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9-30 15:34 编辑
# O0 Z9 l: E# Z- h3 u0 W$ ~! o
% s8 x: j6 v. {' k2 c我的确没看过唐史我只是在讲唐史,《西游记》《隋唐英雄传》都很精彩,你没看过?去看看生活是应该多姿多彩的,这些小说也都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有内容啊你慢慢体会吧。
8 `, x+ i/ t. ]; l' ]2 H/ N- H0 U. N5 {# z6 C0 S
来两条比较好的关于袁老师的辩论的论述先来正方:(转载)
3 d# b# q' U$ l我是怎样成为藤枝的 2 G) ]9 P0 _: w
唠一唠我成为藤枝的的比较老套的过程。某天晚上,某百无聊赖的窝在沙发里摁着遥控器,换啊换的,就换到了百家,正好袁大大在讲两宋风云,寥寥几句,就让把我从肥皂剧的大坑里拽了上来,咱不想那么song的说什么讲的多么出神入化,但确实有种挥斥方遒的豪气和让你看下去的引力,这下可着了道了,好在节目播出时间比较晚,没人跟我争。看完了接着还可以看非常静距离,不错
: F8 _1 {/ z* f" ~' \( V
5 i: v0 Z. j6 ?" A& j这节目的好处是让我这在外国友人面前都低头讲不出个123456的人,也学到了些难忘的东西。印象很深是岳飞,“莫须有”,难-道-没-有-吗?不是我原来理解的那样,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被教的吧。高中那会子的历史成绩并不代表历史水平,应试教育的成果大概只存活在应试教育阶段的记忆力,以至于我现在脑子一片浆糊,从而不可争辩的成为愚民的一份子。 4 S) C5 C! e. I) q4 `2 F" T
& _/ g$ n) W# d/ u1 j1 H
周末看了小崔说事,其实这又是一个巧合,没有讲课的那种激昂,没有了中山装,斯文的笑着,多了副眼镜,怎么看都像白展堂。有相同想法的童鞋不?。
, n/ i% U# ~7 t5 ~6 h# z8 w' ^$ S1 H9 ]/ `8 @
真诚,平和,可爱,涵养,这是节目看下来我对他的印象。低调或许是因为在小崔面前有压力?这也难免,小崔,多么智慧的一个人,鲈鱼你真该多向他学习学习啊! 4 p# S4 X% t& N/ t6 W1 }7 t
8 `" b2 G& P: v, Y真诚,他认认真真的思考你的问题,认认真真的回答你的问题,很乖,而且说的是实话。
K' c0 d% v9 S$ I) H2 a
: W1 i. Z4 J; p, g% Z) f平和,我觉着他应该骄傲,可是他真不给我批评的机会,无论是答小崔问,历史系学生问还是回答孩子他妈妈问,他都显示了作为一个朋友应有的态度,真挚,有理、有节。
5 f& s1 H0 f3 u- X8 C5 v0 Z1 O9 O! i; A4 }+ `
小崔后来说他是第一个站着回答观众问题的嘉宾,我想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很明显这不是作秀,一方面显示了他有些许的紧张,舞台经历还不多,一方面是有良好的涵养,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习惯。
; r5 D9 N, [8 O+ n. P& _' c! q8 l1 [7 L ^
当说起在校外,遇见一个男学生和一个女学生老在一起学习时,可爱的镜头来了,他用两只手捂住脸,道:“我一般就是一捂脸,对不起打扰了”。真是可爱死了!
6 i+ w, K$ b, [" n" b; f \/ q+ m
; K* D, u5 O. \6 p4 B( n6 e; E他说京片儿,但是又没有那么拖沓。 + C# }/ e: x& O2 o/ X( t F8 Q
* b' w3 o1 G4 U' c3 {# I
他把我学历史的劲儿给勾起来了,春天虽然没有读经,夏天还是可以读一读史的,说起来,之前倒是也有一本跟历史有关的书,写明史的,不是明朝那些事儿,是《万历十五年》,写的也是有意思,插图很有收藏价值,可惜我读的太慢,半年多了还没读完,所以说读史就耗在一个久字上了,自然这也就成了众多所谓“藏书”悲惨命运的一个集中写照,所以搬家的时候是我的一大拖油瓶,而且越拖越多,深为俺老娘所不齿,唉~ 7 M9 ~$ t4 I4 A# B. \- A, u
+ }9 u d/ B0 x不过袁大大也说了,坐不住冷板凳,你还是不要去学历史。如果你想找份好工作,也不要学历史。虽然很伤人,但是可见袁是个实在的人,并没有因为坐火箭而烧红了脑子。见多了人,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的目的,丢了橛子,满草原的跑。
2 k- \6 z/ F5 @" N! C+ e
% ]; ?6 U( }5 q' u最后唱了一段,彻底把我收服了。不光精于历史,还把冯友兰的话领会的那么好,还会唱戏,喜欢的居然是土豆丝! } m8 q: t- z$ \; v% G
) H+ y: S& ~1 ~6 [, n e# O
如此如此这般我就成了一名藤枝,很荣幸啊,呵呵,现在就是在等着卓越送书了,真希望做回到一名中学生,亲自听袁大大讲课,虽然我很知道“贬熟”的意思。中学时也遇到了一些名师,有的和袁老师很像,幽默,博学,智慧,不乏可爱。好的老师必须是各有各的特色,但确实也有很多共性,这些共性不止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课程,更有可能改变一生的轨迹。 1 {& O2 E, i% d
2 }9 p* J5 Y5 U" u$ M: O2 x反方的(我觉得说的很好,有理有据基本算破案了!)(转载); ^" u+ Z" c7 Y1 E8 f/ F: {
不仅是抄袭 袁腾飞史实错误成堆
, K: K6 ~ W h C }: `4 b" C1 w8 y中国社科院历史学者雷颐在接收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现,袁起飞和“百家讲坛”不断用虚构的历史和过错史实来进步节目收视率,成果只能使节目公信力不断降落,“假如这样,‘百家讲坛’就做娱乐节目好了。”* F# V, X9 z5 _2 b% B d9 j
& F4 V# X# T% l
昨天,早报文化版独家报道了袁腾飞在“百家讲坛”《两宋风云》中的讲史内容疑似剽窃某部新近出版小说的虚构情节和段落。有网友以为袁起飞所抄的小说并不只是《柔福帝姬》一部,一些网友在《两宋风云》里还挑出了众多低级的常识性史实过错。! K, }# \# A+ ]7 `9 w" x4 m
" f% r$ @8 s) y% Q1 n; Q9 }9 N中国社科院历史学者雷颐在接收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现,袁腾飞和“百家讲坛”不断用虚构的历史和毛病史实来进步节目收视率,成果只能使节目公信力不断降落,“假如这样,‘百家讲坛’就做娱乐节目好了。”他以为,既然“百家讲坛”的定位是普及历史知识,就不该把小说虚构内容放进往,至少要做阐明。早报记者昨天再次致电袁腾飞和“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两人均未回复。
& X+ j. O [$ M% D( l8 |( _9 w9 Y7 H9 Y! p( y5 I1 d
网友:袁对很多基础史实都没搞清3 D3 e8 m# ^, S* I8 S0 @* K8 p2 z
( t! n) j8 F ^+ l$ |一名ID为“东方飞龙”的网友此前曾在“盛唐社区”发帖《给央视百家讲坛上上课——袁腾飞之<两宋风云>》,随手列举了十处重大史实性毛病。如“袁腾飞说澶渊之盟辽对宋称臣”,该网民以《契丹国志》、《宋大诏令集》等史料为据指出,“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成为兄弟之国,当时真宗年长称兄,辽圣宗年幼为弟。兄弟当是亲如兄弟之意思。两国关系是同等的。”
% |- z% i0 M+ _1 r
: E4 W4 \, p) M }“东方飞龙”逐一批评的袁腾飞史实毛病还有——“袁腾飞说,宋徽宗后宫宫女有一万,而唐玄宗宫女只有三千。所以可以看出宋徽宗的腐朽荒**平。”袁腾飞以白居易的诗句“后宫佳丽三千人”为据,但诗人在诗中用的数字大多都是虚词,这应当是个常识。对唐玄宗时的宫女数字,历史记录得很明白,是四万人。《新唐书宦官传》记录:“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袁腾飞老师说大太监童贯没胡子。”童贯固然是太监,但却是个长着胡子的太监,这也是一个最基础的常识。《宋史童贯传》记录:“贯状魁伟,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3 e6 }0 w" i( W. O! x
" S/ j8 j6 f4 B$ C) k
“东方飞龙”说,袁起飞所犯的根本常识性过错太多,所以就先选十则。“袁腾飞年事轻轻就有胆量讲这么庞杂的宋史,勇气不得不令人信服,确切牛!但基础史实都没搞明白,还不懂装懂,信口开河。在讲中国盛世的覆灭,没有一点可惜、痛惜之情,还喜笑颜开,眉飞色舞的。这样的态度与风格难免会误人子弟。作为一个有文化有义务心的中国人必需尊敬历史,尊敬中国文明。”
2 _ o8 t5 l" \) R0 k7 L# T2 R1 i; ]8 ]- L* e q6 ]: U
“东方飞龙”的矛头最后直指央视,“央视对中国历史的态渡过于轻佻,看待中国文明过于轻率,不负义务。文化不是娱乐,历史不能戏说。”
0 a4 m" V5 t& Y$ |# S y
; u+ M5 t+ D; q/ [, ]3 X) v争辩:近半网民不接收讲史虚构- l' n7 G2 J, O! \
/ u$ U! T9 }) n* D1 h C: S
对于袁腾飞涉嫌剽窃虚构小说并将其参加讲史一事,网上反映也颇为热闹。
8 J9 ]0 m+ l7 F; [( w2 E8 E! x& G0 Z& P
在网易读书的网络调查中,截至昨晚,对于“你是否接受讲史中参加小说虚构?”有近半网民认为不能接受,另有1/3的网友表示可以接受,还有一些表现无所谓。而在“你如何对待袁腾飞涉嫌剽窃事件?”有四成多的投票网民认为,“只要好看无所谓”,有近三成的网友以为“很恶劣,违反职业道德”。一位网友留言说:“明眼人一看就是抄袭了,抄袭点史书也就罢了,抄袭的还是人家虚构的情节,现在还嘴硬说不过往。”
- ^# O2 |. `6 z3 N8 ~0 f2 Z9 D, Z- j# q9 p7 v: b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袁腾飞说了,他不是学术专家,只是个历史老师,即使是讲历史故事,即使应用到别人的素材,这没什么,正常!”( Q! b- h. u+ N ~: o/ i' S2 G
0 k: G4 J, J5 ^8 X9 L0 w6 u但也有沉着的网友一针见血地说:“不管你有多少理由,就问一个问题,抄对还是错?作为一个老师,为人师表,这是否可取?”
5 ~6 p0 C. l$ o1 X
$ d" b( s2 N Q/ }3 p- j1 d一位网友说:“原来开端很等待他讲授宋史,可是看了之后就认为很乱,大多数论点和典故都是民众快餐程度,没有什么历史典籍引据,当小道新闻、笑话还差未几。最近更看了他新书《历史是什么玩意》中的对明朝的漫骂,感到此人做事急躁、哗众取宠。听他的说法对大多数人形成准确的历史观没什么辅助。”
5 h4 v8 i( ^3 g6 A( K1 d, C# e6 q7 E+ J! b! q: c
学者:袁的回应看不出道德自律和学术真挚
. J' P2 {( P1 Z
3 Y* w2 s& _1 B" _; f% s+ [袁腾飞前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历史的事实确定是真实,但人物之间的对话完全可以虚构,比如《史记》中的对话,司马迁可能在场吗?他不可能在场。只要虚构符合历史真实就可以。”复旦大学历史系宋史学者姜鹏在接受网易读书采访时驳斥了这一观点,他表示,司马迁时期的《史记》与现代的《史记》,Jordan Shoes,固然文字完整一样,但已经是两个概念的作品了。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历史和功用与现在的也是完整不同。更进一步说,司马迁自己也不知道他能成为我们的历史学家。“今天的《史记》是让我们寻找曾经记忆的东西,然后剖析它;而司马迁的目标并不全是客观的记载史实,更是寄予了他的幻想和信仰在里面。”姜鹏同时表示,作为教师、讲史人,应当有最少的道德自律和学术真挚。袁腾飞的回应完整看不出这里面的任何一点。“‘百家讲坛’贴上了‘专业’的标签,而主讲人却并不专业,所以引起专家学者的不满;观众没有很多知识储备,讲历史的条件是真实的历史,讲史人必需用严正认真的态度来看待历史知识。袁袁腾飞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他充任的是一个媒介、导体,让学生往懂得历史,假如用虚构的小说去讲史,那说书人也能讲,平凡人也能讲,这对学生也不负义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