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八藝術中的火器一. 二事 (Part 1)

[复制链接]
查看: 2400|回复: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1 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這幾天看到有些關於空包彈的道具槍械及空包彈的貼子, 把多年前曾在台灣 Target 雜誌上寫過的部份有關文章分享一下, 同樣是繁體字的檔, 見諒. 至於當年跟文章一起刋出的照片, 因為版面關係就不上載了. 如果內容或主題是跟版上有任何衝突的, 煩請D總處理. , 希望各位不要轉貼. 這網絡版本我只跟C2的網友分享. 另外當年還有香港的兩家相關行業的公司(Props / 寶力 Hollywood Film Service)及朋友 Harry Lu 的三篇專訪就暫不貼了. 謝謝.
---------------------

從電影這門藝術在地球上出現至今已經有超過了百年的歷史了, (第一部電影在1895年上映) 為了每一部的電影的拍攝成功, 電影工作者們必須要結合不同的軟體硬體, 例如各方面相關的專業人才, 運作的制度, 各形各色的器材等等. 這次筆者希望用一個簡單的層面去介紹一些在電影, 電視中使用的道具槍械知識, 希望讀者們將來在觀賞戰爭片或涉及槍械使用的影視製作之餘, 也能對這方面的道具有較多的了解. 由於篇幅的關係, 筆者會比較集中於介紹使用空包彈的道具槍械及空包彈的範疇.

TARGET的讀者以台港兩地居多, 在道具槍一詞的解釋台灣跟香港有點差別, 譬如道具槍在台灣一般是指本土生產及從日本進口具聲, 光效果的模型仿真槍, 有全金屬或部份金屬及塑料材質的. 自動槍款具跳殼及槍機或滑套復進的動作, 擊發的原理是利用彈殼裡面小量火藥的CAP (類似用於起步槍上的小雷帽), 而部份無操作功能之彷真槍亦统稱為道具槍, 但是在香港道具槍一詞在影視業界中已經習慣氾指真槍經改裝之後使用空包彈的槍械, 甚至有時候業內簡稱為真槍, 而無聲光效果的其它槍形物體一般统稱為假槍 (例如模型槍, 仿真BB槍, 甚至乎道具人員塗黑了的玩具水槍等等). 以上幾點僅為民間及行內一般慣性的稱謂, 在兩地法律層面上均有不同的詳細說明註解, 在此就不作探討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歐美等地, 除了以上的道具槍, 假槍之外, 還有另外一種較為特別的是, 以真槍灌模用軟膠製成的橡膠槍(Rubber Gun), 供演員及特技人員作非開火或打鬥的場面拍攝之用, 此類道具槍跟一般軍警人員訓練用的所謂Red GunBlue Gun等灌模橡膠槍差不多, 但當然外表仍然按真槍的顏色來塗裝, 而且大部份會採用更軟的材料及重量更輕.

此外, 在文章中提及的空包道具槍械及彈藥的知識, 守則, 做法等等, 除筆者本身所知之外, 也會引用一些包括英, 美, 澳洲及香港等地區專門提供這方面的道具公司的資料, 這些公司有部份的歷史非常悠久以及規模成熟, 例如在美國西岸的 Stembridge, 由1916年就開始為電影行業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Stembridge也曾經是全球兩家規模最大的道具槍械服務公司之一 (庫存數以千計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火器, 從小手槍到火箭炮), 另外一家跟Stembridge在業內齊名的為英國的Bapty, 這兩家公司曾經為許多著名的戰爭, 西部拓荒, 各種各類的動作電影, 甚至乎科幻電影等等提供過道具槍械服務, 譬如007(詹姆士龐德)系列, Terminator I & II (魔鬼終結者)以及 異形(Alien), 星際大戰(Star Wars)等等.
但可惜由於商業上的理由及近年兩地加強法律以對槍械進行更嚴厲的管制, 這兩家具規模的影視道具槍械服務公司分別最終選擇了停業以及拆夥.
而在東南亞方面, 由於香港法律的容許, 亦有幾家提供用真槍改裝為空包彈道具槍的服務公司, 據了解, 這些香港的公司比起其它在東南亞國家的同業(例如菲律賓, 泰國等)要健全, 成熟. 而日本, 韓國, 新加坡, 台灣等到目前為止, 因為法律的規限, 仍未能夠完全正式容許這類以真槍改裝為空包彈道具槍的公司的成立.


基本安全
相信讀者都知道, 在使用任何具發射效果, 無論有拋射物的或者只有聲光效果的槍械, 不管它是真槍, 氣槍, BB槍, 玩具模型槍, 道具槍也好, 使用者都必須以一個概念為原則, 就是安全為上, 其它類別的槍械的使用筆者不再重覆強調了, 但在使用任何空包彈道具槍方面, 基本安全守則是跟真槍差不多的, 在拍攝期間, 現場的各個工作人員, 尤其是涉及到使用的演員都必須要緊記一點, 不當的使用這些道具槍械及空包彈, 其嚴重後果是可以引致人命的傷亡的. 最另人難忘的一個例子就是李小龍的兒子李國豪在拍攝烏鴉一片期間因為道具槍械及彈藥使用的不當而造成身亡的悲劇. 也因為這樣, 所以才需要有負責提供道具槍械的公司所派出的專業槍械技術指導人員在場(On Set Armourer或稱Gun Handler), 來確保拍攝是在安全情況下進行的.

空包彈道具槍的分類 (Blank Firing Weaponery/Theatrical Firearm)
第一類就是相信台灣讀者都會比較熟悉的8mm口徑空包彈仿真槍, 原因是黑道曾經將此類原本只能使用8mm空包彈的模型槍非法改裝為能夠發射彈頭的槍械. 此類無發射能力的空包彈仿真槍原用途包括供在野外驅趕有敵意的野獸以和用於電影及舞台劇演出. 有需要的話, 也可以填裝特製的催淚彈藥作為自衛用途. 槍支本身外觀大致上跟真槍相似, 但大部份槍口會塗上紅色以作識別, 8mm空包彈的自動槍款方面包括有為人熟悉的 COLT, Walther PPK, BROWNING HP, BERETTA 等等, 長槍方面有M16, 而左輪方面, 也有這一類的空包彈仿真槍, 但使用的就不是8mm空包彈, 一般是填裝.38 或者.32口徑的空包彈(香港俗稱叉燒包), 型號以2”短桿槍管或4”槍管的為主. 這些空包彈仿真槍雖然外觀仿真, 但材料及結構跟真槍並不一樣. 最大的分別是由於不需要發射彈頭, 第一是自動槍款沒有閉鎖的裝置, 第二是所有的槍管內都有阻鐵又甚至乎於槍管裡面前一整段是完全堵死的. 以防別有用心的人仕作非法用途. 空包彈在擊發的時候的火光則經由槍管的上方或下方特別設計的通道排出, 這樣的設計其實對於舞台劇的演出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因為舞台劇是即場演出, 環境限制比較多, 有時候槍管前方能給被射擊的演員的安全距離以及戲服衣著的條件侷限, 火光由上面或下面排出, 雖然並不完全真實, 但可以減少演員們的顧慮 (“被射擊的演員總不能在被射擊之前, 在現場觀眾的面前戴起眼罩之類吧) 除火光效果之外, 半自動的型號也會有排殼的動作, 所以演員在綵排的時候可能也要顧及彈殼拋出的方向, 從而避免有其他演員靠近在同一個方位, 造成干擾演出或者不必要的危險.
另外, 雖然8mm空包彈的裝藥量不高, 但爆發的聲浪也是刺耳的, 持槍的演員或附近其他的工作人員如果可能的, 也會使用隱藏式的耳塞之類來保護聽覺. 最後, 8mm空包彈爆發的火光如果太靠接近人體, 也會構成受傷的危險, 所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這類槍枝在歐美大部份地區是不用特別申領一個槍械牌照或電影道具槍械牌照, 一般可以由劇團或電影的道具部門(Property Dept.或簡稱 Props.)的人員保管. 但在使用上仍以真槍的安全守則為基準. 在香港, 由於法律的限制問題, 仍然是需要特別的電影道具槍械牌照才能進口, 儲存及使用. 拍攝現場同時也必須要有由道具槍械服務公司所派出的技術人員才能供演員使用.
第二類別為現在影視界最常採用的以真槍改裝後使用空包彈的道具槍. 相信在台灣當過兵或者正在服役的讀者都會對現代軍事演習用空包彈槍枝的操作有所認識. 空包彈的發明原為軍隊進行非實彈演練戰術的用途, 現代的空包彈本身沒有任何的彈頭, 彈殼裡面裝載的只有少量火藥來發出聲響以及供自動槍種作連發的用途. 軍隊所有的槍械都必須要能發射空包彈及實彈, 但使用空包彈的時候, 由於沒有彈頭發射時所產生的能量及高壓氣體, 自動槍枝的閉鎖是不能打開的, 所以就必須要在槍口前面加一個使用空包彈的附加器或稱制退器(Blank Firing Attachement / Adaptor Restrictor)(後面簡稱BFA)把空包彈爆發的大部份能量/氣體管制於槍管之內, 用以推開閉鎖和槍機/滑套, 排殼, 上彈等, 完成連發的一個操作循環(Operating Cycle), 現代軍用的自動小火器都可以簡單的在槍管前方的防火帽裝拆這個裝置, 但半自動手槍及某些手提輕機槍由於受槍管前方的設計限制, 不能在槍口前面附加BFA, 大部份軍事演習的時候, 如果真的要用上無BFA的自動槍打空包彈, 也只能打一槍然後用手拉開槍機或滑套排殼再打. 而左輪手槍跟自動槍種有別, 並沒有閉鎖裝置, 所以可以直接填裝空包彈作演習用途. 另外, 軍隊中除了用於演習用的空包彈之外, 也有部份用於推動槍榴彈的空包彈藥, 兩者在火藥的性質及份量是不同的, 如果錯誤使用槍榴彈的空包彈於裝上BFA的槍枝上, 其后果除槍枝損壞之外, 亦可能會做成人員受傷.

至於影視的空包道具槍械又如何呢? 基本上原理是跟演習用的軍用槍枝使用空包彈是一樣的.
最大不同的就是在改裝以及外觀方面, 以自動槍種為例, 由於大部份的空包彈在擊發的時候所產生的能量並不足以推開閉鎖, 所以先要解決的是閉鎖的問題, 不同的槍種的閉鎖設計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以最常見於銀幕的M16突擊步槍(或相同設計, 近年火熱的M4卡賓)又或者AK47種類的自動武器為例, 它們都是利用實彈擊發後仍在槍管內的彈頭後面的高壓氣體, 通過槍管上方的回氣管或者活塞推桿裝置推開槍機, 解開閉鎖, 而在電影中因為需要盡量像真寫實, 使用的制退器就絕對不能像軍用的一般體積礙眼及帶有顏色, 所以一般會把制退器的體積縮小, 槍管經過改裝之後再把它焊死於槍管前方裡面, 在美國業內一般稱為”Hollywood Style Restrictor”或者有時候俗稱”Plug”, 香港業內俗稱”Jam ”, 操作原理就跟軍事演習的空包彈槍一樣, 把空包彈爆發的時候的氣體輸回, 從而完成連發的動作. 當然, 制退器中需要留一個通道(Port), 讓火光噴出, 這樣在銀幕上才有效果.
這種直接加裝制退器的做法也適合用於一些直接反衝或者開槍機式(Direct/Straight Blowback / Open Bolt)的小火器, 例如 UZI系列, INGRAM系列, STERLING等等的衝鋒槍及例如.22等的小口徑的手槍. 至於在電影中也常常出現的H&K MP5系列(或者其它H&K公司的相同閉鎖槍機設計槍種)由於採用的閉鎖槍機系統比較特別(利用槍機兩側的滾輪來閉鎖), 除了制退器的加裝之外, 閉鎖結構本身也要經過改裝, 才能達到連發的動作. 至於大口徑的半自動手槍方面, 同樣的, 除了要加裝上述的特別的制退器之外, 閉鎖系統亦要經過一番改造, 例如把大部份或者整個的閉鎖結構去掉, 變成簡單的直接反衝動作(Direct Blowback), 才能讓槍枝連發, 在自動槍種來講, 如果不把閉鎖改裝而只加制退器, 那怕把槍管整個封死, 不讓任何氣體外泄, 一般的空包彈爆發的能量仍然是沒有足夠的能力以推開閉鎖的.

左輪手槍方面, 跟之前所述軍用槍枝一樣, 由於沒有閉鎖系統, 在歐美地區一般是可以直接填裝空包彈, 但也有部份的做法是在槍管裡面加焊限制器, 又或者除去本身的轉輪, 換上另外特製填裝空包彈的轉輪.

散彈槍方面, 自動的系列同樣要加裝空包彈制退器或者需要把閉鎖改裝, 而手動泵式(Pump Action)如最常見的警用Remington 870, 在歐美地區基本上是無需要經過特別的改裝. 因為跟左輪槍一樣, 不必要的改裝反而會使槍枝結構出現問題, 對使用者或其它週邊的人構成危險.

至於一些比較特別的武器, 例如M79, M203等的榴彈發射器又或者是催淚彈發射器, 做法是做出一個合適口徑的假彈體(例如是40mm榴彈或者是常用的37mm催淚彈) 在彈體中間開出一個供填裝次口徑的空包彈的孔道, 擊發的時候也就可以做出很好的榴彈發射煙火效果.

其實一枝由真槍改裝成為使用空包彈供影視用途的道具槍是需要經過一定的工藝技術去改造的. 例如針對各種不同類別的槍械, 去如何改裝閉鎖, 改裝之後是否會對槍枝本身造成不良的影響? 因為槍枝如果作太多不必要的改裝, 會對結構造成潛在的危險. , 安裝制退器的方式, 制退器孔洞大小的設定(因為也會影響到氣體回輸的量, 從而推動槍機是否順暢, 排殼以及空包彈在擊發之後噴出的火光效果等等一連串問題), 還有, 空包彈的長度跟實彈有差別, 如何保證上彈平順? 再者, 槍枝能適合用的空包彈的類別, 以致武器在改裝之後一切部件的耐久性, 壽命, 還有外觀…..等等各種各樣而又互相關連的問題都要計算考慮, 才能讓槍枝操作無誤, 發揮在拍攝的時候應有的效果以及最為重要的一項 : 安全. 一部現代電影的製作, 可能用上數千萬美元, 拍攝單一個鏡頭的成本就可能要高達數萬美元 (試想把所有在現場的工作人員的工資, 場地, 器材的租金, 演員和明星門的費用等等一切加起來) 假如槍枝在攝影機滾動的時候, 不發火, 卡彈或發揮不導演要求的效果, 所造成的成本損失是可怕的. 但更大的問題是假如因此而有人員受到傷害, 後果更加是不堪設想. 所以這並不是一些非專業的人員把槍枝隨隨便便的改裝, 填進任何類別 (注意: 類別並不等同於口徑) 的空包彈交給演員就可以了事.

另外, 由於道具槍經過改裝之後就只能夠用作影視拍攝用途, 不能像軍隊一樣, 空包彈/實彈兩用, 所以所有改裝的部份, 零件等等都是永久性的, 也絕對不能再填裝實彈來發射, 假如有人嘗試再改裝把實彈填裝進去打, 那他肯定是拿自己和其他人的性命來開玩笑.

下期續談空包彈的各種效果類別區分及其它一些相關等的題目.

參考資料 :
Military Small Arms of the 20th Century, 4th Edition
U.S. Naval Gunner’s Mate G 3 &2 Training Manual Chapter 4
AFTE (Association of Firearm and Tool Mark Examiners) Journal Vol. 29 Nr. 4, Fall 1997 – An Examination of the Firearm Evidence in the Brandon Lee Homicide

鳴謝 :
Cher, 寶力道具( Eddie, , , Paul), Man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9-21 15:46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有配图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2 09:1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说华山的产品在当地叫道具枪
在香港就按玩具算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