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汉朝女子; H* G7 J4 f! N% c3 x7 |. C
————————
9 O4 ^) X/ B! E+ R) E) r汉朝虽然是农村无赖刘邦打下的江山,但是,后来由于武帝刘彻等几任帝王提倡文化学术,终于蜕变成中国历史上最注重教养的朝代之一。《古诗为焦仲卿妻》如下四句,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女人的教养是多么地重视:
* q- B% L8 [, ?. U: ]
/ |) Y& J* Z# B) C% E* K
* w A0 c" }) b; T5 h% `8 V
4 I, H) J' O5 }4 M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9 M, u+ R; o# V
3 p5 L7 Y1 B3 I5 [7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d& j! k7 {/ F+ ?, k
0 q7 p4 b8 ]0 F: B8 d
5 _" A7 h& @% U* U2 J
, p# H6 c% r5 x7 c做一个家庭妇女,纺织、制衣、音乐、诗歌样样都得学习。伟大的汉朝,了不起的女性,我不得不发出今不如昔的慨叹。
2 c5 X5 j3 l" ^' s0 D6 t: s% `4 V* F6 ]. F0 ]8 i. A7 t
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汉朝王室是不太讲贞操的。但是,从诗歌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民间女子是凡事讲原则、洁身自好,很有贞操观念的。汉朝女人,对于爱情、婚姻,都有着美好的梦想,她们都怀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一旦对方变心,爱上别的女人或有意纳妾,她们会毅然决然提出分手,决不留恋。《有所思》中的女子,听说对方变了心,立即将精心准备的贵重礼物玳瑁簪折断之后烧成灰,并且把那灰抛洒在风中;《白头吟》(《西京杂记》说是卓文君得知丈夫司马相如准备娶茂陵女子为妾时所作)中的女子,知道丈夫有齐人一妻一妾之志,立即提出分手,“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一番自我鼓励之后,明确宣言:“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最后,对男人的不重意气重金钱(“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这两句不太符合卓文君的身份)进行了谴责。至于《羽林郎》里的胡姬拒绝霍家奴冯子都的金钱诱惑,《陌上桑》中秦罗敷嘲笑太守的纳妾求欢(有专家说,《陌上桑》故事跟秋胡戏妻相似,诗中“使君”跟“夫婿”其实是同一个人),更是闪耀着汉朝女人品性中纯洁、坚贞的光芒。; W, L* J8 e% d, n
9 t. H4 ~( f. L4 `
汉朝是一个大气、浪漫的朝代,也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朝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女人,除了上述外貌、教养、品性等方面的要求之外,也很重视女人的待人接物能力。《陇西行》诗中的“好妇”,简直就是一位出色的家庭外交家,款待客人,有礼有节。为了表示敬意,也为了今天女同胞们学习方便,现将相关部分摘录如下:
1 f2 z. f# U- g/ W' z. [
$ s8 X; a5 s. q: j3 T4 Z . H4 _$ F5 a8 P5 R3 Y; s
' K3 |0 O8 b! b& U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否。$ g' _9 o* n( F! h* X* b7 V; F
6 H2 n1 {) \: Q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t. H }$ g9 V7 V* {- h Q; X8 L) T4 A
0 X3 m% h3 W+ r' Z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 p) e$ D- u6 ]% S- a% D2 J
% Q5 ]9 p9 I0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 d7 G& V3 @4 V3 @8 T8 y. Y( J6 R" ? O/ u" M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4 _4 b' @$ M/ b1 A% A0 T2 H3 [% r& F0 o
! A+ c% N' Y3 Q0 ^% ]) g; n5 x
4 R# s1 D: M R% p, w- k1 t5 R, \
我相信,对汉朝诗人“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的感慨,今天很多男同胞是会认同,会有共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