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9 P' ~8 n4 Z. u; a$ }, o% E 李通近影。刘依萌摄
7 D9 ?0 J7 n) V9 Z& T. t1 P6 q
2 H1 n* V" J$ E" M7 X2 T, r 2015年9月19日晚,塞北某地上空。
6 Y) V3 a( Y: x0 C 沈空航空兵某团组织夜间对抗空战训练正激烈交锋,团参谋长李通驾驶战机与僚机检验新战法。
5 `0 ]& K( W5 [- P d0 k" ?7 {+ k 突然,李通发现飞机推力下降。对单发动机战机来说,一旦发生空中停车,后果不堪设想。报告、返航、确认故障、调整状态,李通沉着冷静地处理着突如其来的险情。: F B: O6 r* |; o/ o4 e) ^8 j2 {4 y# f
高度2500米,稳杆、放俯角、保持速度,收油门至停车,放慢车……凭借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李通迅速、柔和、精准地完成一系列动作,创造空中开车条件,但是,发动机的转速和温度始终停滞在慢车状态。. @; b! E" v$ P( b+ a. L
黑夜里,危险已经悄悄降临到这位有着近2000飞行小时飞行经验的一级飞行员身上。
# ~2 v. `0 ]" }. g |6 D' X 飞行员们常说,机场就是飞行员的“家”。可是这一次,飞在这条熟悉的回家航线上,看着前方亮着灯光的村镇、机场方向,快速心算的结果让李通发现,返航到机场迫降已不可能了,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远未结束。$ _; s6 w# }3 y
此刻,地面人员都在急切地盼望着战机归来,雷达屏幕上显示的战机高度在迅速下降。大家知道,正在失去动力的飞机,随时都有坠毁的可能。
+ C$ k' K$ o" M+ C; f) W b5 |& R “现在高度?”
' k* `+ M9 S4 M9 G0 ` “高度1500。”
; Y8 g, i- R/ ~" E d “再看一下,不行就跳伞。”& ]3 o- g$ K' s) Z/ o
李通第一次接到跳伞的指令。7 p4 \4 @, @6 I- Z' V$ p0 ~6 Y, L
机翼下,夜色中的万家灯火显得格外明亮。这时,如果处置不当,战机极有可能坠入村庄,造成人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
_, S; w" R% H" }2 i B; k C “对向无人区。”李通定下决心。* x: B. B9 I4 D2 I! `: @
飞机迅速大角度左转,避开前方村庄,对向一片漆黑的无人山区,此刻李通已经选择了把危险留给自己。
/ j0 U5 P" \) l& j, M8 n8 ]. d 这片被命名为21号空域的山区,飞行安全高度要达到1900米,可是夜空和山谷融在一起,李通预感到这黑夜里暗藏的危险,但他来不及多想,再次点火开车,希望尽可能挽救飞机。
+ p* m! ^- a; g6 z* e 第二次开车,发动机的推力和温度仍然没有上升。6 Z& b: k6 H, d8 k; x
“现在高度?”" @" X1 Z! R8 Q# g
“高度1000。”
- q, [# d6 I b0 x2 { “不行就跳伞!”指挥员第二次发出跳伞指令。可李通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他深知,机翼下那一片片灯光里有无数个家庭的幸福。- h: R) W S8 D3 g% x& @- ^
压杆,左转,还有村镇,再压杆,再左转……
* s, @3 V- v2 s9 n: @0 E 在这条航线上,每一刻的抉择都是直面生死。飞机高度在降低,速度在下降,李通面临的危险越来越大。 `8 Q4 @6 |+ {5 C) k4 o
“对向无人区了。”“准备跳伞了!”" e. V# H5 `2 P9 H9 L
李通果断改平飞机坡度,带杆转入上升状态,同时双手提拉中央拉环,伴随着座椅弹射装置发出的火光,他一下弹出机舱,扑向黑暗的夜空。
' H1 D6 X5 _ K9 F4 x z 此时,飞机高度仅有351米,而空中特情处置手册规定:高度2000米,空中开车失败可以跳伞。. d* t ^$ R+ Y5 r7 M* I
瞬间,随着低空特有的巨大下降速度,李通被深深地拽向漆黑的山地。
0 d' n0 h& ^, d' p+ m 降落伞打开后,李通感觉到下坠的速度快,且因天色黑暗无法判断落地高度,因而身体接地较重,惯性大,向后重重地摔在一处山坡上。
# V M8 w2 o1 ?3 U9 g5 l 好悬!李通往前看,大约10米之外就是深沟;往后看,5米处就有一口水塘。落地后,李通原地检查身体,稍稍平稳情绪,起身后检查装具完好无丢失。他大致记忆周边地标,以便后续寻找伞包,然后凭着印象中的灯光方向,开始寻找救援。! |6 g h( h5 B
很快,李通找到了一条高低起伏的小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了30多分钟,终于听到一阵犬吠,那是山下村民刘宏波的家,他得到这家人的热情救助。
- k+ }- b3 F$ D8 E 李通借来电话,当即给团长打电话:“团长,我是李通!”“怎么样?”电话两头,俩人泪水奔涌而出。
$ C9 Y# y0 X* y 从跳伞到通话,短短39分钟,所有人都觉得是那么漫长。
4 [6 k) v2 g4 J# X' U9 C9 }5 Z 刚一坐下,李通就感到周身的疼痛一齐袭来。可他想到伞包等物品还在山上,那些东西一件也不能丢。后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不知疲倦地协助部队搜寻了大半夜。) F2 H0 C- K' ~) S. Y
得知经过,参与搜救的村民孙德生充满感激:“飞机出事时,我们一家人正在吃晚饭。飞行员要是提前跳伞,这可能就是我们一家七口最后的晚餐了!”另一参与搜救的村民刘宏波则说:“他心里装着老百姓,老天爷心里也装着他呢。”
9 k% e" {2 B9 A: A2 Q) ~& \ 当该团政委王宏民带领搜救力量找到李通时,大家紧紧相拥。此时,泪水不代表脆弱。李通一脸惋惜地说:“政委,我真想把飞机带回来。”
- g9 x9 c5 m/ Y& _) i6 D/ @ 9月21日,躺在医院的李通对前来慰问的师政委阮潮洪说:“我一定听从医院的安排,争取早日康复,重新回到自己的团队,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战斗。”( l" L6 a8 x8 s2 r
身着病号服的李通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李通像是在讲述一次日常飞行,好像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过。但是他的战友们都知道,从飞机发生故障到 351米惊险一跳的198秒内的生死抉择,李通用他的过硬战斗精神、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高超的飞行技术,尽最大努力挽救飞机,最终避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损失,在夜空中立起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6 X$ ~8 ?' g+ a
来源:**报 ■记者 徐生特约记者 王军通讯员 张健
; t9 c) d/ I+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