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战常识——个人篇(转自特种兵)

[复制链接]
查看: 1002|回复: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2-17 0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战讲座之个人部分
9 w8 L6 l0 _- {8 }* f" o" x3 K9 c特战任务的成败与否,主要视团队合作与整体工作效率等,但个人的一时失误,往往就能左右任务的成功或失败。因此个人的本职能力、战力及与团体合作的默契度,经常是评断一个人是否有资格成为特战队员的要素。也因此,在特战单位内有一套独立且机动的个人战技训练模式与标准,以下就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 T" T$ K* Q' I* B
- T0 G  x- T9 l( g! N2 \7 P体能9 o0 ^- `+ h0 c1 A4 r
在现实世界里,并不是每个特战队员都是拥有一付“兰博”或史瓦辛格那般健美、强壮的身材,有相当比例的队员身材消瘦,甚至不比常人(只说外型)。但先不信纸他们的外表如何,要想当个特战队员面对的就是体能这一关,也就是俗称的PT(PHYSICAL TRAINING)。由于任务需求或其它种种因素,各单位之间对于PT的要求都有所不同,训练内容、课程与所使用的装备都是有所差异;但大体而言,全身肌力的运用、持续力、爆发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则是各单位都同样重视的训练重点,百不用任何器械的伏地挺身、仰卧起坐、百米折返跑与长距离拉练等课程,则是各部队都常常运用的主要训练课程。
* j5 D6 i5 q" n/ e7 _6 r手枪
8 i7 l2 D0 K  \8 N; z手枪的射击法中,最广为人所知的就是韦弗射击法,此种早期的战场搜寻射击法,由于使用又眼全开、双手持枪待射的全警状态,反应时间快、搜寻范围广与第一发射击时间可缩至最短等因素,多年来一直为各级战半人员所喜爱与采用。也正因如此,特战队员所面对的敌人也可能使用同样的战斗射击法,因此发展出更快、更准、更有效的射击法,一直是特战部队为胜敌而汲汲追求的。根据统计,正常人可在1/3——1/10秒内完成辩识目标,而可在1/2——1/5秒内完成射击瞄准的预备动作,同时间内便可射出第一发子弹,此取所谓的第一应时间;换句话说,一个全神紧张的普通人,可能在不到半秒的时间内就可完成其本身的第一瓜时间射击,那受过高度专业训练的特战人员呢?* w# d/ m: K+ {( e! s
一般而言,第一反应时间所射出的第一发子弹,其命中率通常在40%以下,而对特战部队的要求是快速而精准的消灭敌人,因此为了达到要求,各特战部队不约而同的发展出极为相近的快速且精准的战斗射击法,其中包括本能射击法与突击射击法。! H8 M' e: o6 G9 Y/ f- h
' E- o4 K4 v* \6 a; d
本能射击法
" L- f$ }7 r. g* i6 v本能射击法与标准的韦弗射击法相当类似,一样是以双眼全开的战斗搜寻模式行进。但在行进时,持枪的手腕自然放松垂下,但手臂则以平举或与心脏同高的水平线前伸与视线成一直线,照门则维持于视线水平略下的位置。移动与上下搜寻时,视线、手臂与枪支全都一起移动,而且将枪支与手臂保持于水平线略低的下方。如此的用意有二,一来不会妨碍搜索的视线,二来将枪支置于较下方的位置,则在射击时所可能击中的则是敌人身体的部位,而其较头、肩部分面积要大,也更易击中,即使敌暂时丧失行动或反击能力,了不起再补上一枪即可制敌于死地。% u. l- V1 z( S1 B3 m) T1 ^6 ]; _
使用本能射击法,枪口约以45度角下垂,而在遭遇情况时,由于人体的肌肉收缩,会使手腕与手掌部位自然用力,进而抬起枪管呈水平状态,而此时由于臂仍呈现原行的水平,因此整体的水平射线不会变,且由于视线与照门一直保持一直线,照门所对着的位置,也将因枪管抬起水平射击而成为弹着点;因此使用本能射击法行进时,很容易射中敌人的上身部位,即可将敌人制服,也可保其全尸。如果是对到了他的眼睛或鼻子的话,那这们“大哥”在葬礼上的脸色可能就不太好看了。7 i9 o1 }& u) ]. i3 H0 V
本能射击法的最大好处是在操作过程中,肌肉不会因过分紧张而僵硬,进而影响了身体的灵活性,在未知敌情地区进行长时间搜索时,较不易感到疲累,而在遭遇善时仍能保持射击的精准与速度。其最大的缺点为,使用此种射击法时,手臂的肌力、耐力与稳定性要有相当的火候,否则将很难表现出本能射击法应有的水准。
8 X/ h$ O* v6 |9 f% k, L; {1 }4 o* m( F" U2 g
[ Last edited by 尖兵 on 2003-12-17 at 04:55 ]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7 04:07 | 只看该作者
突击射击法  U" C+ U5 t9 A$ W3 m  s, r  o
突击射击法又简称为突射,是三种射击法中最易训练,却也是最难练成的一种。所谓的突击射击,简单的说,就是在进行突击的同时所进行的射击,此法可广泛的适用于各类型的攻击、行刺、垂降突袭或水下突击与自身移位时的火力掩护。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快速移动,保持自身的机动性,对任何可疑的目标一律开枪射击,而且不能有漏失,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的确是很“简单”,事实上此种射击法只有一个问题,如何与敌我双方皆在移动,且可能是无法想像的混乱情况下,还能准确地击中目标?4 h9 N& \& ]7 ]" m1 b% X
对此问题,特战队员想出一个极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对每个目标射击2发。事实上在海豹六队、三角洲部队、GAG-9、SAS与FBI人质求援小组中,都曾针对此种射击方法作过研究,他们所得到的共同结论是,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真正与敌人接触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秒。而在此期间内对目标射击的结果只有打中或打不中,如果打不中,反正你也在移动,而他可能也被吓到而躲起来,对你也不会造成太大威胁(悍匪除外),将其留给下一波的队友们来解决。突射的要求有三项:第一是气势、第二是速度、第三才是精准。
- s( s4 A% N# B4 A8 W. r8 |但是突射并不是一番乱射就能交差了事的,它仍然有应注意的事项。首要的就是精准性的总是突射并不要求极其标准的持枪姿势,不管你使用左手还是右手,不管是双手还是单手,只要能准确的击中目标即可。训练中,在每一时间内所射击的2发子弹中,至少要有1发击中视线范围内,对随机出现的目标靶(约与一片CD同样大小)射击,而且生一个靶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射击2发,最多不能超过3发,同时保持自身的机动性,即使换弹或重新装弹时,都绝不能停止你的脚步,因此要求所射击的弹药数,尤其是自动手枪,千万别射掉最后一发后再退弹匣、装新弹匣、按下套筒释放按钮、重新上膛、再瞄准,这已是好几秒以后的事,射手可能已身中数弹为国捐躯了。要在枪膛内还有弹药时就退掉弹匣,换上新弹匣,而且整个过程脚步千万不可停下来,如果使用的是转轮手枪,最好带上2把,因为要为它重新装弹,还不如直接掏出另一支枪更快。突射的使用法同样可适用于冲锋枪与突击步枪上。
1 T/ c0 i  w: v& \& \! j" B! l7 q0 q; L. U
冲锋枪
( ^0 [' U) x. k& O1 e- ?4 t除手枪外,冲锋枪可能是特种部队中最常见的个人武器了,为求方便起见,我们先将冲锋枪定义为三种:传统型、紧凑型与先进型,并分别针对其外型与体积上的不同,作战术运用的解说。: [: q- N. H0 P/ N. c2 W
先提传统型,广义的来说,外观上看来与一般印象中相近者皆可视为传统型,但我们不可不提的代表是H&K的MP5家族系列,并以MP5A5、MP5SD2与MP5A4三种代表型号作简单运用简介。我们先讲A5,该型使用伸缩枪托,一般都会配备战术背带,使用一般是将战术背带扣于准星与照门下方的背带环上(但若是在特战情况时,也可将前端扣于进弹槽左侧的位置。我们在谈到垂降时会说明原因),而将枪托收起时,以调整好的战术背带向前拉紧的姿势,代替枪托以进行精准射击,在非行动期的战备状况时,可任由枪枝以任何姿态挂于身上,而在需要时可一举将枪前推,使绕过左肩右腋下的战术背带可与枪身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型,拉紧后进行的射击精度与枪托全伸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射击精度相比无异(对于经过良好训练的特战队员来说),而且更具灵活性。在大范围回旋与小角度调整射击的使用上也更简便一些,而一般的建议是使用MP5冲锋枪时将保险调到全自动位置,而以扳机来控制射击的状态,这要比使用单发与三点放的选择方便得多,以免临时需要时还得重新使用选择钮位置。
! s. T2 l% Q  I但战术背带的使用在另两型枪上的使用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SD2使用的是固定型枪托,虽然也可配备战术背带使用,但在射击时由于后座力的因素,几乎都是以枪托为依托来进行射击,而战术背带的延伸与垂挂方式虽与A5相同,但是搜索行进与突射行进的操作则有相当的差异,使用战术背带的A5可使枪支以平行水平下降至腰部,在射击时平举前扒即可进行射击。而SD2的固定式枪托底部只能在腋下、大臂外侧或肩窝作为放置的位置,而在射击时则以枪托底部作轴,枪口作贺弧上举到定点后进行射击,在时效与战术运用上较为不便,但由于MP5枪第中精准性高、消声性能良好的SD2通常是拿来当作近程的狙击枪使用。而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装有整体性消声器及固定枪托的SD2还可当作棍棒类的近身搏击工具使用。
2 R0 n- V0 y* e8 X3 A而KA4的战术运用则有所不同,除非是含折叠托的PDW型,否则短型的KA4并不适合配备战术背带使用。一般常见的方式是以一条短带子直接扣住枪机后方的一处扣环,再套时右肩,并以衣服上的肩带、Y型带、H型带或战术背心上的扣环固定住,使用时直接由下方向前弧型拉举到定位后射击,若不用时则任其自然垂下,不过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使用肩挂背带,此型背带原本是为了飞行员所设计的,为的是能不妨碍驾控飞机又能在不幸被击落时拥有较优势自卫火力,此型背带可携挂1把KA4或PDW(含枪上的15发短弹匣)及2个30发备用弹匣。使用时也很方便,只要将固定枪支扣环松开,即可以直接拿起枪支进行射击,若是使用PDW时,可以截一短绳绑于肩带上的固定扣环与三角型的空折叠枪托上,便可在枪支前伸的过程中顺势将折叠枪托打开,完成备射动作;而不论是KA4或是PDW,两者都是为双手持枪射击所设计的,不论背带的设计为何,都可以双手的力量进行稳定,以便射击精度的提高。: q( E; X) ~8 ?. a
而紧凑型的冲锋枪则泛指所有弹匣在握把内的手枪型冲锋枪,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以色列UZI乌齐与美国的英格拉姆M10/11了,至于BERETTA公司的M93R,本人也“胆大”将其定义为紧凑型冲锋枪型而非手枪;除了少数的例外,紧凑型冲锋枪通常都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及开膛待击,主要为保险/单发/全自动的设计,而舍去了3连发的设计。众所周知,此类枪的连发射击精准度不易控制,因此一般而言,使用此类枪通常是进行火 力压制或是要求完全歼灭敌人时才会使用,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都是以双手握持射击,力求精准与机动,但也有少数例外。作为大型、高弹容量的手枪使用,则是另一种选择。3 J, r% N* ?* z* r
先进型冲锋枪的定义有点模糊。可以举出的例子有CALICO公司的滚筒式供弹的冲锋枪与FN公司的P90个人防御武器。由于此两型的结构实在过于前卫,一时间实在无法找出适合搭配的枪背带与战术运作方式,但依美国某些SWAT小组进行实地测试的结果发现,卡列科冲锋枪可当成是一把高装弹量的大型自动手枪来使用。而P90则至今仍未闻有太多特战单位进行测试,不过由于特种战术的发展并非一日可及,过分新潮的武器总是要过一阵子后才会发展出与其配合的战术,不过由于P90的弹药规格特殊,其后续发展仍深具潜力。
3
发表于 2003-12-17 04:3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最好注明转自何处,作者是谁,以示尊重。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7 04: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宝宝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