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外警用装备] 悉尼雷霆——人质劫持事件中的澳大利亚特警及装备

[复制链接]
查看: 3298|回复: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5 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自——战甲军品资料网,转载请联系战甲军品资料网 本文作者:Tiberius
( E+ ?2 ?  c: ^. B9 \2 K
4 N* B6 L9 _) e0 |' C; I( |( X4 X; _7 Q
事件简述" E3 A  b2 }" l* M
% H$ C4 X% {  o3 A) K! B! Z0 h
2014年12月15日当地时间9时45分,事后证明共有18人当时被劫持。[10][11]发生人质劫持的咖啡屋位于马丁广场,是悉尼市最为繁忙的中央商业区。广场附近有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以及多家商业银行,同时靠近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议会。
6 a; |; f. ?) g
; D1 @2 v8 S+ D+ c: A+ P
; Q( C, Y9 P* a" O
1 ]% i+ j7 [- e# V澳大利亚东部时间2014年12月15日当地时间9时45分,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马丁广场53号的瑞士莲巧克力(Lindt)咖啡厅发生一起人质劫持事件。一名武装分子进入咖啡店,接着控制店内人员封闭出入口,并指挥遭劫人质向窗口打出印有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的“伊扎布特”黑旗。(最初在新闻报道中被误认为是伊斯兰国的标志)。据报一名人质被枪手用作人体盾牌。枪手留有胡子,穿着白衬衫,头戴黑色头巾,手持一把“猎枪”。该武装分子还宣称在事发地点周边埋有炸弹,然后提出要求要与澳**对话。+ J, j2 N  J. O! S
  M) Y: |' `9 w0 d. N) w9 D
$ M8 W6 n" v$ h4 Y
( q' A# h1 [9 k
很快警方赶到,将事件中心往外一公里区域**。公交改道,学校封闭,飞往悉尼的航班改降。悉尼大剧院还因为可疑物体发出疏散警报(事后查明是虚惊)。在事发地完全**之后,案发现场逃出多名人质。在场特警上前接应并护送他们安全离开。此时,新南威尔士警方,急救,消防,已经全部就位待命。事发区域周围居民被要求不得外出,并且禁止外部人员随意出入。: r1 h+ u' \2 g1 C9 W! W3 o

% s4 Q, ^# o! t4 B/ Y( B& B8 ]3 f; |. U$ D
! l' N+ f# I2 e3 b  Q, J; V$ G
次日凌晨2时许(事发16小时后),在现场发生巨响以及叫喊声,同时部分人质跑出咖啡馆。场外戒备的TOU特警随即在2:10左右开始强攻,与劫持者发生交火。最终新南威尔士警方确认事件中死亡三人,包括劫持者和两名人质,其他四人受伤送医,包括一名面部被击伤的警员。在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警方称在强攻之前一直没有认为人质有伤亡危险,但由于“发生某些变化”(警方未解释细节),导致警方专家判断必须立即攻入咖啡馆营救人质。3 S. B" }( d. I+ }8 K$ ^8 }/ @

2 C8 T, I! x, P
& K$ ~. ?$ Q# J; ^# n" C) N
# Z) s+ j$ o1 h两位死亡的人质分别是38岁悉尼大律师、三个孩子的母亲卡特丽纳·道森(Katrina Dawson),和34岁的瑞士莲咖啡馆经理托利·约翰逊(Tori Johnson)。道森死亡原因是为了保护怀孕同事而中枪身亡。经理约翰逊则是因为欲从歹徒手中夺枪而遭近距离枪击身亡。
  G: g0 ]2 J8 P" J, X: C* C  _" G9 m9 n9 @5 Q$ x! S- T

$ I( ?7 `5 P& `, C. \7 s: S5 }4 C3 H) l$ O& S8 p/ s: E
事件激起了澳洲国内的巨大反响。新南威尔士警方将此事定义为恐怖事件。
& [# \' S9 h0 J( i: z# g' L# Y% i" [
$ Q4 y( G! Q. f

. d* W) [* C6 |4 f1 Q& r单位介绍
' b5 M1 g) ^* o1 O
2 N- L! C+ E" f4 h! ?* v0 Y" c这次事件中,我们看到担任行动主攻的特警是来自于当地的特警,新南威尔士州警方(NSWPF)的反恐和危机营救专门力量——警察战术行动小组TOU。TOU隶属于新南威尔士州警务部门的特别行动处“公共保护组”SPG。据信是“世界级的”反恐执法队伍。5 y; {, |3 }! |( B, S9 W7 q+ P2 r
' W6 M3 m6 d/ t1 {
5 ^7 S; W$ W3 x. R( D( G8 l) B+ ]

! J% T6 H9 T! X  Q6 v5 Y* ~& k除了TOU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场外活动的救护和爆炸物处理小组(RBDU)以及SPSU(悉尼当地的支援单位),他们都归于SPG。( j& z9 h* h4 i9 ~0 a

1 W4 r! f, {" ~6 D- S6 `- g
% R0 k+ o/ g5 z7 {/ i$ g# b- g0 e9 a2 B1 M6 s# O4 w9 z
SPG成立于1991年,是新南威尔士警方面对新时代特点而成立的专门针对辖区突出治安事件的应对部门。SPG整合了战术行动,谈判,情报和指挥部门,专司非法占领,人质劫持,恐怖主义活动等高危事件。SPG也包含了警犬,爆炸物处理和军火库职能。+ p" J5 ?, `- f! v9 \! M% s
* X* Y7 B# c" `

: \1 z# ]8 {4 y% Y( r! J  B0 ~
, ~/ x7 S4 y4 kSPG肩负辖区内突出的治安事件,包括:
9 ]- n& J5 X& z- F* V
) F0 g$ d4 i/ ~- Y
' q4 p3 K9 E# g( l2 l% c, ]# Z. B4 z& e5 f
         * 证人保护
$ A. k9 o/ A7 K- T) g+ t$ ?8 h0 f! o9 x  W- L2 S1 z
         * 解除非法占领和解决人质劫持,以及对付武装犯罪分子
; t2 J0 w( O! ?& V4 i% p+ X! s- w$ p, [6 t
         * 危机谈判
+ V/ q4 x) K+ z9 o: O1 |
, f5 i8 c: P$ x$ e, [8 h; U! [& P* u         * 高危区域搜索- u: S* P- E( L

2 ]0 `  W1 x7 J$ ]8 \9 K         * 高风险在押囚犯转移6 S) D6 }" M4 s2 l; a" y
/ h( Q/ K% \' @$ X, r. |
         * 援助重大行动
1 R( X. h' O- a5 ~* k( |4 ?0 d
4 ~4 ]! J/ B% T8 _( s0 P  ?' ^         * 救援和爆炸物处理5 F) j8 G# W; m2 V8 h( ~* |/ Z
% o4 X; q6 |) \- P0 }3 M
         * 重要任务保安工作
8 @% Q& f/ V+ R3 z& }4 w7 L4 k; k+ M3 F9 a* ]9 h  c9 R
         * 与保安部门合作构筑安全4 M) a3 \1 O% \; k
$ T8 ^/ V1 d0 p+ [1 p. [5 I4 L  u8 F
1 e6 c) A5 d0 p& D9 h

) \" E9 \; E2 ]% I/ s8 g主事单位:$ @# i+ `  G5 ?. D0 \& E

* d0 T7 k8 ^! ?6 B, w/ t  s在此次事件中,参与的不仅仅有TOU,还有救援和爆炸物处理单位(Rescue and Bomb Disposal Unit)。视频中出现的身穿防爆服的警员即是爆炸物处理专家,而其身旁穿白衣的就是警事救援。理论上SPG的地方分支辅助单位SPSU应当也参与了此次事件,但是首先他们与TOU不太能区分,其次镜头并没有展示太多所以未知。
' c+ R$ Q4 Y+ x7 n; `- h2 _/ |3 @; p5 W$ E8 G
" e4 R* e' z& ~; j" G% P2 e1 f

! O+ `% K  e# z3 m4 D( x! _& xSPG的警事救援队成立由来已久。最初救援队的任务是解救被困在山崖上的登山客,或者寻回跳崖者的尸体。而今警事救援包括了一切高风险高海拔区域的拯救工作,帮助谈判专家阻止轻生也是其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而爆炸物部门则成立的略晚,直到1993年军方才将爆炸物处理职能移交给新南威尔士警方。97年爆炸物处理部门才归于SPG。
" Y! g' H9 d, `, R" J4 V* @  a* T
; b  E& K+ x; T, g/ f: n   {- P& `: v/ b$ _( h
% f0 a3 V8 T. [2 M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救援和爆炸物处理整合成为一个单位,共同或分别出警。这个部门比较典型的任务有:
( i7 [0 @8 Q$ P' @, v& L
1 N; W" n/ a8 W! _. y" [
1 P7 d9 u" E6 ]% U7 I, L. @& u9 c- ~/ [) }
         * 矿井救援,泄洪渠和悬崖救援等过高或过深区域搜救
. S6 O; H6 o4 u0 t, k
: l$ F3 j' C$ e1 @' Z8 \         * 工业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特别是火车出轨、空难等事件中的搜救) o, O1 h' ]$ u2 j' Z

9 q( P* w  M0 j# x0 _         * 为其他警务力量提供照明和能源供给
# A7 w8 r0 v3 f3 \3 O% D3 a* V( R+ Q; @( k9 \
         * 搜救动物或者牲畜" Y6 B, i) ]2 y9 I! v# Y
$ z% \# {6 I  }
         * 有毒有害环境工作
, v. e9 y0 g9 _: [! v- e& j) M/ E# E' R0 z% Y& F  s0 b( d3 Q. J
& |" p* S& s! g1 q, O9 R+ C, I

# ]7 ?. S- Y% E  M3 h  U
" U# \5 V, W6 y1 g" N5 @, ^; A0 [% V: G  p  Y0 S
当然,反恐和人质危机处理这样的抢眼工作,还是要落到TOU身上的。
& M$ q$ a$ k6 W; E+ K2 O# u- G' ]3 ]& O, h0 n" E
2 B9 I7 t, a! H. `
( t( ?6 r6 G0 @
TOU全称是Tactical Operation Unit,即战术行动组。前身是成立于1945年的“应急班”,主要由各分区抽调机动力量组成,当时还是以镇暴和打击暴力犯罪为主。1977年更名为:特别武器和行动班(SWOS),拓展成为一个由27名全职特警和400临时抽调的警力构成的大型危机处理力量。1982再度更名为战术应对大队(TRG),进一步扩充人力,拓展职能。
) L& A2 j! b9 }8 n+ r  I" J9 v/ R0 p5 Y) R/ O- \
7 X# @6 B5 B6 f# h# k

0 _& Y' ~" |/ T7 X$ ]- K1991年,TOU正式成立,并将镇暴和群众事件处理能力正式分离,转交公众秩序和镇暴班(PORS)。而只保留了75名全职特警,专门负责反恐以及人质劫持、暴力犯罪等恶性治安事件。成立以来参与处置自行车枪手等多起案件,算是牛刀小试。
" U* a% [  _1 s: ]
2 k* \8 Y# S; f- z! s& x5 b' b# p
4 u3 ~2 [3 h0 Q$ e+ e6 D8 h3 s) Y
& t. \, p" r1 Z+ i! e1 p5 a# n) [2 y# }2 c
TOU装备精良,品种丰富。光是特种车辆就列装了很多种,比如指挥和通信车辆,还有专门的雪佛莱改装装甲厢型车,还有两辆Lenco装甲车厂出品的用福特F550改装的熊猫(BearCat)警用装甲车。! c) \- P; c1 \

# c- E0 g3 C  s* a* e% Z, Y: k8 }
4 I# H* l/ x7 F4 }8 t8 t: J7 `, I
个人装备则更加繁杂。外观上看TOU似乎跟镇暴班一起使用了很多配发装备,比如防弹战术背心和深蓝色连身阻燃制服。满街跑的TOU队员身上还能看到疑似为S10的英军防毒面具和配套的携行包。从相片上看,TOU队员背上背的是摩托罗拉XT3000手台,塑料手铐,震撼弹包,医疗保以及MOLLE结构的橫置杂物包。一身装备下来到也是价格不菲。) V0 y+ N7 s: u  C
9 g( F2 u; Y; Z; P" s7 F, q2 T" e

! X: B* V* y# h( `: n3 m$ E! ?: N; M' F9 _9 x2 M" ~
所有装备中最为招眼亮骚的莫过于Crye Percision公司出品的Air Frame战术防弹头盔。AF盔作为CP公司的产品,区别于传统头盔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两片式结构。照片中都能明显看见头盔后部有一条明显的缝,那就是两片防弹盔体的结合部。这也是AirFrame的名的由来——出众的透气性能。AF盔面世以来一直都很受装备迷的追捧,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是给特种部队和FBI HRT这样的执法单位采购装备了不少。非常有特色的是这些城市里的特警还在黑色的执法色盔体外罩上了配套的迷彩盔罩。) `, x6 s( g/ \, X% J3 \

) x7 A2 X( w5 N+ K. K: c- a3 ~# C( I8 r" s4 a3 O; f$ l) y
7 W$ K  f, X+ q; Z( V5 T1 e4 r
除了AF盔之外,特种部队常用的FAST头盔也出镜了亮了个像。这个Ops-Core公司出品的战术头盔没有AF那么独特的结构,但是其装备数量远超AF盔。而它所引领的“半盔”(无护耳)和头盔导轨风尚,也是业界美谈。捎带一句,AF盔所配套的ARC头盔导轨,是Ops-Core给专门定做的。) q( T3 [# g! y" V* C5 V- ]
% h4 d3 `* X9 M4 ]
6 p2 E: q1 m% k9 |+ s$ I0 h4 e

; g. s. n( [! }6 w夜间任务的实际需求,理所应当要有夜视仪。这里出现的某款双筒夜视仪。双筒夜视仪比单筒夜视仪视野更广(四筒更广),而且有助于目测距离判定故而常见于飞行员使用。
9 m9 H" }7 s1 O( m$ U3 `* W2 ^

0 D5 |! j' ]! j1 _  D% x
$ l: X2 b' Q; r% L; L武器方面,TOU不能免俗的使用了某款短护木14.5英寸标准管执法型AR卡宾枪,配用的是流行的Magpul弹匣和Magpul原厂的弹匣快拔。枪身上外挂了战术灯和辅助灯具(疑似AN/PEQ-2和AN/PEQ-15),瞄具则是相当高大上的全息瞄具——大名鼎鼎的EOTECH出品的XPS系列全息瞄准具。手枪则是公发的Glock22或者某一款Glock手枪。配用的战术枪套疑似为Safariland 6000系列腿挂式战术枪套。
8 V3 L# e  d1 j) R% A" i3 F8 M' \4 R& C9 I9 Z7 z/ A5 ]8 R* G

+ V4 L6 j0 ]! b$ B' `/ A1 Y' j- a2 t

& K% j+ ?7 L& E8 X$ f! |- n3 @1 @. [6 o! v9 F
在事件中我们看到了TOU队员往里反复扔闪光震撼弹的镜头。这种非致命性武器常见于人质拯救行动,作用原理是通过强光、巨响,导致人体位听神经异常而短暂失能或削弱行动能力。虽说这是非致命武器,但是也发生过出现质量问题炸断使用人手指的事情。(JTF2曾经有个队员训练时候就被炸断手指了。然后这厮被安省特警当宝贝一样捡了去。)2 ^1 m. T+ L* U, @

/ Q; W5 X7 N5 K/ }( m
  f1 _# Q; _. ]: X! r$ @  {. z0 }6 v- E: c! S/ S4 Z
当然我们不能光顾着看光鲜亮丽的装备和乒乒乓乓的热闹。应当着重注意这里三层外三层围的结构,离现场最近的待命中的TOU,稍远处就是RBDU的拆弹专家和白衣天使。警戒线外,才是待命中的各路消防和急救人员。虽然现场看不见,但是我可以肯定除了现场的TOU之外,另外还有一队人正在研究案发地点的平面图测算进攻路线和行动规划。1 [* t9 U$ o2 m- M* S: {: t
$ A9 C) ]: [8 ?; V: u

2 ?  l( f& \/ }% R6 b- H1 u% ~% k- [  N/ ^6 D( n
当然据说此事中媒体相当配合警方工作,让警方有效掌握主动云云。但是就其事件本身来说。良好的训练和协调工作是完善解决的不二法门。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5-6-2 11:12 | 只看该作者
螃蟹你也出现图片被压歪的情况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6-23 12:27 | 只看该作者
很明显,装备的对讲机不是XTS3000,而是XTS5000) f4 A- Q' f( U) K: f: F# w6 i

$ m1 q9 f! \3 }就图中所看,悉尼普通巡警装备的手台(APX7000)也比这群TOU的精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0-19 11: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求黑话——姐姐盔的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