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人海战术:共军科学制胜之道

[复制链接]
查看: 663|回复: 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 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豹 于 2009-9-2 17:48 编辑 % I( a1 V! ]8 k! Y
( r0 o% n% D6 m4 T  M
     人海战术是台湾和西方诋毁共军的常用说道。大抵就是共军让一帮农民挺起胸、排着队去踏开一条血路。他们也没有算算,陕北的三万红军,怎么可能靠拼消耗把八百万国军打到台湾去。 6 `% F( f6 L, z$ X# h$ a

$ {- [: Z: b& _4 B) u, S     共军的战术没有一个合适的统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四快一慢,十六字诀,三三制,这些都太具体。权且借用人海战术的名称作为共军战术的统称吧。 & ?' _7 J: Q( a4 u" O3 v. {

' ?+ H( P0 M" C* Z  I0 a6 @" i1 }     一战前夕,多才多艺的英国人兰切斯特开创了半经验的作战模拟方法,建立了经典的兰切斯特方程。兰切斯特用平方律定量地解释了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各个击破的成功诀窍(人称Nelson Touch),恩格尔在54年用线性律精确地复现了硫磺岛中美军伤亡情况。经典兰切斯特方程对士气、地形、机动、增援和撤退等没有考虑,但对战斗的一般规律仍有指导意义。 - F! ^4 ?* ?- e  F* }: m

4 M) K% ]0 T, U- X. a, q     兰切斯特把战斗简化为两种基本情况:远距离交火和近距离集中火力杀伤。远距离交火时,一方损失率既和对方兵力成正比,也和己方兵力成正比,以微分方程表示即为 * N; |5 U7 u+ H! A, M% w

# S/ Q2 |1 o2 m  Z0 e; Ody/dt=-a*x*y
7 n; V! G4 T. r* O3 B1 u. I; v& k: S5 E+ W; k
dx/dt=-b*x*y
7 b/ k' A. Z: E. F( N4 O7 T4 T5 H+ L! c
     其中x和y分别为红军和蓝军的战斗单位数量,a和b分别为红军和蓝军的平均单位战斗力,因此双方实力相等的条件为 ! b, L: [; V' _( }" e

4 o' T+ @2 o; J; |; |. ea*x=b*y
5 E* i: X. E' H6 L8 i. r" t; e$ R! J( W) w+ q
- x# q% [* X- e
     即任一方的实力和本身战斗单位的数量成线性关系,也称兰切斯特线性律。这就是说,如果蓝军平均单位战斗力(包括武器、训练等因素)是红军四倍的话,1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的战斗力相同,1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交战的结果是同归于尽。集中优势兵力只是拼消耗,并不占便宜。但近距离集中火力杀伤时,一方损失率仅和对方战斗单位数量成正比,而和己方战斗单位数量无关,即
$ v6 [5 {- h: J" O1 X# [. \
1 c9 d6 v3 H* ?, a' zdy/dt=-a*x
0 X6 z2 H/ ]& O$ `9 Q! M2 z
2 X$ a& Z" {/ K; P% g+ edx/dt=-b*y 4 s! R! O* z& b% F1 ?" \% L+ w8 M7 N
2 z7 v# @1 K( l0 L1 Y# e
     双方实力相等的条件变为 , h' h0 y/ q9 V: o

: n$ r/ {$ Y- c' {/ `; Ea*x^2=b*y^2
, Q" J, M, K6 e0 k4 S0 B' Y* W" `8 b
     即任一方实力和本身战斗单位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称兰切斯特平方律。仍假定蓝军平均单位战斗力是红军的四倍,1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近战后,当蓝军100人全军覆没时,红军仍有sqrt(400^2-4*100^2)=346人留下(这里sqrt为平方根,^2为平方),即损失54人。这就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数学依据,而且优势兵力一方的实际损失比劣势兵力的一方还小。
" F& H9 c8 @3 L5 K4 @  j( u: ~  A- w) P; `5 V( y% D

1 i, s) Z1 q2 p7 k9 \/ x4 ^6 c     考虑另一个情况:200名蓝军和400名红军交战,双方实力相等(sqrt(400^2-4*200^2)=0)。如果红军通过战术动作或计策使蓝军分成各为100人但互不支援的两半,则红军可以54人的代价先歼灭蓝军的第一个100人,再用剩余的力量以64人的代价歼灭蓝军的第二个100人,红军总代价为118人,总战果为200人。这就是“各个击破”原则的数学解释,也是兵败如山倒的数学解释,因为兵败的典型特征是各自为战,首尾不顾,在客观上强化了被各个击破的机会。
. _. |. g% `4 P
; c( d) n' @. ^, e* ]     仍然考虑蓝军100人,红军400人,双方战斗力差距为4:1的情况,但双方距离很远。如果红军付出一半的代价推进到近距离,按4:1的线性律,这时红军还剩200人,蓝军50人,但接下来红军就可以发挥近战优势,以27人的代价消灭蓝军的第二个50人。这就是勇猛突破、近战歼敌以克服敌人远射火力优势的数学解释。
* I) g( W) D9 G  X2 e+ n5 r: H& ]/ E2 u+ g# U
     国军将领进过正规军校的多,兵学肯定不是不知道,说不定有些还真学过兰切斯特线性律、平方律什么的。但规律是死的,“食律不化”只能是现代赵括,关键在运用。共军将领除了几个黄埔的速成生以外,没有多少进过军校的,甚至认字的都不多,跟他们大谈什么兰切斯特平方律肯定只能招来一顿暴揍。但他们从血与火的经历中,不仅总结出同样的规律,更可贵的是,他们总结出如何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这些规律。 7 T4 w2 o( l8 w1 F/ y. w
' f" N9 b9 }, [/ Y; m
台湾和西方对人海战术的机械解释只考虑了呆板的线性律的情况,拒不考虑平方律和战术的作用。事实上,简单的集中兵力和死打硬冲从来就不足以获得战场的胜利,关键要使优势兵力能够进入到集中火力的距离。否则这不是集中兵力,而是集中靶子,供敌方的远射火力**。共军为了这进入集中火力的距离,动足了脑筋,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战术。君不见,共军喜欢利用夜暗潜伏到敌前,在拂晓发起冲锋,为什么呢?共军不是生来喜欢做夜猫子,没事谁不喜欢睡醒了再折腾呢?共军就是看中了夜间容易在自己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接近敌人。那为什么共军不夜间进入阵地后直接就冲锋呢?这里面一是要节约体力,远距离运动到敌前阵地,要休息一下再冲锋。夜暗也正好掩护了共军,提供了敌前休息的可能。何况夜暗里,谁都看不见,瞎冲瞎打,不容易控制战斗。这二,就是拂晓时分半明不暗的,近的看得见,视界对冲锋中的步兵够用了,但远的看不清,对防御一方发挥机枪火力和炮火支援不利。这对我就是明着冲,而对守军,就是瞎着打。这一进一出,共军的装备劣势就得到了补偿,加上敌前勇猛冲锋和近距离枪声、爆炸声的心理作用,国军就只有目瞪口呆了。隐蔽接敌的另一个绝招是在敌前挖壕沟甚至地洞,守军只有干看着共军接近,打不着。等共军接近了,平方律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守军只有等着玩完。 0 w4 }7 D' x: I3 W6 V0 z1 a& @
- U, x0 h( G- J$ n: ?1 p8 M; W- R5 a
     写到这里,想起来Alamo。那几千老墨傻兵,怎么就不会利用夜暗摸上去,而非要在大白天冲呢?那么个小破寨子,踏也踏平了。想不通。 " n9 f+ ?% B# h( e- u

* I/ u4 A* ?, }5 h  r     想起来,共军的“冲上去,消灭他”和国军(及美军)的“消灭他,再冲上去”是有原则性差别的,前者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平方律的作用,而后者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线性律的作用。从哲学高度来讲,这或许就是东方的“唯战术论”和西方的“唯武器论”的差别。 ; f- Z6 A' S5 O

9 S% M1 r" t: C) Z% W2 m     
7 X* D3 B  h2 d' U

% g4 f6 K) w" i% \. s1 O$ o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迥异 虽然出现自设范畴的伪科学问题 但西方人一旦确立了一套理论 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照物 关键是正确的态度 可用 而不可迷信
! B: D5 c4 K4 ?) b% z: S0 r0 J+ p) i6 ^% C( F3 j: U
这种公式 其实就是把战争中最普遍的一种规律 单独的提取了出来 之所以 日本人和美国人之所以能精确反映这一公式的效应 就是因为 双方都一贯的线性思考 & \+ L# I% e- s: F  w: J! L; V

' H( n/ N! K5 G7 y     而中国人没有这种思维条框 完全靠经验摸索 最经典的是朝鲜战争 所广泛展开的 近战 夜战 坑道战
. n- J& n7 p" U( S7 j
! I: W* T1 m2 D* S( v, T4 k     这完全是将公式一开两半 以任何可能的方式缩短敌人发扬火力的距离 在很多战斗中 开始冲击的命令下达后 直接就是近战 …… 经典的公式都要求平衡 而以弱胜强就必然不可能去堂堂之战 所以 从西方的角度 不容易理解中国人经常性的突破公式
( O& O1 F/ H1 g+ f2 ?; v7 Z$ C) W/ c' c5 x' t! }
     这就像中国功夫 拳理的意义要大于单纯的技术 而美国的格斗都讲究所谓科学 用什么招式拆对方什么招式 然后以什么样的姿态击打对方什么样的部位 …… 中国教练向美国教官提问:如果我们拳变掌你怎么办?美国教官哑然
1 m# L# g- f' k* Z- I8 t% }. Q+ z' V5 {- W# l# E" O
     所以 大山倍达当年自认天下无敌 结果到了香港 却被默默无闻的陈姓老人以太极拳击败 …… 后来 大山半理解 半总结的得出结论 自己过去专注刚猛 以直线攻击 以平面横扫 但陈姓老人的太极是一个封闭的圆 2 t) R, L) H1 c
8 _: r$ X: V& [" D1 U
     这实际上纯属是大山倍达的个人理解 从线 面 到圆 虽然对于他个人来说已经是是境界的提升 但仍然是坚持自设伪科学的榆木脑袋 而这 就是差距 2 G; @3 |* R. M" x

$ ^8 R) h7 d8 n" [- d; ^/ S( \9 I     这还只是太极 西方人虽然学截拳道 但除了教条的理解攻防一体 寸劲 卡位等等技巧 其永远也达不到咏春的境界 李小龙是学咏春而经实战 总结出更简练 更大众的截拳道 而想抛弃东方的拳理体系 单纯练习这种普及型的技巧 那么 这无非是变换了花样的英国拳击 完全没有价值
8 U2 o; J& Q1 L- C
7 h7 r' |) Z! j' c$ k3 s: a/ V     同样的 如果迷信于条令 具体技战术和战例研究 那么 美国人是永远也不知道中国人在如何打仗的
9 ~" O$ P$ d$ P1 ^
5 h# E! \# D  Y1 j) ^  U6 V3 `6 \, k  B5 W$ t
! C8 }7 ^! O' }, ?( {7 ^; D
     兰开斯特方程有局限性。
; a2 W- D$ C  ^8 D# g$ |5 Y
& R/ V* A4 H1 s% ?7 C% }- l% j     局限性在三个方面,一是火力射程,当兵力过多,部分部队火力射程不足时,增加兵力对于减少伤亡没有作用
+ k" [! q  M3 u+ U  z9 @' Y. b
; Y) {* |9 r6 s  I+ D9 }     二是疏散程度,当兵力过多导致过密时,增加兵力只会增加伤亡。
1 e1 `3 b0 u* ~7 ~( [
& g/ T4 g. e2 t3 N/ ?9 L     三是保障自由机动的最小密集度。当兵力过多,每一个单位之间都互相妨碍,互相遮挡,互相阻挡。不但会增大伤亡,而且会导致失败
0 W( R$ N' E# |9 P9 {* v9 p* C. P
2 b4 G" b4 J) [% e
4 a% @( z" S  c6 {  d4 H- J' i7 U3 C8 `- A1 {
     所以兰开斯特方程有一定范围6 C2 d- c/ y! x" O( O% Q
* ^, H# U6 n) E% w" B! e" S" ?# O
+ [0 x- h* ^+ c: F
+ A! Z; X( W5 J: V( L) g
自铁血1 P$ t5 M6 ~/ N4 _
& Q1 ^2 j- u  z  N  a
9 L% `) t5 |0 ?$ k& w! P
6 d. O8 p9 @  h1 d# w
" n' l& f9 M& h- B3 z- M

; W. @1 ]  v2 B3 D纯技术,真这么神。6 U* B' b% }2 y' g" D* I0 r

( j) J9 g- F! o# R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18:59 | 只看该作者
······
0 W( z" ^$ j+ K8 w" r+ h没人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 21:02 | 只看该作者
太深了,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1:13 | 只看该作者
太深了,看不懂4 e. E3 \/ l5 F$ g+ m; p
过客我是谁 发表于 2009-9-2 21:02
/ [0 H9 g6 r2 a. {! e' p4 f% r

/ }- ?- A8 n$ Z) [6 {- S! q# D: e3 x; D7 Y
所以我才说:纯技术···
- x/ `% Y4 z9 Y3 {: e
: A. n" d1 h$ a( O. m2 L4 R原作者估计也是神(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 21:17 | 只看该作者
这人来西凸的话元总赏一枚闲得蛋疼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 23:00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谈到如何用在兵棋推演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3 09:50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觉得。这个东西在冲锋的步兵里面有啊。。。还是我看错了。要不就是我喝醉了。。。他们说。打败法国的德国人使用的是戴高乐的一本书。。。呵呵。我崩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3 10:07 | 只看该作者
李小龙学咏春本来就是半吊子,后面半截叶问没教他4 }" y2 p! @8 t
9 X1 x- d- S% X) q: g) y" D+ x
这就像中国功夫 拳理的意义要大于单纯的技术 而美国的格斗都讲究所谓科学 用什么招式拆对方什么招式 然后以什么样的姿态击打对方什么样的部位 …… 中国教练向美国教官提问:如果我们拳变掌你怎么办?美国教官哑然 # ]( o4 V: }( ^$ A  O
这不扯蛋么,一个是军队速成的格斗术,一个是传统武术,从练习方式开始就有根本的区别
6 J8 X6 O, Q  p+ J2 i, i
" x/ \9 Y% d& h+ V说打仗,孙子,孙武二本你也看不懂,找戚继光写的慢慢琢磨去- x* \" B! I( H& K

# b( @; _: t0 r7 W$ R以上不针对楼主,针对是的满嘴跑火车的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3 11:06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开头就有问题,国共内战,共军一路收编了N多国军和当地不明真相的百姓,怎么能说是3W打800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3 1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拉11 于 2009-9-3 11:26 编辑
  c; e3 m) g1 C8 Y
此文开头就有问题,国共内战,共军一路收编了N多国军和当地不明真相的百姓,怎么能说是3W打800W?/ e. P- H( c: Z9 E* F4 ?
US.GI 发表于 2009-9-3 11:06
+ y: d1 c. P; @4 p
% h# R! V8 M( X
内战开始前共军100W左右吧, 兵员是国军的几分之一~~~3W是长征完刚到延安的数量./ M& \% P* a- Q6 Z8 B% t
: c& i/ N* a% |
内战中解放军一大兵源正是被击溃的国民党军,看过份报告, 49年的时候1野不少部队大部分连排长都是"解放战士"~~~而内战初期可没多少国军起义, 得硬碰硬的击溃了你才能收编俘虏, 至于啥当地不明真相群众, 你想说啥? 难道明了你所谓的真相就会支持KMT了么?
, Z! j- {6 [: E8 h9 ~* j
. j8 o$ q3 J. G' b0 }. |" ~$ B! |不过这文也确实错漏N多, 当年解放军中低级军官确实N多文盲, 但将领中可大把人是KMT军将领的同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9-3 1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拉11 于 2009-9-3 12:23 编辑 6 Z* E9 j3 l* l5 B+ }
* y; W: t1 v7 E. g4 ~5 [$ p
仔细看了下文章, 饿, 其实这文章用的理论应该是一战时候英国海格元帅的那个“继续让英国士兵在德国机枪面前流血是有意义的” 理论的升级版。只不过作者没明白一样事情, WW1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传统的拿破仑式密集编队步兵战术(人海战术)在近现代战场火力条件下密度过大, 徒增伤亡而毫无收益, 因此必须改用优势兵力松散编队多梯次投入的现代步兵突击战术。- R5 l1 I* Y8 @6 M, P
% }; n% _: G$ I: H  I8 G
而西方诋毁共 产 国家的宣传重点不是说你集中优势兵力, 而是说你采用拿破仑式密集步兵编队突破, 进而说你藐视生命云云~~~~其理论的矛盾点在于, 依其所述,在一战中就已经被几百万士兵的鲜血证明是毫无用处的拿破仑式人海战术居然在二战, 韩战中还能突破西方国家军队的防御,那是否西方防御者已经倒退回19世纪的水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20:42 | 只看该作者
承认我闲得蛋疼···
7 I6 F% r5 j2 m6 L: u: s. @
# Q8 O' h( U7 [! \; B" ?0 L& e0 ]7 V* h
$ [4 t& F3 j1 G' G- H
9 j/ P3 u7 _& j" ?
讨论,学习,反思嘛。8 A: `: ?' e8 F4 B* F# \; O% Q. c

+ Y! l! W  m- X/ `7 K这文章后面确实愤愤。/ w' @# @* `+ u4 O* m4 J

# Y7 v1 s9 ~( P5 |& }8 o回六楼
4 p5 d  w' e2 i8 o$ y$ z4 a    原文:“经典兰切斯特方程对士气、地形、机动、增援和撤退等没有考虑,但对战斗的一般规律仍有指导意义。”         “ 对······没有考虑”。这样的兵棋推演大家都不敢要吧?
* a) {) d1 s' r& n  G1 y
3 q2 J! j2 h; C, @回十一楼
4 R4 I: U9 j8 B0 F7 `, x2 p1 _    原文:“事实上,简单的集中兵力和死打硬冲从来就不足以获得战场的胜利,关键要使优势兵力能够进入到集中火力的距离。否则这不是集中兵力,而是集中靶子,供敌方的远射火力屠 杀。”已作出解释。
$ p9 Q; n3 ~, ~" W3 d" T' n1 o8 `; y# y% o4 z. _+ w
作者的意思可能是想证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一思想不过时且有科学根据。及“迷信于条令具体技战术和战例研究 那么 美国人是永远也不知道中国人在如何打仗的 ”这两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9-3 22:54 | 只看该作者
承认我闲得蛋疼···* N: d7 @5 u+ D8 Y
  f; n8 q* n6 Z' B* T

+ w. B; R) a+ h" w/ n
& N' Y. x5 p, m4 R; t0 d) j  r& A
讨论,学习,反思嘛。
: |  V: N; z/ p- l& `/ ~" ]2 i$ O; M; [/ M4 {: ~; b! ^
这文章后面确实愤愤。
- ?, S  ], @# J% `/ n
9 j( I8 T( i, U# T回六楼3 M" r+ L8 e. X9 ?, ]
    原文:“经典兰切斯特方程对士气、地形、机动、增援和撤退等没有考虑,但对战斗的一般规律仍有指导意义。”         “ ...
: k; g0 @9 t, p+ }/ ?云豹 发表于 2009-9-3 20:42

3 L9 [- Y* A& p( O# J; H* I& Z4 F) H
其实集中优势兵力从古至今一直是兵家基本常识, 论证这有效等于论证1+1=2正确......
! T$ {7 D- P6 I$ H" U1 ?- g7 e$ Z4 d5 ?4 @
其实现在美国的打法, 某种程度上依然也是集中优势兵力, 因为集中优势兵力的本质是集中优势火力/攻击力, 现在的美军手上只不过这种优势被部分的转化为作战效率和火力优势,而和兵员数目的关系不大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9-3 22:56 | 只看该作者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恐怕全世界都明白这个道理,老美自己也明白0 g# E: J( w" Z
" @8 _( C' v7 ^- `0 A0 O, d
看看海湾战争老美的打法,难道不也是这样的做法吗?只不过老美的所谓“优势兵力”是部队的整体战力,而不是部队的人数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9-3 23:01 | 只看该作者
美军条例也写打进攻要集中3倍兵力,只有傻帽才拿劣势兵力去和人硬碰硬。德军厉害,不还是被盟国优势兵力堆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9-3 23:05 | 只看该作者
德国佬集中使用坦克进行冲击其实也是集中优势兵力的表现啊,一个坦克团的人数虽然比不上一个步兵团的人数,但整体战力却相反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9-3 23:12 | 只看该作者
看的我好辛苦3 J) W6 z5 n$ E5 e& }
但是没看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9-4 00:38 | 只看该作者
经过抗战国军500万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红军趁着抗战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y4 k) Z* V5 m' k0 Z6 N
解放战争初期红军100多万,国军也是不到200万,实力对比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9-4 01:18 | 只看该作者
壮丁啊壮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9-4 0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拉11 于 2009-9-4 02:18 编辑
/ r/ P# r  Q3 t) X4 Y, m
经过抗战国军500万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红军趁着抗战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1 R( ]! |% ]1 t( q0 E# e解放战争初期红军100多万,国军也是不到200万,实力对比差不多了。/ U" ~& S0 B( [3 S1 U3 f; B
mayoasis 发表于 2009-9-4 00:38
: _- T8 t4 ?' E! ?
$ [  C0 k6 g! u- B
46年夏季国军共430万(对应共军 所有武装力量总数的100多W),其中陆军步骑正规军207万(共 军相对应的数字,记得只有60万),到撤退台湾等地剩下50多万,合计战争中原有及新增兵力约870万......外加远超过TG的武器装备,实力差距很明显的, 解放战争初期TG打的也是相当吃力的....国军在抗战正面战场消耗是很大, 但又不是不补充兵员, 不管是TG还是国军都是边打边补的, TG说国军不抗战自然不对, 但以此反过来说TG不打鬼子 "休生养息" 未免也从1个极端走向另1个极端了, 我自己祖辈就有参加新四军跟鬼子拼刺刀拼死的, 这样说对殉国者太不公平了. 当然, 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属于国军序列~~~~
: m9 R. d, G( O5 u, V$ ?  h) z
( I8 d$ @/ J( k: P2 |3 V8 L1个数据佐证, 建国时解放军兵员总数为500万, 其中起码有200万人来自国军, 加几十上百万内战的战死者, 逃台的50万国军, 还有内战中几十上百万被俘后直接遣散回家的国军.....
4 z& ^7 ~0 v6 x9 ^0 [/ J5 Z" E1 V: [( J" P5 _( U/ O5 e* t6 b2 \
至于为什么正规军跟总数相差会那么大, 其实因为当时国共和谈, 大家都只把最精锐完整的部队列出来当"正规军", 207W是执行整编后的部队, 其中1半是中央军嫡系, 1半是中央化的非嫡系, 而许多军阀的部队, 比如实力很强的晋系就拒绝执行整编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9-4 15:22 | 只看该作者
经过抗战国军500万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红军趁着抗战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 k: Q/ k4 I. ^' g. T/ g解放战争初期红军100多万,国军也是不到200万,实力对比差不多了。
0 p0 r& z% Q9 `& mmayoasis 发表于 2009-9-4 00:38

2 ]- W+ Q2 l: {  p3 L2 a' x# s% `) I' x' a8 ?1 ]' r2 M. R! q
这种说法完全不能成立,二战是国军消耗得厉害还是苏军消耗得厉害?按这个道理苏联早就被英美推平了。高强度战争一方面消耗兵力,一方面也在培养高素质军人。国军五大主力哪个是吃干饭的,整编74师有上千人冷静地从解放军眼皮**下撤走,孟良崮失败的原因不过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罢了。解放军投入战役的兵力兵器往往少于对手,但总是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也是一种指挥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9-5 19:37 | 只看该作者
决定内战成败的完全是人心所向。
  k( o/ y8 w# ?8 j' q8 k1 b5 {9 P对士兵来说,替共军打,不管自己生死,赢了家里都分田分地。替国军打只有兵饷(很有可能被克扣过了的)。# w+ e% F* M2 f' o' ?7 m8 Q& C
对军官来说,共军的将领在当时是非主流,打赢了才有前途。对国军来说,派系林立,嫡系的想让非嫡系的先死,非嫡系的很易叛变。) y: Y% H7 c+ M7 ~6 e1 i
  w% I+ |$ |+ \, c$ i  x3 D; z( t( Q
还有不要忽视了苏联对东北的作用,拿下东北的生产基地,后来的炮轰比日本人的还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9-6 0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拉11 于 2009-9-6 01:55 编辑
' g( X% B5 g; u% A7 {
决定内战成败的完全是人心所向。
$ Q( _: L! k* N2 C( f对士兵来说,替共军打,不管自己生死,赢了家里都分田分地。替国军打只有兵饷(很有可能被克扣过了的)。7 F" q9 i  v9 O( `1 ~# Y
对军官来说,共军的将领在当时是非主流,打赢了才有前途。对国军来说,派 ...
3 ]& F; w' O' v" j) P2 X$ mwayne1977 发表于 2009-9-5 19:37
' R8 L" n' D# c" {
+ @2 F3 I) ~# J1 j1 f4 R9 q6 Q4 Y" q7 X
其实就是一方齐心携力, 一方内部派系林立, 从27年开始就你斗我我斗你, 从军阀混战到临阵摩擦一样不缺,积怨已久, 大小军阀之间相互算计相互出卖, 没有有效的统一指挥, 抗战中都能成建制的大规模投敌, 内战中更容易被TG分化, 最后三大战役把嫡系基本敲光,花生米就只有下野逃台的份了,天下大局也就定了.
5 H; ?4 r7 @0 f* @
; m0 S2 C& {* H6 y) S1 J5 h所以说不要以为如果日本侵华帮了TG多少, 要知道TG能撑到1937年, 本来就是拜国民党内部矛盾所赐, 在江西的时候靠近老蒋的心腹地区, 所以被中央军重兵围剿, 到了延安后成了红军直接成了消耗西北军和东北军的武器, 77事变之前红军就已经和对峙的东北军西北军基本停火....就算日本不入侵, 老蒋也得对那些非嫡系的军阀动手, 偏安一隅但相对而言上下齐心的TG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夺天下的, 只不过再重演一次楚汉争霸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9-6 09:35 | 只看该作者
之所以一再强调精诚团结
5 S* [' p, l' }4 p( W  k7 y6 E/ E$ M) z5 V2 F, C  o/ g
是因为压根一点都不团结: e/ O2 r8 X  }! k3 z

- K7 T% H7 t) H* c" b% M: N7 p4 }甚至坐视同僚被T G 吃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9-6 09:42 | 只看该作者
解放战争初期TG人数装备都没优势,怎么玩人海?最多就是局部人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9-6 10:50 | 只看该作者
解放战争初期TG人数装备都没优势,怎么玩人海?最多就是局部人海
, x6 k# X" Q. l: l, r8 Zcamo 发表于 2009-9-6 09:42
) @) x8 @" v  k' [; _  G2 ~

- L8 P( V: ?" R! ~; Y4 H# u, q: c
0 L! R5 [& |4 t, K4 d2 C; g/ f国共双方都没啥军官蠢到玩人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