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要这样持枪呢?

[复制链接]
查看: 2136|回复: 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8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术卡宾》里也有类似的动作4 [0 f- C9 {: [  ]
有什么好处呢?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6-8 20:2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很稳~
' V3 N0 r& E1 ^5 x' Z! i# X左臂伸直然后用力向后压住肩膀~
, @8 E/ f+ H; `- @- Z  i尽量将瞄准线定死~# }7 q) l+ I  l) [
不过弊端是~很累~肩膀很痛~同时行进中射击基本上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8 2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igeyes 于 2009-6-8 21:11 编辑 7 S3 B& z9 r, B& y: ?8 F* E

  I5 d+ M6 \. ?. ^; R% G8 |楼主知道怎样握手 抢么?
( R% ?  r& n' I: s7 {7 y1 S如果知道的话,你用两手握住M4得握把,然后把左手延伸出去,就会自然形成那个样子。3 I: N5 b  c; s4 y
你的左手越靠近前端就越容易控制枪口不受后作的影响,这样射击精度高,相反牺牲了一点机动性。(M4是中距离用的,所以这点机动性也无所谓。): b( p! p9 g' p6 i, m( C' z5 Z7 N, k
另外,左手也不是用力向后压住肩膀的。应该是左手向前推,右手向后拉,或者左手向后拉,右手向前推。0 F, \* N/ L8 ~* N% o' v
枪托不是死顶在肩窝这里的,只是碰到而已。否则就会觉得很累,而且影响精度。
$ Z. [- d2 P5 |0 A- \M4的后作是朝后和朝右的。所以左手要保持抢口不要向右偏移。7 U9 ^4 Q% u6 p! s, {
不过说实话,拿枪的姿势一直在变,上面是现在Magpul主推得姿势。有好也有坏,还是一句话,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8 21:4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很适合竞赛射击的技巧, 如果是实战中穿了背心又挂了一堆这个袋那个袋,就要靠小握把这样的附件才能相对更舒适的端枪瞄准,否则时间长了背心勒胳膊容易手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8 21:49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卡宾的艺术》里边有说,右臂(射击的手)夹紧以减少自己面敌时的中弹面积,并且还说手臂叉开是电影里边的动作。我个人认为他这样的动作,除了楼上说的好处之外还有2个,一个在是射击前的准备的持枪警戒状态和一个是射击后换弹夹和检查时候动作的连接自然。就是《卡宾的艺术》中更换弹夹的时候他有动作会瞄抛壳窗,以检查是否double feed,夹紧的射击手在展开做它那一串动作的时候感觉前后连接很自然很顺,而且这样也能更快的从持枪警戒进入射击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8 2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igeyes 于 2009-6-9 00:21 编辑
  r. s; M4 }9 |4 j: c
: d+ \; W6 Z* j. b手臂叉开不单是电影里,以前特别是AK的后作比较大,所以手臂叉开保持稳定的。你可以看以前80年代左右的人,不管是小兵还是特种部队。都是手臂叉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8 23:20 | 只看该作者
是《卡宾的艺术》里说电影里可以看到很多把手臂叉开的,不过也没有说错啊,确实很多。1 \: R' h" k7 J" ^( E/ e

' z0 \9 K+ `% j; Q电影《盗火线》里边的镜头很能证明了,而且就算是现在很多玩家都是这样的动作,拜电影所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9 00:21 | 只看该作者
LZ的XD,我没有说你或者DVD里说错a ,我是补充不光是电影,现实中确实好多人用这种姿势,而且是有原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00:29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叉开手打枪是从打汉阳造和38大盖时期流传下来的——那个时候的枪在瞄的时候只能叉开了胳膊打——TG的枪换了,但是训练理念没有进步,而是从38叉到56、从56叉到56半、从56半叉到63、从63叉到81、从81叉到95、接下就是继续叉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9 00:3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美军的教学手册里也是叉开手的姿势的啊!只不过现在看到收起手臂动作多了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6-9 00:45 | 只看该作者
就像舒克兄说的,叉开手打枪是国外以前就是这样教的。M16系列,AK系列的反动比较大,叉开手容易控制。后来改用M4的,CQB比较多了,射击姿势也就进化了,所以就开始收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6-9 00:54 | 只看该作者
叉开手的姿势,适合精确射击,手臂伸起来之后,腋窝完全打开,更容易控制
: r9 l' \7 e; ]- ~6 {3 D把手缩起来,因为最近这些年来,城市作战多了起来,手臂叉了出来的,CQB不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6-9 09: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几位说得对,肘部平肩、双脚前后分开、立定、身体微微后倾是很多国家军队的标准站立射击姿势,这样打得比较准。而肘部贴身则比较灵活,适于CQ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6-9 11:50 | 只看该作者
就像舒克兄说的,叉开手打枪是国外以前就是这样教的。M16系列,AK系列的反动比较大,叉开手容易控制。后来改用M4的,CQB比较多了,射击姿势也就进化了,所以就开始收手了。
9 g1 u  X2 i: E+ F+ _8 I2 t, p& xbigeyes 发表于 2009-6-9 00:45
说到这里,貌似记得那个时候看到射击教学的图片里,使用的也是M16A2这类比较长的武器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6-9 12:4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持枪的好处是减少出角时的中弹面积,还有就是如果手叉开的话,出角是手肘先出,等于你还没看到对方,对方已经看到你手肘出角了,然后扣扳机,当你脸出来的时候,子弹也到了。。。。SO。。。。。。另外就是这样持枪比较省力。。可以举枪时间长点。。。木有那么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6-9 14:47 | 只看该作者
图呢?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6-9 18:2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方法好累啊  CQB的时候感觉很不好 特殊情况才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6-9 19:0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这样方便换弹夹。贴别是AK.操作者的身体提别强壮间接的实用此方法可能和AK抵腰时候的射击方法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6-10 18:26 | 只看该作者
我刚才试了下这种持枪方法
4 g, [7 ]6 m& }/ o6 d结论是# y, Q* A! L) Z, \. i) V3 c+ A
没结论
2 X3 ?+ w) C9 o9 u0 k3 d* A# p/ S7 H0 o3 J1 X- R) r% v/ m
因为没有后坐力,所以反而感觉到不稳。
; ]/ b0 ?! h* [! j" C9 K' K' V1 A( s3 N8 h8 t
或许,这种方法只适合50米左右距离接触时候的自动(连发0)射击
; J; i9 z" P+ B# h. U' ?% g) M: A在real steel较大后坐力的情况下,这种持枪法会有一定的散布,但能相对抵肩更稳定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6-11 12:27 | 只看该作者
可惜我这边卡宾的艺术没有脱下来,看这姿势挺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6-12 01:3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长点射时的持枪法
/ j" z! r* \$ O# p  I% c( ^# [& y- \5 e+ t3 [' y
跟单发或者三发点射完全不同的
6 U( C# {5 {" o4 Y! {
, h/ L) S# O& x追求的是中近距离的上靶率7 p1 F" A5 C; C, o' L# C

+ e5 D/ {5 L: a3 o/ [要点是右手前推 左手后拉 身体前倾; D  R* c7 o; `7 C) R
. U# m  v7 b" e1 u- c  c6 [
/ w1 C* U. T2 q0 E

8 Z: U4 `( i! ?. {* a7 K4 d% }总之练过这个的结果 是对方摆好架势瞄你的时候 你已经两轮十来发子弹泼过去了 还能中个五六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6-12 01:41 | 只看该作者
顺便说一句 这种打法 是用左手瞄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