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jam 于 2006-7-15 12:42 发表2 e* r# C( I- B u) v" p3 P$ k( w
( c8 k' e( ^; y' S
: N$ g7 G+ Q! _/ `9 e2 A' @
8 i3 D% t- N2 J6 S4 d5 ]
楼上全错!8 }) x. j8 S8 Y( ^9 r3 Y$ l4 B
/ H4 H0 B$ v* J+ z2 ]1 C
最大版图应该是清!包括了后来被俄罗斯霸占的外兴安岭、库叶、部分西伯利亚等几百平方公里领土、分裂的蒙古(甚至车臣都是属于清帝国的)……等等,还有东南亚一大片属国……这是结结 ...
5 X, g5 P% T8 Q8 q) E: j4 X& t5 n V6 T) ^; y4 n! ] O
许多人把蒙古帝国与元朝混为一谈,所以有了中国疆域抵达欧洲的说法。我认为这个理解是不对的。根据蒙古民族的传统,家产和土地是家族所有的,而小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根据这个传统,蒙古人在扩张过程中,把所有领土都在家族内部分封了,蒙古大草原和中国是大汗的直接领地,以东分封成吉思汗的兄弟,以西分封成吉思汗的儿子。忽必烈取得中国内地后,受汉文化影响建立了元朝,而元朝的领土只限于其直接属地。自此以后,蒙古大汗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元朝皇帝(他们即位时有两个仪式,也从侧面说明这是两个不同的职位),而元朝和蒙古帝国的其他汗国不存在隶属关系,他们是平等的。
$ u! u# d% v# P4 b% b5 V P& _/ X! k2 u" h7 \. B2 \/ {, N
但是 此时的蒙古帝国也就分裂了
; f0 x* [3 k: \, o P& V
# ]3 w: F4 y5 W1 g+ i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铁木真,后加封为元第1帝:元太祖
' F, \: j6 ~8 D
. g8 T% }2 h5 H5 ]蒙古帝国:窝阔台汗(成吉思汗第三子)后加封为元第2帝:元太宗
. J- `0 g5 j1 n0 }5 [2 Z( x- q) M9 P& X
蒙古帝国:蒙哥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后加封为元第3帝:元宪宗! h# R% d5 I5 K' `
* ?5 u: h3 G# v! L6 Z1 O
在这三人之下的蒙古帝国是统一的。注意,当时是没有元这个称呼的,上面的元第1,2,3帝的帝名是后封的。' @ i: v- f1 g+ c2 L5 |
% x' S- y% p2 F* X
到蒙哥汗战死时,忽必烈(后自封大汗)与同是拖雷之子的兄弟以及窝阔台之子相残,他即位大汗的过程有些不合法,于是表面上他是大汗,拥有全蒙古帝国的统治地位,其实实权比之前的大汗小得多。此后的兄弟之争,就是为了争夺大汗位。后来忽必烈成立元帝国,自封元世祖,实际上就是承认他统一蒙古帝国的企图失败,其领土只及今天的蒙古和中国。楼主所说的两次即位指的就是即位大汗在先,登位元朝在后。
; _, ]! U! E, S% o' ]1 @
# L( m' @6 P! H& z, s& n/ p1 S他加封他之前的元帝位,只是为了使他自己的位子更加系统化,和正统化罢了。8 X1 j6 T3 P. @/ N# Q
. J& c& g. ^0 J" T3 {: L( E* P[ 本帖最后由 ttdz 于 2006-7-17 01: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