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9%的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历史(无责任转帖)

[复制链接]
查看: 1101|回复: 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1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9%的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历史(转)
8 r9 p7 Y$ y5 R  |" V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3 [: c% s6 n/ o
" u& o$ N& \, P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 h( s3 S+ c+ B/ B1 B7 a! b     
. B$ X/ D. N! K" `% M1 w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9 v5 X. f5 k2 T. j* A
8 y1 t4 b6 V+ }( A5 @% o# s% |' C( m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 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 是没问题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1 W( R! e( [3 @7 s
. T- J3 z7 S2 k/ U& D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 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 {0 a: A' ^# M* Z" h: v: [$ F" r3 m0 d# U& }5 |* d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新中国在21 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 }# E% [7 \& \2 O8 `0 ?5 w

* M1 g7 W& R  z; e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6 ^) V$ a) T; n
/ R! f0 k  w/ G, o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是攻击契丹,到澶州之盟为止;中后期则注重对西夏和吐蕃的攻击,特别是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收复了唐代失地,大大扩张了领土。北宋徽宗时期联金北伐获得了北方的大片领土,随后北宋亡于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4 z5 B* p3 H9 w8 e

2 ?: w8 w8 p' f; C; M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8 B- S; W) H6 {4 P& Q( X
. y' B  q$ C/ e$ f+ g0 b/ ~$ h3 X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 [9 J/ b0 |; a( P2 N9 r+ Z( w

! w' f& N% ^+ `$ t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完全因为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8 z% p  r9 B% d0 ^5 h( `4 Z- y4 O  C5 @6 u% V9 `: J% O3 E- O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   8 X: ?! H! c: G& u

) k1 p6 f) ~- V& o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8 @8 u7 x8 U% O' k7 [) r8 s  i$ v+ C8 n; C7 V3 X. N- C( o1 t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     
# l& i3 C+ Y) W
+ r8 ]  f& W9 }: D) b% E15、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 (《宋史》《元史》等)     6 r+ {  i. b: ?$ M$ a

) U9 V, T; Y0 I, i+ l! ?7 a# J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数学九章》等)     4 M" _4 \7 R3 J1 h0 k, n& ~

& [6 k. ^) Q8 i6 e5 z* B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在亚欧大陆**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与之相比,遭纳 粹**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4 G5 i6 ?& B. o4 Y# ]7 E. [! K/ L6 Y
& |3 M! D& K' X3 g3 `3 i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 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 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属国(《明实录》等)     
1 h+ P# v/ |: L/ A9 c2 \& z4 o5 S9 i4 o3 m+ V9 Z8 k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     
: E: ]0 n1 Q4 z+ O3 d  k( z* _" O7 a: U' p' \- |) a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 v& Y) y% d. d" k2 A+ D0 [
( L" i- H- L4 J5 r1 V* x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 e: c" I* z: n6 o+ w2 A
7 O  o- l3 E/ ^. a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 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归根到底是明朝拥有强大的内阁及行政系统,皇权受到极大制约,已经无法与从前的王朝相比。满清在这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历史倒退。     4 ^- N7 q( G( s

$ y' s- t! v+ l5 l$ {( [23、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 `; f5 J6 C5 R# w
7 O+ L# H9 k$ e6 Z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 L8 B' ^( }4 U- F" Q' |
; Q1 n1 D  ~/ F
25、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廷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廷。     5 k4 w+ p- W0 A+ n- Z
! H" A  m0 S! ^8 p
26、公元763年,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央政府兵力不足,被叛将仆固怀恩引来30万蛮族军队,将长安、洛阳占领。唐肃宗最后用东都洛阳的全部青年男女和财物作为贿赂,引来回纥军队收复两京,才使汉族免于亡国灭种。(《新唐书》)     
1 M$ ]$ s2 M2 }& y* V/ E8 S: l" G2 v4 D' j. J6 d& h
27、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随后北方牧猎民族乘机进入中原,建立了延续200多年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的蛮族趁中原王朝内乱入侵相比,明末的这次中原内乱使牧猎民族成功灭亡了华夏政权,建立了导致历史倒退的**权。     
" t$ [' R3 Z! [  H9 U( Z/ O% `# |+ x  c9 Q$ F9 T
28、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 年。 (《朝鲜李朝实录》等)     
- O* }1 K9 a6 N. n) D* l! s
# x$ L# |7 Q' y3 r+ f3 |: {( ?29、清廷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 部, 79070 卷,禁毁6766 部,93556 卷。     6 d6 |8 s$ K3 t9 e" ^, ?

% T7 h* h4 K: x' n0 |/ ]! ?30、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 票的优势。     
& v( j8 Y: X7 w! e1 }
8 A$ j7 ^5 A9 B6 \. p+ C+ o31、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4 d4 H6 {# U: r/ D3 v1 q$ l% M; u" O2 P# L' E
32、清廷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 i' O9 x! S+ X  }; O1 t5 b" h7 K/ [4 Y) z2 x6 V
3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 万对阵2 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 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 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 _$ V8 R2 D8 B; d8 X$ s  Y* r  B. M, D7 W5 I# ~! I
34、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 M# v: W4 Y/ \1 ?+ i
. E8 F, U9 D8 r; S) Y6 ]$ {35、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这个典故。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由于满清毁书,今天中国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的教授经常前往日本、韩国查阅中国古籍,如此才能写出有见地的古代文学、历史论文。(《心史》等)。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1-31 23:00 | 只看该作者
和我心目中的宋朝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31 2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semary 于 2010-1-31 23:28 编辑 7 r0 x% b. B/ R* p
9 _) r+ ^6 M+ X8 E, v* W; ~4 E. Z
我火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31 23:0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不错,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31 23: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楼上火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31 23:13 | 只看该作者
崖山之后无中国。不光是政治经济上的变化,而是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已经濒死了。
3 @; w' ]- f1 ~蒙元毁掉了汉人的经济、科技。宋朝之后的中国科技、经济一落千丈,倒退几百年。只在明朝全盛时期稍有回光返照。
7 u( p% e! X* ?满清在精神、文化上消灭了汉族。愚民弱民、奴化教育,中国人大部分的奴性、劣根性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31 23:17 | 只看该作者
绿洲 不要把汉等同中国哦  汉是汉 中国是中国 不一样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31 2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LUEBLOOD2 于 2010-2-1 17:07 编辑
8 I' A* D9 U' `6 V2 V, Y1 P7 y! S) Z# j+ ]$ M
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还是相当有见地的,但是还是有些地方略有偏颇.而且拘泥于华夏文明的定性这一点实在是有点过于民族主义,曾经的繁荣永远只是曾经的,曾经的耻辱也是曾经的.现在再谈论民族主义弊大于利,不论对汉人还是其他种族都没什么好处./ S3 ?( K/ V- z$ u' S2 e( [
; q& o7 D) `+ {9 V7 s5 f
历史嘛,本来就没多少真实可言,研究历史只是为了记忆,不要把太多个人感情,民族感情牵扯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00:05 | 只看该作者
4是真的,6的话西汉好像还要好点(无责任)。如果马铃薯早三十年传入中国,就没有明末的农民起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00:12 | 只看该作者
历史都是人写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1 00:14 | 只看该作者
崖山之后无中国。不光是政治经济上的变化,而是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已经濒死了。蒙元毁掉了汉人的经济、科技。宋朝之后的中国科技、经济一落千丈,倒退几百年。只在明朝全盛时期稍有回光返照。满清在精神、文化上 ...mayoasis 发表于 2010-1-31 23:13
顶一个!中国自古以来都不重视自然科学,极端偏向社会科学,结果导致清后期的被动挨打。另外,中国不像古罗马,中国是到明才有以步兵方阵对抗游牧民族骑兵的战法,所以之前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十分郁闷。自从明某皇帝被俘后,神机营没落,原来发达的火器技术开始落后西方,万历在朝鲜打用的是进口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1 00:39 | 只看该作者
反正蛮族统治时期,基本就是各方面都倒退的。。。。唉
2 T9 [# b4 J1 H& D6 x不过既然已经如此了,没什么好说的了,“当年勇”提提就罢了,没什么价值了,又不能穿越回去,有什么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1 00:39 | 只看该作者
第5条,难道士兵上场打仗,要背得越多越重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1 00:49 | 只看该作者
第5条,难道士兵上场打仗,要背得越多越重越好?5 e( _- R( v/ v5 |5 L
nedbruce 发表于 2010-2-1 00:39
6 d3 u9 a2 g) e
4 t: @/ t; c& y% W- e
你应该结合历史背景去思考。+ Q4 D  S' e4 P
( W9 r4 P; e! ]7 e2 y
而这一条想要突出的重点,应该是在体质上,而不是在重量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1 01:02 | 只看该作者
第5条,难道士兵上场打仗,要背得越多越重越好?- _* G  H9 P, |' q7 F
nedbruce 发表于 2010-2-1 00:39
  R1 @* R: W' H9 c4 G
( ]/ o& y, q& S
晓得以前的人的轻功是咋样练成的?就是先让人习惯了极端负重的状态,然后再对其一次减轻负荷,那就成就了轻功高手鸟..
( `7 r7 f$ H1 a, ^" |& o' D
) N$ S' ^. R, {1 a) q7 y$ dBTW:我这几年一直穿的靴子,某天穿了下球鞋也突然感觉到整个人都轻了,上五楼不费力了,这人啊,也年轻了!(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1 03:16 | 只看该作者
按这么说的话………………和着中国高科技的东西和文化遗产都毁在清朝人的种族主义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1 08:39 | 只看该作者
你应该结合历史背景去思考。' Y$ q5 C8 ^; Z% g0 T4 O
4 g$ I) R: S6 ~5 }$ T$ c
而这一条想要突出的重点,应该是在体质上,而不是在重量上。7 l' r7 Y0 y. L/ g* g3 V/ X
Ric7 发表于 2010-2-1 00:49
我的意思是,他这么比较是没啥意义的.因为现代的作战理念不一样,并不代表现在的人背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1 08:43 | 只看该作者
晓得以前的人的轻功是咋样练成的?就是先让人习惯了极端负重的状态,然后再对其一次减轻负荷,那就成就了轻功高手鸟..8 y2 x  E) v; D. N" d7 F

2 K% P1 z) m! f4 S6 V- d0 ~* W3 ZBTW:我这几年一直穿的靴子,某天穿了下球鞋也突然感觉到整个人都轻了,上五楼不费力了, ...
& i: h4 x: p. P# f# Z, i冰雨零华 发表于 2010-2-1 01:02
以前某日,某胖子开玩笑说要我背他一段(我跟他的体重至少差了50公斤),于是当背了他大约一小段他终于下来之后,我也有种孙悟空从五指山下放出来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2-1 09:04 | 只看该作者
卫国, 乃法圣商鞅之故国, 也是吕不韦之故国. 政极其敬重商鞅, 不韦乃其假父, 故卫国得存, 也算是一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2-1 10:1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都是弄臣写的,永远不可能由“人民”来写。3 I+ x6 k$ j: Q2 g- C
现在的官员依然都喜欢属下拍其MP,哪怕都知道明明是假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2-1 10:3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都是弄臣写的,永远不可能由“人民”来写。0 ]3 h* y/ L( O+ J+ I/ C1 O
现在的官员依然都喜欢属下拍其MP,哪怕都知道明明是假话。
! Q7 ~) E0 E$ B: ~" `秋之蝉 发表于 2010-2-1 10:18

! _. ^1 V4 c& Z" @: L中国大部分史书都是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朝的人写修的
2 d  z; D) w. W4 w. ]0 v, P+ ]拍死人马匹有什么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2-1 10:4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还是相当有见地的,但是还是有些地方略有偏颇.而且拘泥于华夏文明的定性这一点实在是有点过于民族主义,曾经的繁荣永远只是曾经的,曾经的耻辱也是曾经的.现在再谈论民族主义弊大于利,不论对汉人还是 ...9 b0 v* `4 }9 R: R6 a5 U
BLUEBLOOD2 发表于 2010-1-31 23:42

2 i- t/ k1 ]5 S* i# \( T4 L研究历史只是为了记忆?——老兄此言差矣!历史如果不用来研究和借鉴,就只会重演历史上的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2-1 10:48 | 只看该作者
自大汉开始,华夏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有如天上的繁星一般举不胜举;而游牧民族统治下的中原历史却都是历史的倒退、满篇都是沾满血腥的**与**。好不容易结束满清统治、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上下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却仍有些遗老遗少在上蹿下跳说着满清的好话、鄙视着当代的汉人ZF,念念不忘满人治国的过去……(此段文字绝没有歧视或攻击坛友的意思,只是现状如此发发感叹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2-1 11:21 | 只看该作者
央视没事还净拍些康X大帝一类的电视剧呢,不知道怎么想的。
: y* X; `/ Z+ ]7 D- ^7 T' S- b
  m  q. l- k$ i4 A' S那家伙再活五百年我们就完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2-1 11: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有不和谐倾向,我玩笑一个。。。' H8 Y6 x, f! S" J: k

9 t2 z% E8 S3 a2 P+ o2 V# Q当下之中国,我认为用一句话来解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2-1 12:03 | 只看该作者
不和谐的火星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2-1 12:05 | 只看该作者
单位最近也看到很多奴性的体现,真是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2-1 12:2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有不和谐倾向,我玩笑一个。。。$ y6 U- T& ?& C" p. m

3 W) t7 N$ F' @7 a6 ^; z当下之中国,我认为用一句话来解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2 V" O# Q' r6 g5 r% o4 P% SSeven 发表于 2010-2-1 11:29
9 s0 d) Q+ I7 O2 L
生产力并不落后,落后的是人心,是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2-1 12:4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多都不知道,顶一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2-1 12:58 | 只看该作者
生产力并不落后,落后的是人心,是素质。2 }, `, D: d: @. d: c
mayoasis 发表于 2010-2-1 12:24
& [3 N/ I, x5 C* m
7 ?7 {, S4 n& t0 u" m
您这是感性说法
$ N0 K% w& T$ h9 L( m理性一点,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禁锢着生产力的发展。。。
" O4 b: L# @# Y或者说“有特色”的意识形态禁锢着生产力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2-1 13:02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中国自古以来都不重视自然科学,极端偏向社会科学,结果导致清后期的被动挨打。另外,中国不像古罗马,中国是到明才有以步兵方阵对抗游牧民族骑兵的战法,所以之前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十分郁闷。自从明某皇帝 ...; M5 \( c* c- j( x* [( s
bbgg 发表于 2010-2-1 00:14

" n3 b) G& m+ w
5 ?/ @' b; z+ k$ J5 d, W% `' f9 r9 l不重视自然科学,是因为儒家害人啊。
' p! {# x: ^( s6 ?+ n最害人的不是孔老二,而是独尊孔老二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2-1 13:0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都是弄臣写的,永远不可能由“人民”来写。
1 k/ M; ^- V' n$ \8 _) ?现在的官员依然都喜欢属下拍其MP,哪怕都知道明明是假话。/ Z9 q) z6 Q3 M* r1 N
秋之蝉 发表于 2010-2-1 10:18

* c) _! z0 a4 y5 R9 L  C# M
# ?8 \+ a' E. F中国历朝历代更替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修史”,不是记录前朝历史,但是修改前朝历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2-1 13:04 | 只看该作者
央视没事还净拍些康X大帝一类的电视剧呢,不知道怎么想的。
8 b: M& u% z) ~+ }7 D. ~8 a) D0 H
3 ^# D# A* e' t  t% x  u) J  K& y那家伙再活五百年我们就完蛋了%……
" N' w- V' q" K. h; ?/ S( ?redleader 发表于 2010-2-1 11:21
- G1 F3 w/ N  m" }0 B& k

7 U" M  o9 |  j1 j8 Y9 Z如今是后清,歌颂前清历史岂不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2-1 13: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拉11 于 2010-2-1 13:57 编辑 8 J6 Y$ d4 E+ S7 a
按这么说的话………………和着中国高科技的东西和文化遗产都毁在清朝人的种族主义里了?…………
( H+ G# ?$ l! scloud 发表于 2010-2-1 03:16

0 |) [9 g& z1 m, H! M. s
7 q, @; X0 r9 z) J  c# A6 F满清彻底毁在汉人手里还差不多……
+ M' ?# d# e) d! U2 M7 n' ~2 D/ n% F
/ T0 \0 Q0 f8 j9 {  i不说现今满族文化的没落,就满清的因循守旧,其实一大原因也是因为满清虽然在表面上打压汉族,但文化上则完全被汉族征服,不仅本身的民族文化严重流失,在文化心理上也极端追崇汉文化,其程度大大超越了合理的兼容并蓄,选择性吸收而变成了一味的盲从,是故汉族文士精英长期歧视工商和技术的缺点,以及各种“天朝上国”的迂腐思想也被满清“发扬光大”, 满族作为一个学生并不具备分辨老师身上优缺点的能力,等到它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 A( ~* E+ Q8 _0 u
" [+ M+ n/ X" x5 b- ^; l$ V至于打压知识分子则是对明朝覆亡的总结, 明朝自洪武永乐之后,传统的中国政治权力结构就被扭曲了, 国家的前途极其倚赖皇帝的个人能力,皇帝只要稍稍软弱一点,为监督百官设置的言官制度就很快失去控制, 不仅超出了合理监督百官的程度,甚至直接对皇帝管头管脚,弘治一样的贤君都免不了日日被骂,正德的军功干脆都被史官一笔勾销,这种情况下皇帝罢工,或者扶持太监对抗外廷则不停的制造恶性循环, 皇帝受太多约束也直接导致皇帝子女稀少,无法保证皇帝个人素质,皇帝一弱,无力控制外庭又直接导致外庭开始党争夺权……到崇祯的时候已经积重难返, 最后又摊上帮目光短浅的守财奴,差了一口气就没挺过来
2 n2 v4 H  f; j2 K$ A4 U( Q$ y  b+ F$ q8 s3 c& ]( K1 s% F
清朝可以说是认真总结了明亡的教训,虽然很多人将清朝对知识分子的打压归结于奴化,民族压迫等等, 但清朝对知识分子的打压正是始于对士子结党的压制,江南士子正是明末政乱的一大主力。而清朝对太监的打压更是严厉, 清朝大部分皇帝都是成年继位,个人素质也高于明帝, 像道光那种为母守孝,真的去睡草芦结果染风寒病死的不知道说是好皇帝呢, 还是礼教牺牲品。; R6 z3 @$ j# [# D
5 I  b! ^6 I! Y9 F  M6 d  ^
至于要说腐 败, 奴性, 明朝不比清朝好到哪里去。明朝读书人有了功名,当了言官是可以壮着胆子找皇帝的茬, 皇帝也要忌惮他们身后那一群读书人的嘴巴, 到了清朝唯有自称奴才, 但普通小民在两朝的地位并无区别, 中国人的奴性是春秋战国开始就不停培养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2-1 14:01 | 只看该作者
如今是后清,歌颂前清历史岂不正常?
2 F7 y. x+ {; P4 ?( U9 M; _) Odboy 发表于 2010-2-1 13:04
/ h: p' W4 X6 y0 M& J8 y
4 _5 e! K" p" f, f4 ]- m% R/ L
你干吗点破这窗户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2-1 14:09 | 只看该作者
满清彻底毁在汉人手里还差不多……5 {$ V* y" V  c% A" R2 m

! E7 r2 p( k$ T' O! G0 Q5 c不说现今满族文化的没落,就满清的因循守旧,其实一大原因也是因为满清虽然在表面上打压汉族,但文化上则完全被汉族征服,不仅本身的民族文化严重流失,在文化心理上也极端 ...4 Z6 z% m7 y% P6 N) Q$ O
拉11 发表于 2010-2-1 13:51
  m+ S; P* j3 H. O4 P" `
崇祯是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国破之时也敢于在皇宫内自杀谢天下。满清的XX皇帝逃得那叫一个远的,据说死的时候连里米都吃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2-1 14:36 | 只看该作者
宋 确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2-1 14:52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课啊?...补课补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2-1 15:30 | 只看该作者
崇祯是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国破之时也敢于在皇宫内自杀谢天下。满清的XX皇帝逃得那叫一个远的,据说死的时候连里米都吃不到……
3 w4 S/ h4 d( K* R天哪 发表于 2010-2-1 14:09

( Z* }. C( t& j$ M) l8 z$ t
0 N/ _: K) c2 j9 W& p1个崇祯掩盖不了他之前一堆木匠皇帝道士皇帝……崇祯如果早当权几年,明朝或许就挺住了。 不过你要崇祯逃,当时他也没地方去。 明朝皇帝天子守边,这是永乐立下的规矩,天子本身就要镇守北京。而崇祯最大的问题就是死脑筋,不肯从山海关调兵,也不肯离开京城,也不肯用其他雷霆手段解决燃眉之急,结果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亡国了。- K& j6 ~% I5 G7 F- i/ f* d  m
% z8 k- D0 Q9 U
当然以崇祯上台时候的表现来看, 他这关口犯傻,其实也是被言官骂怕了,形成习惯性的思维框框。( ]' l0 v) p/ }9 T3 a
+ g& ]& b- N+ S: W! [
清朝本身就没有天子守边这回事, 皇帝不需要承担镇守北京的职责,更何况本身满清就发源于关外,逃到关外再正常不过了。更重要的是, 明亡的直接原因不是因为大量土地被占领,而只是北京城破,皇帝死了, 以明清的制度,这种时候皇帝一死,国家就差不多了。皇帝要是不死, 那就一切都有的翻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2-1 1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拉11 于 2010-2-1 16:00 编辑
& v8 _+ \: ~3 T/ \1 K
中国历朝历代更替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修史”,不是记录前朝历史,但是修改前朝历史啊。
- ?* a# `1 \4 j* c  i( g0 X+ T9 Adboy 发表于 2010-2-1 13:03
6 `! ~( }; f! w" n

/ @  `' u. I+ t5 ]% b稍微涂改下确实是有, 但离“不是记录前朝历史,但是修改前朝历史啊。”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Q& V3 u) t' S1 a, b9 Y9 o
- ^8 l) e& ?# C- o$ d8 F7 t. |
修前朝史的主要目的是对前朝盖棺定论,总结经验教训,给本朝借鉴之用, 没事忽悠自己岂不笑话?9 g7 |* O" R; G5 p
* W) ~) e: }3 n3 N$ F
自古读史的常识就是要看清楚作者,有选择的去相信,通常官方编的前朝正史,涉及到下一朝的部分肯定有些掩饰涂改, 其他部分还是比较靠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