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凯恩斯经济主义看国内经济形势的未来(炒股的乱入 讨论贴)

[复制链接]
查看: 801|回复: 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7 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凯恩斯经济主义的核心是政府主导市场规律的周期,看下地产行业就可以明显的发现,但是TG的凯恩斯经济主义下的主导性与其说是主导不如说是在调戏来的好,中美的金融战争已经开始,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很好玩的事情将来会发生,今年来一直强调的加强素质的政治话语后面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4 {: k4 a& V; ~6 X: H: U! [# L
( O% s) s9 B8 c[ 本帖最后由 oldgun7446 于 2008-4-7 00:09 编辑 ]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4-7 00:15 | 只看该作者
ls的过于深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0:15 | 只看该作者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凯恩斯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提供了一整套经济学的证明,这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任何经济学都根本做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7 01:05 | 只看该作者
能说说什么是"好玩的事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7 01:24 | 只看该作者
凯恩斯经济主义的核心是政府主导市场规律的周期,这点深受TG赏识,自从两千年以来,各路凯恩斯主义学者专家纷纷访华,给TG出谋划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凯恩斯主义的缺点和问题暴露出来,现在ZF已经很少提及了,但是运动的惯性依然还在,很多决策还是按照原来既定的方向。
- }3 H1 }  _4 W4 ?.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华头 于 2008-4-7 01:05 发表
# g$ H; L& a$ J3 q/ R能说说什么是"好玩的事情"吗?

" Y, D8 k$ I. u; [& M% L. t打死我也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4-7 05: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isher 于 2008-4-7 01:24 AM 发表
; T! u: I8 p6 A$ A. ]$ [' r凯恩斯经济主义的核心是政府主导市场规律的周期,这点深受TG赏识,自从两千年以来,各路凯恩斯主义学者专家纷纷访华,给TG出谋划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凯恩斯主义的缺点和问题暴露出来,现在ZF已经很少提及了 ...
1 M0 ?3 B  J) [* S+ y/ `
M,,貌似很多都是康采恩,,,这个调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07:08 | 只看该作者
连CCTV都在骂证监会白目,呵呵8 B5 u2 D! s' _! ^! e  j

7 x' ^3 n/ z* KCCTV重棒抨击证监会撒谎!多个节目突然停播+ w! L5 `: @2 I8 J) v4 U. f
8 K6 u% k& E% V$ F
中国人民大学证券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我们没有从灵魂深处理解资本市场对未来的中国究竟有多么重要,可能在某一个报告里面写在字面上,写了而已,但是它的确没有转化成政策,没有转化成人们的意识,没有转化成人们的观念,如果说再深层次就这个问题对资本市场还停留在一种非常歧视的阶段,非常片面认识的阶段,它没有把资本市场看成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平台,他没有看到这个东西的价值,如果说没有一个健康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国的金融体系首先是没有竞争力的,你的金融体系没有竞争力,在一个开放的一个经济体系中,你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的竞争力就要大幅度地下降,所以说,我想应该从这样的战略层面来看待我们的资本市场的发展。” 5 ], h2 H3 K9 J1 x% C

8 v, ~: j8 H: v1 X+ @  y5 g  记者:“实际上我们A股市场的表现跟我们政策所发出来的信号是完全相反的。” + u( Y; D' q# S# I  g3 F7 C1 S9 q  v( k: B
/ s% `0 i# m6 k9 O
  吴晓求:“你那么高的税收,显而易见是在严格地控制这个市场的发展,如果说我还用这么高的税收,我还说我在鼓励这个市场发展,我认为这完全是弥天大谎,如果说我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这个市场,我一方面给出的信号又是和大力发展这个市场的信号完全是相反的,那肯定是有个地方出了错,那我认为就是你给出的政策信号有问题的,所以说你要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预期,目前关于股市大跌。” 3 E9 G/ t9 U, c9 e
~~~~~~~~~~~~~~~~~~~~~~~~~~~~~~~~~~~~~~~~~~~~~~~~~~~~~5 ^5 z$ ?, H. `8 _4 W+ Z
http://guba.money.163.com/bbs/guba_tiaolou/6820858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4-7 10:39 | 只看该作者
无非就是涨的时候嫌zf干预降温,跌的时候嫌zf不干预救市
. V4 T9 F! T$ B0 i7 u正所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就骂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4-7 10:50 | 只看该作者
壳子理解得很透彻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4-7 11:1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CPI这么高,吃不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4-7 12: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最大的软肋不是能源、不是金融、不是环境,更不是武备,是粮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4-7 13:2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扯淡啊~~~你们是什么成色咱不知道,俺只知道,对于咱们这等平头草民,管理好自己的三瓜两枣,不贪不嗔不痴,该拿的拿该花的花,艰难的日子里咬咬牙舒坦的日子里肏肏小屄喝喝小酒,养了老带了小这辈子就不憋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4-7 13:33 | 只看该作者
老K厚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4-7 14:45 | 只看该作者
老K厚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4-7 16:27 | 只看该作者
不干预?难道要坐等亚洲金融风暴再次降临吗?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看似是政府干预的后果,但正是政府干预得太晚了,而且也由于尾大不掉,手法重了些,就直接完蛋,但要是不干预,也是迟早爆掉。' A* x" Y6 S0 D! z  y

1 z/ U6 Q) N5 {& s在股市上,原本1000块,变成5000甚至10000,这要是账面上的“大富翁”,大家看看过瘾也没什么,但这些钱可是会有人拿来用的,是透支,健康的投资市场就是限制了透支额度,让几年后的经济增长来埋单,假如是不健康的投机市场,那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市值一下增长好几倍,跑得快的有饭吃,跑得慢的就完蛋,政府干不干预,短期内个个都发了,迟早也是个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4-7 16:35 | 只看该作者
老K厚道啊
5 q/ J& B" n6 q" S( O! J+ u
. i3 f1 F! N: d' l- f, `' b9 X( f* g, e7 Z$ a0 i& D9 k
3 u1 N& V3 r+ v7 P
楼下保持队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4-7 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李他妈的飞刀 于 2008-4-7 12:42 发表
( W' N. ?3 w$ r9 j0 s" y5 m中国最大的软肋不是能源、不是金融、不是环境,更不是武备,是粮食!
% V3 l0 _3 F- \6 Z: _% n( f; U
恩,我感觉中国的地理太不利了,除了东北,几乎都搞不了大规模石油农业。到现在还是一家一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点连毛主席都改不了。# Z, X& v  J' A$ N0 |8 t
- l, _0 F/ U/ L' c& E; l
反观美国,平原辽阔,飞机撒种,拖拉机耕种,效率极搞,咱累死也比不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35 | 只看该作者
ZF一直在强烈抵制海外基金进入,嘿嘿 但是就昨天看到的大量海外热钱抄底 要是一不小心整个中联储出来,那就真TMD成国际笑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4-9 01:1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中美金融战争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不讨论。。纯粹从现实角度出发. {+ \( K$ E5 R; z, f7 v8 [3 ]
美国经济周期性衰退已经无法阻止和变成现实->美国为尽量维持现有全球利益从不限制美元的发放->过多的美元和美国通胀加快使美国向全世界输出通胀->美元持续贬值石油持续高价导致海外游资热钱持续升温和膨胀->游资无法控制和估计性已经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并不只有中国有8 H: X/ c( q, m! @& \8 o% `
回到中国,连续的cpi上升,以美元和美国国债为主的外汇不断增加逼使中国持续的加大货币发行导致国内的通胀压力已经非常大。! Y9 g+ y" x  U. ]9 m  t
救市??减印花税或者减息什么的随便一个调控在热钱和游资的追击下股市什么立马向上飙,会造成个多大的泡沫??无人敢想象这个泡沫有多巨大。。。% b% a$ m6 Y# B7 B  r- X: `5 M" \0 d
事实上的不救市和收紧货币流通以控制通胀的这个目标是紧紧相对应的。
8 B. E" s/ f4 S8 c5 V% b股市的最初作用是什么??简单讲就是提供一个高效的市场把多余的资金投向需要资金的企业,以提高整个国民生产率提高福利。而不是一个制造泡沫的地方。。。。
) W& g5 c3 a* c) v7 s就宏观的经济建设和调控来讲我们这个zf算是非常有责任心的。。。日本,还有亚洲国家的前车之鉴。。。。& }3 d- k, V1 F
ps:如果类似亚洲的金融风暴发生在中国身上,将会是这个地球所不能承受的恐怖。。。8千多亿的美元一下子从向世界。。。。。全世界的人民向德国人学习吧。用拖拉机拉住货币上街买报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2: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oulde 于 2008-4-9 01:16 发表
% G( ]/ j% v7 a/ t: Y* K/ G1 o什么中美金融战争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不讨论。。纯粹从现实角度出发
9 K, ^+ `# O! M( U. X美国经济周期性衰退已经无法阻止和变成现实->美国为尽量维持现有全球利益从不限制美元的发放->过多的美元和美国通胀加快使美国向全世界输出通胀- ...

- J; J9 u' I& B5 }' r1 l" S/ e# K5 s7 q1 z. v; }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当年欧洲人排犹了。。。。。。整个就是个金融祸害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2:44 | 只看该作者
由次级按揭贷款内爆引着的大火已经蔓延到资产毒垃圾CDO这个纸糊的大厦之上了, 在火烧眉毛的时候, 满头大汗的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于7月13日从消防第一线赶到北京. 喘息未定的部长大人避而不谈火灾灾情, 而是极度真诚地为中国多余的美元出路献计献策. , u; j- L$ }& t1 l& V7 c

, U+ v. P( N& d  a  b部长先生先是大夸中国朋友够意思, 从2003年到2006年短短3年的时间, 中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MBS债券总额就由不足30亿美元狂涨了30多倍, 到现在拥有了1070亿美元, 中国投资者比任何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持有的美国按揭抵押债券都多。然后部长先生又热忱地期待中国朋友进一步慷慨解囊, 继续将友谊的热度推向新的高峰. 他还特别指出,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在信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按揭抵押债券比传统的美国政府债券回报更高。” 只是不知这个 “信用风险相同”是不是指穆迪们开出的, 正被人告上法庭的AAA评级呢? : M: c3 A3 k- ]$ h9 K, c  D

% A3 `0 F4 C9 L9 e中国今后大概不能再实心实意地迷信穆迪们的评级了, 对于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如簧巧舌恐怕也需要 “听其言, 观其行”. 外汇投资公司可能需要加强一下资产选择甄别的工作, 并且在委托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投资之后, 需要进行全程密切监督.
  e. i, H8 e: z. }  j' c, a$ c5 e  W$ s
对于外汇投资公司而言,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要不要帮华尔街去救火. 以现在火势蔓延的速度而言, 如果投进次级MBS或CDO市场的话, 这些钱恐怕会凶多吉少, 舍己救人, 被华尔街追封为“烈士”, 到底是否合算? 当然, 有时侯不能只算经济账, 如果其它方面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重大国家利益补偿, 必要的利益交换也是可以考虑的, 不过补贴就要补在明处. ) x/ c1 t0 d: N8 [, |. W6 V6 E- l
6 K3 [8 l. {5 H% q+ E! h
毕竟现在船就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6 l4 o( y5 p/ J6 m~~~~~~~~~~~~~~~~~~~~~~~~~~~~8 l- w9 R7 R/ P0 s/ p3 ]
我们现在开始买单了,呵呵! E4 v6 {0 p/ t! f: R+ N! u1 L: \1 Q

: p8 w% }( E# c  i7 y6 B* U[ 本帖最后由 oldgun7446 于 2008-4-9 02: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4-10 00:41 | 只看该作者
最关心的是,如何在这世道下骗到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0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of 于 2008-4-10 00:41 发表 ) p; |3 Q& E* u6 C/ J- {! v
最关心的是,如何在这世道下骗到钱!!!!!

/ U* F# M8 ^7 ij介个乃要向豆腐狼请教经验,丫是被研究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08:39 | 只看该作者

ZT 人民币破7的意味什么

股市你挣了钱,楼市你挣了钱。请先不要乐,你只是在为自己挖坑。说白了,你就是你的掘墓人。 5 H2 G! f3 y$ g2 e
' O. O+ C& f1 F" J
有钱,大家谁不盼望,但,钱是相对的,也是最靠不住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有多少人哭着喊着卖出本币,兑换美元。 8 u* d2 C# a9 T4 g8 V0 T
7 S! z# `. M/ @2 @; e- C3 Z2 o/ v% a
所以你今天挣了钱,你只不过是在享受摇头丸带来的快感。还是想想如何配合国家,做一些保住胜利果实的事情吧. , f5 E& w, n& ^( ~2 S' ?% r0 T

* P% t8 O+ ?- C' c; H美金融战争早已开打,中国处境艰难! ! Z  j& ^8 d& ]/ S- Y( S2 N

8 j  h( c3 v  r, |( R, V: ]) g现在很多国人都很关心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但又不了解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真正意图何在,现在本人就此浅薄的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 ~# v2 M3 [- {) h( J

3 {5 M$ C# k7 v& f  相信大家对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国际投机集团“美国索罗斯财团” 搞的,但是,你就没有想过它背后难道就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了吗?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了。 3 ?" c" O- M1 k' Z" r2 U' L5 l
! x% h  }6 x# A" s
  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至1995年,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
7 O' N, y% b6 X5 k. o& z6 v8 c5 K2 ~9 w7 z
  按理说,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了!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7 Y6 o1 o; Y1 S* U4 k
7 }6 v" ~( T5 l' x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 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力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 r' ?9 Z: R! {

! G, g% F5 u4 y6 z3 p* x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 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 v  D! ?6 T" e( X7 |: a

  ^( n# A' c4 J% }# g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 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3 n1 j+ |. o+ z
, F+ N. z) N% l0 g/ |. Y. L( N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2 B; g9 V/ j! t" z# U/ j- n9 `- f
6 U. r9 \& W  H) g4 g8 v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日元升值怎么啦?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 ) G+ K( i9 O1 w# r3 e

$ m4 K- p% h& {7 U下面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 l5 B! H4 z: ]% n
% B2 T8 T* [( Z1 F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假设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那就是48000亿日元。 * Y% P. b8 U$ y1 B

9 `# Q; c& J0 v3 p8 z  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那么日本呢?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你想一想,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 q) ]# l( i  d: ?
& N. h5 X7 A, \# N( }" y   : b. g$ m- G3 z2 ]

( i  V! R4 ^; b$ T0 [我说的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其它财团呢?嘿嘿,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0 u; j1 S3 ]& K9 [3 W! e8 ?* Y( @9 n3 M6 M2 f1 B/ L
  美国赚够了,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美元暂时性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9 }/ w' e* M" B. b
' \1 s+ N6 [4 D
  美国人玩上瘾了。1998年,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唯一不同的,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没有战胜财大气粗、军事强盛、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结局大家也看到了,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
) N% }8 q+ A0 p$ B# E1 a9 h
' @1 m! y& @. k3 U  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中国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没有**自由,要是当时中国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又不知道要有多少国人向当年的日本那样因破产而跳楼自杀了!
5 q( B/ F, `% \1 d6 `' [7 _. l1 E0 X- U+ D+ Q
  当时的曾荫权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我坐在床头哭了,不是为我自己,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害了香港,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他国“新闻自由”、“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了吧,知道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性和优势所在了吧。 ) z+ O7 S  ^% Q0 `# V% N  m; o# i0 t9 ?6 {
1 ^& |9 `1 e& I0 H: T
  美国停手了吗?没有,因为我国综合势力的增长国力的增强威胁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第一”的权威,近来“中国公开支持因儿子丑闻陷入困境的安南,指责美国故意借题发挥进行人生攻击。”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美国心里就不痛快了,就要整人了,现在强迫人民币升值就是消弱中国的第一步,各位明白了吗?知道为什么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压上海和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知道为什么中国股市那么惨了吗?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还是4月曾说了一件事情:“有一个40亿美元的外资在上海炒房地产,已经退出中国了这样的外资,不要也罢!”明白了吗?中国股市是一个弱势股市,很容易被美国财团利用。
4 Y+ j& {! l/ R6 i8 l( N4 x. P7 _2 H7 G
中央不可能放松对股市的控制,否则中国经济将会在外资的攻击中崩溃!前段时间,也就是今年的12月初又有一个240亿美元的外资财团撤离中国上海。现在,大家对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优势有所理解了吧,知道了国家出台那么多针对房地产的政策是多么的明智和及时了吧!
& L, K# J1 L& r- ], r* l# g- m' [6 z3 L
) w6 R4 C) w: O  ?. J/ n0 A  现在各位知道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国家外汇管制、汇率控制、打压房地产、控制股市、知道为什么中国要保持巨额外汇储备,为什么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贷款规定,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要求进出口贸易平衡,为什么要扩展东南亚贸易市场和欧盟市场,为什么要加入WTO了。 ' n; b" d, A% K$ e

  B3 B/ S# Q% p/ n) N  其实中美之间的经济战争,早就已经开场了,而且来来回回过了几百招了。我们大多数网友还懵懵懂懂的只盯着台海,盯着中亚美军又多了一个军事基地。要知道经济崩溃的灾难远比一场军事战争的后果更严重。军事战争不外乎两种:即“侵略战争”和“卫国战争”。而军事上的“侵略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打垮对方的一切(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达到占领对方领土,进行资源掠夺和控制奴役和剥削对方的国民。 ' {  }( a) `, r* z" X! T! o
0 Q: g8 c4 k  f3 d1 j6 A) T
  这样的事情中国历史上没有少发生,这里我就不例举事例了。而如今的美国就是以军事上的侵略战争为手段,达到奴役和剥削对方为目的的真实意图(对实力弱小的国家而言),看看如今的“伊拉克”就明白了,美国实际上是侵略占领了伊拉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以此来满足美国国内巨大的需求量;而对实力强的原苏联(原苏联拥有制对方死地的核力量),美国就只有发动经济进攻来拖垮他们,苏联的分裂就是最好的例子。 5 s  x" Q7 R+ i9 X4 k/ s
8 C% B) H& w4 z, [9 A/ a
  也许有的人要说,那是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和当时苏联国内政策导致了原苏联因经济崩溃而解体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进行军备竞赛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当时的美国经济实力比苏联强,所以,美国胜利了而苏联解体了。现在轮到我们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没有冷战时期的苏联强大,相同点是我国同样也拥有毁灭美国的核武器,只是数量少了一点而已。那在这一轮中,就要看我国领导人的智慧了,建立合理的政策??在我国已经在这样做了)。 $ c' Z, b- {  c" G. j- k1 d

5 t+ n* ^; [# K  R/ B, \可是,美国也没有闲着,而且,作为经济进攻的第一步他们已经早早的迈出了,向美国“凯雷财团”这样的世界性投机财团收购中国的“徐州重工”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了,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控制中国的核心技术,进行世界性的技术垄断。同时乘汇率没有变化之前以美元套取人民币,迫使中国央行大量发行人民币以应付大量的货币兑换需求,为拖垮中国经济打下伏笔。这还是明的进入,暗地里的就更无法统计了。
3 H! [: o2 h5 i8 h0 L/ Z  a8 ^) P& n
  说到这里,也许有很多人不明白大量美元兑换人民币的行为与拖垮中国经济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在正常情况下,在没有大量美国财团恶意涌入中国用大量美元换取人民币之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是相对稳定的,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数量应等于我国人民积累的财富数量。
. m7 P7 N3 i8 f( l
" D: }: V- R- J: {& M1 {而大量的恶意的国外财团的资金涌入中国,需要兑换大量的人民币,使得国内人民币的流通数量大大超过我国人民所积累的财富数量。而这些人民币全部投入少数领域,表面上是拉动了我国的经济,使国内的消费量变大,实际上也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上升。
6 r3 j& [) {- }4 j' A4 T1 ?' {! w
据统计,目前在国际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有136万亿美元。其中只要有1%即1.36万亿美元涌入中国进行投机经营,按现在的汇率,我国就要发行10.6万亿元人民币。 . K5 F8 m% M" b: v2 g6 [$ j( D
0 U6 K+ b# s( p7 T( L
如果人民币升值15%,他们再用手头的人民币套取美元,他们将换回1.56万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是0.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一进一出,这些投资资金多了2000亿美元,而中国这么多年充当血汗工厂所挣来存在国库中的2000亿美元一分不剩,留给中国的是当初为应付这1.36万亿美元而发行的10.6万亿的人民币。2006年中国GDP是20万亿,物品是这么多,而钱却多了10.6万亿,那就意味着所有商品都要打折到原来的2/3。恐慌情绪将在社会上蔓延,炒房者为了变现到时可能会出七折、六折、甚至三折出手手中的房子。大批市民破产,牵涉到银行破产,整个国家经济崩溃,我们手中的财富一文不值了。 % ]7 @; v0 C0 j% c7 ]& M2 c, z
2 K' A2 Q% X+ |
  到时国人乃至世界将会对中国失去信心,不再储备和使用甚至抛售手中储备的人民币,使中国的外贸活动受挫,最终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对外导致信誉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就向40年代的通货膨胀那样一盒火柴要卖几百块。如果我国政府在这次的人民币汇率这件事上决策错误,那么到时中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4 ~* f( o. Z$ c1 d# w! @
; O/ K: z! b. A
   , l: Y; g3 O8 x) ~+ J3 F; e

: f0 a8 `. s  ]6 S7 A# a最近,国内的经济形式来看,客观的讲,形式是不容乐观的。按理说,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说钱值钱了,应该是以前1块钱的东西现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买到了;可是现在的国内形式,除了工资没有涨外其余的都涨了。 7 F( `) t6 \- j* [" Q/ z: j# ^
9 ~* S7 M# R/ [  H: }8 V9 M/ O
  新华网报道说:自2006年8月份开始,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进入11月份,米价、面价、菜价及副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报道认为,是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导致食用油价格上升。但是,米面跟风而涨,25公斤装的富强粉涨幅达12%以上,500克大米上涨了6分钱。据了解,在上海、广州、深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涨升一遍,并持续一个多月,其中面粉、食用油的最高涨幅分别已达一成和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4-12 11:06 | 只看该作者
早就贴过了……那时中石油还没跳水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4-12 11:25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报道说:自2006年8月份开始,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进入11月份,米价、面价、菜价及副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报道认为,是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导致食用油价格上升。但是,米面跟风而涨,25公斤装的富强粉涨幅达12%以上,500克大米上涨了6分钱。据了解,在上海、广州、深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涨升一遍,并持续一个多月,其中面粉、食用油的最高涨幅分别已达一成和二成。' r0 v! R. U! h# [9 L) c" L: m' E

) w4 k; s: V9 b' Q. D0 r3 c" P
4 B3 ?: e/ b1 k# J现在都TMD涨价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16:52 | 只看该作者
原题:次债与金融泡沫的终结
7 ^2 n: F1 |% l9 P, |4 |  p% B——《南风窗》2008年第8期
7 w- l; v+ P$ y& W7 X  y- D3 Y  r    时寒冰1 W' L: c% `8 N
7 j$ k- c) P' U6 S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在两周后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刮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如果从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幻来看,次级债就是一只巨大的蝴蝶,当它不停地扇动起翅膀,全世界都为之心惊胆颤。通过反思次级债危机,我要强调的是:警惕,千万不要克隆那只可以制造巨大危机和恐慌的蝴蝶,也千万不要培养那只蝴蝶最钟爱的土壤——楼市泡沫。
) N3 X- j+ p6 s    一.次级债,金融衍生品的巅峰之作/ S  l  l& i. A
    金融创新是美国的强项,因此,在美国,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作为一个拥有高度发达资本市场的国度,美国对金融衍生品的定位,从来就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巴菲特有句名言:“等潮水退后,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次债危机爆发后,我们突然发现,它竟然冲刷出如此之多的裸泳者,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裸泳者虽然没有因次级债输得一丝不挂,却也近乎衣不蔽体。但他们无法表露忧伤,还不得不争相为美国的次债危机买单。
- K4 V* }: b, o3 @2 k8 ?, R; Z- W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金融大鳄索罗斯认为:“次债危机是二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6 v  A* ]8 y- |2 r$ a: @9 F6 B- K
    次级债是什么?所谓的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美国是个信用社会。美国FICO(信用评级公司)将个人信用评级分为优、良、一般、差和不确定五等。收入低且不稳定,信用等级在一般以下或没有信用记录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获得常规的住房抵押贷款。但是,具有惊人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的美国金融机构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攫取财富的机会,他们向这类人群提供按揭贷款,然后,再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通过发行优先、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或多级抵押贷款债券、结构性金融担保抵押债权等方式实现证券化,再将包括含不同次级债的证券组合成新的资产池,出售给境内外的投资者。或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的衍生品,进行对冲交易。
2 Y0 y1 o3 i" a$ w/ Y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层层“衍生”中,原本就存在的风险被无限放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次级债将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称其为金融衍生品的巅峰之作恐怕并不为过。次级债衍生品犹如一个倒立的金字塔,一旦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风险就会成倍放大,并带来灾难性后果。* z( V0 Q0 U8 O' n% o3 f5 R
    几年前,美联储鼓励商业银行向信用等级低的借款者放款,同时,持续下调基准利率(如美国30年固定利率从1990年10.13%下降到2003年的5.8%),意在刺激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无疑将增强民众对住房的购买力,推动房价上涨,在住房市场泡沫累积的过程中,与房抵押贷款相关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公司、保险公司、公营和私营保抵押险机构、贷款服务机构、抵押贷款经纪人等等,获利丰厚,发达的衍生品似乎成了一台永不停歇的印钞机。1 l  Z7 j8 P) q" k% }6 c
    基础的脆弱注定这场盛宴不能长久。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29日,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按揭买房者终于不堪压力,房价开始下跌。按照格林斯潘的说法:“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于2006年年初见顶,此后,在过去两年间出现了突然、迅速的回落。自2006年夏季以来,数十万房主从单户住宅搬到了出租房,其中许多人是迫于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原因,从而造成约60万套空置单户住宅过剩。” / n( J7 L0 i- m* O' R# S
    盛宴结束了,并且结束得如此之快。当次级债的风险突然成倍放大,成千上万的美国住房持有者为抵押贷款苦苦挣扎,他们不得不依靠发薪日贷款来偿还房贷,而发薪日贷款同样是一种极具风险性的贷款品种,一旦身陷其中,有可能变得一无所有——他们已经无法摆脱金融枷锁。7 e$ |, p  z9 C. j2 u6 f) E
    二.破灭了,来了一大群买单者+ {8 B' J1 I/ L: i( s% }
    对美国而言,次级债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精巧的设计把全世界许多知名金融机构都拖下了水。一方面,这些金融机构不得不为美国的次级债承受巨额损失。另一方面,这些金融机构又不得不乖乖地听候美国的召唤,时刻准备着救市。因此,在次债危机中,“美国有难,八方支援”的盛况不断上演。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央银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配合美国注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8月31日,欧洲就为挽救危机注资6441.55亿美元(至今已经超过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1452.5亿美元的注资。. z# v- Y( ^6 A# X# M8 C
   次级债衍生品,在关键时候发挥了绑架作用,当这个涵盖了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阵容豪华的救援队一遍遍地去救火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没有弄清楚火势究竟有多大。当近万亿美元注资无法产生效果,他们才惊愕地发现:由次级债衍生出来的创新产品,已经掘出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而这个无底洞就是作为一个超级大坟墓而存在的,再多资金也填不满!6 n7 N8 m: N% [- O" z
    如果说货币战争令人望而生畏,更高级别的金融战争则让人不寒而栗。* G0 I% A; N2 w+ N; s( ?3 [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森曾撰文指出:“美国官员声称,世界上的美元泛滥已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引擎。他们问道,假如没有美国的进口需求,哪里会有欧洲和亚洲的今天?难道美元购物没有为其他国家的劳工提供就业机会吗?这类看似有理的质问没有点出要害:美国在进口外国货物时,并未提供任何相应补偿物,只是向世界经济注入了大量美元。”如果说注入美元等于向世界输入了流动性,输入了通货膨胀,等于合法掠夺其他国家的劳动成果,那么,以次级债为中心的金融衍生品,则成为转嫁危机、绑架世界经济的一个利器。; h4 I; i, Q5 G
    说美国未能提前觉察到次级债危机爆发的迹象及危险性,是令人难以信服的。事实上,当美联储拿起加息工具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促成危机爆发的那一天到来。无论是在金融专家云集的美联储,还是在高级智囊云集的白宫,似乎都在静心等待那个时刻。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急剧扩张,与美联储17次加息的迫切感相关交织和烘托,更像是在制造一种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 K2 ~) g) ?$ E2 l' F) v* n& j# a    在次级债危机中,获利的人大有人在。如美国财长保尔森的前雇主高盛,在此次次债危机中,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大发横财。美国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主席、竞逐**党总统候选人的多德公开表示,保尔森需要澄清高盛在引发次贷危机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N( d1 [. W7 @) s0 S
    在次债危机中,美国加州一家名为“Lahde Capital”的对冲基金通过大举做空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获得了1000%的惊人年收益率,成为有史以来全球表现最佳的基金之一。美国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通过追踪房屋抵押,认为债权人将越来越难收回贷款。于是,他筹资1.5亿美元,于2006年7月开始创建第一只信贷机遇基金,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做空房屋抵押贷款债务,因此大获全胜,其资金从1.5亿变成280亿。
1 R5 I' ^/ A9 Z' `. S; K    这些至少说明,次级债的发生并非不能预估,次级债并非猝不及防!
( U- D8 z4 N  i$ F    当金融衍生品作为洗劫财富工具存在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它的杀伤力。不然,我们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可怜的绑架者,并且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患者,心甘情愿地为他人买单。中投公司的处女作还不够有说服力吗?  b% m6 w' @8 e6 a
    三.降门槛,我们在种植同样的隐患
/ o" l7 f, V2 _    无论是在金融创新方面,还是在运用金融工具的娴熟方面,与美国相比,中国都相差**。遗憾的是,只是在抄底失败之后才意识到这种差距。教训是惨烈的,投资于黑石基金的30亿美元巨资已经快缩水到了10亿。但是,国内银行对利益的渴求同样强烈,从逐利的角度来看,他们与发明次级债衍生品以获取暴利的美国金融机构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美国次债危机捆绑的是全世界的金融机构,而国内金融机构只能捆绑自己,或者说捆绑本国国民。! k6 A1 p0 K0 f/ n5 u* [
    当住房按揭等被作为一块肥肉争夺的时候,金融机构也在发挥类似于金融衍生品创造者那样的智慧,不断放大自己的风险。! S! t. z" V0 i8 v" b: x
    针对那些无力偿还贷款的购房者,我们的银行推出了“宽限还款”业务。所谓的“宽限还款”,按照银行的说法,就是指在一定时间的宽限还款期内贷款人可以只偿还利息,不偿还本金或者只偿还一部分本金,以解决其无力偿还贷款的困扰。这种变通的措施其实在变相降低房贷门槛,这跟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中,降低购房人信用等级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同样在给购房者套上一个枷锁。贷款人必须为“宽限还款”付出更多利息,负担进一步增加。银行则通过“善举”增加了贷款利息收入,一如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中,金融机构对佣金的攫取。6 X' Z1 B+ G; b- |( u
    尽管我国金融衍生品不发达,但银行在“变通”方面智慧绝对是超群的。比如,分期的分期。上海某银行推出了分期首付售楼模式,即当购房者支付不起首付款时,可能把首付款分期支付。这种方式其实已经具有了金融衍生品的一部分功能。这同样是在放大风险,如果一个购房者连首付款都支付不起,至少意味着其经济实力难以支撑起还贷的压力。这跟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中,对购房者偿还能力的忽略有什么区别?: P# V* t. f" t. s# f( ]4 a
    作为严重依赖存贷利息差收入的金融机构,国内银行的信贷扩张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尤其在房地产业,这一被银行公认的优质贷款项目成为必争之地。即使在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最严厉的时候,一些银行仍然擅自把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在审批阶段的许可缩减。熟识的一位开发商曾经告诉我,他过去用两千万元资金,就做了一个10亿元的住宅项目。原因正是银行的支持。
+ s, l0 G0 |1 w9 F' k) L9 w- U/ ~+ f    房地产市场主要由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投机者构成。这三者无一不高度依靠银行贷款。数据显示,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而个人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人,占全部购房总数的比例高达90%,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都系在金融机构身上。在房价处于上涨轨道中的时候,一切矛盾与隐患都被掩盖,但是,一旦房价下跌,银行无疑将成为首当其冲的风险承担着。
5 w* k' D7 O4 C$ e7 H6 y$ R    国内银行所种下的隐患,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内银行是唯一的风险承担着,不得不为自己买单,因为他们不具备美国那样向世界推销金融衍生品及专转嫁风险的能力。
5 V( {: p; R; j* ]3 g( I$ S2 e    四.高房价,一只随时带来狂风暴雨的蝴蝶6 ?% @  `1 g0 K) O" d: Z
    有开发商和官员认为,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说明了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性,为此,就要力保房价的稳定,其结论是,应该放松调控。这其实是一种因果颠倒的混乱逻辑。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源于房价的下跌,而房价的下跌,源于房价持续上涨累积的泡沫的破灭。换句话说,高房价中所隐含的巨大泡沫才是次级债危机的载体。7 R! Y5 x, x8 U, w4 c/ C& @+ M1 v
    美国次债危机,冲刷出了中国的高房价真相和其中包含的严重泡沫。8 o+ o% L+ P$ l& Z8 [3 z
    美国商务部2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1.6万美元;美国NAR(房地产经纪人协会)3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的房价中值为19.59万美元。对比一下北京、深圳、上海的房价,每套住房20万美元以上的价格早已成为市场主流。也就是说,即使从绝对值上来看,中国的房价与美国的房价也已比较接近。如果考虑到美国的房价是落地的(即包含有土地所有权,中国房价中只包含土地最长70年的使用权),再考虑到美国的平均住房寿命和房屋品质(美国所说的房屋一般指别墅,国内所指的房屋在美国被称为公寓)远高于我国,同时考虑到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人均收入的30余倍,那么,美国的房价可以说是便宜得离谱了,也难怪中国的一些富人磨刀霍霍,要去美国抄一把底了。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温州炒房团”之类的专有名词,就会响彻美利坚的天空。
! E) i$ X$ Z5 h    中国的房价之高堪称世界之最。支撑房价的力量源于住房的两种核心价值,即居住、投资。当房屋作为居住需求即消费需求时,决定房价的是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通常用房价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比来表示。这一指标,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已经超出了世界银行标准的三倍以上;当房屋作为投资需求时,决定房价的力量是房屋租金,国际上通常用租售比来表示。而现在不少人所购买的房屋如果用于出租远不足以偿还银行利息,甚至在房屋快报废时还不能收回投资。
8 B0 N$ q1 d9 x% j    这一切都在说明,中国楼市不仅存在泡沫,而且泡沫已经非常严重。
' f5 o; ~4 p/ q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袁超说:“房价有下浮50%左右的空间。”如果说这还仅仅是理论上的推断的话,把么,武汉东星集团东盛房地产公司主动将房价下调30%的做法,则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房价中泡沫的严重性。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中国东星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兰世立表示,他们把房价从8800元降到现在的6000元以后,还有10%到15的利润。也就是说,倘若不降价,其利润率在40%到45%之间!
# j2 w* ?& e4 H0 E    我们在向这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致敬的同时,更应该正视隐含在中国楼市背后的巨大泡沫。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泡沫破灭的担心,不断变相抵制房地产调控,以维持房价的上涨通道。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它不仅恶化了民生,也在继续制造并累积起更大的泡沫。4 A8 E1 j  s; s" E# \5 n
    从来没有不破灭的泡沫。在房地产业几乎绑架了金融业和购房者严重依赖银行贷款支持的情况下,一旦泡沫破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需要通过房地产调控,规范金融业的信贷行为,逐步挤压房地产中的泡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房地产市场因突然崩盘而引发金融乃至经济危机。 2 ~( _" H* \( `( [" _7 }
    次级债作为一只巨大的蝴蝶,当它扇动起翅膀,全世界都不得安宁。这是一个教训。对于一个不能向外转嫁风险,只能完全由自己承担风险的国家而言,高高在上的房价就是一个随时可以扇动起能带来狂风暴雨的巨大翅膀。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旦发生次级债这样的危机,国民之痛、国家之痛将更为惨烈和刻骨铭心。我们根本无法承受起次级债那样的破坏力,早日挤压楼市泡沫,严格房地产信贷,防止灾难的发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 d7 w) B8 A3 I" F2 y~~~~~~~~~~~8 A4 p* m5 i: K3 ]. A
老枪按
- C5 l- w3 E' _0 t: v此文作者的利润分析其实有意忽略了一个最大成本:权利成本,这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占房产价格的 30%~40%,换句话说就是:ZF有意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4-13 17:29 | 只看该作者
房屋的建造成本,包括地价,每平米在2、3000元左右,除了少数“标王”,一般都是这个价,而普遍售价是8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4-13 19:10 | 只看该作者
8K?哪里还有这么便宜的房子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8-4-1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去年那些上万的就是扯淡,过去卖的贵的就是8K,过了8K就是“豪宅”。就8K这个价,也是一般人买不起的,不是说嫌贵什么的,而是无论如何都是买不起,连利息大约80万一套,不说供几十年,就首期三成,就是24万,有多少人可以一下拿二十几万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4-14 16:07 | 只看该作者
郎咸平:农民企业家拿钱去炒楼导致猪价上涨
4 b8 q7 s7 B2 R
1 g' \9 `' E1 e9 ~) @$ B  r' f(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 {, l, l: I4 x# g8 z7 k( Q

) k, w1 [+ e) i7 ^8 _( r“中国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同时存在过冷过热,而这一点在广东更甚。广东企业90%的压力来自于二元经济。” 4 z4 Y& O) S( z/ Y5 K: o
# C0 W% L( b, j6 q) [' N
本报讯(记者 邱永芬)深蓝色竖纹西裤,黑色外套,在面对女读者提问时,还从口袋里掏出梳子梳理夹杂银丝的头发,这就是郎咸平。但看似狂傲不羁的外表下,谈起经济问题,却是铿锵有力,一针见血。
) E. b0 x! `6 u: e" X! K3 T/ R3 q7 E: }
他称内地的经济学家缺乏对国际、对市场化的理解,自称仍是苦行僧,忧国忧民。昨日,郎咸平应邀出席商战名家讲座,给广州600多名商家剖析中国的股市、楼市、产业链条等,声称要让“(商家)死得明明白白”。他表示,最喜欢谈论广东,因为问题太多。 8 T( H* t+ s& l7 t
谈产业 “1+6”中国只掌握了“1”
+ W$ S: N' o  Y& {1 K近期,广州联手珠三角防治灰霾等区域污染,其中提到将“稳步推进市区工业企业‘退二’工作,在本月底之前出台‘退二进三’总体政策,届时将对环保‘退二’的企业进行停业、关闭或搬迁。” 1 B' V* k- C; @( B) n) e
+ i9 u6 P) S* \0 m- Y9 u
昨日,郎咸平根据读者提问回应,建议“没必要把行业分为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应该是1+6(即制造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只有像华为那样完成从1到6的过程,掌握了行业的本质,这样的企业才算是成功。”郎咸平认为,中国在整条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上,就被定位在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整个1+6,只掌握了“1”(即制造层面)。 % s" w( m+ K$ y+ q% }: n  t; t
' r2 x% R) F# ?, b4 S* Y! ^
谈就业 “中国本科生毫无创造力” 2 o6 t% @/ M& {' A5 \5 n
6 T. O2 t7 r2 c  d
“中国培养的不是有创造力的人才,而是有解题能力的人才。”郎咸平表示,中国的本科生都是毫无创造力的。
# P2 u9 X; I; M, Q
9 J2 E* X7 G/ R, K; J9 v; L% o  Z郎咸平表示,受制于我国的产业链定位停滞在“1”阶段,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只有像美国掌握了“6”,才会需要那么多大学生。“我们的大学逐年扩招、合并,培育出数量极其庞大,每年百万计的大学生,结果,辛辛苦苦供子女上完大学,他们毕业出来却发现找不到工作了。”郎咸平说,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9 T5 N& U! q# r# Y& z
& X- k. L0 c9 H& m% U
谈物价 农民企业家拿钱去炒楼导致猪价上涨 , W& j; }" a4 d7 k

1 s! B: u/ y/ _+ L& _8 ~“中国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同时存在过冷过热,而这一点在广东更甚。广东企业90%的压力来自于二元经济。”他解释说,地方政府推动公共建设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而民营企业大部分是过冷的。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越大,逼迫银行向过冷的部门抽回资金,打入过热的部门,由此造成过冷部门更冷,过热部门更热。这同时也导致处在过冷部门的一部分企业家,由于投资营商环境急剧恶化,把资金抽出来投入热部门,去炒楼炒股了,比如海尔。
* ?: ^& k5 w, ?2 a9 m
' E7 b5 g% u) m) O; b5 p" k& B郎咸平分析:“原来过冷部门的农民企业家养猪、种菜。现在,他们把钱拿去炒楼炒股了,导致猪肉等价格大幅上涨。尽管政府给养猪户提供很多优惠,但这是没用的。”郎咸平表示,二元经济是造成楼价等物价上涨的祸首,而“不是内地许多学者所说的流动性过剩。” 6 i8 g6 `( ?& ?1 D6 @2 {0 D/ q

! }8 \2 j$ r: q8 s郎咸平认为“流动性过剩是事实,但不是原因。四年来,宏观调控之下,我国经济依然过热。对于过热的部门的地方政府而言,他不会因为利率提高而不搞地方建设,因为地方建设是以GDP为纲的。” 9 ^  g8 Y% |/ e, o

" s, y* y; Y: _: \; n- l“通货膨胀、楼价的涨跌都是表面现象,都是政府的政策反映。看政府出什么招,就能判断楼价怎么变。”在昨日的演讲中,现场掌声一直不断。郎咸平说,他的观念政府不听、内地经济学家不听,只有网民才懂他的心思。昨日演讲结束时,他突然感叹“在中国做企业家好难哦,还是炒楼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07:0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楼价的泡沫的警戒线 按照这个地区人均GDP/4就是这个地区楼价的最高警戒线,过了这个线,就是泡沫化的开始。
3 P8 h8 h' f9 r0 PPS:是单位均价 XXXX元/平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4-15 17:54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基础永远会决定上层建筑' a' a0 _$ f; ~$ ~/ M4 }0 l
5 N+ C* o9 j9 Z4 u0 q# F3 u
不管ZF和美帝国主义在经济领域进行着怎样的殊死斗争,人们永远只关心自己的实际利益。如果政府不能保护我们的利益,那么向这个ZF交税就是毫无意义的。8 P4 X, F/ |( F0 K' G7 w" G
& |3 a, B+ F7 ^/ Y9 L; [; a! |
现在以美金结算的出口企业已经开始破产了,如果汇率降到6.5,那很多人都要跳楼。# v- n" @) |* k/ j6 c3 @
' q/ S' ~6 R2 {. j
也许很快我们的帝国主义敌人们就要开始怀念一个稳定的中国了~~~
& y6 O; @- Z" J) L. t
; s- `- g) G- [) B: L) YPS:以上都是危言耸听,除了美金汇率仍在下降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