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前,德国纳粹党卫军急需一种清甜可口的饮品。可口可乐德国有限公司与希特勒达成一致,开始在德占区修建瓶装厂,可口可乐在德国非常畅销,1939年已有43个装瓶厂和600多家分销商。
. K9 H: z# _! M: p' r
$ M7 i% [. Q u7 G% H+ S2 q! S3 `到了1940年代,美国与纳粹德国的关系开始紧张。那时候,分公司的美国本土负责人已经在1938年去世了,新负责人德国人马克斯·凯斯只能通过中立国瑞士的分公司和总部联系。1941年,由于贸易禁运,德国分部已经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了维持可口可乐工厂的运作和工人们的生计,只能另想办法。
& K, b, f4 e4 e
4 ?( n7 R( T5 {3 w# U他利用当时能获取的原料重新配方:用做起司后的乳清、榨苹果汁留下的残渣以及当时能够获得的其他水果创建了一款新的饮料。为给新饮料取一个有吸引力的名字,他还亲自在工厂举行了一次比赛,叫手下的员工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幻想。当时一名销售人员脱口而出——“芬达!”(词根与德语“幻想”相同),于是它就成为了这款新饮料的名字。( W d) c, v8 D2 a
, u3 C5 y$ X" `0 l9 r3 b0 ~0 X* ~
$ j- m1 B0 o0 g( f
9 g$ {$ R1 V4 [芬达上市后大受欢迎,当时非常畅销,尤其当食物稀缺的时候,消费者把它当做汤料使用。仅1943年一年,芬达在纳粹德国的销量就超过了300万瓶,维持了这些工厂的运作以及工人们的生计。1 |& z& c* [+ y e, u
. _3 y: B" Q5 e& _% ~战争期间,德国政府任命马克斯负责德国以及德国占领国家可口可乐公司的所有业务,如果当时把芬达变为自己名下产品,马克斯可能会大发一笔,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也拒绝加入纳粹。1960年,他把公司的产品和所有利润归还了可口可乐公司,国际母公司和其德国子公司重新结合,但停止了生产这种芬达。
* O4 I/ g" t# ^
( Y: `6 V) {# S6 E0 Y ; k" M2 B' ~7 Y- n" w6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