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认为,其实法律在一定层面上就是人们大多数共同道德的体现.当然,各人可能对道德的理解上会有分别.
5 }% o0 b- s7 R' d0 r
. R* a7 `' P# y我不知道这种表述是否合适:道德,规范着人们有什么可以做,有哪些行为不应该做.+ ^8 d( b% J1 k; |& R
& d1 e& s( t. E5 k
法律是人们个人自由与绝大多数人权益之间的矛盾的妥协方案.绝对的个人自由是想做什么他就可以做,可是当这种自由防碍了他人的自由乃至损害了他人的权益时,该怎么办?同时,任何人也同样面对着别人在实行个人自由时可能对自己(自由)权益造成损害的可能.这时需要一个妥协的方法,就是个人牺牲他部分的个人自由(---会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自由行为),换取别人对自己个人权益的认同及不侵犯,也就是说我以遵守大家认同的法则换来他人也遵守这种共同法则,因而自身的权益就有了最大程度的不被损害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公义".我们的道德其实就是人们主观思想上处理这些矛盾的协调法则,不论它是自我产生的或是他人灌输的;法律则是公众在现实行为上将道德精神具现化后的结果,以条文及惩罚界定道德中的"不应该"为"罪"从而实在地规范人们行为.当一些道德概念被大多数人认同,并标准化后,往往就会表现在法律上.那换一种表述方式,可以说:法律条文的出现就是为了现实地解决存在的权益纠纷,如果行为中没有权益纠纷或者权益矛盾,法律就无存在规范这类行为的必要,同样在主观思想上也不需要"道德"这种准则来引导这类行为??放在"卖淫"这个问题上,就是说也不需要道德去规范它,从"非罪化"中的"罪"引申出了卖淫不存在道德上的不合理性." \, x: G& R8 j: k' H
5 q% S# O5 u, |: X
文中笔者认为的卖淫"非罪化",体现的其实是我们道德中对"卖淫"的认同程度.
- C( O5 s* m: G; r6 K, N
0 |3 n: N6 n$ L1 l道德与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德规范有更丰富的态度,有复杂的认同层次存在于赞同与否定的关系轴上,而不是法律上纯粹的赞同与否定.道德可能会有赞成并鼓励的事物,法律更多只是单一地处理道德中"否定"端的事物.卖淫如果在道德中是被完全否定的话,则应该成为法律规范的目标.现在的问题是,"卖淫"在道德上是不是"罪"!如果"卖淫"在法律上"非罪化",没有被法律惩罚的必要,那它至少已从道德系统的"否定"端脱离,虽然够不上"鼓励"但起码是被定位为被认可的道德层次.简单地说,在我们的道德中"卖淫"已不是不好的事物.
% P& J L+ ]# T" o7 v' I! H
C" V: x; s U- B9 F
8 V8 ^+ P: { N3 b) U# K2 P* t5 c( m7 x: c9 w; {
' d( y: R. E2 ?% ^7 z9 Z' ~ x' J L: g) K
3 V1 z" s6 I+ V
(其实我想说什么啊..........哦,这就是所谓的混乱了........)* j, }3 A) h" M- L5 C9 u( Z- v2 w# g! \
: k5 C7 ]. O! o$ S; G/ Z
[ 本帖最后由 Joe0080 于 2006-11-3 04: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