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2000论坛

标题: 这场战斗本不应该朝这个方向一边倒! [打印本页]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3 11:04
标题: 这场战斗本不应该朝这个方向一边倒!
时间:2005年11月12日+ c  u4 ^* A8 w) c
地点:某竹林密布的山区一角
( `. X, Q( k$ }: E战术目标:攻占敌方据点0 c+ W7 d+ [- m: A; w6 v
地形:敌方据点位于一小型山凹中,三面环山,背后是一堵强,无有效遮蔽物2 O1 q& e8 ~7 M$ J/ T6 A6 Y
攻方人数:10人
! w& Y3 u" v6 E$ M) j守方人数:7人9 x- L& M! M- b$ L, p8 p0 J
攻方队伍:其中7人长期在本处操练,地形极为熟练,体能绝对优良
) X/ @) ]5 S  C: r守方队伍:均为第一次来客场作战,其中若干人仅仅在从公路走入场内的过程中,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P# B4 i  z& Y6 u
攻方战术意图:3人沿唯一的林间道路进行正面佯攻,吸引守方注意力,并利用地形上的优势,伺机进攻。另7人为主力远离道路向山上攀登,进行大范围的迂回包抄,以便从敌人的左翼和后方,居高临下进行攻击。3 g, o" }0 @1 H; u7 m: j
守方战术意图:4人正面防守林间道路,另3人在据点内警戒左翼和后方。
. G  i/ ~( B9 E' t+ ^& Y6 u2 c攻方武器:部分改装。
% F5 l% T3 Y% s守方武器:基本都是原装。
! B/ s3 P& B# Q- g. M2 [其他:攻方配备无线电台,守方无。
% w1 q! P% A: G+ @: B& W) o: Y& @0 H8 Z) Z* T2 u* N
看明白了没有?
4 I/ C" K0 z2 o" S" J& R攻方人数占优,体力占优,熟悉场地,能进行目视距离以外的协同,战术意图清晰,更主要的是,在地形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守方只是困守在这么一个死地中间,唯一能依赖的只是火力上稍显强大。但竹林密布,射界不良,远射程的优势并不明显。
& h& K* d4 Y+ U) \1 z+ v这本应该是攻方可以以压倒优势取得胜利的一场战斗。发起进攻前,攻方甚至宣布,要计算冲入敌据点人数来统计战果。
' p# s0 L0 Y* ]4 v. \最终的战斗结果果然是一边倒的,但是一边倒的方向并非如预计的那样,而是守方大获全胜,仅以损失一人的代价使攻方全军覆没。% b; c0 v9 a3 }* f
轻敌思想造成失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第~~!& ]  N4 A5 o4 U0 k
攻方太过相信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了,结果犯了一个被实践证明所致命的错误:
) B* u: q' j* a' R6 a严重轻敌!
' z- m. z: P8 X- y8 O因为轻敌,所以佯攻和主攻队伍分别出发以后,就没有利用无线电进行过任何联络。使佯攻方虽然按计划同守方主力交火,吸引了守方的注意力,但是主攻队伍此刻因为路途遥远,还远远没有进入出击阵地。
) Z: q0 b  k# Y& d* r9 P因为轻敌,所以佯攻和主攻力量分配不当,佯攻2人其实足亦,结果实际是3人,既多占用了一个兵力,又不能有效发挥人数优势实施正面突破。结果守方正面既然守的住,据点内的3人就可以自由活动。
. t. ~' ?' @& F. d因为轻敌,所以主攻队伍迂回以后,前后队形拉开距离过远,实际上形成了4+3的两个战斗小组,相互距离30米左右,在竹林中无法形成相互支援。
+ U# e5 W/ H( ^% ^# K因为轻敌,所以主攻队伍差一点排成纵队冲锋,差一点就挨个进去吃BB,虽然后来调整队形,形成对据点的2面包围,但是队形已经散开太远,结果仍然是梯次投入战斗。) ~& c, G+ H( L: G
已经绕到敌人后方的主攻队伍4人小组前出过远,提早被守方发现,守方充分发挥火器优势,用火力把4人阻挡在竹林内, # N" `: N  i" j9 F( J
主攻队伍拉在后面的3人小组本计划利用这一时机进攻守方左翼,但是由于4人小组同敌人接火过早,还没有抵达出击阵地,此刻既无法趁机冲锋,又不能向敌人有效射击以掩护4人小组。
0 y* `4 p( q* W7 R+ t就在3人小组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守方已经利用据点墙根处的唯一一个掩体,也是一个根本没有退路的掩体,发挥武器优势,逐个消灭了在竹林中苦苦对射的4名进攻队员。4 W9 a" y5 J# J  k# b
等3人小组准备发起冲击的时候,战机已失,守方据点里的敌人再调转枪口,把这3人当场歼灭2个,另一人最终弹尽被迫退出战斗。. u; _# l$ o* i5 |) |
到了这个时候,正面佯攻的3名队员击毙1名守军,自己也损失1人,另两人眼见突破无望,也向右迂回企图进攻据点侧翼。
% U2 q' s' b' w2 I( _这也是一个绝对轻敌的动作,追随已经全军覆没主力的脚,步前赴后继地沿相同路线进攻人数占优、武器优良,已经有充分准备的守方,无异于一次日式的敢死突击。1 u- W/ e2 d+ H- Y( c' c7 B: i, m
最后的战斗极为悲壮,也成为本场战斗中攻方唯一的可圈可点的地方。8 a# G0 N/ K4 p$ X
一名队员冒着枪林弹雨,沿着陡峭的山坡拼死冲锋,被交叉火力打倒在一棵粗大的毛竹后面。仰望上方,竹叶纷飞,仿佛在为他哭泣,蓝天如洗,仿佛是他不死的魂灵。; z" d+ }) s$ |6 H4 l% ~" `7 M& ?0 L
守方知道攻方只有最后一人了,一个个撅着肥硕的屁股冲出据点向山上冲去。攻方的最后一人在半山腰被敌人发现,他打光了步枪里的弹药,又掏出手枪,向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英勇射击。在敌人密集的,连贯的步枪冲锋枪的连发声中,可以清楚地听到一支手枪进行抵抗:  k0 E  o4 G; n) ^) p' }
乒,乒,乒乒!
' f$ W! X9 f( E* Q# I, C  y/ w那声音镇定自若,不屈不挠,即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
! e% D# P1 [/ f5 J/ `4 j那声音如泣如诉,好像在说:7 o- F& {2 Z, J5 }. A
你们这帮丫挺的!一个个都投胎去了,只留我在这里苦熬!早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不能轻敌,轻敌思想造成失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第。
6 o* G2 L" k5 W5 R5 N8 M( B: n# a永别了,同志们!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3 11:54
标题: 老兄啊
要知道,环型防御在没有炮火的掩护下,的确是很难攻破的.要不,学李云龙同志挖坑.也不对,你Y没手榴蛋.轻没轻敌我不知道.不过我倒是想讨论一下.在现有的武器里,大家有什么有效的战术能打破这么个地形中的环型防御.不要跟我说什么用BB蛋强攻.这个我们都会!!!
作者: 军士长    时间: 2005-11-13 12:00
真不知攻方打什么?8 X* T* h- a: n2 D
地形,体力,武器,无线电,人数全有优势,就这样的一个结果。不能说轻敌就这么过去。不客气的地说是素质不行。
9 P( Q7 X4 y' y& U' z$ q/ m" O一,指挥官指挥不当,队员之间协调不足。无线电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1 M! k% j3 c. W. J9 ~0 ^二,团队合作不紧密,搞成纵队冲锋。
" F, o5 z# e. z& o' ~0 }三,佯攻方3对4怕什么?没变主攻。- ]. P% [! N% q* L: k. t1 Z
四,作战失败,没有退回重新计划。' K$ N( n" d2 l6 h! \# o# ^0 V" m
五,攻方最后一人没必要死打,守方总有落单的时候,没有等待时机。
作者: fatfatfish    时间: 2005-11-13 12:07
LZ用的也是一面倒的修辞啊。。。呵呵 :D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3 12:29
标题: 哈哈
原帖由 军士长 于 2005-11-13 12:00 发表4 E6 o3 s6 D, p8 G
真不知攻方打什么?
/ k( t* _2 V& ]* g9 A' W地形,体力,武器,无线电,人数全有优势,就这样的一个结果。不能说轻敌就这么过去。不客气的地说是素质不行。( r& C6 i$ K% ?0 H
一,指挥官指挥不当,队员之间协调不足。无线电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m# e. `! o, t( }# A3 k
二,团队 ...

) |5 M9 a6 l; B- Q+ Z说的很好,不过,请说说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指挥.环行防御的优点就是首尾相顾.小弟很诚心的想向老大请教.不然光说那些空话也没什么意思,对吧!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3 12:36
标题: 忘了说
还有,防守的7个人不是散兵游勇也是一个队的,可以说每场都是这几个人,多少还是有点默契的.体力的问题吗,我们是全线防御.体力要求不是很大.我要求队员是监守岗位.因为后面有一多个人是会去支援缺口的.所以我不觉的我们完全处于劣势.$ q1 u! g: o- n" J# g, H8 ]

# `  g7 \! e& M5 ][ 本帖最后由 蟒蛇 于 2005-11-13 12:38 编辑 ]
作者: Browning    时间: 2005-11-13 15:22
首先,说说你们在事前的判断吧。第一,你说的人员优势,你觉得攻方有10个人这就很有优势了吗?说实话,想攻陷这样一个环形防守得阵地,攻、防双方的兵力应该是在2:1以上才稍占优势,在4:1以上的情况下才有必胜把握;第二,你说的地形优势,在实际作战的时候,攻放也是会事先派人侦察地形,绘制地形图的,你们事先已经在那个场地操练很久,对地形熟悉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而守方既然只负责死守,那他们对地形的熟悉程度的要求相对就可以较低,这一点,你们其实只是成个均势;第三,他们只负责死守,按孙子兵法,那叫以逸待劳,即使你们的体能大优于他们,也只能算是个平手;第四,说到装备,从头到尾你们好像根本就没有使用过你们的对讲机,这一点上,你们自动放弃了你们最大的优势,又是1:1平手。从上面各点可以判断出,你们不但没有占到一点便宜,而且还处于稍微的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的指挥官却吧你们分成3(佯攻)3(一梯队)4(2梯队)这样的常规作战式的队形,这跟叫你们去送死有何区别?式想想,就算你们按原计划,都进入了作战阵地,那么,因为对方是环形防守,你们每个梯队要同时面对的火力点都有3个以上,你们根本上就占不了火力上的优势,其结果还是得吃bb。
7 f% L1 ?, F  n) h" \! b        其实,向你说的这种情况,已经是特种作战的范畴了,说说我的做法吧。
% G& |: z0 A$ I3 Y" @4 N# k. E       第一:人员分配,因为有无线电,所以,大可以吧队伍分成A队2人,负责佯攻,扰敌,最好可以诱敌出击,任务是尽可能多的让守军暴露其火力点并在主力部队进入突击位置后对敌方进行火力压制的同时,给主力部队进行火力支援;B队2人,负责侦察和狙击,别跟我说你们队里没有狙完成不了任务,狙击是一种任务,不是一种装备,特别象你所说在“竹林密布,射界不良,远射程的优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用射程稍短,但可以连发的突击步枪取代手拉单发的狙击步枪更胜任这样的任务,B队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发现守军的火力点,并向指挥官汇报各火力点的精确位置,在完成这个任务同时,尽可能多的杀伤由A队诱发出的守方的火力点或诱使出击的守军,但最重要的一点是:B队由始至终要确保守军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最低限度也不能让他们发现B队的行踪;C队,剩下的6人,任务很简单,主攻和保护指挥官,这一队可以再细分为两个小分队,C1队指挥官和通信员各一,稍稍堕后负责协调各队的行动和对C2突击小组进行火力支援,C2队,4人,作突击小组,只需杀人就是了。
0 n: b+ i4 g+ @2 G9 |9 Y4 G+ i8 P, J' R
以上是人员分配,先说到这,打字好累啊. A2 b7 k2 t: W" ]% m& f% o9 l

% x7 ~0 w2 Q4 _/ X6 V[ 本帖最后由 Browning 于 2005-11-13 15:25 编辑 ]
作者: 关外雪狼    时间: 2005-11-13 18:38
如果守方兵力配置合理,此类地形没有3:1以上的兵力或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很难突破、胜利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3 21:15
标题: 贴2张本次战斗间隙的照片助助兴
哈哈!很有幸参加了这场战斗,除了蚊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就是最后一场防守方的残忍!让我的脑海中浮想起义和团的加特林机枪的画面。(具体情节就由其他参与的人员来叙述吧!)
( n" N6 q- J( f* z     尽管我也是防守方的一员,也参加了最后一场的防御最战,作为阵地右翼的防守火力点,我只开了有限的几枪,攻方最初的佯攻就是在这壮胆的几串长点射之后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和蚊子作斗争!一支到战斗结束。这一点也是攻方的失误之一,在没有探明实际情况之后就仓促撤退,完全没有摸清守方的准确火力配置情况,其实我这边只有2个人,其中一个还是用原装的新人,进攻方的三人打一个小配合就可以将我们的火力点暴露并且消灭1-2人,但是攻方没有这样做,也使得我们右翼变得很枯燥无趣,远不能和中部以及左翼来的激动人心。7 {6 f9 N+ N2 ~. r& X3 j
      作为一个玩了较长时间GAME的玩家,我深知配合的重要性,任务安排我守右翼,我就会一支坚持下去,只要没有战地指挥官的命令或者是阵亡,都是不会离开阵地的,尽管中路和左翼和攻方的主攻分队打的时分、、十分热闹,我也只是在右翼乖乖的呆着,深怕有人会从这个位置出现,一支到结束战斗。" A& A. q! k7 @% Q
7 e4 L  G7 J$ R# U3 L2 }

# P7 l: }' T% q
" [$ G0 H5 ?8 y9 R/ E* V' a* L* y9 z3 ]. C' A  A! n

  Z: R# v! Z" \# D$ z1 j[ 本帖最后由 jason-lee 于 2005-11-13 21:17 编辑 ]
作者: Browning    时间: 2005-11-13 22:03
原帖由 关外雪狼 于 2005-11-13 18:38 发表0 ?9 ]) s* A4 X+ K' O
如果守方兵力配置合理,此类地形没有3:1以上的兵力或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很难突破、胜利

9 T4 c8 y% y" {( Z+ u# Q7 s6 o也不是没可能的,前面不是说过了吗?这已经是特种作战的范畴了,用常规作战的方法当然是攻不下啦,就算真正的特种部队也只不过是比常规部队的装备精良了一点点,体能好那么一点点,但为为什么他们却可以消灭数倍于自己兵力的敌人?这是跟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作战模式密不可分的。两天没合眼,又睡了一觉,终于补回来了。
; ~0 t; v2 o' o- N         好了,废话不说了,前面说了人员的分配,现在继续说队形和作战计划了。+ l2 N- ~3 h$ x6 w3 g3 M4 ~
         队形,这样的作战任务,用A形和V形应该都可以有不错的效果的,具体选择哪种队形就看实际对方的防守位置和地形了。
5 y; A5 |7 {2 ]- M/ i6 p& T        先说A形,首先,负责扰敌的A队和负责侦察、狙击的B队应该分别放在主攻队伍的10点和2点位置,距离主攻队伍10M~20M左右,这就要看场地大小而定了。
: M+ i1 b' ?: ?- C         象这样:/ f' S& Y" C) b7 _/ }
                  
  n: [. O0 p9 n. A. c/ q                                 A                                     B# K# S' ^/ X1 W, j2 s) e3 u
. q5 v6 g' K2 N' p+ t
                              
. c1 M3 r+ \/ j& Z4 c' S  F" r                              10~20M                       10~20M              6 |: e  j' _: d" m

* \) k. T( a8 ]. N                                                     C. r" g6 u, X1 }8 s; h
  x' K0 g* J) o$ d( Y1 W
MD,不会贴图真TM烦,继续,具体人员位置:" X7 U: d) e+ m- {! R. p4 B5 m
                                                                   ^% |4 ]: I3 Y4 i4 `& c% \
                                                             进攻方向
% L  j' `2 p' A- |+ O      A1(观察及火力支援)                                                                   B1 (观察)6 h4 {8 Y( w% S/ }' G; m
            3M                                                                                                       3M
$ p! S/ Z9 I! n            A2(狙击手)                                                                        B2(火力支援)
( T" a* C5 b0 q, h" {; ]+ ~( ]8 h+ u5 n+ v5 E

/ M: X/ \  L# {& J- h                               10~20M                                                                 10~20M ; a6 @( h2 N4 ~/ l
" s1 \; A5 }% Y0 ~/ G
6 q2 D$ _' ^! k! P6 o- u

+ n' A* C# Y% e; F- J, X) \. B                                                          C1(火力支援)
- t$ z- h3 R* g% t+ [# ?! e                                                 ; ]1 S8 v) c4 v0 x; o
                                                  4 n/ S2 q- ^# i$ a2 A" @
                                                 2~5M                         2~5M
; y6 n4 _' }; P8 i' J6 A, k                       8 E4 e' s* L( d  ]  ~. Y1 p, p" p% M
                          
6 o* o2 Z) L5 N- V                     C2(步兵位于C1的7~8点位置之间)      C3(步兵4~5点之间)
9 U' E; z4 H/ W+ n                              
, j  C. R8 Q5 T. q                                            2~5M                                                2~5M
: V8 M4 u1 r0 S7 g% t                                                                指挥官(指挥协调)
+ d& Q0 A1 M. K  ^& v( x" S3 H            C4(火力支援或兼作通信员)                                        C5(火力支援或$ T" M( r; L( p. @3 G, q) Y
                                                                                                            兼作通信员)   9 V- B' h  z5 E* i. B1 }+ l4 _
  S' [4 @) m, p2 c# S# K: b6 _+ J
这个是A形。
, z2 z% O  K' Y8 l
, Z% {2 y1 P. F) O9 Q          V形(职能不变的情况下):
# d, y$ G( F; x& o/ w8 c# J6 G
6 F& `5 o* D% Z7 _# z, |                                                                    ^
4 D$ x' c* H2 M3 q+ F                                                             进攻方向
$ z( \8 G2 |9 T( ?" |3 H: f      A1(观察及火力支援)                                                                    B1 (观察)
3 ?" t6 H3 g' ~! N; g            2~5M                                                                                           2~5M
/ u8 O' k9 \& E            A2(狙击手)                                                                        B2(火力支援)* r% H, f* T1 ^# y8 ^5 s

, J8 P/ V% a& U2 M/ P; q% |* n
8 V% [1 `; \; m' b$ r' d. U' y                               10~20M                                                                 10~20M % u( Y3 K& B% l
0 E0 ~( c% `0 {$ B' K0 d0 x
4 T. y/ D" a+ \
                                              C1                                                 C59 Y  C0 E+ g3 K( J9 t5 z2 k

8 X9 k4 H# A7 ]- u" k9 L8 p+ {                                                   2~5M                          2~5M           1 v4 E1 E! a& Z5 s) d4 @; t8 S
                                                              C2      2~5M         C3
7 U6 G5 O$ G! m4 G                                                      
2 M6 q3 n6 i4 ?. }9 I2 b& a                                                              10M内         10M内                                          
. m5 y1 R6 d2 x) H. g, o* K- n* y, }4 c                                                        指挥官      3M      C4(通信员)  
4 j. r" `" A2 p) G3 N2 r- z' S
8 s* {/ }: @& |" A1 ]' C当然,这里所说的A形和V形是可以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互相变动的。当然你也可以把A、B的其中一队收编到C队中,不过,这样的话,前方的小队任务就比较重了,又要侦察,又要扰敌,还要狙击。7 [0 N4 a+ T( k  u: j

! S- ~) q% }- p( q5 O下面就改轮到作战计划了,在作战前,指挥官及各队员必须议定两个以上的作战计划,以应付随时会发生的变化。   根据楼主的描述,我自己虚拟了3个作战方案:
8 v& g  v' `/ p, C6 q        A计划、当然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啦,先用A形队向敌敌方搜索前进,当前方B队跟敌军接触以后A队迅速进入有利位置,观察敌火力点并向指挥官汇报,当然,B在与守军交火的同时,也应该向指挥官汇报所发现的火力点 。在而B队完成侦察任务后,也应该马上进入作战状态,开始狙击守军,在A、B两队杀伤守军2人(或以上)后,人员比例已经变成2:1相对有利我方了;这时,B队快速穿插到另一侧翼,而A队也应该稍稍后撤,以牵制地方正面火力,这时,B队负责在另一侧翼侦察及牵制敌军火力,同时,C队主攻队伍变为V形迅速接替B队阵地,对守方进行攻击(这个配合要相当的紧密,一旦出现时间差,就会让敌方有喘息甚至 组织反攻的机会) 在这个时候,本来就被B队打乱了阵脚的侧翼必定有让我方可乘之机,只要吃掉一个侧翼,那么剩下的残敌必然向他们认为没人的方向撤退(其实那里早已有A队待命了) ,至少也会缩小他们的防守范围,那么,只要C队继续推进,我方就可以对敌方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到这里,基本胜负已分了吧。
2 V  C1 X2 v( M% I          B计划、   当然是基于A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的啦,在实行A计划的时候,最有可能牺牲的是负责扰敌和穿插的B队,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B队穿插,C队接替B队的阵地时出现时间差,那么,一旦B队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就已经全部牺牲,那么,C队就应该马上分为两个分队,一个由指挥官带领附带一名步兵和一个火力支援,而剩下的3人马上取代B队的位置,完成B队未完成的任务,姑且我们称之为B1队,这时,B1队应该马上进入距离B队牺牲位置稍后的地方建立防守阵地,以防敌军的反攻,而C队则迅速和A队汇合,在A、C队回合后,A队从稍后的方向迂回到地方的另一侧翼,这时,C队只需要为A队掩护就行了,当A队进入敌方另一侧翼时,也不必暴露行踪,依然是负责侦察和牵制敌人火力就行了,收拢包围圈的事还事交给C队和B1队完成吧;
+ L, e  `7 [) j- [! O$ ^        最后是C计划、当然是作最坏打算的啦,就是在执行B计划的时候,连B1队也全军覆没了,那么,C队就应该马上与A队汇合,当然,前提还是不能暴露A队的行踪啦。这时,我方已经处于劣势了,那么C队就只能以A队为中心,在A队的火力范围内进行迂回和游走,打游击战了,到了这个阶段,我方显然已从攻势转入守势,而如果A队隐藏的好的话,敌军极有可能判断我方只剩下3人,那么,以他们7人的优势,就算不倾巢而出也会派人来追剿残敌了,这时C队只能负责吸引敌人出击,而消灭敌人的任务就只能交给A队了。
/ W5 Y( R9 O9 C% F; L" h' |5 V8 F3 p9 q$ x# m: Q, i5 K& Y/ C3 A6 x
整作战计划的思路就是:想方设法使我方变由攻势变为守势,要做到这点,必须迫使敌方进行突围,而要对方突围的话,我方就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对地方合围。保证所有作战计划能顺利进行的重点就是:1负责观察和狙击的A队的行踪不能暴露(陷阱)。B队撤离并穿插到另一侧翼时,C队对B队阵地的接管不能出现时间差。9 l) z4 B: o$ V# P; `' A
# F4 X& `! h- ]- r
以上是我的纸上谈兵,请各位指正,终于打完了,收工~~~~~~~~
1 O. x4 p. E) O4 `1 R其实我也不大擅长进攻,如果楼主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再聊聊防守
& b. `+ B) K* Z8 m4 s# K" _% Q7 e" D" ], _6 l- I$ O! d
[ 本帖最后由 Browning 于 2005-11-13 22:54 编辑 ]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3 23:08
楼上的写的可真不少,敬仰敬仰!不知道你是不是现场里的某一位,其实简单说一点就是平时没有养成合理的良好的战术习惯,对于通讯问题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 T4 u: F% [) w# c6 M9 M) m1 w        说到这最后一场,就随便提一下上午一场,5个人防守,剩下的人搜索,目标就是全歼所有防守人员,场地范围很大,几乎整个半场都可以运动,搜索队分成2队,一队负责从山坡下缘往前搜索,一队负责从山腰往前搜索,2队保持在目视距离之内,即可以相互掩护,也可以相互观察。2 Y' x: G, t6 e; O/ I2 G
        山下一队,一直保持搜索队型推进到场地底端也只有发现一名防守方成员,在以1:1的代价将其制服后,山下搜索队沿山坡往山上运动,准备绕到山顶往下,再配合山腰搜索队搜索,这时候,山腰搜索队也到达了场地底端,留在原地掩护掩护山下搜索队往上运动,这个时候,负责山腰搜索队负责侧面掩护的队员发现左侧30米左右的距离有动静,全队立即进入戒备状态,头尾2名队员负责掩护,其他3人往可疑目标处缓慢移动,这时候,枪响了!全队5人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成半弧形队型向目标方向开火,这时候山上搜索队已经上到山顶,但是因为没有通讯工具,那6个人大摇大摆的一直走到场地那一头也没有发现目标!! N$ P+ A+ r; O4 G: E
       具体战斗细节就不讲了,山腰搜索队5人凭借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正确的战斗队型一举将防守方4名队员全部K.O.这场战斗等于是5:4的人数比例进行的,搜索方的人数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而防守方除了山下那名被占人数绝对优势的山下搜索队消灭的队员之外,其他人都集中到了山腰,而且是在山腰队前进线路的侧方高地上,地形和时机优势也很明显,但这一场同样没有取胜,这个就是战术素养和团队协同的不足了。
4 h2 b# v4 S8 f4 ?2 F- i1 r$ K6 ]; R       不过那个场地很不错,希望有机会再去玩玩,大家也可疑相互切辍相互提高!
# ^! H8 p# o, U. s" p" x- `& W! ]       同时还要感谢作东的朋友们的款待和热情!谢谢!
  `( j" a% q5 k& K) O  J. H  W/ w! `: I
[ 本帖最后由 jason-lee 于 2005-11-13 23:29 编辑 ]
作者: eal    时间: 2005-11-13 23:36
lz修辞未免有些夸大了点,作为攻击方,我承认我们有很多失误,作为三人小队一员,我从个人角度谈谈
3 b2 w; M4 h7 o* G$ [攻击方熟悉场地的是六人,分去三人,七人有四人不是原来队伍的。假使原来六人一队,攻击力增强了,但其他四人不熟悉地形,不容易打迂回。因此我赞同场上队长的分配方案。
0 M& Z- N/ h0 y( `% L三人小队走的路相对容易,为的就是先于另七人接触守军,摸清守军布置。吸引一部分守军注意力。8 e  _" X5 O5 n) x9 z8 h' J7 r
战斗中,三人小队共发起过四次攻击,前三次攻击都是在七人队伍中的场上队长要求下进行的,前两次仅仅是试探,后一次是配合七人队伍发动攻击。并没有出现lz所谓的通讯不畅。
! i' t6 C9 p) V$ s! b+ n; ]" B第四次攻击是七人队伍被歼后,三人小队自主发起的,七人队伍完的快了点,第四次其实是第三次攻击的延续,只是在方式上就地改变。两人吸引,第三人迂回。
# Q9 p4 T  p7 ~  b! A  O第三人的迂回路线后段与七人攻击路线几乎重合,防守方有不少于四人被另两人吸引,而其左后方十至二十米位置为迂回队员,并且没有发现迂回队员,迂回队员若此时攻击,有把握全歼,此后战局将大为改观。
6 Z0 A7 _/ v# v& s3 ~# f3 @. }但该队员观察后发生误断,过高估计七人队伍的战果,认为对方防守人员就这几人,而其位置在终点正上方三十米左右,该队员判断在冲入终点前对方四人即时反应过来也来的及击中,决定尽早结束战局,做出了冲下山坡的举动,冲击至终点十五i米左右,发现终点仍有守方队员,并面对其,明白失败,在离终点十米处借住两根竹子停止,发生了lz所描述的一幕。+ ?8 \7 \+ D5 D3 |- k) |
随后防守方集中攻击另两名队员,两名队员均拔出手枪。。。
作者: Browning    时间: 2005-11-14 04:27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3 23:08 发表# S' T/ w1 d" T4 L& m6 M+ t$ K
楼上的写的可真不少,敬仰敬仰!不知道你是不是现场里的某一位,其实简单说一点就是平时没有养成合理的良好的战术习惯,对于通讯问题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0 m* }! W. a6 D/ |- u3 P: J        说到这最后一场,就随便提一下上午一场,5个人 ...

! M. H8 o! A  o. Z! b* P呵呵,我不在现场,只不过这是特种作战最基本的搜索和进攻方法而已,基本上对于要求敌方地方的任务都适合,反狙击作战也可以,如果攻方有12个人就更完美了,当然,这个任务,其实用6人,或者8人的作战小分队也可以完成的。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任务,最好设置狙击手,这样,对我方的侦察、伏击,以及应付发生的变化都有莫大的帮助。4 S  N( r/ X. O% z& b$ A- I- \2 W
$ S/ f! Z3 H* H0 C4 p2 L- u/ H
[ 本帖最后由 Browning 于 2005-11-14 04:30 编辑 ]
作者: mltr36    时间: 2005-11-14 09:10

, x/ e) O4 a: ]; p, a
' B. V; m% o2 h借朋友ID上来发表下建议。
# ^; O5 O& }* B/ }0 I  ^1 ~, w, `) R0 o7 t8 o* y
几次突袭组之间的距离都有点脱节,攻击小队之间没有很好的互相呼应。导致被分割然后干掉。) E" o  ?; t0 J) p) R1 {
1 q/ S' W4 T6 W; j6 c
最后一局作为进攻方。主攻组虽然爬了老高的山,绕了很远的路来到敌人后方。3 Y. o/ Z1 s. F9 K" W2 V) z  t6 {5 d

$ R+ L- F, q  D6 r  \但是冲锋的时候队友之间间距过大,没有很好的互相掩护。最后在冲锋的时候全局覆没。3 i$ k% d( b+ A* S% w  [

! d7 {. ?- v! S- U! m我是主攻方的队员。我和2位队友走在主攻部队的最后面(其中一位女队员)。 前方队员已经和防守方交上了火。也有人员阵亡。
" J+ L2 v0 I7 {* ]' N2 A  _* ?' x: U
这个时候队友决定我们从另一条路摸下去。谁知刚下到一半,迎面扑来的是一阵猛烈的白色珠珠。) Y* [" E+ K7 n' B, o! G
# z, f4 _$ z2 A( S  }
这个场地打起来很爽,伏击、搜索。  悄悄地进村,开枪的不要。
1 m& J9 z  y" t9 g9 T! H+ r* b
9 `$ M$ F' k6 z5 [' [[ 本帖最后由 mltr36 于 2005-11-14 09:13 编辑 ]
作者: lighting    时间: 2005-11-14 10:11
晕!还好我没去。3 z- X' }. s# ]9 z( R
不然回家就要被医院收治了。打的不错!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4 12:38
原帖由 eal 于 2005-11-13 23:36 发表
; `* E( O& q" y- V$ g6 R8 J" k# r做出了冲下山坡的举动,冲击至终点十五米左右,发现终点仍有守方队员,并面对其,明白失败,在离终点十米处借住两根竹子停止
. @2 N1 ^" P- j, g, C
原帖由 nuts
$ ^$ k$ j4 B/ j( m0 r一名队员冒着枪林弹雨,沿着陡峭的山坡拼死冲锋,被交叉火力打倒在一棵粗大的毛竹后面。仰望上方,竹叶纷飞,仿佛在为他哭泣,蓝天如洗,仿佛是他不死的魂灵。5 B1 u4 a4 K' T2 a/ `! A3 W
- t; `7 S, L+ c; d/ R% D) _
" h  d; x& Q$ h( l# R
嘿嘿!!
$ A1 C6 O/ r3 `8 w
( b" K9 O. P! K( b6 O/ d下面继续讨论:/ ]1 _/ J% X+ S
因此我赞同场上队长的分配方案。8 e  i1 o6 Z' u, T. Y, U
7 B9 L7 Y* v' B0 @/ F! z* B
我也同意。( t, e9 B7 [. K0 I  b
) f/ @( `5 N$ f) B; F, c- o& T1 n
三人小队共发起过四次攻击,前三次攻击都是在七人队伍中的场上队长要求下进行的,前两次仅仅是试探,后一次是配合七人队伍发动攻击。并没有出现lz所谓的通讯不畅。
! n$ x1 I( W+ B; J6 t+ [2 |# Y* B
2 M& T7 q& L3 |, `: R; m
这个我倒不知道,原来还是有过协同的。但是从现场情况看,协同的不够好,佯攻没有有效吸引守军注意力和火力,没有有效支援主攻。另外,MLTR36也指出了,7人小队自身没有组织好,分散开了。这是7人小队被歼的主要原因。如果同时冲锋,应该有很大胜算的。没关系,已经有人出来对此承担责任了,呵呵,下次再来就是了!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4 12:40
数了一下,已经有6个参加这场战斗的同学上来发言了!不错不错!
作者: johnsonred    时间: 2005-11-14 14:43
标题: 我就是那个失败的狙击手啊!
看到同志们的帖子了!失败啊我!
作者: keliven    时间: 2005-11-14 14:53
同意14楼的观点,我们饶后方的7人的确是仓促应战,并且呈3-4的脱节队形.
2 G8 {8 n/ Y# l* i4 @; T再加上守方早有准备,因此失败是正常的!
作者: johnsonred    时间: 2005-11-14 14:59
标题: 最后那场我在休息,呵呵!
看的很清楚啊!收方的功劳应该归那个台湾兄弟啊!就他一个在后面监视啊!不过,关键还是正面的进攻方和背后的偷袭方没有很好的协调好,前面都打停了,背后在开始进空,导致防守方有充裕的时间来重新部署!呵呵!通讯协调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偷袭从山坡上下来的动静太大,不,应该说下来的位置没什么东西可以隐蔽,所以一但被发现的话,基本属于在爱打的地步!
作者: 关外雪狼    时间: 2005-11-14 15:02
对Browning 同学的理论深表景仰,建议LZ实践下效果~
2 h' o- }5 g: w2 @0 d: |
' h0 [5 W3 c, x2 R8 j  I% @1、隐蔽侦察没有达到效果,没能发现敌人阵地配置
; B, K) i3 H) J. ^" T& z- X* h# m5 U5 h7 q+ ~7 @( G
2、改装狗的长火力优势,压制效果可以很好的利用,没见效果. A0 |5 V5 h( X* u' ~

) ~( p( r# l; ?4 g  f3 y3 Q% q3、nuts 同学所说的  ‘如果同时冲锋,应该有很大胜算的。’
9 F$ `' d( t9 O+ ^2 d5 J    的预期评估效果是如何,结果会如何,移动中的精确射击是否能有效,敢死队是否会被掩体后的火力轻易射  杀2 B5 T; L5 U2 A3 C
6 o5 Z/ C& H) X0 {
4、攻击环行防御的隐蔽性、发起的突然性未见~
6 ]& J# L( m7 y! ^4 ?2 w+ ~  Y' o% ~5 g
5、攻击队员不应急于出击,过早阵亡,造成无谓牺牲4 v8 t: x" K2 F5 Y% i
, }! c/ F! ]' \. I% P( l: D
[ 本帖最后由 关外雪狼 于 2005-11-14 15:05 编辑 ]
作者: johnsonred    时间: 2005-11-14 15:10
标题: 另外!照片都贴在什么地方了啊!
有知道的告诉下!
作者: 关外雪狼    时间: 2005-11-14 15:13
j赞赏老兵ason-lee的敬业精神和素养~
作者: bushmaster3333    时间: 2005-11-14 17:47
狼牙山战斗之经过
  t" s  X6 S' p8 P# @
, v7 z1 L8 S& R8 o, v8 H) \" C
1 B  m( q0 e; p3 @3 D2 o* T地形描述:基本为长方形场地,一端为休息区,另一端为一个“悬崖”大约十几米高,从休息区向悬崖看,为左高右低的地形,右面的界线为一堵围墙,左边的界线为一条石头路,从上到下,依次为密集的灌木丛,竹林和一般的灌木丛。在休息区和悬崖的大约中间位置,密集灌木丛和竹林的交界处,有一个突出的平台,命名为“狼牙山”。竹林和山下的灌木丛之间,由一条小土路分隔。$ A' t+ t0 Z# A) u, y0 s
$ h+ K7 ^# {0 T. O& r# b; p  S& N
第一场:对方9人(以下称红方)从悬崖方向出发,我方共8人(以下称蓝方),从休息区出发,进行对攻战。
4 G% c- F) A0 y$ [) \我的本来意图:一组先头,另一组一组跟随其后,遇到敌人后,后队可以支援前队。
' q+ v; r' R% p2 F  G, W) \$ v实际战况:红方分为两组,一组由沿密林和竹林的交界线推进,我率领另一组从密林方向推进。不久,第一组在狼牙山附近遭遇敌人,首先消灭了狼牙山上一人后,与红方形成对峙。我的一组,由一人下去查看战况,其他人企图继续前进,夹击敌方后路,但是由于地形限制,前进十分缓慢。此时,红方本来在山下的兵力陆续向狼牙山方向集中,消灭了第一组以及下方一人,我的一组在密林附近,消灭了对方的两个向上警戒的兵力,然后向密林深处撤退。不久本场结束。蓝方剩余3人,红方剩余大约5,6人。% n  [0 I6 S0 T2 E7 ]1 ~" N

1 M/ L+ J, p: {6 a5 t第二场:蓝方7人从悬崖方向出发,红方共9人丛休息地出发。
' V9 {- a. e" I我的本来意图:由5人,在悬崖前方约20米初,摆开防线,两名队员组成机动部队,负责袭击红方的侧后,达到两面夹击的效果。  Q+ n* f. O' |9 K
实际战况:我方的防线自上而下,分别是有四人,另一人在防线后方一隐蔽处埋伏。其他2人则向上移动,伺机侧击。红方大致沿小路,向蓝方防线前进,上方火力点首先被发现,双方发生交火,由于我的隐蔽位置,只能防御上方,故在下方小路与上方发生交火后,迅速后撤至后方,并且试图向下面的灌木移动,已获得好的射界。但是此时,红方已经推进到蓝方阵地很近的地方,上方2人被消灭,已经无法机动,我在消灭了一人后,被击中。其他队员不久搜索消灭了隐藏的队员。此时,剩余的红方队员,企图搜索蓝方的剩余2人,但是蓝方的剩余人员实际上在红方搜索队员的后方。最后,搜索未果,蓝方剩余2人,红方剩余约5,6人。
9 t; K1 F+ `- E
+ F$ X2 g; ]) U. A: f# z$ j第三场:蓝方5人,红方12人。红方搜索消灭蓝方队员7 y# L0 x! T7 f9 Z$ S
我的本来意图:我方寻找一处隐蔽地域,作为防守区域,另派一人作为观察手,在隐蔽处观察,报告红方动态。' z, c/ R6 [0 o* B1 e, g
实际战况:蓝方4人在狼牙山后上方一处密林边缘埋伏,由一名到位于小路下方的灌木作观察手。红方分为上下两组平行推进,观察队员首先被下组发现后,牺牲。过了一段,上组一名队员接近我方的伏击区。在认为可以击中该名队员后,蓝方Eal首先开火,但是由于使用他人枪械,数次开火均未击中,后来一名埋伏队员试图移动转移阵地,但是在转移过程中,暴露自己被消灭,不久另一人被从上面包抄的一名红方队员消灭。我和另一名队员虽然从隐蔽处消灭了数人,但是因为防御的完整性已经被破坏,最终都被消灭。蓝方被全歼,红方剩余约3,4人(上面的小组,下组不明)。
) y9 U" n: F, f1 W! A+ O  V8 H6 Z0 g9 Y9 O3 M0 ]# F8 Q+ C
第四场:蓝方6人。红方约11人(有人休息中)。蓝方扼守悬崖,红方的目标为进攻悬崖。
# Q8 I4 H( A* O" P我的本来意图:由4人负责扼守悬崖入口附近的最窄处,由2人在高处伺机机动,对红方后方实施打击。/ r0 {; F( Z, a. g. B! e4 A, M" ]
实际战况:两人扼守悬崖上方,两人扼守下方的灌木,两人负责机动。红方沿小路前进,在悬崖口出于蓝方4名队员遭遇,我r首先在最远射击距离处开火,意在吸引对方注意力,不久,两名队员进入红方未防备的后方,基本消灭了对方。(注:由于本场双方理解出现偏差,红方认为蓝方仅能在悬崖进行防守,不能机动,因而没有在后方布置警戒,故偷袭轻易达成)。
; z& i/ D; u9 P. l; _# l; V
' j4 i2 W9 K/ q% ^第5场:蓝方10人,红方约7人。红方扼守休息区,蓝方进攻。
1 H4 Y8 X& {- }2 F7 M6 A% l' A2 s我的本来意图:3人从正面进攻牵制红方注意力,7人从侧后迂回偷袭或进攻。+ @& @& o6 b7 z' g) B
实际战况:红方在休息区组成环形防线,各个方向都有警戒。正面3人数次进攻及佯攻,迂回7人由于与会路线过大,经过很长时间才达到休息区的后方,发现休息区后方地势开阔,不利于进攻,且被该方向警戒的队员发现。由于未能有效组织,7人各自冲锋,分别被消灭,不久正面队员也被消灭。
9 u$ G- \# {3 d( v, l
7 M7 Q( b$ C7 @[ 本帖最后由 bushmaster3333 于 2005-11-14 20:38 编辑 ]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4 20:26
我印象中,当天没有被击中过哦,有一场我没有参与,因为马达曲冠齿扫掉了。
作者: xiaomi    时间: 2005-11-14 23:52
那天很不幸, 因为正好碰上大师杯开幕式和elite模特总决赛两个活动要去工作, 没能敢上这次活动. 看来那个场地是很锻炼人的. 这两天跟几个参加了那次战斗的朋友聊起LZ说的那场战斗, 虽然攻方在战术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但攻方也确实轻敌. 其实守方虽然只有七人, 但不少都是老鸟, 而且经常是在一起操练的一支骚人战队. 这支队伍其实最弱的一点就是体力, 但打防守, 就可算是扬长避短了.  攻击方在人数火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 输掉这一场, 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作者: 大怪    时间: 2005-11-15 01:29
标题: 哇咔咔~~~
长篇累牍。。。。。看着都头晕!!; H  d% f( Y2 m- O; U6 g0 `
5 v7 B4 d1 |% u, R$ I
不好意思没看完大家热烈的讨论。。。。, p- d  l" X) }/ ]; x  i& K
9 h( j* [/ H, v  V$ Z6 R5 b, C/ F
老了,不中用了。3 D, |' a3 w# G+ G1 d* }

9 s- y+ h& s; z/ ?8 v不过,还是给楼主加分了!!!!鼓励阿!!!
作者: eal    时间: 2005-11-15 09:16
原帖由 xiaomi 于 2005-11-14 23:52 发表
& z% V8 D* t* n/ v( _ 虽然攻方在战术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但攻方也确实轻敌. 其实守方虽然只有七人, 但不少都是老鸟, 而且经常是在一起操练的一支骚人战队. 这支队伍其实最弱的一点就是体力, 但打防守, 就可算是扬长避短了.  攻击方在人数火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 输掉这一场, 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T% l, m; K$ m" `- `' Z- j, W

) B% B4 P6 J* o2 K其实几次攻击后,尽管伤亡巨大,但实际守方的所谓环形防御已经被打乱1 {8 E5 p- m" o3 G1 Y$ F/ D$ v

6 A5 V+ a1 s1 g. O3 n
: P% Q& b! i5 A0 d8 C7 B% L       ^9 ?/ ~( m3 G' [, m! i- Q1 ^
       ^                                    攻方迂回1人. I( c4 P5 W1 N! q, F
       ^                                                                                             攻方2人- Q  w8 G# K% P
      山                                               守方4人                                             
- B% F& F/ @% l% f) g      顶                            终点     , p. ^/ Q  S. D) P0 t
      方              守方2人
8 \& y, z$ C0 I1 b; l$ P      向                     
4 N0 T* z$ U0 }6 _
. t. d$ o9 w" i$ G
' O1 @% l: C$ ]/ d" X0 ]. y6 a3 U+ A8 e  O2 j! g
大致位置图如上
9 t; o1 r3 |% @( ^. ?守方防御已经被打乱,成2个小集群而且4人那组完全被攻击方的二人吸引,对迂回至侧后方的攻方人员毫无警惕(肯能根本没有察觉)。此时若攻方迂回队员打掉守方的四人,而不是侥幸心理冲向终点,即使被守方另两人击中,攻方2人依仗地形的熟悉度,守方的两人不可能在建立很好的防御。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5 09:34
原帖由 eal 于 2005-11-15 09:16 发表7 g6 @, h2 a8 B2 F2 n" m+ B% g" c

$ a. t, I1 H: Z7 p: y
$ w: }/ N1 C8 T" o# N3 ?, k其实几次攻击后,尽管伤亡巨大,但实际守方的所谓环形防御已经被打乱( D$ |: ^2 {/ m5 I1 b
7 ~7 n4 L# ?; @4 a
( E4 H; H* `6 i8 b; `: E
       ^! }* y8 C" J' q+ x. s5 n
       ^                                    攻方迂回1人
) y" e$ S" S! _# _) [       ^                                                 ...

# P( Z8 A3 e) ~$ p8 X
  F7 W* W* l% q# x7 Q
: N1 h0 h+ \) z7 z9 K! u        很遗憾,守方的人员在防御态势下一直都没有移动过战位,只是不停的变换射击方向而已,除了那个用来机动的大块头一会跑这一会跑那。
, r! b0 L3 [- V; m        所谓打破防御阵型的场面出现在战斗的最后一幕,在发现攻方最后的2名队员弹尽粮绝之后,守方发起了发冲锋,这个时候防御变成了进攻,所谓的防御态势就此打破。而且攻方所谓的迂回都是明目张胆的,毫无隐蔽性可言,也就是没有任何战术突然性,一切都在守方的监视之下进行的。
作者: qiangjiu    时间: 2005-11-15 09:34
楼主能有这么一篇文章。说明楼主是有战术思想或者是准备学习战术思想的一个人。但是我觉得一个战队只有他一个这样的人是不够的。必须至少有一半的人有相互配合的意识才行。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5 12:24
原帖由 qiangjiu 于 2005-11-15 09:34 发表
3 [6 T, o7 J* X. s5 ?7 ?楼主能有这么一篇文章。说明楼主是有战术思想或者是准备学习战术思想的一个人。但是我觉得一个战队只有他一个这样的人是不够的。必须至少有一半的人有相互配合的意识才行。

) h/ D9 m9 Y$ i2 n+ l% \/ D/ Y: B, s) k2 A$ o0 Q, a
过了过了。5 Q  v' E5 n4 |
这支队伍本身就是特别有思想特别能战斗的.NUTS不过临时加盟的,我其实本来属于那支被称做是没有体力的搔人队伍的,哈哈!
( f5 R5 C( Z' c- W) C+ u我认为那天的总体计划没有问题.主要毛病是没有协同好,7人队伍分成了4+3,那3个都是临时加盟的,所以还是配合上有点问题。带队的七夫长要吃批评。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5 13:02
原帖由 nuts 于 2005-11-15 12:24 发表
. F$ C: X) r* ~1 L9 D
! r4 y5 n7 Z: d$ K& G4 a3 s7 {1 P+ ]) g* y" j6 F
过了过了。" d% \" W9 Y3 g3 Z. |& i4 @( ?
这支队伍本身就是特别有思想特别能战斗的.NUTS不过临时加盟的,我其实本来属于那支被称做是没有体力的搔人队伍的,哈哈!4 W0 {* b6 \$ D1 O9 s
我认为那天的总体计划没有问题.主要毛病是没有协同好,7人队伍分 ...

( W$ u5 Q6 b* }* [3 E$ o+ G
6 I5 n: Y( J0 F) Z' a) t事后是不是给斩首了啊?哈哈!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5 15:50
标题: 哈哈
其实我们当时的情况其实也满难打的。
- g4 O" h" l: C- i1,我们的队员是不会轻易出击的。
! v+ `) t/ x% L0 {- p' `2,我们的环行防御没有什么射击盲点/ j9 l8 `+ }; j* k4 [0 ?0 d
3,我们是以逸待劳,都是在隐蔽处,还有一个人是机动的。9 c0 V1 |) r% u: _, k+ h
我看了一下,前面大部分的兄弟都是抱着吸引防守队员出击或是集中火力攻击。% h) a$ d' b$ Y' E) D1 f5 r
真的,如果就10个攻击队员的话。在没有炮火和手雷的掩护,只用单兵武器在短时间里是很难进的。当然,如果用远高于守方武器射程的武器单个击破还是有可能
# T: j4 S7 N6 Z  P% z1 ~& m2 N3 W( S
: k. o6 _1 L* S  _[ 本帖最后由 蟒蛇 于 2005-11-15 15:52 编辑 ]
作者: bushmaster3333    时间: 2005-11-15 16:48
问题还是地形判断失误,后面的地形,十分开阔,从那里迂回,不合适,因为我们几乎没有从后面走过,所以判断失误了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5 16:51
原帖由 蟒蛇 于 2005-11-15 15:50 发表9 k3 h  ]# ?7 |/ ]- K! C& G
真的,如果就10个攻击队员的话。在没有炮火和手雷的掩护,只用单兵武器在短时间里是很难进的
1 G6 o, d; v6 P/ k1 z$ {
; J# w# M" f) D' p7 z
下次就再来一遍,看老子打的进打不进!
作者: bushmaster3333    时间: 2005-11-15 16:58
如果他把所有兵力集中,以10人进攻6人,在双方枪支力量都一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除非你的进攻队员协调很好,能够同时压制住6个火力点,否则,冲锋的队员就处于危险中。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5 17:27
其实打进环型防御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集中人数优势突破一点,把攻击人员分成攻坚组6人和掩护组5人,攻坚组如果当时集中起来攻击我们2个人防守的右翼,估计30秒钟就可以打垮这边的防御了,等中间的那3个防守人员调转枪口的时候掩护组的5人补充进攻坚组剩余人员中,这样在人数和火力上就占有绝对优势了,等左翼的2名防守人员后撤,进攻方早就冲进目标区取得胜利了。/ L6 B, P& F3 q; O$ Y6 g
      进攻战的要点就是突然性和坚决性,玩GAME也要有不怕“死”的决心,大家都不想给打中那就没有意思了,冲在前面的人要快速坚决凶狠,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跟进的人更要跟紧,保持强大的火力突击,快速填补倒下的人空出来的战位,以期达到战斗目的。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5 18:38
标题: 变了
小lee同学近来相实战靠拢啊,好啊,欢迎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5 18:47
标题: 当然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5 17:27 发表
% Y' _( h1 K5 e8 a6 D6 S其实打进环型防御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集中人数优势突破一点,把攻击人员分成攻坚组6人和掩护组5人,攻坚组如果当时集中起来攻击我们2个人防守的右翼,估计30秒钟就可以打垮这边的防御了,等中间的那3个防守人员 ...
* d) ]& }1 p, w+ N4 N

3 }% J  U' _2 r3 Q* ~' y6 z8 ]2 G  L) k3 |
理论上是对的.不过要考虑到,防守队员是隐蔽好的而攻击方不顾一切的冲出来至少会损失3人剩余2人能干掉防守的1人,机动人员补上,打退攻方.
; B# O" D/ j; `) R# W* A这个只是纸上谈兵,具体在实施中肯定不会那么完美.要是能很流畅的做到.那就可以称之为艺术了.
作者: mltr36    时间: 2005-11-15 19:59
在不清楚对方防御部署情况的情况下,就采取行动是很危险的。  % O; Y, p! @1 m- T% _9 Q) q7 c

' q1 c* n7 j  Z防守的一可能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对阵地进行防御。而进攻方不妨先派人侦察一下敌人可能部署的兵力情况。再由组长或者指挥者当场决定进攻方案。这样比较保险。% Y$ O  A, R4 N. Y# `

1 G* X  s; ?* u7 x还有,尽量避免在开阔地发起进攻。敌在暗,我在明。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5 21:17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5 17:27 发表: M& n+ d9 |" U
玩GAME也要有不怕“死”的决心,大家都不想给打中那就没有意思了

1 o0 P+ U4 m2 U  C  L
( D8 S( J' z6 G' @  K4 @# U3 k+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现在大家下场,都比较注重保存个人的实力。其实既然是GAME,不怕死也没什么的。
* j/ g! U8 n, w, [6 i4 ?' F3 \. f( h一直想组织或者参与一次集团冲锋。肯定有人会中弹,但是我估计也肯定能取得成功,但是老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5 21:45
原帖由 蟒蛇 于 2005-11-15 18:38 发表
( ~* j2 h; j# {5 ~+ h7 e1 t7 \2 A小lee同学近来相实战靠拢啊,好啊,欢迎
9 J0 H! e7 e& w8 u3 N
6 \$ p# Z/ z; i$ I4 A( U; m
呵呵,我是看场地来决定是打还是骚的!最好的场地即能打又能骚,譬如国庆期间的那个。中等的场地是能打不能骚的,譬如本周这个。一般的场地只能骚不能打,譬如奉贤那个。最差的场地是不能打也不能骚,那我就不去了!
作者: 关外雪狼    时间: 2005-11-15 22:04
集团野猪式冲锋对防御方的心理威慑力极大
作者: eal    时间: 2005-11-15 22:12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5 09:34 发表
$ R  M( Z3 b' L' S* ?3 f
* e  E- S! L6 w9 a
1 ]5 N; Z  H+ f& ]5 x6 j# x! W4 `% P0 Y$ @  `
        很遗憾,守方的人员在防御态势下一直都没有移动过战位,只是不停的变换射击方向而已,除了那个用来机动的大块头一会跑这一会跑那。5 @( Y& I3 V' p  I
        所谓打破防御阵型的场面出现在战斗的最后一幕,在发现攻 ...

4 o) f% c$ B5 T1 \8 E! o# i% H: j7 }2 y+ ^6 _7 Z/ G- C4 |

- I1 T' D* l- U+ W 如果依lz所言,防守方就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所谓的环形防御。1 r0 v4 S2 J6 j

5 \  \5 f8 N4 q6 T另外,我也补充一下的是,此次战斗的目的并不是全歼而是突破,攻防只要有一人进入终点就算胜利。
2 q0 g5 h) x* _6 \/ Q! @
$ m! Z( ~: r- Q) g9 ?9 J, V所以当攻击时,无论如何,只要在守方防线出现一个缺口,攻击方就有机会。- K, o$ j& a, N) z
* T8 M5 C! U4 G+ M. e4 n8 b/ K1 w7 {
而七人分队攻击结束后,守方位置恰恰有了缺口,后面的两人虽发现攻防迂回队员,但比另四人处于迂回队员的更下方,更远处,如果迂回队员决心打掉还没发现他的四人,这两人无法给于有力的支援。
! Q; c/ W8 O8 v% t. P5 q
% F1 Y, K: u: y/ c# D那么即使最后补上,打掉攻方迂回队员,那么二对二的局势,守方有把握不放入攻方一人吗。
0 j. L! Y! g1 ?! j9 B; C+ t( q, `% v5 q
攻方只要有耐心,相对而言有足够的机动空间。
6 T3 {* u7 a! ]' f  ^  y3 h9 @9 _
[ 本帖最后由 eal 于 2005-11-15 22:26 编辑 ]
作者: 关外雪狼    时间: 2005-11-16 09:10
原帖由 eal 于 2005-11-15 22:12 发表
" \8 L# [3 g5 H. P) [$ w) m0 \7 ^% J
, C# {! a  Y1 `3 L$ r9 [
- g2 n3 V, @: ^/ x% O
: {. W! Q8 {! C 如果依lz所言,防守方就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所谓的环形防御。6 w5 [3 l3 w) V8 u
/ c& z( ]) J( O! O( }
另外,我也补充一下的是,此次战斗的目的并不是全歼而是突破,攻防只要有一人进入终点就算胜利。1 K2 q  U" ^- _8 L
8 w/ E: o3 w9 i4 x" N5 h8 c
所以当攻击时,无论如何,只要在守方防线 ...
* w9 v5 X0 ~, [
, K5 k, w( ~  x
2 D1 Z4 t5 R( N
理想状态,理想状态~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6 09:13
标题: 有机会
有机会再来一场,一样的地形和部署,再试一次。看看到底毛病在那里
4 I1 ^& T  X, g( j, A/ i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6 09:54
原帖由 martinshi 于 2005-11-16 09:29 发表
* ?/ g9 |. Y, _6 g$ L& X1 B不怕死的集团冲锋对于部署妥当的防御线不会有什么作用!) C, ?( W! E+ y- Z+ D8 w
除非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 _) w0 o2 v! i! f) c还是应该在协同和小组配合间下功夫!
; T, d' c/ i) K$ e1 ^$ U不过有一点俺也想试试!威力相同,限弹情况下,是不是会对进攻方稍微好一点!和呵呵

. l# \+ L+ `4 ?) z5 w; e: A% {& W" T9 A3 N2 m4 k' \" w7 Y% K& p
/ b3 h( W3 M$ D5 F
不,不对。在WG中,大家已经习惯了躲躲闪闪的行动,一旦突然出现集团冲锋,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K7 L* I8 ]. k( R+ z# B) p但是如果人数相同,威力相同,并且限弹,到底谁有优势,我看取决与地形如何。如果冲锋距离短,地形平,肯定是进攻方有利了。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6 10:00
原帖由 martinshi 于 2005-11-16 09:29 发表) t1 \9 T$ @: G. g
不怕死的集团冲锋对于部署妥当的防御线不会有什么作用!
; G$ K* p, }' n! Z9 p) o除非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8 n4 t5 `+ X3 Z6 a- [7 {+ Y还是应该在协同和小组配合间下功夫!
! t/ b5 x) X% {: B; `' ~4 p不过有一点俺也想试试!威力相同,限弹情况下,是不是会对进攻方稍微好一点!和呵呵
- W8 ?' r4 o3 T) b9 c" j
- y, F' g" r4 z8 S9 m
       相同威力是很难控制的,大陆不是HK,很少有人可以有几条狗轮着用的,一般只有1条,下场也好造型也好都是这样一条,最多控制一下改装威力不超过M120。至于限弹,攻防战不是阵地战,不是以消灭全部有生力量来判断胜败的,以达到战斗目的为最高目标,限弹的意义不大,就算实战也是不会限制弹药的,攻防双方都会准备好充足的弹药,不会一人一个弹夹就上战场的。攻防双方都有大量装备300连的大夹,也都拥有改装到M120左右威力的狗,实力基本上是相同的,没有什么不公平的,问题就是在战技的发挥上,只要发挥的好就能胜利。9 Q- _8 Q) f6 J9 ?& p& q
# B& h: B# ?" q- w5 M  ]# c4 t
[ 本帖最后由 jason-lee 于 2005-11-16 10:05 编辑 ]
作者: bushmaster3333    时间: 2005-11-16 10:37
真的集团冲锋也未必不可,一定要安排后面的火力支援跟上
作者: Red_Baron    时间: 2005-11-16 11:46
地形:敌方据点位于一小型山凹中,三面环山,背后是一堵强,无有效遮蔽物7 ], q4 v2 K7 e& s) y+ O

% F6 E. f3 V' K& S& S, p守方怎么挑了这么个烂地方做防御阵地?要是真的打仗对方在山头上架上炮守方就在里面等死吧.不是每个人都有美国佬在溪山这么强的火力优势的.不过考虑到攻方只有几把BB,挑这么个地方问题也不是很大.其实最好的是把环形防御阵地修在山头上,攻方要是没迫击炮和飞机要死很多人才能突破.
: g! n3 S: g. f/ z) v7 c* d: a5 i+ r5 n' _6 P% S* d
对攻方来说,就这么几个人想强行突破对方的环形防御阵地(不知到守方有没有修掩体,修了就更不可能了)是不大可能的.真要硬打,只有2种方式:1是集中兵力冲锋,用人命去换,但就这几个人怕没足够的命去换.2 是挖战壕,挖到对方脚下然后冲锋, 但恐怕兄弟们没兴趣和体力去挖坑. 所以硬打攻方不大可能赢的.
# l, v8 u$ Z9 Y5 h# F3 f' _+ y/ w# v4 {" A  J
既然不能硬打,那就用别的办法,一是打冷枪,攻方地势高,挑几个好的地方打冷枪阴对方,但有难度,BB射程就这么点,你打得到别人那别人也能看得到你,除非你隐蔽得很好很好. 二是用各种方法佯攻,让对方耗光BB弹和电,让他们自己投降.三是派个人绕到墙后面去,撩枪乱打,对方肯定乱,你在再从正面冲锋,可能还有一点胜算,四是耗到晚上打夜战,双方都没夜视设备,攻方小喇叭一吹,双方混战在一起,枪托,M9,拳头,牙齿.....但估计你们没人有这个兴致. 即使用这几种方法赢了估计以后也没人愿意和你们一起玩了.0 D" u& y8 g- X2 @

: l% D; [/ k( A% p1 O2 k所以结论是: 按照目前WG的装备,不适合演练这种攻防作战,建议还是换个场景玩吧,我一直认为BB最适合演练的场景是CQB和遭遇战.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6 12:27
原帖由 Red_Baron 于 2005-11-16 11:46 发表
! F$ y/ \% j6 G, C  s  ~1 T地形:敌方据点位于一小型山凹中,三面环山,背后是一堵强,无有效遮蔽物
( }4 _/ ]3 [4 G
% a4 q% Z' ?2 y" H" B8 e$ I  Q守方怎么挑了这么个烂地方做防御阵地?要是真的打仗对方在山头上架上炮守方就在里面等死吧.不是每个人都有美国佬在溪山这么强的火力优势 ...

" z0 H! F/ Q5 C; V7 ^8 L( R* S& T: ]3 w1 {

* c5 }2 W+ i# v! B! bI服了U.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6 12:41
原帖由 Red_Baron 于 2005-11-16 11:46 发表! O: U, Z) V$ y5 L, A9 _" R1 F
地形:敌方据点位于一小型山凹中,三面环山,背后是一堵强,无有效遮蔽物
% t* K( C) J* d8 @" w
  k+ z/ G4 L9 D守方怎么挑了这么个烂地方做防御阵地?要是真的打仗对方在山头上架上炮守方就在里面等死吧.不是每个人都有美国佬在溪山这么强的火力优势 ...
! ~: F" L6 S. G4 n' q) ~

/ K* K* b7 L8 b8 N3 D9 c呵呵,不同的地形玩不同的战术,本来就很正常,不能因为场地就不玩吧!军队是全天候的,玩家做不到至少要做到全地形吧!否则在家玩《三角洲》好了。
作者: Red_Baron    时间: 2005-11-16 15:26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6 12:41 发表
' r& @( f9 u+ O! w
3 k, C2 k8 k9 q) ?9 \8 Z) G# B! b
5 }- }  y5 K% F& P呵呵,不同的地形玩不同的战术,本来就很正常,不能因为场地就不玩吧!军队是全天候的,玩家做不到至少要做到全地形吧!否则在家玩《三角洲》好了。
3 z, r: p& H' S/ m* G2 I

% q! M- T$ p$ M' F不是说挑地型啦老大,我的意思是说,由于大家玩WG时受到装备的限制,在很多场景下无法模拟真实的战斗,因此在某些场景下胜负之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没什么太多的战术可考虑的. 真的攻防战中火力遮断是很重要的, 攻方要对守方造成绝对的火力压制,可WG中火力压制的手段有限,守方要是再躲在掩体里组成环行防御攻方要是没几倍的人数硬打没可能赢的(我一直觉得战争中在没有火力压制的情况下指挥官用人海战术冲锋是草芥人命). 所以在同样的地形下玩这种攻防战还不如玩别的花样. 基于WG的装备限制,我认为模拟真实战斗程度最高的还是CQB.# B: m/ l, E# |+ v* U& d5 U

7 [1 p% K2 ?+ h# O3 H5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同样一张DF地图有人喜欢玩对狙有人喜欢用刀对砍,自己觉得怎么好玩就怎么玩啦,毕竟不是部队训练,只要大家玩得开心就行啊.
作者: 蟒蛇    时间: 2005-11-16 15:29
标题: 我同意
原帖由 Red_Baron 于 2005-11-16 15:26 发表+ }+ {% T! q+ @3 M) ~6 `

. g+ z1 D/ c" s# m" u. {* Q/ o1 O( m) a& r' u7 b: B( [
不是说挑地型啦老大,我的意思是说,由于大家玩WG时受到装备的限制,在很多场景下无法模拟真实的战斗,因此在某些场景下胜负之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没什么太多的战术可考虑的. 真的攻防战中火力遮断是很重要的, 攻 ...

, y0 c% a* U/ a# k* e说的对,我也是这么觉得。LZ还不服气。下次再打一场就知道了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6 23:00
再来一场也好,玩的尽兴一点,顺便吧相机的电充充足!上次的集体照呢?快交出来!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7 12:33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6 23:00 发表9 |4 e4 A; L: R2 {
再来一场也好,玩的尽兴一点,顺便吧相机的电充充足!上次的集体照呢?快交出来!

) Q# F+ m4 w/ @4 u- }
2 j# a, G6 @9 u& q9 \2 s怎么交啊,我还没加胡子呢!要不,先交到你那里?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7 13:18
原帖由 nuts 于 2005-11-17 12:33 发表
: z3 H7 k( n: S7 x& E  \$ E! f; |
$ e7 w7 c6 R4 L* H5 Y3 b7 }  Z" z" v" z) q4 ^
怎么交啊,我还没加胡子呢!要不,先交到你那里?
: W" @8 V5 D  ]8 ~7 H( q' `# I% O5 p

6 `! [5 G& y( X行啊!胡子我来加!
作者: keliven    时间: 2005-11-18 01:43
原帖由 蟒蛇 于 2005-11-16 15:29 发表
1 x7 q! z  Q- d  O# c1 P
8 }  z" k( F1 t8 G# a1 v- K& g说的对,我也是这么觉得。LZ还不服气。下次再打一场就知道了
4 c9 ?  \4 z, V& i" h% D

0 f, i7 z8 u; _. j2 H4 ?, ]* E0 Y& t& D9 T% X) E) n# w8 s8 X1 J9 ]
再来一场吧,我们进功方再协调一下(配上无线电,并且把它用起来!)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8 09:02
原帖由 keliven 于 2005-11-18 01:43 发表, b9 x: k. o9 h
# ~# N. s; `  T) g1 V

; x$ _  w8 A  F' m3 K1 r: L8 Z+ H9 L6 |( j2 B0 Q- c& X6 [
再来一场吧,我们进功方再协调一下(配上无线电,并且把它用起来!)
! `; R& I  ]! C1 n
4 N/ ~3 a! @7 H1 g; L1 i# h# q; z/ d
对,对!
作者: qzhqs9    时间: 2005-11-18 09:06
应该限制弹药的~~~~~~防守方可以是进攻方的2倍,如果不限制弹药进攻方肯定会被淹没在BB中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8 09:28
原帖由 qzhqs9 于 2005-11-18 09:06 发表/ A9 Y, A9 _& l0 y& B
应该限制弹药的~~~~~~防守方可以是进攻方的2倍,如果不限制弹药进攻方肯定会被淹没在BB中
* O: y" I) k8 e; N  o

" |5 d2 Y' X+ m. a8 lBB都是自己掏钱买的,怎么限制?实战当中难道因为对方弹药量充足就不打了?那韩战越战都不会爆发了,对吧!这种地形讲战术配合和体能发挥,一人30发,什么也没打到,难道大家玩肉搏?
作者: 金属外壳    时间: 2005-11-18 09:29
原来是你们几个家伙在这折腾7 x9 P9 A" B  F% ]
靠,上次你们欺负我,给了我一群的菜鸟,我只好摆环形防御,结果菜鸟们乱跑不坚守自己的位置,不一会就乱套了
$ p" d+ C- l9 [9 g  z* V4 F下次换老手试试,一个打你们两个
$ \2 ~: M* U  C5 w3 ~1 W4 `$ N( D' J' R% u* t7 j
[ 本帖最后由 金属外壳 于 2005-11-18 10:50 编辑 ]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8 10:21
呵呵,下个月吧!这个周末没安排,下个周末去南京,只有下月初了,一块玩啊!
作者: mltr36    时间: 2005-11-18 13:01
4 C" ?* S: D% ]* \
我这还有段上次搜索时,拍摄的很短视频。。。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8 13:20
原帖由 mltr36 于 2005-11-18 13:01 发表. r( ^7 F1 r) b8 q8 D
' ?) v: u: I; ^3 D
我这还有段上次搜索时,拍摄的很短视频。。。

/ T3 \4 ?4 X. B; X* }1 W. u
) l7 D0 _) A0 \统统的交出来!!
作者: mltr36    时间: 2005-11-18 13:40
晚上MSN发给你。还有爱德华铁头功、你铁沙掌的PIC。哈哈。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8 20:28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6 23:00 发表+ @% L9 K% `& N, ]; w' Q
上次的集体照呢?快交出来!

( A+ p; Z. B- c! V4 ]  U7 D  v7 x' f' q, Y" @' x9 C
片子交在BOB的贴图区了,这里贴不来。
作者: freewarcraft    时间: 2005-11-18 21:44
我也参加了那场,感觉楼主开头说得片面了
# u- X3 x: {, m! A, O" W1 j  i% n. d5 ]
还有,其实我们也没有轻敌阿,不过已经是最后一场了,而且是爬山包抄过来的,体力都不行了9 Q/ T0 t4 J+ A; @* ?5 x
7人本来是一起的,但后面2,3个拉下太远了,只好各自为战了。而且头2个人下去的时候我的狗狗突然喘气了,我只好埋伏在原地,没有起到作用,后来也被围歼……
4 `3 p1 Z. j& W
% }  [0 X8 a, n9 z/ b  p说道火力,防守方可绝对不差阿
) W4 c, [" h2 ]. F/ ^( I
/ t3 U5 v) @+ Z2 y, T[ 本帖最后由 freewarcraft 于 2005-11-18 22:19 编辑 ]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18 23:30
原帖由 nuts 于 2005-11-18 20:28 发表
" S  a; w: ^% f: }! K$ X
# }- `) X7 S9 B
2 c$ P7 u1 V- V4 v, P片子交在BOB的贴图区了,这里贴不来。

9 y9 o3 w, D/ |, V9 i
$ m* p- U& ~. V3 Q- J4 T/ X6 x% }$ I0 r  n9 z
胡子画的不错啊!就是照片小了点!
) b, l1 V; s6 ?5 Z. I! Q$ n- n& f5 _) A4 ?
6 L/ C1 t  R$ D. }) U! x/ @. n

6 m7 q: Z, i6 ^$ J干吗改的那么小?
作者: 关外雪狼    时间: 2005-11-19 10:16
以前我们打攻山头,不可以迂回的
& ^+ l& V" n2 `1 p( l$ |' _- C2 i" l' r5 L$ b0 U2 U
3:1的人员配置都是打了好几局才勉强赢了一局
作者: nuts    时间: 2005-11-19 11:03
原帖由 jason-lee 于 2005-11-18 23:30 发表" R# a6 B- y1 M! x
胡子画的不错啊!
2 V  Z3 i: ~; N# i& Q+ L

& y# s$ ]7 T& p, K* y, S
- n# R) U; p5 ?; E6 a我本人也非常满意其中的个别同志的胡子造型。
! ~/ |! y8 d# P
作者: mltr36    时间: 2005-11-19 11:24
这个胡子画得真是很精细!!!
/ H, y2 ?, s$ x! A" y4 s
2 b; C$ U: X. I2 q2 V" h- @赞一个。  估计花了不少时间。
7 I- x8 a. ^8 X1 a! E* f
$ g& ^( T0 i! ^  ]) b
作者: 22个人    时间: 2005-11-20 11:37
这个结果很正常~~~~~~~~~~~~~~~~~~~~~~~~~`
作者: 南极熊    时间: 2005-11-24 16:20
事先没有优势的策略、没有良好的沟通、灵活的战术肯定要失败
作者: li8066hou1    时间: 2005-11-24 2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05-11-24 20:31
QQ号码就不要写出来了,自己改掉,免得给扣分!找人贴找队贴要给删掉的!
作者: keliven    时间: 2005-11-24 22:05
胡子画的有个性,呵呵!6 h) U9 q7 E5 y

  s/ a5 S0 z/ q( R也赞一个!
作者: bushmaster3333    时间: 2005-11-25 10:05
呵呵,斑竹删了那个QQ把,低调,低调啊!




欢迎光临 作战2000论坛 (https://combat2000.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