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拉11 于 2010-1-19 17:21 编辑 8 ]. d, f7 v+ s9 p0 ?% C c) S/ H
f, B7 @+ m! ^/ y' L
" H/ ^* E7 f1 S6 a唉,其实咱主要发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在谈话中引用理论和学术用语,而且常是些本身在学术界争论不断,对传统观念有冲击性的理论,但有时候这些词汇的出现在谈话中并不是必要的,即本可用很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的观点,却刻意使用了相当多的人甚至闻所未闻的词汇和理论.
# {7 N- a) ~3 T8 N0 _; m* h y在大部分情况下,这表现了一种不自觉的卖弄与刻意表现出的标新立异.而且由于本身成长经历和社会氛围的关系,这种情况在一个贫富差距较大,且有很深的传统文化的社会中的年轻白领阶层中非常多见.是一种略带自负,但实际又对本我并不自信的表现.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终究是年轻人应该注意的问题.) H) J0 t, s. p1 C$ X& N9 \# P- `
咱只是通过您的那句话预估了您的心态,所以将您与以上我说的情况归为类似情况,而且实际上一个真正做到从内心相信某种观点的人,实际很少主动把自己归为某种已知的"主义",这其实也牵扯到了不自信和归属感的问题.
* i2 ?' G `8 R+ d) A. oH如果咱对的您的判断过于主观和偏颇,还请轻喷哦~~~~9 c7 M) J7 ]4 B5 |9 w
BLUEBLOOD2 发表于 2010-1-19 16:48 ![]() ( P# A' Q, m8 o. `1 v
- o0 }2 _' ?& ]* i
在下不才好歹也拿了2个硕士学位并且正在继续爬塔中, 掉下书袋也属正常吧 ……
7 X- c8 Z, S+ ?( |
6 r7 g. c; r' h' T$ T7 C" g“而且实际上一个真正做到从内心相信某种观点的人,实际很少主动把自己归为某种已知的"主义" ”+ Q' Z! w# o' D) x' z3 J
“很少”不等于“没有”或者“不可”吧 ? 这里认识我的人也不少, 相信他们还是头回见我说自己素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好吧我承认偶是想跟着D总的调调附和一个,但猛然想起自己朋友里有不少爱狗爱猫的只好临时转口…… 偶这辈子可只吃过一顿狗肉而已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