
5 ?# C1 D' A9 F- R9 R1 L; Q* W机翼下,潺潺的郎溪河正静静地流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浑然不觉空中的这场险情。前方是一片平坦的农田,也是理想的迫降场。但当庄文波和蒋卫军看清农田里耕作的人多,且不远处还有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庄时,他们又立即重新选择迫降点。% E: L) t; Y7 u3 ^/ I: m) y
就这样,庄文波和蒋卫军3次调转机头,但“一定要迫降”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N- A- t- u+ X: S
飞机高度在急速降低,庄文波集中精力寻找迫降场地,蒋卫军则聚精会神观察飞机状态。
) V7 q1 M% o# S8 ~5 a% [- v+ n" @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选准迫降场地,是对飞行员“基本功”的考验。9时37分,庄文波突然发现飞机右侧麦田有一块没有群众的平坦田地,立即蹬舵调整航向,向这片麦田落去。
2 V2 F! N$ _( M8 I$ ~事后,飞行专家查看现场后称赞说,这块麦田是周围500米范围内唯一可以实施安全迫降的场地,选得太精确了!
?: J5 x E; r% y6 h紧急规避,舍生忘死勇救群众8 F, ~/ \& s- E
10米,8米,5米……飞机高度在逐渐降低,庄文波和蒋卫军全神贯注操纵着飞机对准选定迫降的麦田,准备着陆接地。
% O/ R1 R4 a e3 \& C8 ^然而,就在飞机快要落地的瞬间,庄文波突然发现机头方向,一个花白头发的村民从几个坟包后猛地站起。这是一个正在低头干活,听到飞机声响起身张望的村民。
! A s" X _* u7 w9 t( G; ?“有人!”庄文波突然大吼一声,紧急拉操纵杆并向左压,强行改变着陆点。这个动作极其危险,很容易导致飞机落地跳跃或者侧翻,对飞行员威胁极大。, c) q5 g3 g" c4 d4 S& D; G( `
飞机几乎贴着这个村民的头皮掠过,在巨大的惯性下飞机又被拉高两三米,前冲200多米,偏离最佳着陆位置后,左机翼与一电线杆相刮,并撞到地头上两棵杨树上。5 Y* J# L L: ~" q
飞机野外迫降成功,两名飞行员安然无恙。* C4 u) @1 @8 ^6 @
“保护群众是军人的本能。”事后,庄文波谈到为规避麦田里的村民而紧急带杆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时,他的回答平静坦然。庄文波说:“如果这位村民因飞机迫降伤亡,我会内疚一辈子,一生都不得安宁。”
. y0 J2 G) w B9 ^1 y蒋卫军也说:“如果因为前舱飞行员的紧急带杆规避群众,使我们发生意外,我会觉得无憾和光荣,如果当时我在前舱驾驶,也会那样做!”
3 w, Y# T& `; Y4 \$ Y7 K* N" E飞行员舍生忘死保护人民群众的壮举深深感动着乡亲们。村支书朱志宝来了,他代表马兰村全体村民为英雄的飞行员献上锦旗。幸免于难的63岁村民王道才来了,他紧紧地握住庄文波和蒋卫军的手,热泪顺着黝黑的脸庞流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