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阻击战术观念及技巧4 z# f! o/ Q# [6 O3 @, D2 n& r
2 ?( ]" L4 t2 ?2 ^4 Y f/ j5 ~8 a o ]% I- y7 h k
g! F# m/ X0 W' `8 Z; y--------------------------------------------------------------------------------) I1 \" u) @ l
时间:2003-3-12 来源:MP战队论坛 阅读375次; U9 ~0 \2 O8 G
. {3 i6 H4 r, s8 s
6 i0 o7 V# |! W/ \ ! n) @+ l$ t) K& X! o
狙击战术在军事上,是以最少人员物资,达成大的军事效益以狙击手进行~反狙击,是反狙击战术的方法之一,反狙击战中,接受过训练之狙击手,能较一般人找出敌方狙击手位置,因其是采反向的思考方式,所以能快速大略判定敌方狙击手可能藏身处此反狙击战术还端视运用时机(如追捕敌方狙击手 或已获 悉敌方已派出狙击手,进行狙杀任务)虽狙击手其步枪上的狙击镜可以帮射手提升命中精确度,但要靠狙击镜来"快速搜寻",可能成效有限,(除非是已缩小区域、时间充裕,或靠第二射手辅助观察)不过到最後还是要以狙击镜来辨识确认可疑目标当部队遭受第一发狙击时,我们只能从弹著方式,反向推算狙击手大致位置
; V7 L7 N/ b2 L' L2 }7 p% A% J. M, Y: L2 T! [/ P
) t# i0 g t8 u: T/ i因为不论普通正规部队或我方狙击手,在遭受敌方狙击,能从第一发狙击子弹,就推算出敌方狙击手大致位置,已属难得;因为敌方狙击手是采伏击战术,一般部队很难以长时刻经常保持高度戒备;但如有第一发狙击的警讯来提高战备警戒时,敌方狙击手再发射第二发子弹时,我们就能更精确认定其方位,进行反狙击并且除非狙击是敌方常用之战术,我方才有可能常备性配置狙击手来反狙击 但如果有狙击手配置,光靠狙击手来进行反狙击,很可能要等第二目标遭受狙击中弹,我方狙击手才能发现敌迹。. a' e# j$ G; K4 r# o) I
, L7 U, Z+ C" s/ Z" c/ V% B
战场中,狙击手概分为两种. w0 I! q6 E2 c. ?( L; A$ b0 Q" m
1 受过完整狙击训练之狙击手(正式编制)
3 i' {' E5 k' \0 O 2 连队中挑选枪法准确的士兵(非正式编制)
, g' H5 U0 R3 t0 m5 w3 q
6 a$ D3 z. l4 F) A$ w q0 }& S6 ~在战场上,并不是都是遇到专业狙击手 在遭受狙击时,情况已很危急,部队长必须断然处置,以火力反制,中断其狙击计划,如还单靠狙击手慢慢找出,确认目标,很可能必须赔上许多人的性命,才能找出敌方狙击手如何快速有效发挥整体火力,才是重点,如果部队无狙击手配置来进行反狙击,并非"别无他法"突危否则狙击战术岂不改写所有步兵战史了狙击手在发射第二发子弹,亦代表其有曝露位置的危险,必需变换位置与退出;否则将遭对方反制(歼灭) ; l, H# }6 V! }2 ^
; F& b% J+ Z+ ]* c B0 u) ^所以在发觉遭到狙击,一般战士的反应是:
0 {: j3 a7 w/ X7 T1 Z- C$ q5 n9 O ▲ 曲身掩避" q3 L. h0 {7 J9 o+ J
▲ 判定狙击手之目标(掩护保护受狙击人士)
3 Q; Q" u: d) g$ S! | ▲ 判定敌方狙击手方位& m# h5 J1 C f2 N
▲ 先以火力反制(就战场而言,非战时又另当别论)
4 \. a+ j+ `. X% V3 v: p3 R+ ?9 h1 I0 Z
就固定据点而言,重武装的定点配置,是无法避免的,利弊得失,难以定论部队在遭受狙击时,亦代表敌方狙击手已观察许久,早已选定目标与评估周遭防卫武力,他只是在等待最佳时机,己方的兵力配置,早就被敌人事先观察到了,如果惧怕成为敌方狙击手下一目标的反制狙杀,将自己将重装备闲置不用,岂不自我受困一般部队对付反狙击而言,"火力反制"是非常重要,虽然不一定能立即击中敌方狙击手,但确可立刻中断其狙击计划,不过"正确判定"敌方狙击手方位,先以火力反制,是反制狙击的要法之一,但如果错判方位,当然会引起敌人狙杀,这也是反狙击战术中强调必须确认方位之因
% W/ Z; I7 \6 ]/ a" |% R
( Q3 g; p3 g) J7 P' r0 K0 }6 G7 Y" n 判定找出敌方狙击手方位方法:0 B% k+ I. S: Y, H. {( ~+ a4 s
8 H2 _0 m/ M3 o; |4 I1 n o$ d* ]& @1 j
1 听音辨位
+ O0 g+ z$ W3 U2 C2 硝烟判定. {; Q$ }0 a: l' y& L
3 狙击手可能隐匿区的状况. J. Q2 g+ j" z, j. q3 t, @5 @, F
4 子弹射入角度
, Z, p Q8 e9 t7 F" X5 步枪射程范围7 ?0 H# O& ~1 Z$ A4 k
6 现况周遭可疑之地形地物
8 a& R. Q2 P) D& Y7 n. D$ x1 a) E$ a! T* t0 l; k8 K6 n
以火网扫荡特定区域,只要弹著逐步接近敌方狙击手隐身处,会逼迫敌方狙击手让其采取反击或快速脱离现场,因此曝露藏身位置 如果我们不采这种直接快速的~火力压制和火网扫荡(歼灭),很可能我方的损失将会更大,状况危急,甚至必需要以重装备突危,虽然很耗费宝贵弹药,但也不得不如此,否则部队整体战力受制於敌方少数狙击火力压制,而无法发挥:甚至遭狙击手以个别击破方式,瓦解掉全队火网的扫荡,是反狙击搜捕的必要程序;除先期之"火力反制"外,必须还要紧接配合"搜补行动",且搜索战术的运用,还需得宜,如由侧面包抄、请求友军支援.....等 如果此点"忽略不作"或"畏惧不作",那将只有敌方狙击手有机逃逸,无法真正肃清敌人,下次可能还会遭到另一次狙击,坦克、装甲步兵车......等机械化部队,在部份战况下,其进攻或突危时,会施放烟幕弹,藉以掩护其行动意向,增加敌人火炮飞弹对我攻击之困难 相对在反狙击战术运用上,施放烟幕弹,匿迹欺敌,在攻防战术中,亦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在使用烟幕弹掩护後,还必须配合侧向突危(出其不意)之反狙击的战术方式,让敌方狙击手无法正确判定我方行进动态和方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