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LUEBLOOD2 于 2010-2-6 19:46 编辑
; D5 o$ T* d; B/ ?0 `/ X0 S9 d# @
1 r+ L. s* M. L3 C' V鸭翼不过是放宽静稳定度的一种方法而已,在没有足够智能化的电传飞控系统的情况下鸭翼的确是个省事的方法,但即使这样鸭翼还不是个解决此问题的好办法,常常产生不了足够配平力矩,现如今飞控系统每秒就姿态制御六十次以上,鸭翼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而且现在前后边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代替鸭翼的作用.
$ i+ J, V v" h8 X1 t6 e; E! S加之鸭翼在飞行阻力和隐身性方面的问题是谁都承认的,那么咱为什么要死钻在用鸭翼解决这个明明用其他技术已经能解决的很好的静稳定度上呢??4 M1 X$ O- i h3 P6 X' y
+ P4 F! L" w4 }* q9 j; L+ P
打个比方老米F16,最早一代放宽静稳定度战斗机,后来某犹太国在其基础上加个鸭翼,主翼后移造出Lavi,结果最后配平问题严重.
X3 l4 b% l$ [8 W1 k/ Q& @6 O: E' |" T( f) n* r
超音速巡航和隐形是四代机基本标准,这又不是咱定的,有意见咱可没法解决.
* }+ `0 s) [1 o' U' U% v1 C) p
助于1.44和金雕那两残废货吗,那是MFI计划的产物,老米的四代机是ATF计划的产物,说起来都叫四代机~~四代机~~拜托那也就写小孩儿童画报上的鬼话了,MFI和ATF的技术标准完全不一样,而咱们现今谈论的四代机标准其实都是出自ATF的标准.否则台风不也得算四代机了,就是不合ATF的标准才给算成三代半了.5 |7 R( n! b1 u T3 ]! A! _
- |$ H. O! w- L+ i( V. Y1.44和金雕的隐身性能那是最鬼扯的了,说起来"隐身性能极佳"啊,"雷达反射截面不足0.5平方米"啊,可是就外型上怎么看就不像呢??满眼的铆钉,机身开缝,带加强筋的舱盖,完全不弯曲的发动机进气道,圆形喷口截面,外挂武器挂点,这要是是靠外形隐形的话估计老米搞了那么多年隐形技术的工程师全得跳楼去,还不如不搞呢.那么我们只能解释为1.44和金雕是靠涂层材料来进行吸波隐形的.老毛子真强,搞个涂料就能和老米研究那么多年的隐形机抗衡了.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这次T50一出来咱就发现咱错了.既然之前老毛子涂料那么强,完全三代机的外观涂个涂料就雷达反射截面比鸟小了,干什么又把外形设计改回老米的隐身风格去了呢??弄得不伦不类像是SU27强X了F22生出来的杂种似的.还印象机动性呢,之前那超强隐身涂料上哪去了??别告诉咱是苏联解体技术人员把涂料当马尿喝了.
, r: ]6 k$ }* q# t5 Z, {1 ~9 K" S, C$ T' K
老毛子在隐身领域的问题直到T50都没完全解决,1.441和金雕时代就更不可能,完全只是另一种设计思想造出的验证机而已,否则T50也不至于连两者的一点影子都没继承.(哦,不对,那连后期三代机都不用了的带加强筋的座舱罩倒是继承了)& m. z8 s' Q; b: Q
5 {# _7 r5 s0 w1.44和金雕不配称之为四代机,只不过是老毛子在早期思想下实验的期望能对抗老米四代机标准的试验品而已,结果还没达到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