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这个贴子里我已经提出燧发枪的设想,http://forum.combat2000shop.com/ ... &extra=page%3D2
+ x5 N" J6 L9 D# j U0 J! m# }! h0 J! I. ?1 c
从枪口塞入BB很容量,但是怎样实现用通条捣实的动作兼顾压弹簧呢?我用手拉鸡的结构设想了个解决方法,由于我不擅长画机械原理,对BB的结构了解也不透切,所以难免设想得不完善和有缺点,而且由于我动手能力奇差,这个贴即使讨论出完美的结果来我也无法动手实现,所以就权当灌水YY,放在水区算了。$ r3 [4 z% n1 F2 Q, G3 i
5 k" Q. t n; v' E6 t$ a! u, r( R没想到随便YY出来的东东居然被授精了,为了避免有人回贴不看贴,先把7楼的新设想合并上来。- }! [" {9 s5 T
+ ?$ b6 ?) x/ Z1 i=====================华丽的分割线=====================
9 N" j, C' r, X# [4 G9 X过分复杂的钻牛角尖旧方案* T* Y5 o# g* |
" f- z4 {- c# T' s" a附图很简单,大家应该看得懂吧。以前的燧发枪口径都很大,随便一个都在12~18mm左右,甚至更大。所以我利用这个特点,让发射BB的内管作为压汽缸的连杆,BB建议用8mm直径的,通条比内管的内径大,略小于外管的内径。因为要让内管与汽缸连接,所以HOPUP胶不是全包的,只从上下两个方向接触BB,基本不考虑提供马格努斯效应,主要作用还是通过橡胶的摩擦作用,在汽缸复进同时推动内管复进时把BB留在内管的后方。而内管则在左右两边向后延长而顶住或干脆与汽缸连成一体。由于那时候的步枪都很长,但这种结构又没有一个尺寸大的机匣让你放大直径的汽缸,因此干脆就把汽缸变长变细,向前延伸到外管的一部分。! `' g2 a' Q: t. ~
3 Q3 E& A+ g* w4 b3 e& _
使用时,先把BB从枪口放入,BB靠重力会落到内管的管口,然后塞入通条往下捣,通条自然会先把BB压入内管,然后推动内管带动汽缸向后压,当压到底时,拍头会被阻铁卡住,而取出通条时,汽缸则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前顶(我漏掉画汽缸的复进簧了,不过拆过手拉鸡或N年前玩过组装过手拉鸡的同志会知道是哪一条的),使内管复位。然后扣下扳机,阻铁释放拍头——就射了。
2 @$ Y i8 o! o7 @
1 N4 y7 S, \: g9 L5 s; q这种枪的精度不会太高,但这样反而是一个优点。试想一下,以目前大内密探零零发的精度,如果双方在距离20、30米的距离上列队站直,那么先开枪的一方肯定第一排枪就把另一方干掉个8、9成。但如果精度差,先开枪的一方就未必赢定,往往是运气好的一方存活率高。其实火枪年代的人之所以用列队齐射的方式,也是因为那时候的枪打得不远也不准,所以才要靠火力密度来弥补精度差的缺点。: e1 }9 L- G7 h+ S1 K' `+ }+ g
: H* A2 Q5 t- d( h6 C- i
; S% X P& v6 D* @; M" F
# B8 O5 S; S6 ^6 ^$ k, l7 Q
+ ^7 [' f/ [7 E1 t: y=====================华丽的分割线=====================, D( B: h1 y+ O- I$ W
较简单的全新简单方案6 [$ U1 I( X/ C% L" V/ g
- Q9 H7 }4 z7 ~# e, `玩过早期那种拼装BB左轮的人还记得吧,那种BB左轮是扳击锤的时候压下汽缸内的拍头的,而燧发枪在射击前又正好有一个扳击锤的动作。5 H4 ?& P9 b$ [' J/ u5 \2 M. ]
0 H! X/ y6 z' s( E0 F- f% k那么我就可以用更简单的结构了。内管是完全固定不动的,“捣”这个动作也仅仅是把BB塞到HOPUP胶片固定好,然后扳击锤的时候来压拍头,接着扣扳机就射了。这样可简单多了,没多少技术难点。9 T8 L8 N0 m+ y3 l, h
+ C' N7 b! R, Y4 |% Q2 y. W" Q0 V
5 G* |6 [* k" B; k v; ^% d; ~
2 s! R. W0 G. ]4 b( l2 d
结构段就不画了,汽缸是收藏在握把内的,就像BB左轮一样扳击锤的时候来压拍头,而内管则向后移,通条只需要把BB塞到胶圈处被固定不会掉出来就好了,所以并不需要使劲地“捣”。由于汽缸不大,所以内管也不必太长。
( R S5 B/ |: Z3 i( _( L. S: t, m+ O3 @* I( t% }3 U
[ 本帖最后由 dboy 于 2006-11-23 22: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