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 发表于 2010-5-8 20:42

去大马前,请大家预习功课!!!!!!!

PADI开放水域潜水员课程里的平静水域和开放水域的标准要求。

个位学过OW或将要想去学的网友们,在这里我想让你们知道你们在课程里付了费应该学到的课程所有。别以为自己用了最短的时间把课程完成就很棒。问问自己,你学到的是否是你付费的?以下我会把平静水域里的所有程序写下来让你们参考,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把所有的都学到和做到。你也可以翻开你们自己的手册来看看,在最后的那几页。


平靜水域潛水預習
好了, 是時候到游泳池或平靜水域潛水了. 如果你從未試過, 那你會發現第一次在水底呼吸是很另人興奮的. 你永遠也忘不了.
第一次的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的教練和助教會協助你組合及穿著裝備, 並按著步驟帶領身著水肺首次進入水中. 然後, 你就要開始學習和練習身為潛水員所該具備的技巧.
你的教練會全程在你身邊, 督導你並確定你從學習中得到樂趣. 如果你有問題或需要幫助, 只管開口. PADI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使你透過多種適合的技巧, 來達到體能上和學科上的動作要求. 正如前面的介紹, 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做某些動作, 找出原因來. 畢竟, 如果你不知道何時以及為何要做這個動作, 就算你能把它做到完也沒有意義.
你的教練會檢查以下每一個水肺潛水技巧, 並且可能示範稍稍不同的順序和方式. 以適應你個人需要, 當地環境等等. 然而, 這會讓你知道你接下來要做什麼

平靜水域潛水第一單元
技巧要求
當你成功完成平靜水域潛水第一單元後, 你將能夠:
1.        在潛伴, 教練或合格助手的協助下, 穿戴和調整面鏡, 蛙鞋, 呼吸管, 浮力調整裝置, 水肺和配重帶.
2.        在水面利用低壓充氣閥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 洩氣
3.        在可站立的淺水區, 示範正確呼吸壓縮空氣的方式, 切記要自然地呼吸, 不要憋氣.
4.        在水底利用嘴巴吐氣和按排氣按鈕兩種方法, 來排出調節器內的積水, 再繼續使用調節器重新呼吸.
5.        在可站立的淺水區, 在水底從背後找回調節器.
6.        在可站立的淺水區, 在水底做部分面鏡進水的排水.
7.        利用水肺裝備在水底潛游, 保持控制方向和深度, 正確地平衡因深度改變而引起的耳朵和空氣空腔壓力.
8.        在水底時, 找到並讀取壓力錶和它所發出的訊息, 無論空氣壓力足夠或已低於壓力錶的警告區.
9.        在可站立的淺水區, 從潛伴身上的備用氣源呼吸至少30秒.
10.        在水底時, 辯識或示範標準的手勢.
11.        示範正確的上升技巧.

水肺裝備組合
在你使用水肺裝備之前, 你先要把氣瓶, 調節器和浮力調整裝置 (俗稱”重裝”) 組合在一起. 在第一次平靜水域潛水時, 你的教練可能會幫你把裝備組合好, 或只教你組合. 從現在到課程結束前, 你要把裝卸裝備的動作變成是第二本能.
把浮力調整裝置組裝在氣瓶上. 如果你買了一個新的浮力調整裝置, 先把背後固定水肺的尼龍帶打濕. 因為新的尼龍束帶遇水後延展: 如果你用乾的尼龍束帶固定水肺, 下水後可能鬆脫. 現在:
1.        將浮力調整裝置從直立的水肺氣瓶上面滑裝下去.
2.        將水肺氣瓶閥轉向, 讓氣瓶的出氣口面對浮力調整裝置, 也就是對著你頭部的位置. 對大部分的浮力調整裝置而言, 夾克式頂端的硬板 (如果有的話) 或是衣領部分, 要位在相當於氣瓶閥的位置. 你的教練可以幫你調整, 有經驗以後, 你也依自己喜好稍微調上或調下.
3.        用手盡可能把固定水肺的束帶拉緊, 然後, 扳緊束帶上的固定扣. 這可能蠻費力的. 固定扣設計各異, 所以請教練示範你的固定扣要如何固定, 如果你的固定扣不是很明顯的話 (常常看不出來). 有些浮力調整設計有兩條水肺固定束帶, 兩條都要綁緊固定.
4.        現在, 確定它是否牢靠. 觀察水肺上的束帶會不會上下滑動. 如果不會的話, 你可以稍微把氣瓶提起, 讓它離開地面, 並握住浮力調整裝置的頂部, 輕輕搖一搖. 如果在圓筒上的浮力調整不會搖動或滑動, 做的好. 如果它移動了, 則表示你綁的太鬆. 應重新調整再綁緊一點.
裝上調節器. 如果這時調節器位在你手拿不到的地方, 應先將氣瓶和浮力調整裝置平放在地上後, 保持浮力調整裝置在上方的位置, 再去拿.
1.        氣瓶閥的空氣出口可能被防塵蓋或膠帶所封閉, 請先將膠帶或防塵蓋移開 (適當地處置膠帶, 請勿亂丟膠帶).
2.        檢查氣瓶出氣口內是否有氣密墊圈/ O-RING (yoke系統) (DIN檢查調節器一級頭的連接). 確定墊圈在正常位置, 且乾淨而沒有損壞. 如果你需要一個新的氣密墊圈, 請找你的教練.
3.        慢慢地打開氣瓶閥—只要一下子—讓積水或灰塵從氣瓶閥的出氣口排出 (不要將它對準別人, 如果你能確定出氣口沒有積水或碎片, 這個步驟可以省略).
4.        鬆開yoke上的鎖螺 (yoke系統) 或旋開 (DIN系統), 以拿開二級頭上的防塵蓋.
5.        將氣瓶放在兩腿之間, 讓浮力調整裝置向外, 並將調節器的一級頭裝在氣瓶閥上, 使氣瓶閥的出氣口與一級頭的空氣入口結合, 並保持二級頭的管子朝向右方. 主要二級頭的管子永遠都是繞過你的右肩.
6.        以手指的力量旋緊yoke上的鎖螺, 或是將DIN裝置慢慢旋緊裝上調節器.
7.        將調節器的抵壓充氣管接到安裝浮力調整裝置的低壓充氣閥上.
打開活門檢查其運作. 現在你應該準備好要打開氣源. 用左手握著壓力錶, 並將它朝下, 打開時不要對著臉—這是為了預防內部漏氣使錶面爆裂; 現代壓力錶都有釋壓塞, 所以, 這樣的情形不大可能發生, 即使它真的漏氣. 無論如何, 安全第一.
慢慢地, 輕輕地打開氣瓶閥. 如果你聽到輕微的漏氣聲, 可能是墊圈不乾淨或者破損了. 先關上氣瓶閥, 請教你的教練如何檢查及更換墊圈. 確定沒有漏氣後, 再將氣瓶閥完全地開到底.
使用壓力錶去檢查氣瓶的壓力. 並參考氣瓶上所標誌的工作壓力, 然後和壓力錶的讀數比較, 這樣你就會有概念, 當氣瓶充滿時, 壓力是多少. 所以, 你很快就學會你的地區裡, 大部分氣瓶所慣用的工作壓力. 接著, 短暫地按下排氣按鈕來試試調節器. 空氣應流暢地流出. 當你一鬆手即可停止. 二級頭可能會發出輕微的漏氣聲, 只要你按一下排氣按鈕或將咬嘴出氣口暫時封閉, 聲音就會停止. 如果不停止, 請通知你的教練. 有些很敏感的調節器在你按下排氣按鈕時, 可能會不斷排氣 (持續洩出空氣), 不過, 用手指堵住咬嘴就會停止.
咬著調節器吐氣, 可以檢查排水閥是否吐氣容易. 如果吐氣困難, 排水閥可能黏住了—請通知你的教練. 如果排氣按鈕和排氣活門都正常, 用調節器吸幾口空氣做最後檢查, 呼吸應該容易而且很順暢.
管子的固定和保持裝備流線型
當晃盪拖曳的壓力錶和備用氣源的管子勾住水底或暗礁時, 會造成配備本身損壞. 同時, 那也會傷害到脆弱的水中生物.
你的浮力調整裝置會附有管夾, 釦子等配件讓你固定管子, 所以, 不要讓管子晃盪. 理想的情況是, 當你在水底游泳時, 不要讓任何物品垂掛超過身體曲線下方約20公分/ 8英吋— 越短越好. 通常, 你可將壓力錶的管子繞過你的左臂下, 並且固定在浮力調整裝置前. 好使你容易監看得到. 你的備用氣源管子通常從左臂下繞過 (雖然因樣式而有不同), 並且將它繫在下巴和肋骨兩端所形成的三角區域. 你可以用一個管夾或固定物牢牢固定住它.
你的教練會幫助你固定管子和使裝備保持流線. 當你組合完成時, 記得小心平放它, 讓浮力調整裝置朝上, 並把二級頭放在最上面, 以免沾到沙子或灰塵.
其他的準備工作 (調整和著裝)
在你第一次來到平靜水域潛水之前, 你應該已經準備並調整好你的面鏡, 蛙鞋, 呼吸管等裝備.
讓我們來看看你的其他裝備, 為了第一次平靜水域潛水, 你可能會在淺水區穿上大部分的裝備. 你的教練會逐步督導你著裝.
調整浮力裝置. 如同你先前讀到的, 要將浮力調整裝備調整到合身舒適的狀態. 這需要緊縮或放鬆肩帶和腰帶. 如果你的浮力調整裝置的尺寸合適, 你可以在穿戴上水肺裝備後才調整.
調整配重帶. 如果你是用配重帶, 你的教練會告訴你大概需要多少重量. 將鉛塊平均分配在帶子上, 並且調整腰帶長度. 比腰圍長6-8英吋為標準. (在第二單元中你會學道更多有關配重帶和配重系統的資料). 現在, 請準備帶上.
潛水衣. 在平靜水域潛水時, 你可能穿著潛水上衣, 背心或是整件式的潛水衣. 這可以使你在開放水域潛水前, 習慣潛水衣.
如果你穿的是整件式的潛水衣, 先將褲子穿上. 潛水衣有點緊, 所以穿起來有些費力—練習幾次就好了.
穿好褲子後, 再穿潛水靴. 將潛水靴套到褲腳的位置. 穿上潛水上衣時, 一次先穿一支袖子. 先將一邊的袖子拉到腋下, 再開始穿另一邊.
合適的潛水衣會有點緊和不自在, 但在下水後會比較舒服, 而且多穿幾次以後就會習慣了.
如果潛水時不穿潛水衣的話, 穿一件緊身衣是不錯的觀念, 或至少應該穿件T桖或運動衣以避免被擦傷.
配重帶. 配重帶的穿戴要在水肺裝置之前或之後, 取決於浮力調整裝置—它通常先穿. 如果你使用附有配重系統的浮力調整裝置的話, 這就不是個問題了.
無論何時戴上配重帶, 你必須能快速輕易的卸下它, 換句話說, 配重帶不應該和其他的裝備糾結在一起. 你的教練會教你穿戴配重帶的正確方法, 以確保拆卸時乾淨俐落.
在下水前將配重帶戴上, 用左手提著帶扣的一端, 右手提著另一端. 跨過配重帶然後將身體前傾, 將配重帶橫過腰間擺在背後. 如此, 可以減輕配重帶前方的拉力, 讓你能輕易調整配重帶的位置, 並且扣好快卸扣.
戴上配重帶時請確定它的快卸扣是由右手鬆開, 這才是標準的快卸動作. 通常, 如果快卸扣在左邊, 那扣頭應向右開. 請留意, 配重帶和水肺裝備上的快卸扣方向剛好相反, 目的是避免混淆. 不須低頭用眼睛看, 也要能鬆開或繫上配重帶, 因為在水底穿戴了面鏡和浮力調整裝置, 看不到腰部, 所以你必須確定憑摸索就能裝卸配重帶.
最後, 請確定重量是平均分配在腰帶上, 並且不會妨礙快卸扣的操作. 將重量分配在腰兩側稍前一點, 可使你在水中潛游時更加穩定.
水肺裝備. 在穿戴上水肺裝備前, 請先確定浮力調整裝置的肩帶上的快卸扣 (如果有) 是否扣緊, 而腰帶是在揹上水肺裝備穿戴上後才扣上. 要穿戴上水肺裝備,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請潛伴幫忙拿著裝備, 讓你像穿外衣一樣地將它穿上. 在潛水伴還沒放手之前, 將所有扭曲反轉的帶子弄正拉直, 不要讓管子或配備壓在帶子下. 然後潛伴慢慢將水肺裝置放在你的背上, 再幫你找到兩側的腰帶.
這時, 身體稍微前彎以便將氣瓶平衡在背上, 以免肩帶承受壓力太大拉力, 這種姿勢下調整和固定裝備比直立時容易. 最後, 檢查腰帶上的快卸扣是否向左開.
當氣瓶穿戴上後, 站直身子將頭向後仰, 檢查氣瓶的高度是否正確. 如果後仰時, 頭部碰到氣瓶閥, 那表示氣瓶在背架上的位子太高, 須重新調整. 將水肺裝備取下, 再調整浮力調整裝置和氣瓶的高度.
面鏡. 面鏡內會起霧, 所以必須在面鏡內塗上除霧劑. 最好使用一般除霧劑, 如果沒有的話, 可以用口水取代. 先將除霧劑塗在面鏡內的鏡片上, 輕輕擦拭, 再用清水沖洗. 現在你可以將面鏡戴上, 先一手拿著它貼靠在臉上, 另一手將面鏡帶拉到腦後. 請養成將面鏡戴在臉上直到出水為止的良好習慣..
蛙鞋. 蛙鞋通常是最後才穿上的裝備. 一般都是到水邊才穿蛙鞋—如果可以, 甚至是在水裡才穿. 穿蛙鞋走路非常不方便而且危險. 如果一定要穿蛙鞋走路 (無論是否在水中), 拖曳倒退走, 並且回頭往後看. 將腳 (或潛水靴) 和蛙鞋先弄濕會比較好穿. 穿蛙鞋時一次穿一支腳, 並應一手按著潛伴肩膀來保持平衡.
確定腳都套進套腳凹洞後, 才調整蛙鞋帶 (調整式) 或拉上腳後跟部分 (套腳式)
檢查裝備. 請養成你和你的潛伴互相檢查裝備的習慣, 在下水前應確定裝備的正確位置, 調整妥當和功能正常. 你和你的潛伴都需要熟悉對方的浮力調整裝置的控制和快卸扣位置及操縱方法. 等第二次平靜水域潛水時, 你會學到五個下水前安全檢查的步驟.
浮力調整裝置的充氣和洩氣
現在你將準備練習一些潛水技巧. 你要知道如何在水面上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 好讓你不必踩水, 就能保持直立, 獲得休息, 與同伴交談和裝備的調整. 充氣的浮力調整裝置也有住於水面游動. 每當你在水面時, 就該將你的浮力調整裝置部分充氣.
浮力調整裝置充氣的方法有兩種: 用口吹氣或是透過連接在調節器的低壓充氣閥充氣. 在下一單元的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會學到如何用口吹氣.
使用浮力調整裝置的低壓氣閥充氣時, 只要按下充氣按鈕 (不同於用口吹氣的那一個). 按充氣按鈕的時間要短, 如此你才能控制充氣量. 一般通常使用低壓充氣閥來充氣, 因為這樣比較快速, 容易, 而且 (出人意料地) 節省空氣, 因此比較不費力.
無論是用口吹氣或是用低壓充氣閥, 都沒有充滿氣的必要, 同時, 充滿氣可能讓你不舒服, 所以, 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直到你一感覺到擁有舒服的浮力為止. 那通常只需充一半多的空氣即可.
使用浮力調整裝置做洩氣時, 要站直身子—或者頭要朝上—然後將排氣管舉高, 按下按鈕. 有些浮力調整裝置有 ”排氣活門”, 方便你排放浮力調整裝置內的空氣, 而不用舉高排氣管. 無論是那一種方法, 你都要把排氣管連接浮力調整裝置的接合點 (或是排氣活門位置) 置放在最高點, 使你自己能站正.
水底呼吸適應
好, 就是這樣! 準備下水囉! 不過首先 (耐心點), 聽你的教練示範和講解手勢與怎麼做. 現在, 下水.
因為你是第一次使用水肺呼吸, 記得要做的緩慢的, 深長的, 持續的呼吸. 牢記水肺潛水最重要的守則—絕對不要憋氣. 在水底時, 要看教練的手勢. 放鬆一點, 好好享受這種經驗. 剛開始的時候, 你可能不大相信水肺裝置, 不過在呼吸幾次之後, 你就知道—它真的有用! 你會愛上它的.
調節器排水
當你能在水底舒適地呼吸時, 你的教練會教你如何將調節器二級頭拿離開口中再放回去.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你要學會這個技巧, 是因為你可以用來對你的潛伴做鬼臉, 或是因為調節器被碰撞掉了, 再不然就是, 你不小心讓它掉出來.
當調節器離開你的口中後, 裡面將充滿水. 不過沒關係, 因為你可以輕易地排出內部的積水, 重新呼吸. 排出內部積水有兩個標準方法: 吐氣到調節器內 (吐氣法), 以及運用排氣按鈕 (按鈕法).
吐氣法就跟聽起來一樣簡單. 只要讓二級頭直立 (這時, 保持排氣活門在最低的位置), 然後向調節器二級頭內吐氣即可. 空氣會迫使積水經由排水閥排出. 記住吸氣前必須先吐氣, 而且二級頭必須保持直立.
但是, 如果你的肺部裡沒有空氣來排水呢? 運用按鈕法. 先將二級頭直立含在嘴裡 (再說一次, 要直立), 用舌頭擋住咬嘴出口, 以避免水進入你的嘴巴裡或引起咳嗽.
這時, 輕輕按下調節器的排氣按鈕, 讓氣瓶內的空氣從二級頭釋放出去. 空氣會迫使水從排氣閥門排出. 你就可以再呼吸了.
大部分時候潛水員都用直接吐氣法, 因為那是最快速簡易, 但是你兩種方式都要知道. 練習時, 從嘴巴拿開二級頭咬嘴時, 要將它朝下. 如果你將它朝上, 空氣會不斷冒出, 造成浪費. 如果你一時忘記, 只要將它再朝下, 空氣就會停止冒出.
當你練習調節器排水時, 同時應養成一個習慣. 在水底的任何時刻, 只要調節器離開你的嘴巴, 要保持不斷從嘴裡發出啊……的聲音, 吐出一連串的小泡泡. 這就是所謂水肺潛水時, 絕對不要憋氣的規則. 如同你已經學過, 上升時若壓縮空氣留在肺部內, 會過度膨脹而造成肺部過度擴脹的嚴重傷害 (可能死亡). 藉著發出持續啊……的聲音, 才能保持肺部的氣道暢通, 多餘膨脹的空氣才容易排出.
調節器尋回
尋回二級頭, 與清除二級頭積水可同時並進. 原因為何? 因為, 當它從嘴裡掉出來時, 會在你的背後晃來晃去. 否則, 你可能必須使用呼吸管, 從水面游到準備下潛的位置去找它. 不用擔心, 找尋調節器的方法有兩種: 手臂橫掃法和順管摸索法.
使用手臂橫掃來尋找調節器的方式是先站直 (身體垂直), 右肩稍微低垂, 然後將右手從身旁直到後面, 順著氣瓶邊緣, 然後用手, 向前掃到調節器的管子, 它會接近在你手肘的位置, 接著, 手順著管子向下移至二級頭, 並將它橫放回口中後排水.
有時候二級頭會被糾結住, 這時, 如果你想找到它, 就使用順管摸索法. 將手從右肩上後伸, 找到調節器管子和一級頭結合的地方, 順著這管子找到二級頭的位置. 用左手將氣瓶底部向上和向右推, 可以讓右手更容易找到一級頭和管子, 這樣可能會更有幫助.
在這一個平靜水域潛水課程中, 你將練習這兩種調節器找回的方法. 記住當你調節器離開口中時, 要不斷發出啊……的聲音, 並持續吐出小氣泡.
面鏡部分進水排水
當你練習完調節器排水和尋回時, 你可能會發現有一些水滲進面鏡裡. 小事一樁, 只要吐氣把它排出. 在這一個平靜水域潛水課程中, 你會學習如何將部份進水的面鏡做排水.
有排水閥與沒有排水閥的面鏡排水方式不同, 如果沒有排水閥, 你要將面鏡上方穩固地壓在額頭上, 然後一面從鼻子吐氣後, 一面稍微仰頭上看. 從鼻子吐出的空氣會將水從面鏡下面排出.
註: 仰頭前先吐氣可防止水倒灌進入鼻子內
如果面鏡有排水閥, 用手壓著面鏡貼緊整個臉, 然後往下看使排水閥保持在最低點. 最後, 從鼻子吐氣, 空氣會將水從排水閥排出.
面鏡排水最容易的方法是慢慢地不斷從鼻子吐氣. 在你試著做面鏡排水以前, 先練習將一口氣慢慢地不斷地從鼻子吐出. 因為面鏡內的空氣容積比肺部小, 經過練習後, 或許一口氣足夠做好幾次面鏡排水.
水中游動
練習過幾個技巧後, 你將要來回游幾次. 潛水時標準的踢法是上下踢動, 不過, 這種踢法不同於沒穿蛙鞋時又短又快的踢法 (游泳時). 當穿著蛙鞋時, 踢的動作要慢, 而且幅度要大. 使用蛙鞋時, 鞋尖朝後, 主要從臀部到腳做擺動, 利用有力的大腿肌肉. 雙膝微彎. 下踢時, 產生向前推進的力量, 上踢時則可以休息一下. 如果踢的正確, 腳面和腳踝部分相連的肌腱會有被拉扯的感覺.
蛙鞋在水底才能產生前進的力量, 所以當你在水面游動時, 要將蛙鞋保持在水面下. 向下踢深一點, 向上幅度要減少, 同時背向上微彎使腿向下. 你可能感覺到側泳或仰泳也很實用, 因為你可以加大踢的幅度, 同時又可將蛙鞋保持在水中.
揹著水肺游動時, 不要試著游快. 因為兩倍的速度會花掉你四倍的體力 (又是數字問題). 手肘滑動反而會阻礙你在水底的推進力, 所以最好將手放在身旁不動. 如果你有生理上的困難而需要用到雙手, 有幾個有效的技巧或許可以派上用場. 關於這個可以問你的教練.
耳壓平衡和水中游動
為了習慣耳壓平衡和水深的改變, 你要從淺水區到深水區反覆游動, 游動時要慢且放鬆, 才能節省體力和空氣的消耗, 下水後應立即做耳壓平衡, 到了水深處 (每公尺/ 幾英呎) 要經常做. 別忘記吐氣做面鏡平衡. 可能要練習幾次後才能把壓力平衡變成自然動作. 有耐心一點, 不要勉強.
在水中游動時要運用長且慢的上下踢動. 保持和潛伴待在一起且和水底保持距離. 你的教練會用手勢和你們溝通 (在下水前就會討論這個問題); 注意教練的手勢並且做出適當的回應.
使用備用氣源
當在水底時, 要養成經常看壓力錶的習慣. 大部分的壓力錶都有明顯的警告區—如果你的空氣量降低到達這個區域, 一定要讓教練知道. 數字型的壓力錶常會以閃光或者其他方式警告你空氣量過低. 你的教練也會要求你以手勢表達空氣供應標準, 無論是指出尚未到達警告區, 或者是用手指告訴他你還有幾個巴/ psi的空氣.
使用備用氣源
在下兩個單元, 你將開始學習備用氣源的樣式與如何應付空氣用盡的緊急情況. 一般來說, 使用備用氣源指的是和潛伴分享空氣. 在這一個平靜水域潛水課程中, 你將學到有關備用氣源的基本事項.
如你所知, 備用氣源有三種基本款式. 不論何種樣式, 你都必須要會找到, 得到, 和從潛伴提供的備用氣源呼吸. 下列的步驟提供你使用三種備用氣源的方式; 你的教練會示範說明這次潛水你要使用的樣式.
備用氣源放在胸部的位置—隨時可取得—並且用堅固的夾子固定好, 以便可拉脫使用. 養成檢查潛伴備用氣源在哪裡及如何拿到備用氣源的習慣.
視備用氣源構造而定, 供氣者 (提供空氣的潛水員) 可能會給受氣者 (得到空氣的潛水員) 備用氣源, 或者, 給受氣者主要氣源而自己換成備用氣源. 重點是要在潛水前就達成共識.
如果你需要潛伴的備用氣源, 首先要引起他的注意, 再做出 “空氣用盡” 和 “給我空氣” 的手勢. 潛伴的回應則應該是游向你, 把二級頭的咬嘴提供給你. 如果他沒有這樣做, 你可能需要靠自己找到並拿到同伴的備用氣源, 再開始呼吸.
因為備用氣源有很多種樣式, 當備用調節器放進嘴裡時, 請小心使用. 如果你把它放顛倒了, 會有排水上的麻煩, 同時可能被水嗆到. 一旦有了備用氣源, 請跟你的潛伴保持接觸. 彼此靠在一起最好的方法, 要看潛伴的備用氣源構造而定, 但一般來說, 潛水員會握住潛伴的氣瓶閥, 手臂, 肩膀或是浮力調整裝置.
當你能夠舒適地呼吸後, 就開始上升. 在正常呼吸下, 請目視和握住你的潛伴. 在供氣者控制的上升速率下, 你和你的潛伴會調整你們的浮力調整裝置. (第一次你將練習原地靜止和游動, 不過可能無法上升.)
你的教練會示範如何依你的潛伴的備用氣源樣式, 來完成全部重點. 這是個值得常常練習和復習的技巧, 尤其當你和新潛伴一同潛水或是遇到不熟悉的備用氣源樣式.
上升
當教練做出上升的手勢時, 你和你的潛伴要保持在一起, 慢慢的游到水面上去. 上升時, 要向上移動, 向上看, 和旋轉 (如此, 才能看到整個周圍區域). 達到水面時, 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至夠讓你舒服的浮在水面上為止. 戴著你的面鏡, 同時保持把調節器放在嘴巴裡, 一直到游回淺水處才拿下來.
出水
在這個課程中, 你會學到好幾種離開水裡的方法, 各適用於不同的潛水情況. 在這次潛水, 你可能從淺水區離開水裡. 在水深及腰處, 請潛伴幫忙卸下你的配重系統和水肺裝備. 脫下蛙鞋並將所有東西放在泳池邊. 在出水前, 你的教練會示範卸下裝備的所有程序.
裝備拆卸和保養
結束之後, 你必須拆卸你的裝備, 清洗並存放. 首先, 關上氣瓶空氣, 將氣瓶閥輕輕地順時針方向旋轉, 直到氣流停止. 接著, 按下調節器的排氣按鈕排出所有空氣. 如果你忘了這麼做, 氣瓶內的壓力會令你根本無法卸下調節器.
將低壓充氣管從浮力調整裝置上卸下, 解下管夾上的壓力錶和備用氣源管子. 鬆開鎖螺或旋開DIN, 拿下調節器, 小心別讓水滴進入一級頭的高壓入口處. 擦乾調節器的防塵蓋後放回定位.
束起浮力調整裝置的調整帶, 以免糾結垂吊. 解開氣瓶束帶並將浮力調整裝置滑出. 當你清洗及打包裝備時, 將氣瓶平放讓它不會倒下, 即使是游泳池潛水後, 清洗的工作也很重要, 因為池中的氯對裝備的傷害和海鹽一樣大.




平靜水域潛水第二單元
技巧要求
當你成功完成平靜水域潛水第二單元後, 你將能夠:
1.        履行下水前的安全檢查.
2.        示範正確的深水區入水方法.
3.        在不用把頭抬出水面的情況下, 運用猛吹排水法排除呼吸管內積水, 然後透過呼吸管重新呼吸.
4.        在不用把頭抬出水面的情形下, 重複互換呼吸管和調節器.
5.        帶著水肺裝置, 並以呼吸管呼吸, 在水面至少游50公尺/ 碼的距離.
6.        示範正確下潛的五個步驟方法.
7.        能夠完成在水底拿下, 戴上面鏡, 並清除面鏡內積水.
8.        不要帶面鏡, 在水底呼吸至少一分鐘.
9.        示範低壓充氣閥漏氣時的反應動作, 將低壓管從充氣裝置上卸下.
10.        在水深無法站立的水面, 用口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至少半滿, 然後再完全把氣卸掉.
11.        調整成適當的配重, 適當配重的定義是你的身體要漂浮到眼睛水平和水面一致, 浮力調整裝置裡沒有氣體, 且維持正常呼吸.
12.        在水深無法站立處, 做出空氣用盡的手勢來反應空氣耗竭情形.
13.        示範正確上升的五個步驟方法.
14.        在水面, 利用最小的外力協助, 使用配重系統的快卸扣裝置來解下配重.
15.        在水深無法站立處, 卸下水肺裝置, 配重和蛙鞋 (如果必要), 然後, 運用最適當的方法離開水裡 (可請潛伴幫助).
下水前的安全檢查
剛才學到, 每次潛水前, 你和潛伴都要做下水前的安全檢查. 從這次平靜水域潛水開始, 你和你的潛伴都要練習下水前的檢查工作. 在課程結束之前, 你應該已經做過好幾次下水前的安全檢查. 記住BWRAF的口訣—BCD浮力調整裝置, Weights配重帶, Release快卸扣, Air空氣, Final Okay最後做OK手勢.
入水
不同的潛水情況, 需要不同的入水技巧—不同的潛水員, 即使在同一入水地點, 也有可能採用不同的入水技巧. 一般來說, 最容易的入水方式是最好的. 如果能涉水或慢慢進水中, 會比跳水來的好. 理想的情況是入水時不要把方向弄亂或是衝撞掉裝備. 一般的入水規則如下:
1.        確定入水處沒有障礙, 如此, 你才不會撞到東西或是人.
2.        如果入水處水深無法站立, 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約半満, 使你有浮力.
3.        確定你的潛伴也準備好要下水.
4.        壓住你的面鏡以防被水沖掉. 有些入水方式不用這麼做.
5.        入水後, 發出OK的信號, 同時游開入水區等候你的潛伴.
如果是從比水面高一點的平台上下水—像碼頭, 船上游泳踏板或游泳池畔, 你可以使用有控制式坐姿入水法. 先坐在平台上, 雙腳伸進水中. 然後微微側身, 將一隻手臂橫過身體到另一邊放在平台上, 如此一來, 你的兩隻手臂的力量支撐, 慢慢的旋轉身體下水, 使你的臉面向平台方向. 一旦順利入水後, 放手並游離入水區. 因為這種入水法是利用手臂的力量, 所以, 如果你的身體有腳部的障礙, 這對你可能很有幫助.
當你必須從高起平台入水, 例如甲板, 牆上或是碼頭, 你可以用跨步方式入水法時, 先確定所有裝備都固定好, 浮力調整裝置充氣約一半, 調節器咬在嘴裡, 並且用手壓住面鏡. 確定潛伴準備妥當, 檢查入水區有無障礙物, 然後一腳大步跨進水裡.
下水前保持雙腳分開, 一下水即併攏並踢水, 將下沉深度減到最低. 入水後, 發出OK的手勢, 游離下水區等你的潛伴下水.
你將會練習有控制式坐姿入水法, 跨步式入水法或其他進入深水處的入水法.
呼吸管呼吸和猛吹法排水
這次的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將要養成在水面使用呼吸管呼吸以節省體力同時休息的習慣, 而無須浪費氣瓶空氣. 如果你不習慣用呼吸管, 其實那也沒有什麼難的: 輕輕咬住呼吸管的咬嘴, 用嘴唇將管身封閉, 緩慢而深長地呼吸. 每次將呼吸管放進口中時, 要先吐氣再吸氣, 吸氣時要小心做好氣道控制, 以免管中有積水.
要排除呼吸管的積水, 通常是在上升到水面時或是呼吸管和調節器互換時, 只要快而有力地朝呼吸管內吐氣即可. 這樣會把水從管身經由排水閥吹出去. 這種猛吹排水法可排出呼吸管內的大部分積水. 運用氣道控制小心地呼吸, 避過殘留的積水, 然後, 再吹第二次排水.
記住: 使用猛吹排水法排除呼吸管內積水時, 吐氣必須快而有力, 有如發射有力的小手槍. 當你在水面游動時, 若有水進入你的呼吸管內, 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排水.
呼吸管排水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變成一種自然的反射動作. 千萬記住, 如果第一次猛吹後, 呼吸管內還有殘餘的積水, 藉著慢慢吸氣和氣道控制, 直到有足夠的氣作第二次猛吹.
呼吸管/ 調節器互換使用
潛水員常常在水面上用呼吸管呼吸, 游到下潛地點去, 以節省氣瓶空氣. 到達下潛地點後, 才把呼吸管換成調節器. 因為海上或者湖面上會有風浪, 所以在水底互換是較有效率的方法. 因此, 在這個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將模擬將臉保持在水中互換呼吸管和調節器.
首先找到你的調節器握在右手. 吸一口氣, 然後用左手把呼吸管拿出口中, 再放進調節器 (右手), 排除調節器的積水並且開始呼吸. 整個過程裡, 臉都是在水裡的—不騙你. 常潛水後回到水面上, 你要把調節器換成呼吸管. 這時, 反過來練習. 吸一口氣, 用右手把調節器拿出口中, 放進左手拿的呼吸管. 明白為什麼要把呼吸管安裝在左邊了嗎? 當你重新呼吸時, 將呼吸管內的積水吹出, 然後再小心吸氣. 互換過程中, 要慢慢在水中吐出氣泡, 如此一來, 便加強你在水肺潛水時絕不憋氣的習慣
水面使用呼吸管
在這次的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的教練會要你練習在水面背著水肺裝置, 使用呼吸管呼吸. 注意你的姿勢. 雙手保持在身體兩側, 呼吸管的頂端要高過水面. 慢慢地游動, 輕鬆的保持蛙鞋在水中, 以達到最高的效率. 向前看會比向下看容易做到這點. 你可能會發現側泳或仰泳簡單些 (因為你可能需要調整呼吸管頂端, 使它高出水面).
下潛
在這次的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要開始練習下潛的五個步驟:
1.        你和潛伴作手勢, 讓對方知道自己準備好要下潛.
2.        找到一個水面上的物體或陸地上的固定物體來定位, 幫助你再回到水面上時知道自己的位置.
3.        檢查時間/ 設定轉盤時間或是啟動碼錶. 如果你沒有潛水錶, 練習時要看手腕上戴錶的地方, 模擬注意時間的動作.
4.        互換呼吸管和調節器. 練習時臉要在水中.
5.        慢慢洩掉浮力調整裝置裡的空氣, 吐氣, 抬頭, 然後下潛. 一下水馬上作平衡耳腔的動作, 下潛途中也要經常作. 你不需要把頭抬的高高的, 像是跟將軍敬禮一樣, 只不過, 通常抬頭的姿勢會幫助你保持定位, 而且比較容易作空腔平衡.
隨時控制你的下潛, 你才能隨時停止或上升. 注意你的肺活量, 並且充氣進浮力調整裝置, 以彌補濕式潛水衣受到壓縮而損失的浮力. 慢慢上升, 保持蛙鞋在下方的姿勢, 需要時, 你就能夠踢水上升.
無面鏡呼吸
雖然這種情形不常發生, 但你有可能遺失你的面鏡, 所以, 你必須有辦法在鼻子暴露於水中的情形下, 呼吸和游泳. 這聽起來可能比實際上困難. 經過練習後, 你就能夠容易地不用戴著面鏡呼吸且不讓鼻子進水.
剛開始時, 你可能會覺得用嘴呼吸, 用鼻子吐氣比較容易. 一旦適應了以後, 就要練習只透過嘴巴吸氣和呼氣. 如果你覺得水進入鼻子, 只要輕輕的從鼻子吐氣, 將水排出即可. 水不會自己跑進鼻子裡去, 除非你倒立或是把頭向後抬. 如果沒有戴面鏡而需要向上看, 抬頭時要從鼻子吐氣.
簡單的練習後, 你會發現不帶面鏡呼吸和戴面鏡呼吸一樣容易.
教練會要你練習持續一分鐘, 一般的潛水而言, 一分鐘的時間夠你上升到水面了. 如此一來, 萬一面鏡掉落無法找到時, 你都有信心能完全控制情況.
戴回面鏡
如果你在水底遺失了面鏡, 有可能是你自己把它找回來, 或是你的潛伴幫你找回來. 這時, 你要馬上戴上它. 首先, 把面鏡放到臉部, 確定不要讓頭髮或是頭罩邊緣壓在面鏡的裙邊下. 否則, 面鏡會漏水.
確定面鏡帶子是向前套在握面鏡的手背上, 以免有所妨礙. 一旦面鏡放好位置且裙邊沒有壓住東西, 就可以立刻排除面鏡積水, 像你在第一次平靜水域訓練課程裡所做的一樣, 或是戴好面鏡帶之後再排水. 有人覺得先戴好面鏡再排水容易點; 但也有人覺得套上面鏡前先排水, 可讓他們確定面鏡是否正確. 選一個對你最好的方式使用.
卸下低壓充氣管
如果你的浮裡調整裝置 (或乾式潛水衣) 上的充氣裝置卡住了或者漏氣, 它會自行充氣進浮力調整裝置或是乾式潛水衣中. 為了停止充氣, 你要把低壓充氣管卸下, 並且終止潛水. 為了模擬一個卡住的充氣裝置, 你的教練可能要你一手壓住充氣鈕, 一手卸下低壓充氣管. 記得練習後要再把它接回去.
用口吹充氣浮力調整裝置
在第一次平靜水域潛水時, 你會學會用低壓充氣閥對浮力調整裝置充氣. 在本單元中, 你將學會口吹式的充氣. 你可能需要用嘴巴充氣. 如果你的氣瓶裡沒有空氣, 或是低壓充氣閥故障而被卸下. 用口吹充氣的方法是:
1.        吸一口氣.
2.        把浮力調整裝置充氣閥上的咬嘴放進口裡.
3.        壓下和排氣時相同的按鈕, 打開充氣閥.
4.        將肺部空氣的三分之二吹進浮力調整裝置的充氣閥.
5.        放開充氣閥按鈕.
吹氣時, 嘴巴不一定要在水面上. 事實上, 如果不在水面上會更省力—只要將下巴抬出水面吸一口氣, 然後, 再回到水裡來吹氣進浮力調整裝置的咬嘴. 抬頭再吸一口氣, 然後重複以上動作, 直到有足夠的浮力, 而不用再踢水為止. 每次吹氣間的間隔, 要把充氣閥按鈕放開; 否則, 水壓會把裡面的空氣擠出去, 那麼永遠也無法充好氣了.
適當配重
你的教練會要你運用先前學過的方法調整配重:
1.        帶著所有裝備和你預估的重量需求下水.
2.        把調節器放在口中, 停留在水面上, 洩出浮力調整裝置裡的空氣並且維持正常呼吸. 隨時準備踢水或扶住某樣東西以防配重過多.
3.        你的身體應該漂浮到眼睛的水平和水面一致. 如果不是這樣, 增加或減少鉛塊直到正確為止. 計算所需重量時, 你可以拿著鉛塊, 然後調整配重系統.
4.        最後檢查一次, 然後吐氣. 這時, 如果你的配重正確, 你將會慢慢下沉.
5.        如果你正使用充滿氣的氣瓶, 要再增加一點重量來彌補潛水時使用掉的空氣重量 (通常單支氣瓶要加2公斤/ 5磅左右).
你的教練會幫你裝配重量.
空氣耗竭練習
只要常常查看壓力錶, 就應該不會發生空氣用盡的情況. 雖然如此, 你仍該了解空氣用盡的感覺, 才能知道越多的預先徵兆.
為了模擬空氣不足的情況, 你的教練會在你面前, 並且在你開始使用調節器呼吸時, 關上氣瓶閥. 你將發現呼吸越來越困難直到無法呼吸. 這時, 做出空氣用盡的手勢, 然後, 你的教練會立即重新打開氣瓶閥. 使你恢復正常呼吸.
理所當然地, 為了避免空氣用盡的情況, 氣瓶裡永遠要保持足夠的空氣, 你可能需要備用空氣來幫你在上升水面後, 又需回到水底尋回掉落的物品, 因此請確定你並未完全用完氣瓶中的空氣. 經驗告訴我們, 計畫回到水面時, 至少還要有20-30巴/ 300psi的空氣在氣瓶裡. 許多潛水員保留約35巴/ 500psi的空氣; 氣瓶越小, 潛水的複雜性越大, 要保留的空氣就越多. 有了正確的計畫, 你應該可能夠緩慢而舒服的上升, 在離水面5公尺/15英呎處作三分鐘的安全停留, 並且不需要用到備用空氣就能回到水面. 這是一位優秀潛水員所該具備的.
上升
基於在第一次平靜水域潛水中所練習的, 在這次的平靜水域潛水中你要學習和練習正確上升的五個步驟:
1.        你和你的潛伴要彼此作手勢, 同意上升.
2.        注意上升的時間 (如果你這次沒戴錶, 看一下手腕, 模擬確定時間的動作).
3.        把右手高舉在頭頂上 (才不會撞到東西), 左手拿著浮力調整裝置管的排氣控制. 如你所知, 浮力調整裝置裡的空氣, 在上升時會膨脹而增加浮力. 為了控制上升的情況, 你需要排掉一些空氣.
4.        查看上方和四周, 慢慢的旋轉以確定你的上方水域沒有障礙物.
5.        以每分鐘不超過18公尺/ 60英呎的速度 (慢一點也可以), 慢慢向上游, 維持呼吸正常.
當你和潛伴一到水面時, 立即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 你才能舒服不費力地浮在水面上. 養成把調節器含在嘴裡, 直到浮力調整裝置充氣完成的習慣.
水面卸除配重
水面上有任何緊急情況時, 你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確定自己能浮起. 通常你會利用浮力調整裝置和低壓充氣閥來使你漂浮, 但是萬一它們不管用 (例如氣瓶空氣用完了), 你的第二個選擇應該是卸除配重. 你對這個不陌生, 因為教練會讓你練習使用配重裝置的快卸扣.
卸除配重帶時, 用右手找到快卸扣, 將它扳開, 抓緊沒有快卸扣的一頭, 然後把配重帶抽離你的身體. 當你丟掉它時, 就不會礙事了. 練習時, 你的教練可能不會要你真的丟掉配重 (它可能破壞游泳池), 或是真的丟掉. 無論何者, 卸下配重帶前請先確定你的下方沒有其他潛水員, 他可能會被掉落的配重打傷.
如果你使用的是整合式配重系統, 你將使用此系統的快卸扣. 然而, 視系統構造而定, 為了預防破壞游泳池, 你的教練可能會拿掉所有的鉛塊, 只留一二個在上面, 並且請人在下面接住它, 或是讓你在淺水中練習.
深水區出水
有些時候, 你必須卸下配重帶, 水肺裝置, 和(或)蛙鞋才能離開水裡—例如在船潛時. 因為你在前一項練習中學會卸下配重, 接下來, 教練可能會要你練習這個.
首先, 卸下配重 (如果你用的是整合式配重浮力調整裝置, 出水時通常不取下配重), 把它交給你的潛伴, 或是放在游泳池畔. 接著, 脫下水肺裝備—先脫下一邊比較容易. 確定它充氣足夠才不會沉下去. 然後, 把它交給你的潛伴, 提上池畔.
最後才脫下蛙鞋, 如果必要的話, 在低的平台上, 你會發覺穿著蛙鞋比較好出水, 因為踢水的力量可以幫助你撐起身體離開水面. 如果一定要脫下蛙鞋, 例如要爬樓梯, 先抓穩出水點以免被水沖走. 在開放水域, 出水時可借助浪的力量來幫助爬上平台, 船上或礁石.

平靜水域潛水第三單元
注意:在平静水域第三单元结束后学员必须组合和拆卸装备最少三次
技巧要求
當你成功完成平靜水域潛水第三單元後, 你將能夠:
1.        利用蛙鞋旋軸的方式, 獨自在水中建立中性浮力, 或者, 利用身體其他觸點作為定軸也可以. (利用口吹式以及抵壓充氣閥).
2.        維持在中性浮力的狀況下, 在水底至少游動10公尺/碼的距離.
3.        示範消除抽筋疼痛的技巧.
4.        在水深無法站立的水面, 完成25公尺/碼的疲憊潛水員拖帶法.
5.        在水中潛游時, 做出空氣用盡的手勢, 反應出空氣耗竭的情況, 然後, 從潛伴身上找到備用氣源, 並使用該備用氣源呼吸, 至少維持一分鐘.
6.        從不斷漏氣的調節器呼吸, 至少維持30秒.
7.        在水底水平游動至少9公尺/30英呎, 模擬一邊持續發出啊…..的聲音吐氣, 一邊做有控制緊急游泳上升的練習.
中性浮力
現在你已經明白潛水時保持中性浮力, 可以避免接觸水底, 也可以使你輕鬆自在地行動, 並且避免失控而急速地上升或下沉. 在上一次的平靜水域潛水, 你會在水面把配重調整到中性浮力. 這次潛水, 你將更進一步發展中性浮力的技巧.
你已經毫無疑問地發現, 需要使用浮力調整裝置來控制和微調, 上升和下潛時的浮力. 這是由於浮力調整裝置內空氣的壓縮和膨脹. 當你改變浮力時, 無論是增加或是排出空氣, 都要慢慢的做. 急速的改變會使你很難控制浮力, 而容易導致失控地上升或下沉.
你可能主要使用低壓充氣閥來替浮力調整裝置充氣. 在水底有時也會用口吹來替浮力調整裝置充氣—比方說, 你的低壓充氣閥出問題時, 你會這麼做, 右手拿著二級頭, 左手拿著浮力調整裝置的充氣閥. 先吸一口氣, 調節器拿開, 然後吹進約三分之二的空氣進浮力調整裝置內, 操作那些控制, 就像水面上用嘴巴充氣一樣. 保留足夠的空氣來清除調節器內的積水, 在交換調節器和充氣閥的過程中, 別忘了要吐出一連串氣泡—絕對不要憋氣. 繼續吹氣進浮力調整裝置, 直到足夠構成中性浮力為止.
讓我們來看看建立中性浮力的蛙鞋旋軸法. 這方法會引導你獲得中性浮力的感覺. 課程中, 你將連習好幾次, 使用到低壓充氣閥和口吹充氣. 當你使用低壓充氣閥時, 記住每次充氣要短暫, 不要按著充氣鈕不放, 並且也要從浮力調整裝置中釋放一點空氣出來.
基本上, 以下是蛙鞋旋軸法的操作方法: 1)趴在水底, 臉部朝下, 2)做深且慢的呼吸, 3)將少量的空氣充入浮力調整裝置內 (或是乾式潛水衣中, 你的教練會告訴你細節; 若你使用的是乾式潛水衣), 逐漸地增加空氣, 直到你吸氣時, 身體會以蛙鞋尖為軸, 慢慢向上浮 (浮力隨肺部氣體增加而增加), 慢慢定軸下沉 (浮力隨肺部氣體減少而減少). 這表示在此深度你已經是中性浮力, 同時可以藉著控制肺部氣體來微調浮力. 無論如何都不要憋氣.
如果你有生理上的障礙, 無法使用蛙鞋尖當作旋軸, 你可以利用膝蓋或是其他接觸點作為定軸. 然而, 最好還是使用蛙鞋尖做旋軸, 因為, 這樣能讓你的身體量集中在同側的接觸點上; 將身體力量分散於兩邊的接觸點 (例如膝蓋—你的前腿, 雙腳和蛙鞋則只集中在其中一邊), 可能會使你無法準確地調整浮力.
經過練習後, 你會發現保持中性浮力是很容易的, 務必使它成為你的第二本能. 如果剛開始有些笨拙, 不用擔心. 那是正常的. 記住, 水的密度會使行動遲緩, 所以, 改變浮力時不會有立即的效果. 那也就是為什麼每次你要先增加或釋出少量的空氣, 並靜觀效果後, 再增加或釋出更多的空氣的原因.
浮力調整裝置內的空氣體積會隨著水深而改變. 在淺水區, 相同的深度改變條件下, 空氣體積膨脹和壓縮最快, 浮力控制也最困難—當你下潛深一點, 浮力確實容易控制些, 像是在開放水域中以一樣.
當你改變深度時, 不要忘記調整浮力, 否則, 你會發現自己不自主地從水底漂浮上來. 萬一這種情況發生時, 只要吐氣, 並從浮力調整裝置排氣出去, 然後向下潛游. 有些浮力調整裝置有額外排氣閥, 可讓你在向下潛游的同時排出空氣. 如果你無法做到, 並且失控上升, 那就面對水面張開手腳, 以增加最大的阻力, 減緩上升速度, 這時要正常地呼吸以維持正常肺部體積. 經驗的累積, 加上隨時注意浮力, 就不太可能發生失控上升的情形.
正常上升過程中, 將手放在排氣閥上, 每隔一段時間便排出少量空氣, 以避免浮力過大. 到達水面時, 立即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 建立正浮力. 起初, 你一定要相當注意浮力的控制, 漸漸地, 這會成為自動自發去做的事情.
中性浮力潛水
在你建立了中性浮力後, 你的教練會要你維持中性浮力, 游10公尺/碼或更遠的距離. 這段時間, 你要假裝在生長脆弱水中生物的珊瑚礁上方游動, 避免和水底有接觸. 這是模擬當你在開放水域潛水時, 如何避免對環境的破壞.
抽筋解脫
抽筋是一種很疼痛, 非自主性的肌肉收縮, 身為一位潛水員, 你可能會有腿部或腳部肌肉抽筋的經驗. 有幾點會引起抽筋現象: 脫水, 肌肉過度運動超出其限度, 血液循環不良, 冷水, 以及以上所有通通作用在一起. 你的蛙鞋也可能造成抽筋, 如果蹼對你的腿部力量來說太大, 或是套腳凹洞太小, 不合腳.
合腳, 合適的蛙鞋選購, 練習, 合適的防禦保護, 和調整活動的步調, 都能幫助避免抽筋.
但是, 無論如何抽筋還是有可能會發生. 像大多數的問題, 只要你停下來想一想該怎麼做, 與其說它是緊急事件不如說是煩人的事. 抽筋時, 讓肌肉停止動作和休息. 伸展一下並輕輕的按摩它, 增加血液循環及拉開抽筋部分. 如果你的小腿肌肉抽筋, 你可以伸直腿部, 然後抓著鞋尖, 將它拉向自己的方向以伸展抽筋部位. 你的潛伴也能夠幫助你頂住蛙鞋尖. 抽筋部位放鬆後, 讓肌肉歇息幾分鐘後, 再繼續較緩慢的動作步調, 使用量為抽筋前的50-75%. 如果你在簡短的休息後, 再慢慢地開始運動抽筋的部位動作, 會比完全不使用它, 復原的快一些.
疲憊潛水員拖帶
有時候, 潛水員會因為太疲憊, 或喘不過氣來, 而無法游到船上或岸上. 或者, 他們因為嚴重的腿部抽筋而無法游泳. 你能做的就是先建立自己的浮力, 同時也幫他建立浮力, 然後使用其中一種拖帶方法, 幫他帶到船邊或岸上. 例如, 氣瓶閥拖帶法或是改良式的疲憊潛水員推帶法. 你的教練會示範並且讓你練習.
空氣耗竭 / 備用氣源
混合練習
頭兩次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已經學會如何使用備用氣源, 以及空氣用完的感覺如何. 現在, 你將要把這兩者合一, 練習反應空氣用盡的狀況. 你的教練會把你的氣源關掉, 就像之前在空氣耗盡練習中做的一樣. 不要看壓力錶 — 但是, 只要你一感覺到呼吸阻抗時, 就對你的潛伴做 ”空氣用盡” 或 “給我空氣” 的手勢. 從潛伴的身上拿到備用氣源, 並使用它呼吸; 你們花一點時間就緒並彼此接觸後, 你的教練會要你們繼續使用備用氣源, 一起游泳至少一分鐘. 這是模擬從水深18公尺/ 60英呎的深度游上水面的情形.
一旦你從潛伴身上拿到備用氣源, 並且把調節器拿出口中, 你的教練會把氣源打開.
這樣一來, 如果需要的話. 你可以把它們再換回來, 檢查壓力錶, 確認氣瓶閥已打開, 如果是打開的狀態, 壓力錶不應該顯示在零(或接近).
大量漏氣調節器的呼吸
之前你已知道, 調節器失靈而使得空氣停止供應的情況是不大可能發生的, 但是, 調節器故障最有可能造成的是空氣不斷大量漏出. 如果你不用嘴唇把調節器的咬嘴封住, 那麼還是能夠透過一個大量漏氣的調節器呼吸. 在這次的平靜水域潛水, 你的教練會要你練習在這個情況下呼吸.
因為你的調節器可能不會在你需要做這項練習時, 那麼合作地同時故障, 所以, 你將要按住排氣鈕不放來模擬不斷大量漏氣的調節器(你猜想).
記住, 不要用嘴封住調節器來呼吸, “小心地吸” 你所需要的空氣, 讓多餘的空氣溢出. 調節器的不斷漏氣會很急促 — 所以, 如果空氣擠進或湧入面鏡的話, 不要驚訝. 你將要從你那個模擬的漏氣調節器呼吸至少30秒, 你的教練可能也會要你浮上水面後關掉空氣, 就像真的使用一個大量漏氣的調節器一樣. 如果你非得卸下水肺裝置才能摸到氣瓶閥, 那就練習自己做可建立自我照顧的能力. 當完成一切後, 檢查你的壓力錶; 你會相當訝異, 在短短30秒內, 一個不斷大量漏氣的調節器會消耗掉那麼多空氣.—那就是為什麼當它開始漏氣時, 你就需直接升上水面.
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
就你所學, 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又叫做CESA—發音為”SEE-SA”)是你在深度10-12公尺/ 30-40英呎或更淺, 突然失掉空氣供應, 而潛伴又離你太遠, 不能以他的備用氣源幫助你時, 能做的一種逃生選擇. (潛伴制度! 潛伴制度! 潛伴制度! 你不應該離你的潛伴那麼遠的!)
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其實很有趣, 因為開始時, 你的肺部內有空氣, 而上升過程中你不斷地吐氣, 當你到達水面時, 你的肺部仍然存有空氣. 這是因為上升時, 你的肺部空氣膨脹所致; 這技巧的潛在危險是肺部過度擴張的傷害, 但是只要你不憋氣, 問題就可以避免.
進行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時, 只需要向上游, 讓所有裝備固定在原來位置, 包括你的調節器. 眼睛向上看, 手向上伸並向上游, 速度維持在每分鐘18公尺/ 60英呎以下. 在上升的過程中, 透過調節器吐氣並發出 啊……的聲音.
藉著發出啊…….的聲音, 你可以吐出適量的空氣, 避免肺部過度擴張的傷害, 但是, 你也不至於吐出過多的空氣. 這個觀念就是維持肺部的空氣剛剛號, 不是空的, 也不是滿的.
因為在平靜水域潛水時, 你不可能下潛到9公尺/ 30英呎深, 你只好先模擬水平方式的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 然後, 在從深水處到淺水處以對角的方向練習. 肺部內足夠空氣, 讓你沿著水平的方向不斷吐氣, 游一段很長的距離. 但是, 9公尺/ 30英呎就足夠訓練所用了. 做過水平練習後, 你可以絕對確定, 借助浮力調整裝置和肺部空氣的膨脹, 你能夠做垂直方式的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 當你真正進行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時, 不會有窒息的感覺 — 因為你的肺部依然有空氣. 開放水域潛水時, 你將會有機會做垂直方式的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練習, 而你可能會訝異, 這比模擬時作水平方式的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容易多了.
或許, 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訓練最大的價值, 在於讓你知道自己做得到. 當你明白你能夠毫無困難地上升到水面時, 即使突然失去空氣供應, 你更能放鬆並且享受潛水了.





平靜水域潛水預習
雖然, 這是一個水肺潛水課程, 但是這次平靜水域潛水, 你將從不使用水肺裝置的浮潛開始 — 但是, 你會很快的戴上你的水肺裝置並回到水底呼吸.
但是, 浮潛和學水肺潛水之間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 它們之間的關係還不小, 因為學習水肺潛水時, 通常會帶你到適合使用呼吸管潛水。
平靜水域潛水第四單元
技巧要求
當你成功完成平靜水域潛水第四單元後, 你將能夠:
浮潛技巧:
1.        當浮潛時, 示範正確過度換氣的運用.
2.        垂直地從水面作鐮刀式的入水到水深無法站立處 (不會濺起過多水花或是做過多手臂動作.)
3.        上升時, 能夠排除呼吸管內積水, 並用呼吸管呼吸.
水肺潛水技巧:
4.        在水底不戴面鏡游泳, 至少15公尺/ 50英呎, 並用置換式清除呼吸管積水.
5.        只用浮力控制, 不用踢水或滑水地懸浮在水層中, 至少30秒.
6.        在水中, 潛伴間使用同一氣源, 作公生呼吸游動至少15公尺/ 50英呎, 輪流扮演供氣者和受氣者.(弹性技巧)
, 或是浮潛的環境. 例如, 你可能會到一個水很淺, 而不適合使用水肺潛水的地點. 或者, 你會和你的潛伴浮潛到某地, 探勘當地是否值得做水肺潛水 — 身為浮潛潛水員, 你可以游泳游得快多了. 有時候, 你可能想在某個地點潛水, 但是, 你的水肺裝置重量和體積會很礙事, 例如, 從一艘滿載的小船上做船潛.
浮潛時, 你可以使用所有的潛水裝備, 除了水肺裝置以外, 而且, 你可以使用較輕的配重建立正浮力, 或是使用呼吸管. 當你準備好做浮潛時, 你的教練會請你組合水肺裝備, 以便稍後使用.
過度換氣
因為浮潛時不用著水肺, 所以, 下潛時就需要憋氣 (或者你不要憋氣, 只不過你會急促的回到水面上). 大部分的人對於憋氣超過一分鐘都有困難, 尤其是當他們在水底要做一些消耗大量體力, 像是游泳之類的事情.
為了要憋氣憋得久一點, 你可以使用過度換氣, 它會暫時壓抑你想呼吸的刺激作用. 故意的過度換氣, 其實只是在憋氣浮潛前, 做三四次快而深的呼吸而已. 在過度換氣後, 要隔較長的時間, 你才會有渴望呼吸的感覺.
因此, 你可以在水裡逗留較長的時間. 過度換氣之所以有用的原因是, 因為呼吸的渴望來自體內二氧化碳的升高, 並非因為低氧量. 三到四次的呼吸會把二氧化碳量降至正常等級以下, 所以, 當你憋氣時, 可以有較長的時間, 讓二氧化碳升高到足以刺激呼吸慾望.
如果你從未試過過度換氣, 你可能會驚訝於它的效果 — 但是, 將過度換氣限制在三到四次是很重要的. 超量的過度換氣 — 超過三或四次呼吸 — 會很危險, 因為你將體內二氧化碳量降的太低, 以至於造成你感覺要呼吸時, 體內已缺氧. 這會導致突然喪失意識 — 完全沒有警訊 — 以及溺水. 所以, 絕對不要超量的過度換氣.
除了將過度換氣次數限制在三到四次深而快的呼吸, 在每次憋氣下潛之間, 必須要在水面休息一分鐘以上, 好讓體內的氧氣水平回復到正常程度. 如果你感到疲勞, 頭昏, 或是頭痛, 應該馬上停止潛水. 漂浮, 放鬆, 並且休息.
對於無意的過度換氣, 可能你會有點熟悉, 那是導因於焦慮或壓力, 而造成呼吸急而淺. 這會引起呼吸困難, 並造成你之前所學到的費力過度和空氣短缺問題. 但是藉著使用正確的技巧, 這通常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 萬一你覺得自己因焦慮和壓力而快而淺的呼吸, 你要強迫自己停止, 慢慢的呼吸並且放輕鬆.
浮潛水面下潛
到目前為止, 你所做的下潛, 都是使用水肺裝置, 做足先式的下潛. 這個方式對於水肺潛水是很理想的方式, 但是, 當浮潛時, 這太花時間了— 在很淺的水域中, 你甚至可能在達到水底前, 就必須上到水面呼吸. 既然你沒有穿著水肺裝備, 你可以採用較快的鐮刀式水面下潛方式.
鐮刀式的水面下潛方式可以讓你毫不費力地快速到達水底. 以下是鐮刀式的做法: 將浮力調整裝置洩氣(假使使用的話), 然後, 漂浮臉向下, 透過呼吸管呼吸. 開始向前游, 同時做過度換氣(不要多於三次或四次), 然後, 吸一口氣憋住. 向前彎腰, 頭和手臂往下衝入水中, 並利用此衝力舉腿露出水面. 儘量把腿伸直伸高, 用腿部的重量將你往水底壓. 一旦蛙鞋進入水中後, 開始踢動, 平衡耳朵和面鏡空腔, 就像你在使用水肺下潛時所做的那樣. 當你抬腿時, 可用手臂為槓桿, 但是入水後, 就要利用蛙鞋向下游. 如果你沒有使用浮力調整裝置, 你應該會有一點正浮力, 並且需要向下游.
當你下潛游時, 你的潛伴應該留在水面上, 注意你的行動. 當你的潛伴下潛時, 你也做一樣的事. 利用這種一上,一下的潛伴互照顧法, 這樣, 萬一你需要幫忙, 你的潛伴可以吸一口氣, 立刻前來幫助.
當你在水底潛游時, 應該慢慢地游動來節省氧氣的消耗. 如果你能放輕鬆, 並對某些事情感到興趣時, 你會訝異, 一口氣能讓自己在水底逗留那麼久.
當你要上升時, 將手向上高舉過頭, 往上看並慢慢旋轉上升, 這樣, 當你上升時, 能夠完整地觀察到水面四周. 養成注意頭上障礙物, 如船隻和其他潛水員的習慣. 到達水面前, 你可以使用一種叫做置換式的方式清除呼吸管內積水.
置換式呼吸管排水
你可以使用之前學過的猛吹法來清除呼吸管內積水, 但是, 當浮潛時, 你會發現使用置換式比較容易. 然而, 使用這種方法, 需要不具自動排水功能的呼吸管, 或者, 如果能自行排水的呼吸管, 則要一個很小的排水閥.
排水法的步驟如下: 當你進行浮潛上升時, 頭部要往後仰, 眼睛看水面, 在這種姿勢下, 呼吸管的出口會低於咬嘴. 在整個過程中, 你應該保持頭向後仰, 眼睛向上看的姿勢, 當你上升離水面1到1.5公尺/ 3到四英呎的地方時, 要吐出少量空氣到呼吸管內. 你所呼出的氣體會排出管內積水, 將積水推出呼吸管的出口.
當你達到水面時, 轉頭向前, 恢復水面游泳的姿勢, 並繼續吐氣. 呼吸管內的水就能被排乾淨, 但是, 你要注意氣道控制, 並且小心呼吸第一口氣, 以防呼吸管內還殘留少許積水.
置換式不能用於有自行排水裝置的呼吸管, 因為當你向上看並且吐氣時, 空氣可能從排水閥漏出去, 而無法排水. 當你穩定地吐氣於有小排水閥的呼吸管時, 置換式就可能管用, 因為, 空氣逸出會比進入管內慢, 所以, 呼吸管就能被清除乾淨. 萬一你無法用置換式排出呼吸管積水, 原因是空氣太容易逸出的話, 也不用擔心. 有了自行排水裝置, 你就不用費很多力氣, 將水猛吹出去, 清除呼吸管.
坐姿背滾入水
在練習過一些浮潛技巧後, 你的教練會要你穿上水肺裝置. 你可能會練習新的入水法, 使用於當地的潛水環境, 包括坐姿背滾入水. 當你從較低, 不平穩的平台, 例如小船或竹筏入水,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進行坐姿背滾入水法時, 首先要確定你所有的裝備都在正確位置, 以及壓力錶或其他管子沒有纏住或勾到任何東西. 其次, 查看水下地點, 確定沒有任何障礙物. 然後坐在平台邊緣, 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至半满, 調節器放入口中. 用手穩穩地扶住面鏡, 身體向後仰, 慢慢進入水中. 在整個過程中, 保持雙腿夾緊, 以免在下水時撞到平台. 你可能會有短暫迷失方向的感覺(有點興奮), 然後, 浮力會立刻將你帶至水面, 這時, 讓你的潛伴知道你已經順利下水, 並且游離下水區域.
無面鏡潛泳
在最後一次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會練習在水中不戴面鏡呼吸, 這跟視線沒有多大關係, 但是, 了解這個動作很重要, 以防在潛水的過程中, 面鏡完全脫落, (絕大多數的面鏡脫落, 都是因為太靠近潛伴的蛙鞋, 而被踢掉了). 因為, 你可能必須不戴面鏡游到水面, 或是游去找潛伴幫忙找面鏡, 在這個部分, 你要練習不戴面鏡在水底游至少15公尺/ 50英呎遠.
記得, 專心用嘴巴呼吸, 而不是鼻子, 如果你需要排水的話, 從鼻子呼氣. 在游泳過程中, 睜開你的眼睛, 因為, 即使不戴面鏡, 你也能看清楚你的去向. 然而, 如果你戴隱形眼鏡的話, 就要閉上眼睛, 讓潛伴帶領著你游動. 若真的發生面鏡遺失, 你可能要冒著隱形眼鏡也遺失的風險, 但是, 這次潛水時, 你不需要這麼做.
浮力控制 — 水中懸浮
在每次的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一直學著控制你的浮力, 浮力控制可以幫助你, 避免攪起水底的沉澱物, 破壞水底生物, 以及浪費體力. 首先你學到基本動作 — 適當配重和浮力調整裝置的使用.
然後, 你學會蛙鞋旋軸法. 現在, 你要示範下一個必須熟練等級的動作: 完全不動地懸浮在水層中. 為了懸浮, 首先你要下潛到水底, 調整至中性浮力(你可能運用蛙鞋旋軸法). 一旦達到中性浮力, 輕輕將自己推離水底約一公尺/ 數英呎的距離. 然後, 不要憋氣, 利用肺部體積, 保持自己在水層中懸浮不動的姿勢. 如果你開始上升一點, 要吐氣, 吐出一些肺部的空氣, 讓它不要太满, 來減少浮力. 如果你開始下沉一點, 要吸氣, 吸進一些空氣到肺部, 讓它满一點, 來增加浮力. 在附近找一個靜止的視覺參考點, 對於你調整上升或下沉會有幫助, 所以, 你可以靠近游泳池邊, 繩索邊, 或是任何可供參考點的物體旁, 做這個練習. 你可以盤腿, 伸直, 任何幫助練習的姿勢都可以.
當你有了經驗後, 你就能夠下意識且自動地調整你的浮力, 易如反掌地保持不碰觸水底, 靜止並懸浮在水層中. 只要些許練習, 你會發現水中懸浮是很容易的技巧.
同伴共生呼吸
在第三單元中, 你已經學到, 萬一空氣用盡時, 能有哪些補救方法, 你也練習過兩種最主要的方法, 使用備用氣源或是作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 另一個你可能練習的方法 (在教練指導下) 是共生呼吸, 共生呼吸需要你和你的潛伴共同使用單一個二級頭.
共生呼吸比另外兩個方法不理想, 因為, 它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技巧, 出錯的可能性會增加. 如果你維持和潛伴接近, 並確定自己和潛伴身上每次都備有備用氣源, 那麼, 需要使用共生呼吸的機會將很少. 然而, 在某些地方仍需使用到這項技巧, 所以, 你的教練會要求你學會它.
共生呼吸開始時, 要先游向你的潛伴, 做出 “空氣用盡” 和 “共生呼吸或給我空氣” 的手勢. 你的潛伴這時應該把他/ 她的主要二級頭傳給你作為回應, 並讓你呼吸兩次.
你的潛伴不會把二級頭放掉, 他會握住靠近咬嘴的管子, 以免蓋住排氣按鈕 (如果你有需要, 可以使用排氣鈕來排出二級頭裡積水).
一旦你和潛伴開始共生呼吸後, 你和潛伴應該面對面, 抓住對方以保持穩定. 他應以右手握住二級頭, 左手握著你的浮力調整裝置或氣瓶閥. 你也同樣要以右手握著他, 再以左手引導著, 把二級頭放到口中.
你呼吸兩次後, 讓潛伴把二級頭拿回去. 記住, 不可憋氣, 當調節器不在口中時, 要發出啊……的聲音. 你的潛伴會呼吸兩次, 然後再把調節器傳回給你. 不斷地來回傳遞, 直到你和潛伴間建立一種自然, 輕鬆的韻律感.
一旦你們有了韻律感, 你和你的潛伴就能一路使用共生呼吸, 上升到水面. 你的教練會讓你們在原地練習共生呼吸, 然後讓你們沿著水底, 模擬共生呼吸游動, 並計算你和潛伴需要花多少時間上升.


平靜水域潛水第五單元
注意:在平静水域第五单元结束后学员必须组合和拆卸装备最少五次
技巧要求
當你成功完成平靜水域潛水第五單元後, 你將能夠:
1.        在水深無法站立的水面上, 不費力地卸下, 重新穿回和固定水肺裝置和配重帶.
2.        在水深無法站立的水面上, 不費力地卸下, 重新穿回, 調整和固定水肺裝置.
3.        在水深無法站立的水底, 不費力地卸下, 重新穿回, 調整和固定配重帶, 或是使用浮力調整裝置或者整合式配重系統的學員, 能在淺水區裡, 卸下配重.
平靜水域潛水預習
這是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中, 最後一節平靜水域訓練課程. 就如先前幾節課一樣, 你會練習一些學過的技巧. 和學到新的技巧.
配重帶的處理
有時候, 你可能需要在水面或是水底, 卸掉或者重新戴上你的配重帶. 你的配重帶可能與其他裝備糾纏在一起, 你可能需要調整裝備, 或者是當你要登上小船或者是當你要登上小船或要爬上沒有樓梯的平台前, 要先把它卸下.
要卸下配重帶時, 先以一手揭開快卸扣, 另一手抓住沒有快卸扣的一端, 就像在第三次平靜水域練習中所做的那樣, 然後把它拿開身邊. 如果你不需要丟棄配重帶, 應該讓它緊靠身旁, 因為, 握著配重遠離身體會使你重心不穩. 如果你要丟棄配重帶, 應該握住它, 遠離身體, 然後放手. 記住一點, 當卸下配重帶後, 你的浮力重心會改變, 你可能會嘗試在水中穩定自己. 處理配重帶時, 要握住游離端(沒有快卸扣的一端), 以防止鉛塊滑落.
無論在水面或是水底, 有兩種方法可以重新帶回配重帶. 即使在水面時, 請用調節器呼吸, 這樣, 你才能夠不用擔心呼吸管進水的問題, 而在水中活動.
使用第一個方式時, 將身體保持水平位置, 臉朝上. 以右手握著沒有快卸扣的一端, 並把它按靠在右臀上.
然後, 轉身向左, 使臉朝下. 這時, 配重帶應該壓在你的臀部上, 並落在橫跨腰部的位置, 你可能要在氣瓶下方調整一下配重帶. 身體稍微向前傾, 配重帶就會滑到你的背後. 讓配重帶環著腰, 查看帶子有沒有扭轉, 把沒有調好的鉛塊推到適當的位置, 然後, 把釦子扣緊.
第二個穿戴配重帶的方法是, 以一隻手握著配重帶的兩端, 使配重帶形成圓環狀. 伸出空著的手到背後找到配重帶, 它會在氣瓶下方, 抓住它, 這樣, 會變成兩手各抓一端. 確定你的右手抓住的是沒有釦子的一端, 而左手抓住是有快卸扣的一端, 這樣, 戴上配重帶後, 右手才能操作快卸裝置. 兩手各拿一端後, 把身體保持在水平位置, 臉朝下, 然後, 把配重帶橫壓在你的腰上, 同時調整和握緊它.
無論使用那一種方法, 你可能會發現, 當你試著卸掉或緊扣配重帶快卸扣時, 你的面鏡和浮力調整裝置會妨礙你看到快卸扣的視線. 所以, 你應該練習憑觸覺來操作快卸扣, 而不是靠視覺.
如果你使用的是整合式浮力調整裝置, 為了要解開, 調整等等的目的, 要先卸下和重新穿上水肺裝置, 以方便卸下和重新穿上配重帶. 為了讓你有快卸系統使用的練習機會, 你的教練會要你在淺水處使用快卸扣解下配重帶.
水肺裝置的處理
正如配重帶一樣, 有時候, 你也需要卸下水肺裝置, 和再度著裝. 在水底, 你可能需要調整水肺裝備, 或者當輕微糾纏時, 需要解開它, 在水面上, 你也許等入水後在穿戴水肺裝備, 而在出水前, 就把水肺裝備卸下 (如同你練習過的那樣).
在水底, 你會發現最容易穿卸水肺裝置的方法, 是把它當成一件無袖外套. 首先, 一定要把浮力調整裝置內的空氣洩掉, 以免它在卸裝後漂走. 然後, 把浮力調整裝置從左臂脫下, 再從背後向前甩, 再從你的右臂脫下來. 記住要從左臂開始, 否則, 你會拉扯到調節器的管子, 甚至可能把咬嘴從口中拉下來. 在這個技巧上, 沒有理由讓二級頭離開嘴巴.
一旦水肺裝置卸下後 (你會發現它很容易處理, 因為, 水肺裝置在水裡變得很輕), 你可能要調整一下或是解開糾纏, 然後, 重新穿上它. 把它直立拿著, 並確定背帶沒有糾纏在一起, 然後, 像穿外套一樣把它穿上, 先從右臂開始 (道理相同—這樣你才不會把二級頭從嘴裡拉下來). 穿在身上後, 固定並調整好腰帶及其他肩帶.
你也可以把它從頭上放到身後去. 把裝備平放在你面前, 氣瓶閥向著自己, 背架朝上. 手臂穿過肩帶, 讓肩帶套在手肘部分. 保持連接咬嘴的管子在雙臂之間 (如果管子在雙臂之外, 穿上水肺裝置時, 可能會把二級頭從你的口中拉出來). 接下來, 將氣瓶高舉過頭, 並且讓它輕輕地落在你背後. 最後, 查看所有的管子和配帶是否都固定好, 沒有糾纏在一起, 再把腰帶扣上.
在水面卸下和穿回水肺裝置的程序, 和在水底使用的程序相同. 有一個受歡迎的技巧是, 先坐在有一點浮力的裝備上, 把氣瓶放在雙腿之間. 氣瓶底部應該在你面前, 氣瓶閥在你後面, 夾克張開在你之下. 把雙臂伸進兩側的夾克袖口, 然後讓自己向前下滑. 夾克滑上來, 你滑下去, 很快! 你就穿上夾克了.




一般開放水域技巧
現在, 讓我們來看看你在開放水域潛水中將會做些什麼. 依據課程地點, 進度, 個人喜好和其他後勤顧慮, 在成功地完成第三次平靜水域潛水後, 你可能已經做過了第一次開放水域潛水, 或是做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開放水域潛水. 如果你只得到水肺潛水員證書, 你將會做這些練習. 另一個選擇是, 你可能在完成全部五次的平靜水域潛水後, 才開始做開放水域潛水.
在開放水域潛水中, 你會應用並進一步發展在平靜水域潛水中所學的技巧, 而且, 你會學到一些新的技巧, 那是你無法在平靜水域環境中所實習到的. 這些技巧包括: 1)評估潛水環境, 2)在正式潛水前穿戴裝備, 3)在輕微的碎浪區入水和上岸, 4)在水面上游動, 和 5)在開放水域下潛/ 上升.
評估潛水環境
當你達到一個潛水地點時, 你要知道潛水環境是否在你的訓練範圍內. 如你之前所學, 你要在穿戴之前就得評估環境 — 沒有必要在卸下行李, 穿戴好裝備後, 才發現這個環境不適合潛水. 你的教練會指導你如何評估環境因素, 入天氣, 水溫, 水底結構, 波浪, 深度, 該區危險障礙和任何會直接影響到潛水的事項. 你也應該事先將入水上岸的地點和程序, 計畫成為評估的一部分.
決定你是否能在該處安全地潛水. 記住: 這是你的決定 — 你要對自己的安全負最終的責任, 而且, 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出要不要潛水的最後決定. 如果你對此沒信心, 你的教練或許會建議你查看備用地點是否可行. 如果所有的地點都不理想, 那最好改做別的活動 — 在糟糕或是具有潛在危險的地點潛水可不好玩. 潛水的目的就是要獲得樂趣, 探險和挑戰 — 而不是將自己暴露於無謂的危險中.
著裝
在潛水衣的討論中, 你已經學過了, 潛水時避免因穿著潛水衣而過熱的方法.
在開放水域潛水中, 你將學到把這些知識學以致用. 不好的著裝時機和順序, 會造成你感到些許挫折, 疲累, 喘氣和過熱.
理想來說, 你要和你的潛伴同一時間完成著裝. 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你們可以估量大約同時準備好的時間, 保持涼快和不勞累, 隨時可以準備入水.
首先, 潛水前適當的檢查和收拾裝備對你會有幫助. 先把所有的裝備放在一起, 但是, 你可以慢慢來, 累的話就先歇息一下. 大熱天裡, 如果有需要可以泡水涼快一下. 將你的步調調整到潛伴配合, 但是要能儘量做到照顧自己和獨立, 這樣你才能熟悉自己的裝備.
我們建議你準備和穿戴裝備如下:
1.        將水肺裝置組合起來. 在未穿著潛水衣之前先做好其他準備工作, 例如面鏡除霧, 調整調整帶等等.
2.        穿上潛水衣. 如果是濕式潛水衣, 要先穿褲子和潛水靴, 然後再穿上衣和戴頭罩.
3.        繫上配重帶. 對於有些水肺裝置, 你要在穿上水肺裝置之後繫上配重帶. 如果你使用的是整合式配重系統, 它通常是水肺裝置的一部分.
4.        請潛伴幫助你揹上水肺裝置.
5.        戴上所有裝戴於手腕上的儀錶 (揹上水肺後再戴會容易些, 這樣, 他們就不會妨礙浮力調整裝置的穿戴).
6.        和潛伴一同進行下水前的安全檢查.
7.        戴上你的面鏡和呼吸管, 這是應該預先調整好的.
8.        戴上手套.
9.        最後, 在入水前(船潛) 或是到了水深及腰處(從岸上潛水), 穿上預先調整好的蛙鞋.
起初, 穿戴裝備需要邊想邊穿, 但是, 經過一兩次潛水以後, 你將更熟悉你的裝備, 而著裝也會成為你的第二本能.
開放水域入水
隨著潛水環境的不同, 入水技巧也因地而異. 如果一個潛水地點所需的入水環境是你不熟悉的, 一定要先接受指導, 這樣你才能安全入水(和出水). 假如你的開放水域潛水訓練是從岸上潛水, 你的教練會教你該潛水地點的適當入水方法.
以下的練習通常建議使用於大部分從岸上潛水的水肺潛水:
1.        下水前應該穿戴好全部的裝備. 隨著環境和狀況的不同, 或許在入水前要先穿蛙鞋, 或許你要提著蛙鞋, 直到水深及腰或及胸處才穿上.
2.        一個基本原則是, 使用調節器呼吸, 直到你能夠漂浮在較深的水中為止. 這樣的話, 萬一摔倒, 臉進到水裡, 你依然可以呼吸. 一旦到達深水處便使用浮裡調整裝置漂浮, 如果還要從水面游一段距離才下潛的話, 換成呼吸管呼吸以節省氣瓶的空氣.
3.        如果你是穿著蛙鞋走入水中, 就倒著走或側著走, 並拖著腳步. 這能幫你發現障礙物或凹洞, 嚇走那些萬一踩到時會刺傷你的底棲動物, 並減少摔倒的機會. 然而, 在某些環境下, 你可能要避免拖著腳步走, 因為這樣會減低能見度. 你的教練會教你適合開放水域訓練的技巧.
4.        到了水夠深的地方就儘快游出去, 因為游泳通常比涉水來的容易.
碎浪區的入水和出水
碎浪區的入水和出水需要一些特殊的訓練, 除非已經經過訓練, 否則千萬不要嘗試. 在開放水域潛水時, 你可能要通過輕微的碎浪區入水或出水.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程序.
入水. 首先, 觀察波浪並注意浪破碎的地點和頻率. 在著裝的時候就該做這件事. 這樣, 當你準備好可以入水時, 你也差不多熟悉了碎浪的模式.
當你進入水中, 要使用調節器呼吸. 如果穿著蛙鞋, 要倒退走, 不時回頭看你行進的方向和衝過來的波浪. 你的潛伴應該是在你的身旁, 如果你拖了一個浮具, 它應該位於你和岸邊之間, 這樣才不會把它沖到你身上. 要儘快通過碎浪區.
當波浪快打到你身上時, 要握住你的面鏡(如此一來, 浪才不會把它沖掉), 停下來, 並在波浪打到你時側對波浪. 最好是側身對波浪, 這樣身體和波浪接觸的表面積比較小而且有利於雙腳的平衡. 波浪過去後, 馬上迅速地前進. 一旦到了水夠深的地方, 就開始規律地游動並儘快離開碎浪區. 如果你和潛伴入水時分散了, 應找到潛伴會合. 無論何時, 只要你在通過碎浪區, 一定要握緊面鏡, 直到離開碎浪區. 你可以在高於碎浪的位置, 充氣浮力調整裝置及改用呼吸管呼吸, 游到你的下潛點.
出水. 當你準備好要穿越過碎浪區上岸時, 應在碎浪區外圍停下來並觀察波浪的動態. 再說一次, 觀察波浪組合 — 它們在何地何時破碎. 在潛水期間, 波浪動態可能改變, 所以, 花些時間來觀察. 評估情況並和潛伴討論.
記得, 永遠要保留一些空氣在出水時使用, 因為, 在穿越碎浪時, 要用你的調節器呼吸. 等到碎浪暫息時, 儘快游到岸邊, 用一隻手扶著面鏡, 並要時常留意身旁的潛伴. 游動時要穩定, 並將一隻手向前伸作為保護. 避免在碎浪區停留, 一直游到水淺的地方為止. 如果回流很強, 而你又覺得很累, 你可以一直游到岸邊後, 手腳並用地爬上岸. 萬一你在波浪中跌倒, 別勉強站起來 — 只要爬出去就好了.
應付波浪的方法與入水時一樣 — 停下來, 手緊握面鏡, 身體順著波浪的方向微傾. 當你站起來時, 要倒退走, 如此, 你才能觀察波浪, 同時, 要和潛伴肩並肩.
如果你有浮具, 要將它推到前面, 使它位於你和岸邊之間.
水面游動
開放水域的水面游動和平靜水域的水面游動不同. 在開放水域中, 能見度可能較低, 你可能要游較長的距離, 並且可能有水流和波浪. 在平靜水域中, 你已經模擬了正確的習慣, 以下是一些提醒建議:
1.        游動時將浮力調整裝置充氣約一半满, 這樣你就不必為浮在水面而掙扎. 但氣也不要充得太满, 因為那會造成不必要的阻力.
2.        調整自己的步伐. 穩定而舒服地游動. 在水面游動比在水底游動費力, 所以, 不要游得太快.
3.        儘量將身體保持流線型. 兩手放在身旁.
4.        使用呼吸管小心地呼吸, 以避免被沖進呼吸管內的水所嗆到.
5.        踢動時, 將蛙鞋保持在水中. 如果情況許可, 你可以選擇側泳或仰泳.
6.        每隔30秒左右, 就查看自己的位置, 方向和潛伴. 儘量保持和潛伴一起, 如果需要, 應該維持身體的接觸. 應用岸上的環境或船錨作為定位點.
開放水域中的下潛
在平靜水域潛水中, 你已經練習一些正確的下潛方式, 但是在開放水域中, 因為深度比較深, 而且有不同的水底結構, 有一些重點你必須記住.
如果你的配重恰當, 只要你一面吐氣, 一面慢慢排出浮力調整裝置內的空氣, 應該就能夠開始下沉. 在整個下潛過程中, 應保持腳向下的姿勢, 這樣才能使你維持控制和辯別方位, 同時, 要與潛伴保持接觸. 記住下潛時要儘早不斷地平衡空腔內的壓力.
下潛時, 要一直保持中性浮力 — 不要等到達水底才做. 在下潛的過程中充入少量空氣. 這樣, 到達水底就能減少踢動蛙鞋, 避免攪動起沉澱物.
為了易於控制和辨別方向, 下潛時可以利用繩索練習, 或是遵循水底的地勢起伏. 如果你是從船的錨繩下潛, 要以一臂之長的距離握住錨繩, 這樣, 當船隻在波浪中上下顛簸時, 錨繩才不會打到你. 讓你手臂隨錨繩上下搖動, 像是衝擊力量吸收體一樣, 這樣, 錨繩就不會猛拉著你的手上上下下.






第一次和第二次開放水域潛水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程序的複習, 你在前兩次開放水域中練習中都曾練習到這些技巧. 根據後勤事項不同, 每一次的潛水順序也都不同, 你的教練可能會在潛水時, 改變某些技巧的順序. 每次潛水之前, 你的教練會先做一個簡介, 有關你將做些什麼, 何時該做, 以及一些潛水時必須知道的資料, 像是通訊, 手勢, 環境介紹, 緊急程序, 安全規則等等.
第一次開放水域潛水會介紹你幾乎在所有潛水活動中都會用到的技巧, 水底探險的經驗, 以及開放水域和平靜水域的不同. 第二次開放水域潛水以此做延伸, 再加上練習一些你在平靜水域潛水時已熟練的技巧.
第一次開放水域潛水概要:
1        簡介
2        裝備準備
3        穿戴和調整裝備
4        下水前的安全檢查
5        有控制的下潛 (最大速度為每分鐘12公尺/ 40英呎)
6        水底探險
7        上升
8        出水
9        總結和紀錄潛水日誌
*根據後勤事項而定, 這些技巧在其他潛水時可能有順序上的不同


注意:第二次開放水域潛水开始前学员必须把知识复习和随堂测验第一,第二和第三单元完成并让教练检查和讲解如有错误。漂浮在水面最少十分钟。
第二次開放水域潛水概要:
1        簡介
2        裝備準備
3        穿戴和調整裝備
4        下水前的安全檢查
5        入水
6        浮力/ 配重檢查
7        (自己和潛伴的抽筋解脫)*
8        (25公尺/ 碼的疲憊潛水員拖帶)*
9        (呼吸管/ 調節器互換)*
10        有控制的下潛 (最大速度為每分鐘12公尺/ 40英呎)
11        浮力控制 — 蛙鞋旋軸, 低壓充氣閥
12        面鏡部分及全部進水的排水
13        調節器尋回和排水
14        間備用氣源原地呼吸和上升
15        水底探險和浮力控制
16        上升
17        (水面上卸除配重)*
18        出水
19        總結和紀錄潛水日誌
*根據後勤事項而定, 這些技巧在其他潛水時可能有順序上的不同



第三次和第四次開放水域潛水, 和選擇性浮潛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步驟的預習, 這些你將在第二次開放水域潛水中練習到. 根據後勤事項不同, 每一次的潛水順序也都不同, 你的教練可能會在潛水時, 改變某些技巧的順序. 每次潛水之前, 你的教練會先做一個簡介, 有關你將做些什麼, 何時該做, 以及一些潛水時必須知道的資料, 像是通訊, 手勢, 環境介紹, 緊急程序, 安全規則等等.
還有一次選擇性浮潛, 如果情況許可的話, 教練或是助教練會帶著你做. 你的教練會依據後勤事項, 當地狀況以及你的需要, 來安排水肺潛水最適當的時機.
第三次開放水域潛水概要:
1        簡介
2        裝備準備
3        穿著及調整裝備
4        下水前安全檢查
5        入水
6        浮力/ 配重檢查
7        (使用指北針在水面沿直線游50公尺/ 碼遠)*
8        有參考點的自由下潛至6—9公尺/ 20—30英呎. (最大潛水深度18公尺/ 60英呎)
9        浮力控制—口吹式蛙鞋旋軸法.
10        面鏡全部進水的排水
11        (CESA)* 有控制式緊急游泳上升
12        同伴共生呼吸—原地和從深度6—9公尺/ 20—30英呎處上升 (選項).
13        水底探險
14        上升
15        (在水面脫卸及穿回配重系統)*
16        (在水面脫卸及穿回水肺裝備)*
17   出水
18        總結和紀錄潛水日誌
*這些技巧可視後勤情況變換順序.


第四次開放水域潛水概要:
1        簡介
2        裝備準備
3        穿著及調整裝備
4        下水前安全檢查
5        入水
6        浮力/ 配重檢查
7        無參考點的自由下潛 (最大潛水深度18公尺/ 60英呎)
8        浮力控制 — 懸浮
9        面鏡卸下, 戴回及排水
10        (水中指北針導航)*
11        水中探險
12        出水
13        總結和紀錄潛水日誌
*這些技巧可視後勤情況變換順序

金属外壳 发表于 2010-5-8 21:13

要学的东西很多啊

shaggy 发表于 2010-5-8 21:27

还要记得翻译自己家的英文地址哦。。。

无枪新兵 发表于 2010-5-9 18:58

非常详细的介绍啊!谢谢元总!学到许多东西!

标线 发表于 2010-5-10 00:21

还要记得翻译自己家的英文地址哦。。。
shaggy 发表于 2010-5-8 21:27 http://www.combat2008.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中英文要一起写,记得是磨房还是潜客里说过英文地址的寄到国内,邮递的不看不懂!

Osir 发表于 2010-5-10 03:03

是不是还要带身份牌?我在犹太国,出远门去其他城市,乘坐公共交通的时候,我都戴身份牌的

ad6 发表于 2010-5-10 08:59

之前下载的还没看完呢。。。。还有那么多。。。。。

貌似差不多涅,继续温习功课~~~~

标线 发表于 2010-5-16 13:26

我把C2的身份牌挂着呢!
不知道有没有用的!!

金属外壳 发表于 2010-5-16 21:05

带张自己的名片不就得了上边有英文地址的

玮玮 发表于 2010-5-16 23:39

真长。。。。。。。。。。

jiangpig 发表于 2010-5-17 00:54

我个人觉得偶问题不大 反正偶这次不去 随便吹 挖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去大马前,请大家预习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