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0-12-23 20:05 编辑 ! J7 f; n" Q: S& Z: f: @
+ |5 P: K3 g- ~& Y% M4 [0 L
《水浒》里的蒙 汗 药是种什么迷 幻 药?解药又是什么配成的?《水浒》毕竟不是医书,所以没有介绍。正因为《水浒》是小说,故不少读者以为是作者想出来的东西。其实不然,据古书载: / Z! a- I8 y9 }2 [
V& W2 ^5 c, e2 \9 ]- I& C 蒙 汗 药乃是用曼陀罗花制成。曼陀罗又名风茄儿、洋金茄花、山茄子,产于我国西南各省。为一年生草本,高四五尺,茄叶互生,卵圆形,端尖,边缘呈不规则波状分裂。夏秋间开花,花紫色或白色,有漏斗形三合瓣花冠,边缘五裂,果实为卵圆形,有不等长尖刺,熟时四瓣裂开。叶、花和种子含茛菪碱、东茛菪碱等成分,具有麻醉、镇痛作用。现用曼陀罗制成的洋金花制剂,多用于手术麻醉。
8 f' B1 @8 B, u& Q, d% s2 Z1 Z+ R) M4 k
用曼陀罗制成蒙 汗 药,是何人何时发明,尚不知。但古书中有关此药的记载颇多。如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对其制法,明人魏浚在《岭南琐记》及清人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同样记载:“用风茄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以寤。”
2 l) I. j+ Z# [" z0 Q' J, k
5 D, |, @) x; i8 f6 A, D/ m 蒙 汗 药为粉末状,下在酒里,故成悬浮液,酒色显得浑黄。蒙 汗 药与酒配伍,真可谓“珠联璧合”,麻醉效果更佳,药力见效快,真是出门便倒,倒头便睡。 8 [8 Q+ K' T" \/ z
$ e0 o1 e: }4 A, d# `2 \2 O
解药之法,清人程衡在《水浒注略》中介绍“急以浓甘草汁灌下,解之。”这个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孙思邈《千金方》中说:“甘草解百药毒。”李时珍说得更清楚:“菓中有东茛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令人狂乱,状若中风,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孙二娘用的解药即可能就是甘草汁。只不过《水浒》未点明,故弄玄虚而已。 - X* Q, h' h) W7 [& s
0 h9 F9 C* ~# ~; C) e" C* ~4 r& O曼陀罗花,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 汗”是极为确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