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以叱咤数个时代风云的精明& U" b1 x1 x5 r6 |
/ c; W. \. d5 @2 q
2008年6月5日,作家余秋雨发表博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引发争议。文中“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句尤其受到遭众多网友强悍抨击。
6 l2 x, D4 |& p/ l. c. V% P" u9 y% J$ g e
评家吴祚来2008年6月6日撰写博文“含泪劝告余秋雨:敬请您重新做人”,逐一驳斥余文的荒唐失据:' B! ^8 j H0 _+ ?7 _. R9 k1 q
& C0 J5 i5 L9 B6 X* C5 Y更为严重的是,余秋雨先生将那些为自己孩子讨公道的人,置于不义的地位,就是这些人不能申明大义,不能替国家着想,你们的孩子已成为菩萨了,已在天国里护佑我们中华了,但你们却在如此危难之际给政府添麻烦,真是令人遗憾!余秋雨先生,你置那些失去孩子的家长于不义之地,是大罪孽呀!, K+ F+ f8 ?5 R
8 r' c$ @& }$ i/ ^
评家摩罗2008年6月8日撰写博文,建议余秋雨将自己的“含泪劝告”“调转一下方向” :
M7 R8 P9 R. D' C G4 x$ ]# h! ]' L1 G! o, K8 _! y, T5 w
为什么每当天灾人祸降临,我们总是习惯于要求受难最深的人群逆来顺受、保持克制和沉默?如果我们能够劝告另一些群体忍辱负重一点、铁肩担道义一点,或者至少更加负 责任一点、更加豁达一点、更加人性化一点吗,不是更加有利于化解灾祸、造福社会吗 ?就拿这次地震来说,如果全社会都能像那些有良知的网民和记者一样,积极向有关责 任部门施加正面影响,有关责任部门还会抛出那样不负责任的五点意见吗?海外“反华 势力”还会无中生有地诬陷中国吗?所以,我想建议余秋雨先生,将您的“含泪劝告”调转一个方向,用那把眼泪劝告有关责任部门,以真正负责的精神,给倒塌的校舍进行公正的调查和分析,给死难者一个交代,给死难者的父母一个交代,也给公理一个交代 。6 H* M8 e$ M4 h" G+ M" u! y
# ]4 r, w6 e. x: B5 p- }- @6 o' Y+ p作家连岳2008年6月8日撰写博文,标题为“以缺德服人”。连岳说:8 O9 M: P8 v; m% U. m
: U% @0 ^# p& `6 v7 D8 G/ I对于一个从来以缺德服人的人,余秋雨表现得像个余秋雨的时候,为什么大家要那么生气?从早先的《良宇,我说的就是这个名字》,到今天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以余先生足以叱咤数个时代风云的精明,这样一个精算师,他知道大众会厌恶他的文章,他自然 更知道谁会喜欢他的文章。他在意的是喜欢他的人,余秋雨证明这些人需要他拥抱取暖,这不正是余秋雨的价值吗?他不出来吃请愿灾民的人血馒头才是失职。2 z" _9 ?4 P" \/ {" ]$ T& Y6 `
# u+ R0 t' r7 B, \
作家徐星在博客中写:“余秋雨生存技能近乎完美,但这人心底里没有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