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ARGAME类贴图] 用生命换来的黑镜头---------一组越战照片(转贴)

[复制链接]
查看: 3524|回复: 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0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冰涼水7 S# v" O& _: L4 s2 N
1. 第一个死于越战的美国记者 罗伯特.卡帕
' C+ o( a9 P7 j7 t9 O' V
5 Q5 q3 a% S6 j. e5 i% |. V/ m+ V$ w  x  r2 F9 o, }: ]# \7 E
2. 1954年5月25日越南红河三角洲。这是卡帕遇难前拍摄胶卷中的最后一张
% A2 q7 \# C: b- O3 X; h. t5 Q" W: T0 O
5 c6 J; L9 Y9 A1 W9 d
3. 罗伯特.卡帕触雷身亡之前,最后一个胶卷留下的影像之一
) F) S# D0 t& B3 `, f" r9 a
, i3 k' C5 i# c+ o
9 F: |2 Y# r" z/ Y+ m4. 1954年5月24日,在河内的南部,越南人正在哀悼她们死于与法军作战中的亲人
0 V6 f2 U: e8 V, o( w9 f# W+ R% j; k8 Q3 ^" R2 ?
7 D/ ^3 e* {& s) F1 N0 Q  H
5. 越南农民赶着一群鸭子蹒跚走过路边的法军摩托车。如果没有战火,脱下军装的法国人可能是很好的游客# ~) o6 m. h. X& S  R! O: ?

/ i/ l/ B4 M4 E! u* O! }# k+ A* C4 O& m  c/ J/ o& c
6. 一名法国殖民军的士兵站在高处俯瞰山脚下的琅勃拉邦,老挝皇宫展现在眼前。一个国家的皇宫在外国士兵的注目下显得如此单薄
+ }! A+ M4 [* [5 _  Z3 [( I4 s# p7 h) m5 e2 o; y& c
; F1 n* `' }$ M1 n: r+ I- G/ v
7. 卡帕镜头中的越南常常是烈日当空,道路尘土飞扬,穿梭往来于稻田小路的大兵与汽车对周围的景物往往视而不见" h4 k- a6 f: C# R
) U4 y( [& l7 i$ U4 G
) W& P( x. @- ?. w& U( R
8. 卡帕在越南拍摄的作品一改往日那种视觉极富冲击力的画面风格,代之以更温情更写意的点滴
8 f/ D  f7 ~$ k1 X, Q( z; Z" j8 X/ K" a
# \' O5 y& q$ H( _" k* R1 C, I2 e/ Z
9. 越战中产生的最伟大的摄影师拉里.伯罗斯失踪前三天留下的肖像% w! m% l: w2 H) C# V
9 i5 ]( m) s7 b# K+ p, r

" W$ u) |6 b" E: Y10. 出任务的早晨,詹姆斯.法利提着备用机枪走向机库,脸上的神情盎然,看起来他今天的心情不错# l' _( \7 b: x% l5 B

( q  q' W/ u) o( B! M; ?
0 d% s: L+ S# v- P2 u! \( u11. 这是越战中最富有戏剧性和最难忘的一组照片故事
$ w: K. \& J+ ~6 [' Z! C" X5 [* G% R# w

) Y) b" `6 |0 R9 a) J7 t12. 地面越共的火力密集,天空中弹雨纷飞
! K# l& H2 M6 F7 S# M4 t- j" A. O1 ]* J1 E9 p

  r) h0 Z& ?& a13. 回到基地的詹姆斯.法利面对战友牺牲的噩耗,忍不住大哭起来
0 U/ B# ~! f, L# H8 ^& Z6 R# a; v+ [: [/ B
' e5 w2 ^+ y" E0 p! g6 E( s
14. 头缠绷带的黑人士兵几乎不知道他应该往哪里走,于是那个戴眼镜的医生指引着他绕开躺在泥地上的伤者
! ?! S- z  T6 e$ l& c3 ^& p7 W2 u  [. Z! y& K! k3 r- |' Z2 S. s. p

: ?; P5 |7 w. ?8 ]. c2 P0 z# i15. 两个美军飞行员冷漠的看着在战斗中丧生游击队战士
5 m* e9 {) I% W4 W; d- o1 q( \& r  j; u6 d0 n

" Z" G+ x- s" F2 O# ?6 }16. 美军巡逻队盘查路上过河的行人
& j$ c" V% i5 Q, ]! [$ r. C+ e0 d* k$ Q8 f. N4 K/ e; k
; ?5 e3 `2 V4 y6 B
17. 美军巡逻队把被俘的游击队员押解回营地审问7 a* Q: C8 o) p7 l
9 h  c$ ]7 R1 V, w' N

. b8 t6 m" v: q; S. g0 W* l# e6 e18. 在1962年的一次战役中,美空军飞行员向北越地下目标投掷凝固汽油弹
- y: t; M6 W; Q" {, n5 \" m- D' q0 Q5 j

9 L1 z* [; e0 T* o19. 约翰.韦尔森中士肩抗一具火箭发射筒和弹药艰难的泅渡过一条充满怪味的河,12天后,他在一场遭遇战中阵亡 : l: y2 d' C5 X8 v

; M7 N) y" O- |$ Y0 I2 `) I
% d, C. p5 Q) V( k- p, ], f9 w# p20. 酷热的丛林,密密麻麻的有毒昆虫,防不胜防的丛林陷阱,随时可能打来的莫名冷枪! y7 d  @4 G- h8 I# Z. J

1 @0 Z8 P; P/ [3 u2 X( y/ j/ n5 c9 C( a" q2 L$ X
21. 运输直升机正冒着炮火为美军一个炮兵阵地去运来弹药和给养0 x8 P' Y# l; r

7 s+ A, y  d0 a/ b: [- X: u! i; T0 c8 d4 Z
22. 一位越南顺化的妇女认出了她的丈夫,他已经成了一具被塑料布包裹起来的腐烂的尸体
! I3 w* j2 V8 ^: v% |( k
5 @3 ?: g# L8 m7 k5 P
2 X1 H4 Q( O+ i8 S5 Y2 l23.亨利.休伊特是一个混血孩子,从法军退役后他成为一名商业摄影师为合众社和美联社工作
0 G: I$ S' `  `: F7 z! ]; L, v: t, A: {

- w/ ]* x; x5 K0 B24. 第一装甲侦察分队的士兵在越南中部海岸的广阔沙滩上执行巡逻任务。相比起闷热潮湿且处处布满杀机的丛林
) r9 ]& l$ d& a% Q' J; Y# d
7 j/ a6 k6 N$ v7 L6 T: f4 H1 e$ w( Q4 P9 n
25. 在这幅“作品”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创作者”是多么暴戾、疯狂和令人作呕
: p* e* B0 \! b" z6 {) @7 }8 t5 W5 s5 L3 ]% I; B) w$ k, d+ H0 Q

1 {: B  |% y! u4 B% z6 p26. 将这些士兵从极度疲惫的战斗中拯救出去的直升机确实来了,但却是从天上直接栽下来的
7 C' ]" b! c2 U, M$ t$ ^5 a) r' @- |+ W! w

2 X% e& m6 H& V( l27. 名在柬埔寨边境战死的美国伞兵尸体被一架救援直升机吊离战场,移交后方集中处理
9 b: b% K7 I" e7 Q5 A) T" C$ W0 ~- F: ~7 z# N9 w. `7 l7 y

1 b+ D5 p3 D2 p! h28. 把自己全身都埋没在稻田泥水的美国大兵看来心情不好,头顶上横飞的子弹时刻都会要命
4 s$ G& G' A! X5 r9 [& w# X1 K, E5 ]
; e( v+ g( o# `
29. 1966年,美国直升机飞抵西贡以北15英里处,为地面部队送来大批补给。这是直升机发明以来最壮观的一张照片
2 z/ r' C: _: @: A! S: \1 m
' g2 j" o* S# o" }0 L( m3 A6 `4 ~9 Z6 w' }+ W  R  P
30. 他还来不及丢下手中的枪,便已陷入灭顶之灾
- \+ R8 V1 O1 x! ?& C! ?4 e. S2 a8 p9 `8 k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6-8-20 12:1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沙发~~!楼主讲解的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8-20 12:43 | 只看该作者
敬佩那些拍照的记者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8-20 13:01 | 只看该作者
霉菌在越战中是领导的失败,不是战士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8-20 13:26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多谢,没有见过的照片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8-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实在是佩服,战地记者的精彩镜头,比起那些妓者们他们要出色的多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他们的镜头永远为我们报道最新最真的内容。感谢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8-20 18:47 | 只看该作者
很是难得的珍贵历史照片!值得审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8-20 19:31 | 只看该作者
珍贵的照片,真实的感觉,真切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8-20 20:40 | 只看该作者
罗伯特.卡帕,令人敬佩的战地摄影师,马格南创始人之一.可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8-20 21:18 | 只看该作者
<<在地狱呼叫天堂>>呢?那张照片也非常经典!
& m3 ^2 v+ p: y3 ~<<野战排>>里男主角最好的朋友战死的镜头就来自那张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8-20 23:4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越战黑镜头>里的~已经出版了~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8-21 02:26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帮你添几张, 是相对少见一些的卡帕的作品. 不过都是二战的, 我就不另开帖了
- F! X$ b& J  x4 `4 j1 |-------------------------------
0 F4 I0 A) p- T8 O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v+ ^( Z- z4 r- U$ H2 j' H; w+ L
                                                                 -------Robert Capa
: j$ [8 k! P7 ], L
, A( y7 F9 D  {; w- M$ R: Q他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浓烈的硝烟, 在北非的漫漫黄沙中目睹了纳粹非洲军团的灭亡, 在奥马哈滩头与第一批登陆的士兵一起冲上了子弹横飞的死亡海滩. 在荷兰与第一批空降兵一起跳出了机舱.. 他都活了下来,而最后,却在遥远的越南被一颗地雷结束了生命. 不能不说,命运之神在最不适当的时刻,最不应该的地点开了一个最不正确的玩笑.( A9 r: v& _; C' X7 B" _

5 d) Y4 _) C. A+ j8 X0 b$ J. V" p: ^7 |

+ X- d) W/ u" I0 b3 ?  a0 }奥马哈滩头第一批冲出登陆艇的士兵,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能看到当天的日落.
9 Z3 L$ y: u0 Q2 ]9 C* k1 A------------------
" U/ G% E% {8 ~2 V7 U/ H
1 |( b6 R1 \' G- C% @# x) n6 F& }4 p9 w
这是那张著名的机枪手,但没有被剪裁的照片, capa自己的评论是"他回头看了我一眼, 希望我能拍到他的面孔, 而与此同时, 一颗子弹却夺去了他的生命"  Q, I4 Q# I* j4 y/ o5 r; }  W
------------------, P) w. ?7 ^% R: ]* Q' M
3 t# r( ]- x! i
战俘. 1945年, 这名战俘的表情仿佛就是正在风雨中飘摇的整个纳粹帝国的缩影, 而这张照片仿佛就代表了当时战争的态势...西线, 一英国和美国为首的盟军正在步步进逼,.东线也在苏联红军的乌拉声中摇摇欲坠. 前景中的美国士兵正专心致志地讨论着什么, 仿佛人们对这名战俘并不十分在意..要不是他脸上难堪的表情, 人们可能还会以为这是1941年  @: v2 Z2 m( w
-------------------7 C3 a2 v" s8 d$ \
6 u, J& O# I$ U5 T; }2 o

( w/ t# t5 Q! P& G0 |荷兰,1944年. 不要被照片中祥和的气氛所迷惑. 真正轻松的,也许只有画面左边那位穿着木鞋,正在"慰劳"盟军士兵荷兰平民. 此时, XXX corps的攻势被德军死死挡在了距离安亨30英里的地方. 在安亨,  英国的红魔们还在用简陋的轻武器与德国人精锐的党卫军装甲师拼死搏斗, 同时望眼欲穿地期待着迟到的装甲部队(XXX CORPS)早日到来.. 可惜, 他们没能等到.蒙哥马利"速战速决"的美妙计划被捅了个大娄子,  而安亨大桥, 也就成了那座"遥远的桥"
3 P2 N* n5 }$ G+ j2 F# d- G$ F/ h; T  `
蒙哥马利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市场-花园行动顺利达成了至少2/3的既定目标, 而正因为安亨, 整个行动以一场灾难收场.."
' Y% P; f: E) d0 S. d* l7 Q0 i7 q7 A
当然, 市场-花园行动是完全可能大获成功的--------如果那些德国装甲师可以像在前期侦察报告中被一笔勾销那样瞬间消失的话.... @* }$ O" V/ p$ h5 M; L
--------------------- ~+ i3 d6 F9 Q5 a
; N; b7 |( T; L' N1 I7 Q: U# F8 i

! x) \8 n, U8 i' y* q4 a5 [8 U"去把,狠狠教训他们"1942年, 北非. 这是一张在许多地方都被错误解说的照片, 许多人都说这张照片是在英国拍摄的. 其实, 地点是在北非, 我们从那10个战绩标志中的意大利标志就可以看出来. 英伦空战中,并没有意大利空军的参与.  有趣的是,这名飞行员的表情与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招牌"斜视"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他那十架敌机的战绩十分合衬9 w4 d* I  H- R. D% R$ X+ Z  C6 E7 M

- [# L  R; s/ L* T+ c2 l8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8-21 04: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8-21 09:36 | 只看该作者
照片拍得很精彩,同时照片里的场景又很震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8-21 09:38 | 只看该作者
残酷的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8-21 16:04 | 只看该作者
战争是残酷的.太残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8-21 16:40 | 只看该作者
& j* d+ N* g8 R- l
  _  @4 G: V1 q7 |( C( l3 W& U4 Q. G
美军44年在安恒还在使用这种迷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20: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amblin 兄弟的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8-21 2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模痴赵 于 2006-8-21 16:40 发表
+ d; t% }; \6 z7 R* H
+ h  J: S9 a6 r* ~5 j6 W; n& E" Z& V+ r
美军44年在安恒还在使用这种迷彩???
: n4 W9 M! c3 J) Y: q- ^5 S- o
是德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8-22 0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华头 于 2006-8-21 20:47 发表
* w3 \9 [1 d. `- A9 p
+ R; L/ p- i1 E$ x是德军吧

& A9 M! {2 L7 j  U: m; r& e  ^2 }1 C0 i: `1 G2 N% Y
原帖由 模痴赵 于 2006-8-21 16:40 发表
1 X7 a/ F# G5 [9 }; `, l$ |: k4 i( H3 W" M
1 K& d/ e& e1 ]4 s* i+ u4 h+ I
美军44年在安恒还在使用这种迷彩???
+ s& W2 f* W. X" q

& r' W' x$ ?* q  s" o' e4 Y7 f5 i估计当时全世界人民都在希望能早点, 可惜,实在没法再早了.  而且,卡帕也是44年才从英国到的欧洲大陆 (D-DAY开始)
& \, D& X# V* t5 \0 Q5 A0 a( L
7 |: l/ e7 T: v& y另,盟军部队是肯定的了, 不过具体是哪支部队还需要考证
( R. q. a" o$ [6 Z+ ~8 h. F& Y* ]* J$ p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8-22 00: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8-22 03:12 | 只看该作者
哇,那些法军骑的可是哈利戴维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6-8-22 10:23 | 只看该作者
罗伯特.卡帕应该不是第一个吧......这鸟人可是异常传奇及凶猛... 据说当年踩中那颗地雷的时候,他老兄还按下了快门...戏剧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8-22 10:2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是一个摄影记者,那罗伯特.卡帕就是偶的偶像,如果我不是一个摄影记者,这鸟人还是偶的优先偶像。- {& U; A* ~7 G( X
; S9 }* `; |5 R1 s1 C  Z& e- e
一个典型的玩儿世界的淫啊,哪里危险就往哪里扎,生死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状态...要不是某个巴解分子的子弹险些打中了他正在抽查以色列女兵的KiKi的话,说不定他没在越南还在中东吧。+ b. X# h# Q5 q0 e5 m
- w" a* T7 j) W5 F, I
酒、女人、战争、摄影就是这鸟人的一生辉煌。
. Z: p" ^' a" {0 q; V5 _- l/ u# n/ n8 ]- M) x. j% E1 i7 T
刚刚看到的一段评论,呵呵,有点儿意思:一个普通人,如果不知道罗伯特·卡帕,那叫做“遗憾”;一个摄影工作者,如果不知道罗伯特·卡帕,那叫做“无知”;一个战地摄影记者,如果不知道罗伯特·卡帕,那叫做“羞耻”。
: d9 R' ]2 t$ Z3 ^5 c* L7 K7 N3 O1 e  l7 A, P, C. {
[ 本帖最后由 alluler 于 2006-8-22 10: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8-22 1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blin 于 2006-8-22 00:04 发表
  \. O0 Z8 u9 W% D0 ]% _
7 Z4 i, i6 }$ |: b( }( l% f" A
* E2 b/ y! m* g8 I
0 S3 }) ~$ @3 T; m$ H* t/ d7 b5 A, W& K8 {3 R
估计当时全世界人民都在希望能早点, 可惜,实在没法再早了.  而且,卡帕也是44年才从英国到的欧洲大陆 (D-DAY开始) ' @# U) d$ k5 a9 e8 A. j6 ]2 B" U

  _- P+ N4 e8 G7 @另,盟军部队是肯定的了, 不过具体是哪支部队还需要考证
' x" W/ }1 }: O4 c0 f: j
记得刚登陆不久的确有装备,后来由于和党卫军的斑点迷彩太像了,老被误击,就换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8-22 10:49 | 只看该作者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好好享受现在的GAME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8-22 15: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场纪实很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8-22 20:48 | 只看该作者
很棒的照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8-22 22:2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好东西!罗伯特也是唐老鸦的偶像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8-22 2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lluler 于 2006-8-22 10:28 发表
# p* e. {# m  y2 D9 G/ H5 h一个典型的玩儿世界的淫啊,哪里危险就往哪里扎,生死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状态...要不是某个巴解分子的子弹险些打中了他正在抽查以色列女兵的KiKi的话,说不定他没在越南还在中东吧。
& D9 d) q% Y1 k
还有这种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8-22 23:54 | 只看该作者
几十年以前的照片。。。几百年以后还会有人看到吗?希望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8-23 03: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lluler 于 2006-8-22 10:23 发表1 R: G  O8 c/ c+ Z
罗伯特.卡帕应该不是第一个吧......这鸟人可是异常传奇及凶猛... 据说当年踩中那颗地雷的时候,他老兄还按下了快门...戏剧性啊...

# g- D- ]5 j9 G* H% Z3 d& l  o. x! s1 I8 T. Q3 t' ?+ V
CAPA算不算是"越战"中丧生的第一个记者还有争议. 因为当时严格上还不算是真正的"越战". 至少不是美国人对越战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6-8-23 1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匪兵乙 于 2006-8-22 22:25 发表: s+ w* f7 s; L/ j

( ]4 [0 r; m) Q2 D  i. ]* y. C还有这种说法??
$ v$ w& q4 m4 \& Z! L
. K& `% y- G0 s7 D
9 G; l; b5 o* `7 S* {/ T/ L( f
赫赫,这是野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8-29 11:50 | 只看该作者
一样的记者,咋GCD和霉军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9-4 21:34 | 只看该作者
照片张张震撼且意味深长, 感谢这些优秀的战地记者让我们知道和平的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9-30 09:5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黑镜头真实超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6-9-30 11: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 史诗上的经典之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4-6 21:39 | 只看该作者
好图兄弟在这里千斤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4-22 08:1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以后只有两个字- C) H. q" Q+ s- W+ x* m9 V0 N
震撼
$ z2 i& x9 }; h$ R" y& |特别是那个机枪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4-22 19:05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喜欢看越战的图片,希望楼主能多发一点或者发些连接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4-22 19:3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喜欢纪实的照片,尤其是不追求艺术效果的纪实照片,所以我拍东西估计是受了罗伯特.卡帕的影响;但是实际拍出来的东西都是垃圾。
( T3 }4 m6 }2 z6 {0 V  V/ s还在学习当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4-22 21:28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佩服这个摄影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