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彩照@1909

[复制链接]
查看: 739|回复: 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5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09至1912年间,在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支持下,摄影师格洛斯科为沙俄展开摄影调研,他使用一种特殊相机同步拍下三张黑白照片,然后运用红、绿、蓝三种滤镜还原成几乎真彩的彩色图像。  . e0 r$ }/ ?, Q, v
  3 O  O$ @# M' M2 U, l
1、1910年左右,亚特芬(今属土耳其)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亚美尼亚妇女。当这些色彩明艳的高质量图像在100年后的今天出现时,很难让人相信它们出自1个世纪以前。  
' u. M8 c6 {5 k; j. T0 g& p! M
1 e; u) K5 Q, d# |" `9 k  ' ]& \/ ~3 W' J  r; m% n
2、一位男孩儿坐在撒马尔罕提里拉-卡里清真寺的院子里。  
" L; ~2 d7 z$ C+ r$ W: q( j4 ]
4 h  y$ {  c, [9 ?4 K2 n( [  
8 N  [# n/ `8 [3 x1 n- X4 r3、1910年拍摄的阿布哈兹苏呼米一景。  
7 |/ o, B8 S# C8 Z; ^
* t9 b3 I" i# T0 N3 C) ~  # f7 Z4 F5 p( S" w5 a/ N" ~
4、身着民族服饰的达吉斯坦人。  
5 m6 j) g6 X2 O* ?" G5 \
$ x/ c1 \0 J; [% k+ R  
: P. C! w6 e2 i2 Z, M( Z3 l0 M5、在中亚随水草迁徙的吉尔吉斯人。  
1 j4 u; J5 c+ m& P* C1 k" v% l  @) C  x  ?* B8 M* r1 M) h
  ; g8 N$ l  `9 a: D1 N; D
6、卡马河上的一座铁路桥。位于乌拉尔山区彼尔姆近郊的这条铁路,属于西伯利亚铁路的一部分。  
  a$ ^# l0 I* H" F6 W1 \" L7 L9 ?* r4 y( h, R
  * Z8 z: \% R. z- l/ V
7、1910年,一位小男孩靠在木门上。  
" t# k& H8 M9 L" v. f1 Z9 f( P
/ W% w  O1 T' o; V  ^2 k  
# M4 I* {$ c' o) M/ B5 Q0 z, x8、手持宝剑的布哈拉汗国大汉埃米尔·塞耶德·穆罕默德·阿米尔汗。  2 F' D- T- h  V" Z1 z  w, O

2 k% n- g/ L. I' B) [" R1 W+ I  
, b6 S; P4 C0 e0 x: }, f' W9、1909年,一群孩子们坐在白湖前的小山坡上。  
$ L4 M' X  @8 s' t  y
! v7 Z" ^& h  v8 [9 \  1 G/ \% `% v3 C: H! d8 A& Q# W
10、1912年,科恩的一所伐木场。  . |1 E9 U6 M- d7 {( X

  y- D4 T* y8 P0 s: r' b( }4 X4 {  * g# y+ t4 N8 G% O" N3 }  `; O
11、林铎泽洛湖畔,一条狗在岸边休憩。  
: e; P' [( d' n, Z3 {1 p0 r9 \% {
8 R9 y0 c9 }* {' T- X1 J% P  # `( N0 [5 @- t/ [( h( h
12、撒马尔罕一位运水工。  
3 Q  F% o- a9 w# q0 s' U& L
) J' W# z$ ^. S+ R) D7 ?  " n/ h: J% j+ C4 Q4 ]0 P- U/ @* x
13、彼得罗扎沃茨克郊外通往摩尔曼斯克的铁路上,格洛斯科和工人们坐在手动轨道车上。  
' H6 L1 q9 h. E9 u1 }+ J$ _3 F. [: I- r
    D$ d- ^' ]$ e" P
14、1909年收割结束后的农夫们。  
% c; e: t6 a7 F$ O. Y2 M, {5 e. c9 P) _" b
  + @2 x6 c- `5 n& m- x& X( H. r
15、1912年梅热瓦亚-尤卡码头一瞥。  
0 Y* K3 h4 u* r; B) W& X) |2 ^8 v# z8 M  Z6 @/ k/ ~
  / G& ?" T' q* ?
16、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位身穿罩袍的萨尔族妇女。  # [0 u/ J/ y- H* [+ J7 i
- f/ W$ X  a* A  n, e+ n
  
2 N1 a8 q4 b0 p+ Z- m3 r17、1912年,别洛奥穆特近郊的奥卡河水坝建设工地上,工人们和主管在镜头前合影。  
% C2 g% c; ^( ^- h/ |, {3 s6 J* w: H: s  S
  
9 G8 M- f; }1 i18、1909年拍摄的矢车菊。收入《沙俄帝国马里尼斯克运河及其水系景观》图集中。  # d9 |+ f5 Y9 ~& Y$ W  \: _, E

+ i2 x5 y. \' L' S3 c! U  
7 P3 h5 d- u+ G! d% [8 r19、尤留赞河畔为西伯利亚铁路工作的扳道工。  
1 j5 L/ K( s& J2 \' n, f+ E. w% ^) G5 m: ~/ r! c- D2 b
  
7 y% T" G7 E/ k& B; q: f* K  
3 z3 I1 F- N) T- g& ~* }0 f20、撒马尔罕一位犹太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念书。  
) N. V/ K. e4 P
* z1 {# U3 t2 M9 a3 N% f" G8 b! b  + N. T9 N0 |- a8 m6 m1 C( S3 E# P
21、1911年莫扎伊斯克西南一处东正教堂景观。  
) H9 j8 j: ?6 l
$ ?; d2 f2 T9 e- H/ |; W6 O% J! |  4 h, F  z# I+ o! \6 Q- j: ~
  
+ D8 y4 J6 j/ `: y/ {, q22、1909年左右马里尼斯克运河切尔尼戈夫泄洪闸84岁高龄的管理员。他在这里工作了66年之久。  8 j/ B& B2 m0 G7 f1 s' L8 j

6 n4 z% w) b, t  
- S2 P4 y6 F8 J7 n* h& e$ t$ x23、1910年代的亚特芬景观。  . @0 {, |. \6 t' K: j+ p

6 E7 U* B! y8 g! o0 n' U  2 |9 }7 o, [9 X% d9 {! p8 f! s! k1 J
24、达吉斯坦的一群妇女。  
0 q) Y$ e: ?% J9 J7 {) l/ X( ]& l- e- |% N8 f4 S
  
7 Q7 q0 k" l0 t" N25、一位格鲁吉亚妇女。  ! J' o& |6 [  G' }

# v9 f5 p( s9 K/ Q+ P8 h  3 {9 i" a/ l7 |- r
26、土库曼斯坦奥洛坦穆尔加布河水电站内,由匈牙利生产的发电机组  1 L/ [% C# R" V
% K5 X( A: n" Q  b9 z/ o! E
  
& k- T1 \7 z5 z9 M( e27、1910年,瑟姆河沿的一位牧童。收于《沙俄帝国工业区域调查-乌拉尔山脉》图集中。  
, ?. m1 m  T- ?% j. W$ ?8 Z) P- A5 x' Z: Y4 L
  , v* L' F& q7 i: \8 P" }- ~
28、巴哈杜尔汗全身像的局部细节。这张照片拍摄于1910年,39岁的巴哈杜尔汗即位不久后,此后他统治希瓦汗国至1918年去世。  / w( \) n  k7 ]
' m! x# j* S+ Z. H. X! M% d" V5 ^7 \
  0 F" s, b" W; I6 D
29、1910年俄属希瓦汗国可汗迪亚·朱尔吉·巴哈杜尔全身像  8 N' K/ ?* Z) w. ]' E' b
0 C5 ?7 J  u6 R! q7 v
  
# }; H6 \' ?- @+ v30、1910年左右,从圣·大卫教堂拍摄的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景观。  
5 i1 _# j, I& E6 T) u' Z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9-25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有米有这种特殊相机的资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9-25 11:29 | 只看该作者
好吧...3 {4 J: [, o% s- ]3 d4 F! v! X( L
我相信穿越多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9-25 22:02 | 只看该作者
穿越
9 l/ R/ l, N& o0 h$ m绝对穿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9-25 22:0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非常神奇~~按理说胶片,尤其是彩色胶片的保存期限很有限~~真能搞成这样也算NB了~~6 D6 d9 Y5 G6 @5 o/ M
还有,感叹一句:阳光之下本无新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9-25 23:44 | 只看该作者
PS大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9-26 13:42 | 只看该作者
明显一看就是用黑白照片渲染的颜色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9-27 01:50 | 只看该作者
PS大能啊
: ?: E& s6 {3 `fisher 发表于 2010-9-25 23:44
* S1 a2 ^, B1 `1 v& w/ b

0 X8 p+ [3 j7 U, U* x" g* T: W& p6 m* Z

. m* O- u. Y! I) m彩色攝影在19世紀末就有了,只是處理、 拍攝非常昂貴又麻煩才不能流行,不是未見過的照片一定是PS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9-27 02:41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和印刷术的原理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9-28 10:07 | 只看该作者
神奇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9-28 13: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张太诡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9-28 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d_hui 于 2010-9-28 17:39 编辑 ! a# n9 q# Z1 {3 K3 ?6 [1 r
彩色攝影在19世紀末就有了,只是處理、 拍攝非常昂貴又麻煩才不能流行,不是未見過的照片一定是PS的!
7 c6 N1 F  T. rCPLAHK 发表于 2010-9-27 01:50

( x# z- h" o( b& A任何相片时间久了都会变色,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都一样。因为相片里的化学成分并不是一直稳定的,而是在一直变化之中。不要说这些20实际初的相片,就是二战期间保存下来的彩色相片也严重变色,而且不同的胶卷有不同的变色特性。例如爱克发,绿色部分会逐渐变成蓝色。% ~# u2 W, O0 D$ N+ q3 B% Q
上面的图片有明显电分之后的痕迹,就是后期加工的成分很大。就是拿到底片在电分时,根据当时所使用胶卷的变色状况,尽量还原,是最终得到的影像接近原始图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