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甲科普:低光战术系列漫谈之一——低光的生理和心理

[复制链接]
查看: 2887|回复: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7 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q, l: O+ q$ s
低光战术的原则,技巧和装备漫谈

) y8 Q; }3 ^0 l

本文将是系列文章,低光系列将覆盖四个方面:  x: x0 I5 P' B  s

  •     低光的生理和心理
  •     光的意义和作用,和应用的原则
  •     如何选择装备,装备的应用原则
  •     训练实战和其他
    1 j% j' D" i7 ]

    1 P) r9 u' Z3 w2 z9 m
9 p; }9 I6 D& o
在此特别鸣谢:
-          纳立德Nextorch,非常感谢纳丽德馈赠Edward Santos所著《征服黑暗,赢取胜利》(”Rule the Night, Win the Fight”)一书。无此书无以成此文
-          进行低光研究和实践的先驱们。
-          我的好朋友。: G3 p+ w# S% A$ d) t5 u

1 v* c8 a$ y  S) `( }3 F6 b

有了这些巨人们,我才能接下这么一个大坑并且一点点往里填。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


9 t: |. `# b1 }
简要介绍《征服黑暗,赢取胜利》一书及其作者Edward Santos,以及Massad Ayoob。
Ed Santos曾服役于美国陆军。他还在军中的时候就参加了运动射击比赛队,并且在服役期间征战各种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退役之后从事警察和教学工作,具备多项执教资格并举办无数专业技能课程。
《征》一书是他对于低光战术研究的代表作,他另著有《低光格斗》一书。这两本书是他在低光领域研究的集中展示,并且获得业界公认。
Massad Ayoob是国际知名的资深警察教官,长期从事警用武力和致命武力研究。出任多个教育机构的关键职位,并且在专业杂志(Guns Magazine, American Handgunner, Gun Week, Guns & Ammo and Combat Handguns)上发表上千专题文章。
*说明:凡未注明引言均出自《征》一书

% P3 ]/ M0 c* D( K' I前言

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亮,夜间地球照片证明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夜里灯火通明。这是城市化的魅力,可是城市化依旧无法抹去黑暗和与之而来的危险。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能够自由的选择工作,生活,和娱乐的环境。有一部分人却不能。比如军人,警察,私人保镖,保安,他们的工作要求他们必须在黑暗中照常工作。

“在低光环境或者黑暗中作业,会让我们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它们会会影响我们建立,保持,和发扬战术优势的能力。”

“这种优势不会因为低劣的技术和装备而危害你和你的同伴。它能维持你的既定目标,同时对形势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汇总处理并且评估。永远不要忘记,真正的战术优势只有在保证有效沟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我们应该尽力将这些知识传播给那些刚起步的人。当你接受了这些原则并能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和技巧,你才真正开始‘征服黑暗’而不是仅仅生存。”

对于普通人来说,Night Time is a bad time。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Night time is the right time。黑暗不等于失利,黑暗的屏障并非不可打破。克服恐惧,理解原则,掌握技巧,就能称霸黑夜。3 M  L) ^7 b& k

CARPE NOCTEM

1,Basic Anthropotomy and Behavioural Optometry that plays a substantial role in Low Light Tactics as a must have but does not really need you completing a Bachelor degree or even full comprehension of the context before you can accutally start to "Rule the night"——
' d9 o. `5 \$ G' R# r* ^. y' N低光生理和行为验光的基本常识概念+ `# C/ [7 L: B- @* H+ I

- y4 J1 p( Z$ M0 D( c2 t3 [  l* V
[ ] 什么是低光

低光一词来自于英语“Low Light Tactics”,其实指的是弱光环境。既可以是室外的黑夜,也可以是门窗封死没有灯光的房间。简单来说,当你觉得需要外部照明来看东西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了低光状态。* `! S' J" L5 |1 M0 a6 o! ]1 [
低光对于执法者来说会是经常面对的情况。夜间出警,夜间盘车酒驾临检, 夜间巡逻,室内搜索,夜间搜救。而毫无疑问的,低光也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部分。
# z* c  Y- V3 l+ K) hFBI的统计数据证明在1995至2000年间,65%的殉职警察出事时间在晚间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之间。“低光的工作环境令每个人都受到阻碍。”

“在低光环境中作业,需要更有效的技巧与流程,实践,协调沟通和团队合作。当我们把光源引进一个黑暗的环境时,二人团队的最简单行动都会变复杂。我们要留意阴影。我们要留意足迹和遇到的障碍物。需要在不能暴露自己方位,削弱自己观察能力,干扰自身及同伴的情况下有效的分清敌我,找出威胁。此事极为重要,生死攸关。我们必须学会运用光线控制嫌犯,掌握环境。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我们的战术优势——简单来说能让你在行动中凌驾于敌人的优势。”

[1 ] 人眼和低光

自然光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必须条件。说到底,人就是视觉动物,有研究表明,人体80%的神经都与视觉有关。

光对于人类世界来说必不可少的,从基本生活到文艺作品,处处都伴随着光。作为视觉动物,人类对于光明有着天生的好感。光明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认同感最高的文化符号,代表了美好,希望,和一切正能量。以圣经·创世纪为例:% t" O, N4 O  Z0 d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8 h' I. }& N' i7 ]/ l. B* w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 B( J: e! Q8 z$ I$ c# m
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故而对于人来说,自然光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光和缺少光。在这里,我们将光照环境按光照强度分为三种环境,每种环境都有显著特点但是没有明确边界。

日间光,黄昏光,弱光/低光。与之对应的是人体视觉能力也分为三个等级:( |9 w" m$ l( w# P2 u

2 l) i6 {  J- `/ w' X1 J, {0 ?昼视觉/明视(日光条件)

昼视觉,亦称明视,是指人眼在明亮处的视觉方式。

日光条件下我们的眼球能发挥全部的视觉功能。眼动追踪(人类眼球识别物体和文字的跳跃式扫描动作)在明视条件下达到最高水平。同时对应单个目标的视觉功能,比如目标估计和威胁综合判定,表现也最佳。

当光线还是减弱的时候,视锥细胞功能开始受限。眼睛的聚光能力也开始下降。) H. t5 l# z6 c) a: K

8 P6 F* k+ \3 D: \$ o* t: o/ F过渡视觉(黄昏光)

旭日东升和太阳西下这段时间的光照强度远低于日光照度,昏暗的光照条件大大削弱了我们眼睛的功能。这样的过渡区间里,我们的视觉能力会急剧衰减,通常我们称这个这个阶段为眼睛调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将由视锥主导转变为视杆主导。此阶段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都部分活跃,但是对有色光的感知,分辨目标的细节和保持精确聚焦的能力全部都会打折扣。
3 V+ ]! n8 {) J4 y
' u% z0 W" {9 G  p% L# m8 g1 N暗视觉(弱光、低光)

从实用角度来说,当有色光感知能力消失,人体就进入了暗视觉。比如电影院的放映厅内,没有灯光的烂尾楼内,夜间的室外停车场,昏暗路灯下的小巷,以及普遍的夜间环境。

弱光,也就是我们着重要阐述的低光条件,是作战水平跌的最厉害的时候。这个条件下,我们会发现人体对外围光线和运动的观察能力上升,瞳孔扩大,景深变浅,对比度和灵敏度下降。

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低光条件下的警察伤亡高发于抵达事发现场后的两分钟。视觉和光线的影响可见一斑。

我们知道眼睛成像的原理是通过让物体反射或者发出的光线穿过瞳孔打在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上,再由视网膜细胞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光信号转变为神经信号传给大脑的视觉皮层形成我们肉眼所看见的平均水平范围170°、垂直范围80°的视场图像。9 c; J$ K0 a$ _0 a; l" m: q

这个过程中与低光战术直接相关的,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 k9 }: I- k7 N7 B! V
7 E" j  \% @% b2 o8 n$ Z9 `& p  ]
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上的一种位于视网膜上的色觉和强光感受细胞。为视细胞的一种,得名自其细胞的树突为锥形(相对于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有3种,分别感受红、绿、蓝3种颜色。家畜(马、反刍类、猪、犬)的视锥细胞极少,故色觉极差;而家禽(鸡)的视锥细胞极丰富。每个人类眼球大约有600-700万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的黄斑区。黄斑区所在为人眼的视觉中心处(旁边的视神经丛中心处为盲点),其中央的凹陷区是视锥细胞最为集中的区域,称中央凹,是人类视觉(颜色、空间和细节辨识)最为敏锐的区域

视锥细胞只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工作,并且能提供准确的颜色和空间辨识,是昼视觉状况下识别事物的色彩和细节的主要功能模块。
0 I2 G1 A8 v3 h9 S+ X5 u5 Z
: o7 H8 s% [! J% ]8 M视杆细胞

视杆细胞是视网膜上与视锥细胞相对的一种细胞。人类视网膜平均有约1亿2500万个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心区域的周围。视杆细胞是感光细胞,无法识别颜色,但是对光非常敏感。能够帮助人体适应黑夜环境,也作为外围视力补充。作为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决定了我们的夜视能力。

视杆细胞无法分辨颜色和细节,于是我们不能在夜间辨认物体的颜色或者准确操作。先天或者后天的视杆细胞病变会导致夜盲,而营养摄入缺乏维生素A则会导致暂时性夜盲。

当人体从明视觉转入暗视觉时(比如走进电影放映厅),视杆细胞需要30-40分钟的适应时间。

“视杆细胞里的化学转化路径是由视网膜色素到视黄醛再到维生素A。迅速曝光或者微弱的光线都能将视网膜色素转化成视黄醛。视黄醛是不稳定分子,如果光电脉冲在7分钟之内停止,并且有充足的氧和葡萄糖,视黄醛就会还原成视网膜色素。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者在视黄醛还原成视网膜色素的过程中会慢一分钟,理论上是因为体内相对低的的氧含量。如果曝光时间大于7分钟,视网醛迅速转化成为维生素A。维生素A是相对稳定的分子,将其转化成视网膜色素要花更长时,因此它适应黑暗的时间也要更长。”4 u8 o# x2 M6 R

“人的眼睛相当灵敏,心理学实验证明,在晴朗的夜晚人可看到相当于30km外一支烛光的亮度。也有实验证明,在绝对黑暗情况下,人可以看到单个光子。”““其实绝对亮度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人眼主要功能是观看图像。图像是相对于背景而言的。人眼的正真长处在于能适应不同的背景光度。例如,人眼可以在正午太阳直射下阅读报纸,也可以在黄昏时仔细的读书。...(‘囊萤映雪’)... 正午太阳光下的照度比黄昏时刻的照度相差10的8次方之多。人造的相机胶片和相机难以在这样的大范围内正常工作。”——摘自《心灵之窗:视觉研究的进展,应用与意义》,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在了解了对于人体视觉至关重要的生理构造之后,还有几个概念需要注意——中心/边缘视觉,人体对于黑暗的适应性,和偏位观测。; O3 p3 b5 S0 P$ `+ l4 a/ J; u/ e- _
, Q7 z( l- ^2 x1 @0 }1 E
中心/边缘视觉

中心视觉是指人眼视野中央3-5°的范围,因为成像在黄斑区,是昼视觉下视觉能力最突出的区域,同时也是低光下的盲区。超出该区域为边缘视觉,边缘视觉覆盖范围大,可细分为近中央边缘视觉和中等边缘视觉和偏远边缘视觉三块区域。共同特点具有大量视杆细胞,具备夜视能力。

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视觉,人眼对于运动物体的敏感性远超过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

& s- u+ f9 e7 D" M. ?* [1 q8 e

( U* |9 N/ a; N) h; f3 U黑暗的适应性

黑暗适应性指的不仅仅是夜视能力,更在于人体对于黑暗环境中的表现能够接近明视觉状态。这是一种后天优势。二战中的夜战间飞行员都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打牌等待出发命令。他们知道这种后天提供的优势的重要性,偶尔开几次手电对这种优势不造成影响。

一个有黑暗适应性的警官对于一个还没有充分适应黑暗的罪犯有着强大的优势。

很显然如果罹患夜盲,那么夜间行动无疑风险巨大。
1 G' J. n7 q9 ]/ e; P, x
% O7 p# t; c  F; `0 x& c. \( N% T+ _, |偏位观测

因为视网膜黄斑区没有视杆细胞,不能在暗处判别光线,故而视觉中心处富集的视锥细胞变成了夜间视觉的障碍——看不见东西。这个时候边缘视觉区的视杆细胞开始发挥作用,它们能通过光的强弱变化来形成视觉信号。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视觉的中心区不能正对观测物体,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用偏位观测法来解决问题。

飞行员采用偏位观测是为了夜航安全性,宇航员用偏位观测是因为宇宙中除了太阳这类恒星之外很多天体和空间区域是没有光的,中心视觉看不见东西。罗伯特·A·索伦生博士告诉我他训练课上一些飞行员的情况。他指导飞行员如何在夜里看的更清楚。特别要提到的是,他教他们将夜空分成16个扇形。如果要观察某一个扇形,他们应当观察这个扇形区周围的扇形,这就是一种偏位观测法。

基本解剖和生物学之后,即将涉及到的是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的视觉相关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验光理论成果。
6 |* @; A# K7 b6 q. e
* |* [* i# x$ ~: n& t

[2 ] 低光行为心理学

生理上能否看见直接决定了人体表现的极限水平。但是实际上干扰人体表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复杂难测但是又尤其重要的就是自身的生理反应机制和心理因素。集中体现在心理覆盖,BAR(Fight-or-Flight),视觉耐力这几个方面。

心理覆盖

必须要指出的是,当人眼开始看不见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开始帮我们填补视觉空白。这就导致了心理覆盖。

肉眼视觉的特殊之处在于,当人对于观察物体产生疲劳或者充满压力的时候,会将心理投射覆盖到被观察物体,造成看什么像什么的错觉。比如在乡间打猎,长时间漫无目的等待会让远处的大石头长得越来越像想要猎取的目标。而当定睛一看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看错了,顿时热情消失无踪回复平静。

当照明条件减弱的时候,心理覆盖照样会发生作用。而且这种现象在高压下会变得更加严重。

特别是在夜间执勤中,缺乏视觉耐力带来的负面心理覆盖进而引发的情绪波动会导致误判引发一些危险。比如说,夜间视力下降的时候,误以为对方掏出来的小手机是把刀这种类似的误判。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更强的视觉耐力来避免心理覆盖,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Fight-or-Flight

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叫做战斗或逃跑反应(英文:Fight-or-flight response)。这个心理学,生理学名词,为1929年美国生理学家怀特·坎农(Walter Cannon)所创造使用,指的是机体经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应激,使躯体做好防御、挣扎或者逃跑的准备。$ J% i: B) X' k! Y8 h( U

《征》一书着重讲解了Fight-or-Flight当中的“身体警报反应,Body Alarm Response(BAR)”,这是一种交感神经系统应对外界压力和情感冲击而自动控制身体做出的反应。身体警报反应是身体对危及生命的高压环境的反应。低光的状态下,由于缺乏照明,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会加剧。

BAR引起的最明显的视觉变化是眼睛丧失近距离清晰的聚光的能力。BAR时期内的前几秒人是看不见枪口的。人的焦距会变的向四周无限扩张,称之为“大眼睛”现象。扩张聚光是因为副交感神经系统空竹转变为交感神经系统控制。

这种自动的神经系统转变是引起眼睛里水晶体的形状与视觉能力变化的原因。在这短暂的BAR瞬间,水晶体曲度变小,以致于只能聚焦远处的物体。一般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加强心脏跳动次数和输送血液到肌肉组织来直接指挥身体行动。瞳孔扩大,就像照相机的光圈打开,让跟多的光进来,但是打开光圈会引起新的问题。如果瞳孔/光圈敞开,光束会从不同角度射进来,成像就收到了干扰。作用在肉眼上,就是看不清东西。

细胞是有方向性的,相对于散射进来的光线。人眼对直射光线更敏感。瞳孔直径扩大,睫状肌放松,眼睛聚焦在无限远处,能让人更好的感知面临的威胁。

BAR阶段还伴有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和激素动作。视觉记忆力和注意力在BAR期间会受到抑制。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事发当时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发后慢慢回想反而能回忆起一些细节。

BAR期间视觉特点为:“隧道视觉”,亦有称之为“感知缩小”的。

隧道视觉(Tunnel Vision),是受压力刺激下人体的一种本能视觉反应。人体在面临危机时天生会缩小注意范围。研究表明,供血不足或者高血氧高肾上腺素都会令人体产生隧道视觉效应。表现特点为边缘视觉丧失,只具备中心视觉。

这种反应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应当在危机时扩大注意范围才是正确的。可是隧道视觉是人类天生的反应,无法消除只能靠后天训练来弥补。
; C6 N8 x! M7 r3 A* d* x" _0 U, j) C8 T* u
BAR产生的问题总结为:

l  注意力范围缩小,视觉范围缩小

l  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

l  信息搜集能力下降

l  注意力下降

l  缺乏长远考虑

l  因为紧张或者恐惧丧失视力调节功能

5 k& S, \2 C# E7 Y$ W; m3 s5 t8 T5 c
视觉耐力

还记得前面的心理覆盖么。视觉耐力的好处就能避免或者尽可能延迟心理覆盖。

《征》一书提到了另一个反例: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往往手电一闪就关灯开火。其实他们根本没看清照到了什么,只是机械的盲从“越快越好,防止漏网”这个错误认知。这个时候这些学生根本没有形成视觉耐力,等于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做到。而在现实中你无法收回不该射出的子弹。
6 K+ v# W1 f  d& l: h" T
; l5 K0 S5 R4 H& s

识别颜色是细节辨认的重要部分。我们很难在黑暗中一个穿黑衣服的人。辨别一只黑色的聚合物手枪要比辨认不锈钢或者镀铬的要难很多。同样的道理,一部闪闪发亮的手机和一把不锈钢小手枪同样容易混淆。如果我们把想要辨别的物体移动起来,那么我们的辨识过程将变得更加困难。
# o: E( [5 K4 Q2 L(直观体验视觉耐力测验可以参考《I SPY视觉大发现》系列图书)3 Y7 X8 f3 _! o& l) D

% r9 e& b, `2 f7 P. p

视觉耐力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帮助你正确应用手电。" J& y5 X5 b/ W; H+ t

* y8 e  c! e# u1 W视觉耐力是能通过科学的演练方法可以后天掌握的。它能够减小人体反应不利因素,增加战斗效能的有效技能。主要分为下列几项:

l  视觉敏锐度:静态和动态的视觉敏锐度对于射手来说都非常重要。良好的动态视觉敏锐度能缩短反应时间增强追踪能力。

l  边缘视觉:有经验的射手在保持中心目标的同时也会保留相当一部分的边缘视线。对于射手来说边缘视野非常重要。

l  距离感知:对于目标的距离把握判断

l  眼动追踪能力:跟随目标的能力,无论静止移动。

l  眼-手-身体-大脑协调性:这是一门准确瞄准准确上靶的必备技能

l  想象力:当目标在视线之外时候需要用到的技能。合理的想像能帮助做出良好判断。

l  辨认速度:时间就是一切,能在0.01秒辨认出目标并射击,就是胜出。

l  聚焦的灵活性:比赛和战斗中经常会用到的对不同距离上目标进行判断和射击的技能,非常重要。

l  颜色感知:辨识目标细节用

l  视觉记忆力:避免视觉感知超载引发混乱

l  中心-边缘意识:聚焦在中心目标的同时又不丧失边缘视觉的观察感知能力。全向感知,摆脱隧道视觉。

1995年加泰罗尼亚政府的特别干预组在西班牙奥林匹克中心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视觉专项训练。最终成绩提升明显,充分说明了运动视觉专家在这方面能提供巨大帮助。

常言道眼见为实,看不见摸不着就会心里没底。无数的例子表明在实战中,败北的人并不是因为弱于对手而是败给了黑暗产生的焦虑和不自信,以及没有掌握低光战术的原则而造成了失败。

Sam Fisher说得好:“不要惧怕黑暗。黑暗中,你看不见怪物,怪物也看不见你……你要学会适应黑暗,并且利用黑暗来保护自己”。对于低光行动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黑暗中的自信并且了解接下来的行动法则。跨出这一步,剩下的事情会变得简单许多。
+ Y9 I9 `2 q% I* _% S% ?. R, f! u( h3 R- ~' y- v
在下一章节中,我们将要讨论光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概念理念。
% u1 F. c% E3 M) ~

下一章:% ]. T% x( t2 e% T

战甲科普:低光战术系列漫谈之二——低光的生理和心理  http://www.junpin360.com/html/2015-06-03/4236.html


/ P' m2 e, K$ F) m* K' u
本文由战甲军品资料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再次声明,谢绝转载,敬请期待第二,三,四章。
( W4 I7 G# k3 p) F6 O  N- y7 x  p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5-6-17 22:26 | 只看该作者
科普文 顶一下# E- ]. Q; z6 U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6-18 10:44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中国古文化,就是大而空的东西太多,缺乏细致的研究与实践。3 j# q$ E9 K, ]5 K) e
又联想到格斗技,一个低光环境的理论,就能研究出这么多东西来。拳击、自由搏击的技术理论已经用科学辩证的方式发展了上百年,早就超过了还沉浸在昔日荣光里的中国武术。
/ [6 m( k& E& s可笑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高手在民间,只是不屑于出来参加比赛而已。
- d1 D: i8 Y9 I% R0 `$ Z试问你一个人再闭门苦练,能比得上全世界无数团队、专业精英用几代人研究积累出来的理论吗?
6 L6 _% W7 u, r. Q; C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体坛最赚钱的项目就是格斗技了,体育明星收入排名,拳王梅威瑟力压足蓝高尔夫F1各界明星登顶。. R. a  e2 U0 \- t2 P
在高度商业化操作下的一场拳击能创造3亿美金的利润。
2 |3 v" T( _. ]* b- ~, Y这么巨大的利益面前会有高人不动心?只是根本不存在什么高人罢了。+ J- A2 z+ E9 S2 i# E5 d
! V* D7 R: Q- J4 y6 T# K! |
前两天看到网上还有人YY中国武术如何如何厉害,有感而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12:06 | 只看该作者
mayoasis 发表于 2015-6-18 10:44
) q/ M) u/ W5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中国古文化,就是大而空的东西太多,缺乏细致的研究与实践。
6 f- q5 s2 }$ z3 I- E+ I4 [又联想到格斗技,一个低 ...
) ^! C/ ^& o) n3 h4 p" r1 j& j
中国人很现实,现实都不在意理论,只有看到效果才关注。
0 i' o. m8 @  F学习战术也是,不注重理论,喜欢直接学技术应用,甚至跟着视频学最酷的战术动作。。' k; u9 v" h. Q( ], @+ B5 _1 s/ @
只学动作,不去想为什么,就成了邯郸学步
: r& E/ l& V6 N4 P2 I见了太多学了一半,就开始开脑洞的。。。
( j2 c( L" ^! b  {! q9 s/ h- h' P熟悉理论,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融汇贯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18 21:35 | 只看该作者
学了一半,就开脑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19 23:45 | 只看该作者
mayoasis 发表于 2015-6-18 10:44
. Y0 m: Z' U. n) f! ~1 D! C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中国古文化,就是大而空的东西太多,缺乏细致的研究与实践。2 Z9 U( c8 E; _: S: \' L
又联想到格斗技,一个低 ...
0 c6 X& m9 f  p( s
人对事物的理解不能超过其认知的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23 10:36 | 只看该作者
Berk 发表于 2015-6-18 12:06* a* k$ l4 @8 D: D% L5 N
中国人很现实,现实都不在意理论,只有看到效果才关注。$ \9 y  o  C5 D$ u
学习战术也是,不注重理论,喜欢直接学技术应用 ...

' x" K, C* L* u4 N6 c是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实用主义,有效果的才会推崇。
4 d. \) V" @! U拜神但不信神,许愿实现了才去还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23 20:42 | 只看该作者
重温好贴。
- [0 _3 t, {. N2 F; h9 |0 e" }. L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19 14:1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 一定要多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11 08:07 | 只看该作者

, \7 ?1 R# s; W/ z0 E6 `/ P, r好帖子 ,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